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职称论文8篇

不管舆论赞同也好,吐口水也罢,川大是下定决心要第一个“吃螃蟹”。该校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解释说,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真正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太水”,形同鸡肋,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注水严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多数论文都是由“ctrl+c”和“ctrl+v”搭建而成。好一点的,还会后期制作处理一下;糟糕一点的,直接就是论文整体挪窝;更恶劣的,连最后“毕业论文致谢”都不放过,署名也不带更改的。通篇找不到自己的语言,好不容易自己发表了点想法,却又文句不通、辞不达意。啼笑皆非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所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呼声一直很高,非常高。

中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浙江台记者朱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5、6月份正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紧张答辩的时候,有调查显示,现象愈演愈烈,有专家说现在国内论文市场高达十亿元,

记者在实际的调查中找到了一家叫做期刊315的实体店,这家店主要负责帮一些毕业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医学论文、职称论文,而且他们强调现在论文有检测的设备,重复率要控制在20%到30%。店员告诉记者,因为他们的人员都非常专业,重复率可以严格控制在范围里面,不会对后期的检查造成任何的困扰,而且他告诉记者,只要加一点点费用,写出来的论文可以在全国20多家国家级省级的杂志上面进行发表。几百块钱就可以了,而且还可以在专业的杂志上进行发表,对于很多平时学习不是特别认真或者说有临时抱佛脚心态的学生来说利益性还是很大的,所以很多临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这种方式进行。据记者了解,现在论文市场已经达到了十个亿。

很多教育专家表示论文造假现在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学位授予单纯强调论文造成的。很多发达国家文并没有强烈要求一定要写论文,比如很多医用型的硕士也不要求写学位论文,只要达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教育专家指,平时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没有重视对学生的严格的要求,寄希望于最后毕业论文的阶段让学生得到一个综合性的训练,这种做法不是很切合实际。现在这种学位为王,论文当道的模式下,最重要的是还是重视平时学生的系统性的学习。

一、运用“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突破新闻写作教学的瓶颈

目前新闻写作学科多数高校使用的教材,都以理论为主体编著的。教师在教授新闻写作理论时,很容易成为一言堂,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和“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完全背道而驰,因为新闻写作能力是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新闻写作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采访和写作中。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学生只记住了理论而没有提高写作能力,也就无法培养出实用型的新闻人才。

2004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李希光认为好的新闻教育应该是:教学永远为新技术和新知识敞开大门;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传播知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最好的关系状态;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教师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理解和认识新闻报道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样性;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宣传、意见、事实三者是有区别的。①李教授的这些理念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具有适用性,对于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具有启迪作用。

二、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课堂知识,甚至不愿意听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程内容不能引发学生兴趣。怎样使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让学生想听要听想参与学习中去。推行“学生本位”的理念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罗克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②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从破除教师权威开始,特别是像新闻写作课程,只要新闻作品反映了客观现实,承担了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好的新闻作品。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权威自居,搞“一言堂”,不许学生提出异议,现在的90后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面对这样的教师,他们往往反感,也不会因为老师的“权威”而产生崇敬感。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抱着互相学习、平等互敬的态度面对学生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学中指导与教导的关系

3、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教”、“学”本就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不顾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接受,只为追求教学进度,单纯地认为教师职责只是“教”,学生职责只是“学”,为教而教,是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真正好的教学是“教”与“学”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多抛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创新,敢于突破窠臼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抛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动手去做,比如以新闻写作教学中的导语的写作为例,给出以下材料让学生进行导语写作的练习。

“一个上海青年,他是位个体户,他名叫程铿,今年5月10日,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这位青年为总工程师,这位青年一无学历、二无职称。”③

一般说来,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很多种组合形式。如:

(2)以人物开头: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虽然一无学历、二无文凭,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3)以人物的定语开头: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4)以用人单位开头:北京一家研究所今年5月10日聘请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为总工程师。

针对以上导语,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发表意见,究竟哪种导语更具有可读性和新闻性,教师加以总结,不一定要有最终结论,这样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几种导语的写法。

