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海鲜店宰客6种“套路”掌握“防宰攻略”
大排档前陈列的海鲜柜,被要求按品种明码标价。记者吕海锋摄
今年国庆期间,38元一只的“青岛虾”火遍全国,吃海鲜被宰再次激起公愤,成为热点话题。北部湾沿海三市作为广西吃海鲜的“圣地”,每年都吸引不少前来赶海的游客,历年来也积累了不少不良商家宰客的“经典案例”。记者采访钦北防三市工商、旅游部门,揭开偷梁换柱、异名标注、缺斤少两、强买强卖、不明码标价等常见宰客招数
招数1
不明码标价
10月1日,外地游客徐先生和朋友来到钦州三娘湾景区旅游,游玩至傍晚肚子饿,便向筹备景区活动的志愿者打听在哪家大排档吃东西实惠。志愿者告诉他们,中午刚刚在旁边一家大排档点了一盆海鲜粥,价格60元,分量比较足。徐先生便欣然前往这家大排档,但没看到价目牌。他点了一盆海鲜粥,这时该店老板开价为120元。
徐先生疑惑地说:“今天中午吃才60元一盆呀,怎么现在翻倍了?”该店老板见状,迟疑了一下回答说:“哦,这样啊,那就60元吧。”点餐完毕后,徐先生庆幸地对友人说:“还好先问清楚了价格,不然肯定被宰。”
招数2
同店不同价
10月4日,钦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接到投诉,一名外地游客在三娘湾景区海鲜大排档点餐,发现“同店不同价”。投诉人称,他在一家海鲜大排档摆在店外的桌椅坐下点单,老板告知濑尿虾为38元/斤。然而,当投诉人走店内想挑选鱼缸内的濑尿虾时,老板则说缸内的濑尿虾68元/斤。这让投诉人很惊讶,为何同是濑尿虾,店内和店外的居然相差30元/斤。
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表示,将约谈被投诉的大排档老板,调查清楚价格差异原因。一名执法人员根据多年的执法经验分析,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店家所用海鲜食材新鲜度不同。比如,在店外所点的38元/斤濑尿虾是冰冻过的死虾,而68元/斤的则是活的新鲜虾,所以价格差异才这么大。
在北海某海鲜城的透明操作间,游客可以看到厨师的加工过程。记者李杨摄
招数3
偷梁换柱
钦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主任贺基隆,曾看到海鲜店里上演的一场“狸猫换太子”把戏。在他排队点菜的时候,看到前一位顾客挑选了一条生猛的腊鱼,店家将鱼称重,顾客确认斤两后便回到座位等待。
就在此时,店家趁机将这条本应送到砧板上的腊鱼,重新放回到鱼缸里,然后迅速从冰柜中拿出一条大小相当的死鱼来冒充。就这样,挑选好的活腊鱼立刻被死鱼所取代,而顾客全然不知情。贺基隆见状后,当场对该店老板的不诚信行为进行谴责。
招数4
异名标注
网友“麦克章鱼”曾到北海银滩一家海鲜大排档就餐,发现一些普通螺类标注为“皇帝螺”、普通鲍鱼说成“美人鲍”。据悉,这类骗局专骗不熟悉海产品的外地人。这些被取了好听名字的海产品,价格翻了好几倍。
招数5
缺斤少两
成都张先生去北海外沙某海鲜酒店吃海鲜,点了一条石斑鱼。大排档称这条鱼有3斤多重,张先生却怎么看都觉得这条鱼没那么重。张先生投诉后,才发现该酒店的秤被动过手脚。据知情人透露,不少海鲜餐饮店使用八两秤,甚至有黑心商家使用六两秤。
招数6
混淆概念
北部湾海鲜消费之措施
北部湾三市出台各种措施严防海鲜餐饮店宰客,国庆黄金周餐饮类投诉下降
三城“高压打击”海鲜店宰客
措施
重罚严管为游客维权
这类举措起到了作用。据北海工商部门统计,今年黄金周餐饮类投诉共12起,与去年国庆餐饮类投诉举报14起相比有所下降。
国庆黄金周期间,钦州市12315受理中心接到投诉8起,内容多为商品或服务咨询,针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投诉仅有2起。
“此前出现过导游、旅行社和商家联合拉客的事例,我们一旦发现,处罚很严厉,曾经有一名导游被罚了9000元。现在基本杜绝了这一情况。”北海市旅游质监所所长张来说,“由于海鲜宰客主要针对游客市场,对游客的提醒在我们的工作中占了很大比例。”
