问题是到底什么是交互?这里不给任何学院派高深的解释。
在我看来"交互"其实很简单。
"你来我往"谓之"交互";这里的"你来"指的是"输入(input)","我往"是"反馈(feedback)或输出(output)"。
如果只有"你来"没有"我往"就不能称之为交互。
你点一下鼠标,电脑屏幕马上告诉你"你二姑的菜就被你偷了2棵"——"点鼠标"是"你来",电脑的那个提示是电脑给你回馈的"我往"。这就是最简单的一个交互。
交互可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人于物之间。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这个物可以是电脑,或者手机,MP3播放器……一切需要你workon的产品。
2,交互设计师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一,计划整理:
1,刚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整理一下昨天的事情,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接下来要怎么跟进的;
2,检查邮件,制定计划表,今天可能会来什么需求,什么会议,什么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3,看看发出去的东西是否收到反馈,检查一下项目进度表哪些可以去对效果了,加入计划表;
二,对需求:
就是产品经理来提需求,然后和他们对一遍,目标当然是能够正确的理解并整理好这些需求,方便开展接下来的交互设计;
对需求的时候,必须要搞明白的三个问题:
三,思考交互方案:
四,跟进:
1,设计方案出来之后找PM确定,征询视觉和开发的建议。方案确定下来之后还要写一个很好地交互文档给领导,产品,设计,开发等人一个个讲明白,确保他们都懂了;
2,上次设计的部分开发接近完成,要去和开发对一下效果,看看实现的如何,是否有偏差。在开发阶段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要酌情给出解决方案;
3,产品上线后的反馈如何?用户反响怎么样,喜欢还是骂?骂的都是哪些内容?根据数据反馈,设计的流程转化率如何,点击量高吗?问题都是出在哪里等;
其实最怕的就是看反馈,总担心自己当时天花乱坠给产品经理们的保证实际上上线了效果完全不一样,好打击权威性啊%>_<%~
五,参加各种会议:
六,充电:
3,刷知乎,微博,朋友圈,你们懂的~
大部分都在想如何能让自己做的更好一些!
1,交互设计师需要怎样的知识体系?
设计师各个阶段需要学习不同难度的知识和做不同的事情,正如我将学习资料划为三个梯度,希望设计师能由浅到深的学习。一开始没有项目经验,缺乏基础知识,不宜硬啃高难度的资料。
适合刚入行并开始接触项目的设计师学习:
1.设计的美学知识。
2.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一致性、减少输入和减少操作步骤等等,这些原则容易理解,通过学习案例和阅读通俗易懂的书籍迅速地掌握。此阶段适合泛读《交互设计精髓》等书籍,不宜精读,没有项目经验的话,读完之后不知所云。
3.平台特性及其设计规范,通过阅读平台的设计规范对设计思维的形成非常有帮助,特别是Microsoft和Apple的文档。
适合有3个月以上项目经验的设计师学习:
1.特定控件设计,如标签栏、标签栏、列表界面和弹窗口等,汇总已有设计的优缺点和设计规律。
2.特定界面设计,界面中如何呈现特定的信息,如应用程序首页、个人资料或者数据流界面。
适合具有一个以上完整项目经验的设计师学习:
1.多项功能设计,一个界面融合单独的功能,需要应用到设计方法和架构的思路。设计方法是挖掘用户需求和推动设计优先级的情景故事法、卡片分类、人物角色、访谈和问卷等。这些方法的学习不是必须的,你可能工作两年从来没有使用过它们,但也设计出了不错的产品。这些方法可以作为了解性知识,当有需要时再深入学习,方法只能帮助设计师发现问题和避免问题,但不能对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2.方法和已有的设计风格研究,以总结为主,最好能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去,千言万语不如动手实践。
4.最新的系统和产品分析。之前的学习都知识的深向发展,但是这一条需要设计师具备较为广阔的知识面,不仅仅限于自己参与过的产品。如果每两周专注研究一个方向,你将比八成的人更熟悉。
通过不定期下载多种同类应用程序,查阅资料,已经研究过输入法、LBS、个性推荐、语音输入和阅读类等产品,虽然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些项目,但从中可以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做好知识积累。
