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开放实验室之一,1989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992年通过验收。自1989年至2017年的国家评估中连续七次获得优秀,多次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评为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研究方向:窄禁带半导体材料、物理与应用;半导体量子结构中的量子态调控与应用;单光子探测和主动探测技术;新型红外光谱学新方法与应用;固态新材料、红外低能激发与输运。

实验室面向红外物理的国际学术前沿,针对空间光电技术跨代发展需求已形成较完备的红外物理学科方向布局,在“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领域,确立了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量子态调控、低能元激发物理、光谱学新技术、光电探测新方法与应用等方面。面向空间光电技术的国家重大需求,把探索光电过程中重要科学问题和解决国家对光电技术的重大需求相结合,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电子学及其前瞻性红外光电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和红外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使之成为一个在全国和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有作为的、对人类空间光电科学技术有贡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承担和完成科研任务能力

实验室承担了科技部、基金委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与型号任务。近3年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省部级一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和突出贡献者称号等多项。

实验室近三年在学术期刊发表科技论文350多篇,包括Science、Natureelectron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报告194人次。

三、创新水平与贡献

实验室从红外物理学科上支撑起了我国空间红外有效载荷,实现了我国空间红外探测技术自主可控,形成了由国家使命性任务牵引下的光电探测系统、探测器技术和红外物理机理认知全创新链协同发展的学科特点。

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与依托单位航天工程任务协同发展,形成了新机理-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和空间验证与应用的全创新链发展模式,并在我国空间红外探测载荷技术发展中形成了必要的学科支撑,实验室基础研究在研究所的工程应用中展示了对国家的空间有效载荷跨代发展做出了重要科学贡献,部分载荷技术在国际上显现出领跑的特征。在基础前沿方面,被认为是“……探测的新思路,……探测的新机理”。在器件应用方面,被国际气象组织专家认为“……气象卫星的重大突破,中国气象部门将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在系统演示验证方面,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的验证,国际未见报道。

四、资源共享与开放交流

近三年来新增开放课题30项。实验室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近三年共邀请国内外76位专家进行学术访问;研究人员参加各类会议并作会议邀请报告132余次。同时作为青少年科普基地,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大专院校及高中小学生开放。

五、科技影响力

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成果在研究所的工程演示验证上,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支撑了关键技术的突破用于我国陆地观测、大气观测和海洋观测等民用遥感卫星与科学实验卫星上。风云四号卫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国际上率先于36000km高度实现了对大气的高精度高光谱垂直探测,填补了静止轨道三维精细遥感的空白。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领域,满足了星地量子通信中对偏振信息保持的需求,为促进我国在空间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应有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大国际影响。

六、人才队伍

实验室科研团队建设始终围绕着实验室定位需求而进行的。实验室需要在国家空间光电技术快速发展中,实现在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红外物理研究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就需要该领域形成可以将红外系统、红外器件与红外机理三方面交叉融合研究的综合性的团队,以红外系统研究适应国家重大工程的牵引、以红外器件研究支持红外系统的跨代、以红外机理研究推动红外器件与系统技术的变革,协同地进行“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

实验室固定人员75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名、各类国家级人才43人次、研究员33人、具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6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7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83人,在站博士后10人。现有学术带头人近30人,40岁以下研究骨干比例为43.4%。

THE END
1.洞察科研潜力:探寻未来的钥匙(如何看科研潜力)科研潜力是指个人或集体在科学研究领域内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和贡献的可能性。评估科研潜力不仅对学术机构的人才选拔、项目资助至关重要,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衡量科研潜力的方法。 学术背景 一个人的学术背景是评价其科研潜力的基础。良好的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系统的科研训练都是重要因https://keyan.zaixianjisuan.com/keyan/dong-cha-ke-yan-qian-li-tan-xun-wei-lai-de-yue-chi.html
2.科研工作总结回顾成就展望未来在过去的一年中,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与同行们分享研究进展,并接收到了丰富的反馈。这些交流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水平,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 今年,我们成功申请并完成了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和高效的资源分配,确保了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一经历https://www.tepnw.com/huang-di-yu-ming-ren/256940.html
3.鲁向平教授的学术影响评估鲁向平他的研究成果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采纳和推广,显示了其农业人才战略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他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也体现了其农业人才战略的国际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鲁向平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对国内外农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的研究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和推广。通过国际合作与互惠,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4e0a380102zt7c.html
4.做研究系列:如何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辨识研究热点与空白: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分析,识别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尚未充分研究的空白地带,从而确立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评价研究价值:深入理解研究问题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确保选定的研究课题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还能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或者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https://blog.csdn.net/xw555666/article/details/135989709
5.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其他科学研究水平与贡献科学研究水平与贡献 发布时间:2022-02-22 分享到: 1、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作物高产高效群体与关键生态因子的匹配及其调控 2015CB1504 张福锁 2015-2019 1200 973项目 2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农业排放及强化治理方案 DQGG0208 刘学军 2017-2020 2754 http://qzsyz.cau.edu.cn/art/2022/2/22/art_46300_874286.html
6.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的区别研究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的区别研究的英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的区别研究翻译,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的区别研究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5%86%9C%E4%B8%9A%E6%9C%BA%E6%A2%B0%E5%8C%96%E6%B0%B4%E5%B9%B3%E4%B8%8E%E8%B4%A1%E7%8C%AE%E7%8E%87%E7%9A%84%E5%8C%BA%E5%88%AB%E7%A0%94%E7%A9%B6
7.探讨科技成果评价的多重作用以及重要意义成果评价可以识别具有商业潜力的研究成果,促进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有助于科研机构和企业更好地对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通过对科技成果的定期评估,可以促进科研项目的科学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 有助于科研机构内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80246828443238405
8.重庆医科大学肝炎研究所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本年度由实验室人员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其中: 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论文集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 http://infect-hepatol-cqmu.sahcqmu.com/index/artic/articContent?articid=608
9.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获奖人选名单(公示)本着高水平专家评高水平成果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充实组建2260人的评委库,提高抽取标准,原则上从三级教授以上层级抽取。统筹考虑全省各单位综合研究水平、优势学科情况,根据10个学科组二级学科成果数量,各学科组随机抽取7名评选专家,同一学科组同一单位评委不得超过1名,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评审组各抽选9名评审专家。70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1214/Articel07002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