三、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

1、让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去体会理论

新闻写作是一门理论丰富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课程,而新闻写作的实践无非就是撰写新闻作品。要提高新闻写作能力,除了鼓励学生到媒体实习,切身感受媒体氛围和日常运作,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学生的日常学习。以人物通讯写作为例,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基于人物通讯的这些特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故事性和可报道性的某一人物。很显然,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一些有故事的人物,例如当地养老院的老人或退休的老兵,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教师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有丰富人生经历的人为学生做演讲,并实时提问,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采访氛围,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一举两得。

再比如,学生如果要采访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员,可以去养老院做一周的义工,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与酸甜苦辣,那么学生在采访和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方向感,也就能集中地把握主题。

2、让学生在经典新闻作品阅读和点评中去感知理论

阅读经典新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阅读各种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各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自然能够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与专业写作知识,从模仿中开始,在创新中升华。这样学生在将来的新闻工作中才会“下笔如有神”。曾经有一个已经参加工作五年的学生说,他读作品的时候无论文学的还是新闻的还是其他书籍,他都要做笔记,记经典的词汇,经典的手法,还写读后感。后来他在写新闻的时候经常能够信手拈来,就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有总结的阅读,有意识的阅读会构筑一个人博大的精神世界。

3、让学生在新闻作品的考核中去升华理论

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成果的最终标准还是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而不是教材中的理论。所以在课程的考核中,教师大可不必通过一纸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是适当增加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例如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历次新闻作品的好坏最终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在考试前疯狂记忆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平常的写作能力培养的现象。

4、让学生在创新中培养写作能力

新闻界有云“新闻常新”。新闻写作最忌守旧。在授课的过程中灌输学生这样一种观念:任何著作或任何权威人士所谈的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都不过是迄今为止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们不应成为束缚我们的框架,更不[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能把它们看作不能改变的教条戒律。无论怎样模仿只是开始,真正的新闻写作还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其新的发展和变化,才能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之,“学生本位”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教育是一个大课题,其中,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突破新闻写作理论教学瓶颈;处理好新闻写作教学中三大关系;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的优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一、融媒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需求

1、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

2、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

媒介的融合必然带来出版流程各环节具体工作的变革,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胜任多媒体资料的加工整理、多媒体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等工作。融媒时代的编辑业务操作大多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因此,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备此类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格式转换等。具体来说,相应的排版软件、版面设计软件、基础编程语言、网页制作软件、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站技术、自运行光盘技术等都是现代编辑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3、高效的跨媒介传播能力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内容产品的输出平台多样,纸媒、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无所不包;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文字、图像、音视频、多媒体应有尽有。因此,作为编辑人员只熟悉单一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跨媒介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容产品,甚至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媒介之间内容和技术层面的相互转化。

媒介融合时代,任何只依靠单一媒介运作的内容产品,其盈利的机会都远远小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因此,各文化产品纷纷进军多媒体领域。2008年12月,《非诚勿扰》以传统纸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和电影5种方式同步出版和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经由电影《孔子》剧本改编的小说,纸质图书由中华书局首发,数字图书则由中文在线、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汉王公司同步发行,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以上案例说明,融媒时代编辑出版人员的跨媒介策划能力尤为重要,在产品策划之初,就要根据受众需求、媒介特点、传播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有效地调整与控制。

4、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

二、融媒时代我国编辑出版教育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视野落后

2、培养模式——重“长”轻“短”、不够灵活

3、课程设置——“理”多“术”少、实践不足

《人民新闻》从属于人民日报旗下的官方网站人民网,作为国内的主流媒体,它代表着政府的声音,在受众心中具有较肃性和权威性;网易作为国内商业网站的巨头之一,旗下《网易新闻》以流畅的用户体验、快速的新闻更新、犀利的网络点评而备受推崇,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两个样本各自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二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人民新闻》和《网易新闻》的客户端比较

1、整体框架

2、新闻内容

3、表现手法

在新闻的表现手法上,两个客户端都不拘泥于单调的文字表达,将更多的高清图片和高清视频加入到报道中。打开两个客户端,不难发现两者的新闻图片都很多,几乎每一条新闻报道都采用相同的形式呈现——新闻图片加上一句话介绍,通过点击这张图片,可以进入到下一级页面,阅读到更加详细的文字内容和图片信息。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通过图片和导语判断是否要进一步阅读,既节省了手机的数据流量,又提高了用户的阅读效率。