5.掌控技术。设计师需要对技术有掌控能力,就像工业设计师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才能游刃有余,这也是尝试弥补自身不足。web端交互设计师要求会写html和css,一是便于设计,二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而手机交互设计师对技术普遍缺乏了解。早期交互设计师是从程序员中分离出来的职位,用来弥补程序设计的不足。所以我更喜欢听技术讲座。
纯粹的技术路线比较难,如果你对社交、搜索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这可以增加个人在职场的不可替代性。
个人还在探索,还是以能做出好产品为目标,主要方向是:
1.产品架构,web端已有架构的理念,手机端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2.设计趋势研究,比如操作方式,做预测是最难的。
3.产品发展趋势,如未来LBS产品在手机端如何设计,如何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这需要设计师具备预见能力和判断力。
……
学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宜由浅入深,知识需深入浅出,早期可以挑一些简单的产品研究,如阅读类产品,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题目不宜太难,有位学弟想研究手机支付,资料很少,无从下手,会打击到自信心。
2.工作太忙,也要抽空学习,这影响到长期发展。挑选工作时,尽量加入学习型团队。每家公司都会对你许诺发展空间,甚至是期权,你完全可以忽略。
3.给自己找个好老师,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的话。
5.理论不是必须的,不要看到别人写博客有心理压力,貌似自己不这么做无法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你能动手设计出优秀的产品,理论完全可以忽略,实践甚于理论。
6.不要迷信相信理论和从这博客中看到的,保持独立思考。设计团队中最可贵的人才是经常提出自己不同见解的,合理地质疑设计方案。
7.不要瞎编造和固执,当你试图以某种理论设计产品或者说服他人时,确保自己能举三个以上的案例。
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不同路径,不同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是最重要的。
专业上的提升,其实我觉得不是问题,只写写我觉得对于"非设计专业"的同学进入"设计"领域可能比较重要的几点。
1.理解什么是设计
但只有理解什么是"设计",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交互设计"。
我在工作了很久之后才反思到这点(就是因为对设计的理解不深)。
3.提升自己的品位,对美的感受力
品位有多重要?看看Jobs和Gates的差别就知道了。不要忽略设计专业出身的人的优势:对美的鉴别和感受能力,这会影响一个人的品位。
许多非设计专业的人因为接触相对较少,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在感受力和鉴别力方面会显得比较弱。表现在设计中就是缺乏美感。
有人可能不理解"交互设计师"为什么也需要。我想说,只要是设计师,就必须拥有好的品位。
4.多读书,完整地读书
5.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Anarchitectknowssomethingabouteverything.Anengineerknowseverythingaboutonething.——《101ThingsILearnedinArchitectureSchool》
尤其是在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中,现在的交互设计师扮演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
逻辑上来说...
理念不变,变化的只是媒介与工具的角色
所以说如果一个海报传达一个设计者的理念,那交互设计只是另一种手段,转变的都是"阅读"与"使用"体验本质跟媒体的差异。可以看一些平面设计师涉足交互设计或互动艺术的案例。
比较极端但经典的例子是JoshuaDavis跟Processing的创始人。<-被"媒介"转化而启发的设计经典
设计元素的共通性
你看好的报纸、杂志设计,它的网站或iPadApp也不会差到哪里去。FastCompany,NYTimes…Weird(迟疑中)
从两个极端的角度来看,中间的转换
影响力:(或许是共通却无法比较的)
有好的平面設計水平(sense)進入交互设计之后,能用更视觉化的方式"看见"体验的痛点,并提出更人性的设计观点。
说平面设计背景出身的只能做UI想想TED的创办人–RichardSaulWurman,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TED体验。
1,求职篇
2,职业发展篇
如何从新人蜕变为大牛?