“深度报道”作为《人民新闻》的特色栏目,它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新闻更加通俗易懂,图片部分更是大胆采用原创漫画这样一种形式,在丰富了新闻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而《网易新闻》则将音频和视频融入到自己的新闻内容中。

5、用户体验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客户端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代表官方声音的《人民新闻》,还是以商业网站为依托的《网易新闻》,他们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理念上的滞后导致内容上缺乏创新

2、用户体验设计的不完善导致用户的流失

新闻客户端推送大量的图片新闻,占用很多的流量下载,而当前我国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并没有达到100%,部分的用户在有些情况下不得不使用手机移动数据浏览新闻,图片过多必然会消耗更多的数据流量。对于用户来说,阅读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个别的新闻客户端就推出了“离线阅读”的模式,这样一来,用户可以在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将内容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即使在没有网络的环境,用户也可以随时阅读。

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轰炸。作为媒体,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它的注意力就必须回归到问题的本质——内容。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深入,不难发现,新闻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在保障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时效性。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并不等于纸质媒体和网站内容的“复制”与“粘贴”,如何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值得深思。此外,技术上的创新也决定着新闻客户端可以在新媒体这条路上走多远。从长远来看,“如何节约运营成本,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通过对两个客户端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不论何时,新闻内容永远都是王道,在保证新闻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技术上的改革与创新,内容与技术并举,这将决定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客户端未来的命运。[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①张永芹、王诗根,《新媒体新闻客户端特点比较研究——以新华社新闻栏目〈中国网事〉与网易新闻移动客户端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2(1)

②匡文波:《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华夏出版社,2010

一、韩国综艺节目的优势

1、把创新奉为节目灵魂,独具一格

一档好的综艺节目总是离不开游戏,游戏一个特性就是轻松愉快,随心所欲,但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认真遵守游戏的规则。综艺节目若要将日常生活中游戏用“电视化”的方式去呈现,最主要的是制定规则,目的是保障节目中游戏的公平性和趣味性。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man》的游戏设置新颖而有创意,集细节推理和人物冒险于一身,既要拼体力也要靠智力。例如,在“僵尸特辑”这期游戏节目里,节目制作方设置了高中毕业生旅行的背景,让僵尸和平民比拼对抗,契合当下所流行的僵尸系列题材,宛如紧张刺激的电影,情节紧凑、悬念丛生、扣人心弦,让观众直呼过瘾。

2、节目内容生活化,走向大众[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3、节目制作过程分工细,通力协作

韩国综艺节目的制作过程分工很明确,每一步都经过精细打磨,从编剧、导演、摄像、主持人、嘉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就保证了工作的效率,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是作品质量的过硬,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得顺畅,那么结出的一定是胜利的果实。

4、后期制作强调“笑果”,生动诙谐

把特殊的镜头运用特技进行剪辑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韩国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是其独树一帜之处,《runningman》的后期制作运用了独特字幕、新颖的音效、突然镜头回放和特效等。后期剪辑充分让观众通过回放镜头看到个别成员进行的任务,然而另外的成员蒙在鼓里,观众则明明白白。

二、韩国综艺节目给我国电视行业的启示

1、以创新为核心编排节目

不可否认,创新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如果一味克隆,必将失去观众走上穷途末路,尤其是在这个大众的各项素质提高的时代,受众的审美水平开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需求,而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导向的消极影响,电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的不少电视节目流入“三俗”,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自2006年韩国综艺节目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给中国电视行业带来了许多成功的范本,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节目内容的新颖和形式的独特。我国的电视节目落入窠臼,综艺节目形式单一,一季下来几乎不做改动,没有新意,人心的流失自然是无法避免的。这就需要创新,不仅是内容上的创新也要形式上的别出心裁,在这一点上韩国综艺节目的确是我国电视人应该学习的。

2、建立主持人中心制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综艺节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视节目内容与观众之间的中介,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成功关键因素之一,他不仅要与嘉宾进行引人入胜的沟通,还要与台下的观众进行扣人心弦的互动,主持人就是一档节目通往观众心中的桥梁。在韩国另外一档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就是《我们结婚了》。在节目中物色合适的主持人并且给予其中心地位,无疑是节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3、走出演播室与民互动

我国的综艺节目缺乏与观众沟通的机会,尽管有的节目设置了参与热线,但这种沟通根本起不到让观众走进节目、感受节目的作用。而韩国综艺节目不一样的是,无论季节和天气怎样,有大部分节目是坚持在室外录制,并且每次所录制的地点都不相同。《runningman》会在各个城市中转换,甚至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拍摄特辑。《家族诞生》的拍摄地点一般都是在郊外,为观众呈现出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一定程度上,这部分综艺节目在改变了观众娱乐需求时,也向受众展现了各地的美丽风光,让观众的眼睛跟随着摄像机一起旅行。在韩国节目中,参与者们会像常人一样出现在热闹的街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这一点在国内综艺节目中比较少见。

4、提高编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编剧是一个节目制作团队中的灵魂人物,整个节目的运作都要靠他的思想来决定。韩国的编剧是与明星的地位同等的,不仅在经济上有丰厚的回报,而且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加上娱乐产业的竞争激烈,自然让编剧这个行业炙手可热。但是在中国,编剧并没有成为像医生、教师这样规范大众化的职业,在2002年以前甚至闹过剧荒,后来虽有所好转,但时至今日编剧也仅仅作为一个幕后职业出谋划策,而且专业的编剧人员很少,大多是作家转型而来的。目前在我国比较知名的编剧有莫言、琼瑶、海岩、刘猛等人,只有像他们这些已经打响了名气的编剧才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报酬。在我国按规定编剧应该拿一部戏总投资的百分之五,但实际情况是演员拿大头编剧只领取稿费,所以在这种待遇之下我国很难有好的编剧出现。要想让电视行业朝着更有活力更有前景的方向去发展,就要刺激编辑市场,集结各方智慧,让编剧成为一种光鲜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吸纳大批编剧人才。

5、培养优秀的电视人才

同样是引进节目,不同的团队,实力也就不一样,有的节目引进国内之后经过实力团队打造可以将原节目的魅力加倍发挥,但是如果团队的实力不高有很多节目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韩国的综艺节目从创意出炉到最终成品,每一步都有专业的人才进行斟酌,所以呈现给观众的往往是画面高质量,内容很丰富,特效很得当,自然能抓住受众。

人才是电视行业发展的根基,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应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电视人才,为电视行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本文中,笔者只是从一些比较显著的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韩国节目的引人注目之处,还有另外很多部分没有涉及到。例如,节目技术人员的后期制作,以及节目制作方辛勤工作等一些细节。当然我国的综艺节目也有着许多优点,但笔者认为中国的综艺节目类型还是应该有一些创新,可以向韩国优秀节目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希望我们的电视节目可以办得更好,更多样化,更吸引人。

参考文献[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①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M].华夏出版社,2002

②徐舫舟、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③宗匠:《电视娱乐节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④徐国源,《娱乐节目与快乐哲学——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3)

⑤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⑥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⑦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于2014年10月推出的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一经播出收视率便居高不下。该节目引进韩国版《RunningMan》,并由浙江卫视和韩国《RunningMan》主创团队联合制作而成。

一、《奔跑吧兄弟》的传播特性

1、创意独特,故事性强

《奔跑吧兄弟》改变了以往中国户外节目惯有的闯关形式,每期以不同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分小组进行比赛,获胜一方获得宝物或奖品。节目中的撕名牌环节是其标志性项目,节目播出后广受欢迎,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模仿。《奔跑吧兄弟》冒险与益智相结合,整个节目几乎没有完整的台本,每一集只有一个整体的构思,是在半策划半发挥地进行,这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即使是导演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随机性很大,这也是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所在。在整个节目中笑料百出,嘉宾也毫不避讳在镜头面前暴露自己的丑态,还原了一个个更亲民、更接地气的明星形象。这种真实的表现手法最近几年在电视屏幕中大获成功,例如《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等,原因在于,相比较以往明星“修饰”过的形象,观众更愿意看到一个去掉光环的、真实的明星呈现在自己面前。可以说《奔跑吧兄弟》颠覆了观众对传统户外竞技综艺节目的印象。