首先,交互设计师要具有如下特质
在欠缺的方面,需要去弥补,比如我就要弥补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观察和倾听能力。
其次,要有自己信仰的设计原则,最好自己去总结
比如我的原则就是缩减、隐藏、附加、组织,每次拿这个原则去套用,检查我的手机产品设计是否足够的简单可依赖。
第三,掌握很好的流程和方法
有自己擅长的设计工具和设计方法。遇到问题可以先明确需求,了解角色、场景、任务,再细分去做流程。交付的东西足够专业,有说服力,有很强的表意能力和演示性。
第四,要用项目来证明自己
一切都是空谈,唯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才是你的能力证明。所以,在你有选择权的时候,要去选择合适的产品,可以为足够多的人,提供有意义的服务,可以体现自己设计价值的产品。不要为了赚钱,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要懂得,自己的职业生涯需要有意义。怎么去谱写,把握在你自己手里。
这个我没什么发言权,但是我觉得这个最重要。包含了你的工作方式,设计理念,为人处世,等等,最高境界,也就不过如此。你的作品,可以被称之为XX出品。
3,职场沟通篇
与产品经理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1.不要认为意见不一是坏事,交互设计师从设计体验的角度为你的产品把脉,你从产品未来规划的角度为产品建模。有意见才能检验彼此的观点是否正确。
2.如果按你所说,交互对产品没有做分析,产品形态和通用规则他不了解,那他在公司就是混饭吃的,你可以不搭理他,找别的设计师合作,实在绕不过认命吧。
4.对于A/B方案,最好的方式就是测试,让用户测。
5.交互设计是一门有严谨方法论的科学,希望你能多和设计师沟通,没有设计师的支持,你的产品即使功能框架没有偏差,糟糕的体验也会害了你。绕过交互设计这个环节,未来再去重视体验,是补不回来的。
交互设计行业起步晚,流程正在逐步完善,不要低估这个行业的价值。
阿里巴巴交互设计师卢艺方:
MockupBuilder:
杀手级的原型工具MockupBuilder最近才发布,很值得期待。他有非常多的功能:UI模型,交互的线框图,页面布局,客户端原型甚至站点地图和屏幕导航。
Tiggr:
FrameBox:
轻量级原型在线制作FrameBox并没有多么特别的特色。你可以拖放、设置大小、复制粘贴这些UI组件,但是他的特色在于你可以非常轻松的通过它的拖拽很容易就完成你的原型制作。
SimpleDiagrams:
免费版(AdobeAirApp)simplediagrams是一个非常小巧的AdobeAir程序,通过他你可以非常轻松的实现自己的想法。拖拽组件,添加图片或者便签,导出PNG图都是他的特色,通过添加一些小功能就能实现一个非常不错的原型图。
iPhoneMockup:
FluidIA:
fluidIA是一个在线的但是可以下载的富用户界面原型设计工具。它基于面向对象的理念,可以让你快速完善。它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团队中的任何成员,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都可以自由的设计自己的原型。最近fluidIA的更新稍微慢了点,但是它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线框图工具。.
PencilProject:
FireFox插件PencilProject是一个原型界面设计的Firefox插件,通过它内置的模板,你可以创建可链接的文档,并输出成为HTML文件、PNG、OpenOffice文档、Word文档、PDF。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么优秀的插件,是每个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必备啊。CogToolWinMAC下应用程序CogTool是一个强大原型生成工具,他与别的工具还有一些不同,他可以对你的设计自动根据人类认知模型进行评估。你可以通过一些图标啊按钮啊图片,生成一个描述,然后点击评估的按钮,他就会对你的设计进行人类认知模型的评估,他会告诉你一般人需要多久才能理解你的意图。
PrototypeComposer:
PrototypeComposer可以让你在真正的代码编写之前就看到网站是如何运行的。以前的那些无数的文字入口,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及技术含量不低的UML图,这个工具可以让你很方便的协作完成一个看起来能运行的程序。DUB–DENIM(跨平台应用程序)DENIM是一个跨平台的桌面程序。他自己的介绍是为早期网站设计提供帮助的非正式工具。
它有很多理念来自于纸笔设计原型。你可以快速的画出草图,保证重要的功能优先。但是跟纸笔的草图不同的是,他还可以有交互和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