《奔跑吧兄弟》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整个节目随处都在设置悬念,改变了娱乐节目只为博观众一笑的目的,而是在讲述故事,吊足观众胃口的同时,将观众引入到故事情节中来,让观众一起参与到剧情中。嘉宾在节目中的比赛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而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一期节目大约90分钟,也就是一部普通电影的时长,在整部“电影”中有竞争,有悬念,有猜疑,有励志,有笑点,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再加上后期制作中音效、字幕、镜头剪辑的处理,使整个“故事”紧凑、搞笑,具有故事性和悬疑性,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望。节目中心策划推广部主任王征宇说:“全片采用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的剪辑手法,通过各种倒叙和插叙的表现,悬念感和逻辑性会更强。这也是韩国版《RunningMan》节目的精髓,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在之前的国内综艺节目中是前所未有的。”①

2、成员特点鲜明,吸引观众眼球

作为真人秀节目,看点就在于将明星安置在陌生的环境中,让其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看明星的真实表现。不仅考验明星的体格,也在考验明星在游戏中的情商和智商,要求明星在节目中能够放得开,大胆玩。可以说,《奔跑吧兄弟》完美的消费了明星,也将明星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观众眼前。不矫情、不做作,告别刻意煽情,突破宣传个人魅力的无底线“秀”的怪圈,注重明星在竞技中的真实表现,让观众眼前一亮。比如一向以女神形象出镜的Angelababy在节目中素颜亮相,一时在网上大获好评,拉近了明星与观众的距离。作为娱乐节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搞笑,而这一点,《奔跑吧兄弟》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后期的搞笑字幕之外,演员的出色表现功不可没。表情夸张,语言诙谐,各种搞笑动作贯穿其中,观众在看节目时笑声不断。根据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电视节目的功能之一是心绪转换功能,《奔跑吧兄弟》正是在观众结束一周工作后的周五晚上播出,轻松搞笑的娱乐风格深得人心。

3、大制作、高投入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与韩国SBS团队联合制作,韩国版《RunningMan》本身就是高投入的节目,在韩国颇具人气,远赴北京、香港、泰国等地,在设施及布置上也是“毫不吝啬”。在制作与投入上,中国版《奔跑吧兄弟》比韩国版《RunningMan》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节目组介绍,中国版《奔跑吧兄弟》特地邀请了两位韩国“大拿”加盟节目,其中一位是红遍亚洲的《来自星星的你》的主编剧。韩国团队在前五期尽全力为《奔跑吧兄弟》保驾护航,不仅全员参与前期节目录制,并在后期制作中把关,首期节目便是由韩国导演曹孝镇亲自剪辑的。除了导演、编剧,韩国版《RunningMan》的七位明星也加入其中,在节目中与中国“跑男”展开激烈的撕名牌项目,赚足了中韩观众的眼球。

后期制作的精良也是《奔跑吧兄弟》走红的一大原因。紧凑的剪辑技巧,悬念的设置,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某种程度上说,《奔跑吧兄弟》是在用做电影的技术和思维做一档娱乐节目。

二、《奔跑吧兄弟》的营销策略

1、跨屏营销

3、延伸大银幕

①杨雯,《〈奔跑吧兄弟〉:比快乐更比励志》[J].《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1-20

抓住机遇进军非报刊文化产业,经营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

一、新机遇之窗

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行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75%。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将倍增发展。这敞亮了新的机遇之窗。

机遇之一:文化资源业。纸媒的优势在长期积累的文化资源。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的《糖烟酒周刊》,吸收社会资本建立了河北华糖传媒有限公司,着力打造“中国糖酒食品行业最大的商务和品牌传播平台”。首先是打造三大品牌活动平台:行业评价类平台、论坛招商类平台、互动办刊类平台,实现了从办刊向运营平台的转身。其次是推出多元服务,开办经销商研修院、商通网,2011年又启动精准招商服务,与多家品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二、专注于机遇而不是问题

近几年,纸媒压力山大!国外不断传来报刊倒闭的消息,国内发展也部分遇上天花板。大家忙于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问题,做了好多战略规划、成就了好多职称论文。问题当然要讨论,但要重提德鲁克的忠告:如果问题“是讨论的唯一事情的话,机遇就会在忽视当中溜走。企业若想营造重视企业家精神的气氛,就必须特别注意也应该讨论机遇”。企业家精神运用到管理,“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做法是管理层将目光放在寻找机遇上。”直言之,专注于机遇而不是问题。我们继续找机遇。

机遇之三:文化地产业。1980年代后期重新活跃的报业多种经营,做得最成功的大概是房地产。借助信息和品牌优势,媒体确实较容易拿到地块。现在要考虑能否把重点从“商业地产”转向“文化地产”,因为各地要建文化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文化城等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利用自己印务公司的旧厂房,改建为“181创意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搭建集创意、产品设计、展示、交易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11年7月正式开园,3万平米的办公区域一租而空,包括央视、腾讯等37家文化企业入驻。“181”成为湖北省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家传媒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THE END
1.关于酒的小故事醉心岁月的琼浆美酒最后,无论是简单的一壶烈性还是精致的一瓶香槟,只要有你,有我们就足够,因为在那里,是我们共同创作和共享那些属于自己的“关于wine(葡萄酒)的小故事100字”。 标签:白酒白酒问答、白酒问答https://www.ndspwjgi.cn/bai-jiu-wen-da/214941.html
2.经典酒文化段子古今中外美酒佳酿趣事汇集如何让经典酒文化段子永垂不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是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趣且值得纪念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称为“经典酒文化段子”。它们以其独特的情境和幽默风格,让后人回味无穷。 https://www.gwzdahvr.cn/bai-jiu-wen-da/344282.html
3.醉心古今关于酒的小故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无数故事背后的主角。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触动了每一个有情感的人的心弦。 酒与文化同行 酒,是人间最古老的情感纽带,它跨越了国界、时间和空间,与人类文化同步发展。从中国的黄鸡淀到希腊神话中的 ambrosia,从日本茶道中流露出的温柔到西方音乐会中的葡https://www.yr3f8b9f.cn/bai-jiu-pin-jian/243376.html
4.营销小故事回头是岸销售酒的营销方案你有没有想过,喝酒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可能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营销故事?我曾经和一个酒商朋友聊过这么一件事:在他的一次展销会上,他打算推出一款全新的葡萄酒。大家都知道,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每年有成千上万种新酒面世。但他却选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没有单纯靠价格战,也没有靠华丽的广告攻势,而是通过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21692.html
5.关于酒的小故事100字醉心古井一壶陈酿与往昔的回忆这种感觉,是只有真正了解过“关于酒的小故事100字”才能体会到的。当你在夜晚围坐在火堆旁,与亲朋好友分享着一壶陈酿,你可以听到他们讲述过去,他们眼中闪烁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以及那些曾经发生却永远不会消失的情感。 这个世界虽然复杂多变,但有这样一些简单的事情,它们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在这样的瞬间,我们发https://www.tixeiytj.cn/bai-jiu-wen-da/342054.html
6.酒香满堂探索经典酒文化中的趣味故事与智慧对话酒香满堂探索经典酒文化中的趣味故事与智慧对话 酒的起源与传承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液体,它不仅能带来愉悦,还能引发深刻的思考。于是,酒就诞生了,它成为了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这一传统被称为“酒文化”,它通过时间的沉淀和地域的差异,不断演变出独特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https://www.psohqvaau.cn/bai-jiu-wen-da/265055.html
7.玉液琼浆品味历史上那些轰动一时的酒局趣事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被派为齐王之宠臣,他以廉洁著称。但有一次,他与齐王一起饮酒,齐王借着醉意,对晏婴说:“我有三百辆马车,你能用多少钱买到?”晏婴回答说:“你把这三百辆马车卖给我,我可以用其中的一半钱买到。”这话让齐王大吃一惊,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无法筹https://www.gccthdxv.cn/bai-jiu-pin-pai/279300.html
8.开烟酒店的故事开烟酒店一转眼开烟酒店八年了。 这八年里面真的是形形色色的人都看见了。 闲看窗外雨飘过,我现在就来写写我这么些年的经历与故事吧。 烟酒店,起步门槛很低的,也就是说阿狗阿猫都能开。但是能把它开好,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烟酒店烟酒店,肯定是烟和酒的销售量是最大,不然就不会叫烟酒店了。 https://www.wycfw.com/kaidian/16117.html
9.酒与笑声交织一个关于赞美酒幽默的小故事酒与笑声交织一个关于赞美酒幽默的小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比“酒”更能触动人心了。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情感的桥梁。在不同的场合下,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这液态的诗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和放松,还有无数令人回味无穷的幽默。https://www.hrmbqgwb.cn/bai-jiu-pin-pai/256270.html
10.话说人生五个经典朋友励志故事五个经典人生哲理故事 1、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出三块大小不同的西瓜放在青年的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择哪块?当然是最大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自己却吃起了最小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了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0yl3n32.html
11.正确的引导范文12篇(全文)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经典名著能在无形中提升人的气质。利用寒暑假我布置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 怎样检验阅读的效果呢?我在假期后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检阅自己。同时我还组织类似讲故事的小组比赛, 要求必须尊重原著, 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讲述名著故事, 这就迫使学生必须去了解名著, 从而再现名著。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h6q121d.html
12.第一次十日Vipassana内观课程经历教学录音里面有不少葛印卡老师的吟唱,主要是巴利语或者印地语的经典或者故事,最开始听到吟唱,让我觉得头皮发麻,觉得吟唱很奇怪,后来看了公告牌(因为禁语,我们都是通过餐厅的公告牌看一些教学说明,如当天的作息有无变化等)上的解释,才知道吟唱是帮助坐禅的,并不是单纯一种什么宗教仪式,事实上,葛印卡老师教授的内观https://www.360doc.cn/article/30288361_529458958.html
13.关于印发中医医院眼科等10个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的通知3.本专业的医学小故事 “案上漫铺龙树论,合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蓖试刮看。”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律。据考,白居易四十多岁后即患眼疾。上面这首七律反映了白居易当时正在阅读眼科专书《龙树论》,药盒中存放着准备服用的“决明丸”,他考虑一旦服药无效,就得求助手术治疗,用金蓖http://www.ahthzyy.cn/content/detail/55028e9af09a7a4415000e67.html
14.烟酒中的故事和心事[视点烟酒中的故事和心事 前不久,和同事去拜访一位书法家朋友。这位书法家白髯浓须,一只手里拿着一根烟,另外一只手还端着一杯酒,自己给自己找了一种说辞,美其名曰叫“喝酒喝的是心事,抽烟抽的是故事”。同事和我听了还是有点认同的。这烟,这酒,这故事和心事的传说,好像瞬间就在身边徜徉了。http://m.yanyue.cn/news/4229
15.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关于瘾品文化史的经典著作,当当佳倪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 关于瘾品文化史的经典著作,横跨世界史与药物史的杰作中信出版社图书 书籍》。最新《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 关于瘾品文化史的经典著作,横跨世界史与药物史的杰作中信出版社图书 书籍》简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52218252.html
16.医生的故事【医生的故事】 李慧娟 主诉:发现并注册京东医生1月余。 现病史:本人于1月前在朋友圈看见京东医生宣传而注册,多次注册成功未果,或因材料缺页,或因照片不合格,多次求助京东客服,于客服助攻下注册成功,遂系统派单,问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本人热情回答,患者满意回复,遂得五星好评,内心窃喜;随之系统派单减少,不得已开启抢https://www.jd.com/pccontent/283565
17.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董卿谈读书一段经典话 作文一:《名流念书成才的故事》2200字 名流念书成才的故事名流念书成才的故事北宋大迷信家沈括, 其怙恃文明秘闻深沉,在怙恃的晚期教诲下,他很早就开端念书。十四岁时已把家中的许多藏书都读过了,当前又各处借书读,青年时期就已成为本地着名人物。厥后随父亲事情变更到福建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50675.html
18.《叫兽网》高清日韩免费播放pxxs破晓电影为您正在播放惊悚剧『叫兽网』高清日韩免费播放,叫兽网剧情简介:对于他们因地域权限资源采伐所产生的各种矛盾。http://www.pxxs.net/dushu/2575_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