钦州工商部门则采取将“消费维权服务站”进驻学校、社区、商场、企业、景区的方法,让调解监督岗位迁移。消费者遇到问题,如果与商家协商不下,可找到维权服务站,现场进行调解。这样能减少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为匆匆赶路的游客提供便利。
说法
海鲜餐饮监管难度大
尽管总体情况向好,但宰客现象并不能完全杜绝。“北海有一千多家海鲜餐饮店,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多是个体散户,监管难度大。”北海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鲁性东说,“看起来差不多的海鲜品种,死的与活的价格差别在4倍左右,不良商家很容易利用这些‘空间’误导消费者。”
此外,不少游客旅游行程紧而维权费时费力,不得不选择“破财免灾”,也纵容了一些黑心商家的宰客行为。
方向
应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一是一楼海鲜称重的秤都是管理方统一配发的公平秤,不能调试;二是不允许二楼加工饭店老板在一楼摆海鲜摊,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偷梁换柱;三是加工饭店采取可见模式,厨师在里面加工,购买海鲜的游客可以看见,以防被以次充好。”
鲁性东表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海鲜餐饮店宰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大对海鲜宰客的监管力度,尝试更多办法。他建议:“利用政府扶持和市场调控,引导北海海鲜餐饮市场向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淘汰一批‘拖后腿’的海鲜餐饮企业。”
北部湾海鲜消费之应对
掌握“防宰攻略”做个精明“吃货”
北海市旅发委为了让消费者了解海产品,制作了海鲜产品图谱。南国早报记者李杨摄
外地游客来到北部湾,如果不吃上一两顿生猛海鲜,就难免会有些遗憾。但怎么才能吃得放心呢?记者为你总结了钦北防吃海鲜防宰攻略,让你吃得开胃又开心
1
谨慎选店
很多本地人吃的店较放心
外地游客想吃海鲜,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上哪儿吃才既实惠又地道,北海资深网友为大家总结出下以几个特点,看到基本符合的店就可以放心地进去吃。
1.一般不要进那些位于通衢大道旁、把“海鲜”招牌做得很醒目的餐馆,例如“荷塘海鲜大排档”、“润海海鲜大排档”、“黄河海鲜大排档”之类。
2.到小街小巷转转,遇到不起眼的招牌,写着“瘦五”、“二哥佬”、“三哥佬”、“二妹”、“崩鼻五”、“哨牙三”之类的,这样的店不仅账算得公道,而且能让你吃得地道。
3.店前停的车多为本地牌照,吃饭的人多讲本地话的,如果门口摆着水烟筒,还有人翘脚饮“土炮”(当地的米酒),就更加不用担心。
4.选择那些店门口没有花枝招展的迎宾小姐,服务员拙手拙脚且笨嘴笨舌的店。你开一句玩笑,她们只会掩口而笑,而不会伶牙俐齿还嘴或顺杆子爬的,一般都没问题。
2
仔细问价
点菜时要看清价格单位
吃海鲜要看分量问价格,这是防止被宰的关键。钦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主任贺基隆,根据多年执法经验,总结出问价格要做到三点:“胆大、心细、脸皮厚。”
1.进店要看海鲜是否明码标价。虽然海鲜的价格并不固定,会受到天气、市场等因素影响而变动,但每天的价格是相对固定的,店家必须标明当天海鲜的价格,游客最好选择有明码标价的店铺。
2.看海鲜价格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价格的单位名称是什么,例如虾是38元一斤还是38元一碟或一只?如果菜单上明码标价是多少钱一斤,游客吃了,就挨认账。如果菜单上存在价钱和单位不清楚的情况,那么就得提防吃到“青岛虾”了。
3.点单时死要面子可使不得,脸皮要厚。有些游客带朋友出去吃海鲜,认为抠着价格问会显得自己很小气,好像不舍得出这点钱一样,所以不问价格就随意点。一些不良商家看到这样的游客最高兴了,不宰你宰谁呢。所以,不能要面子,必须问清价格。
4.两个月前,钦州市民肖先生到北海吃晚饭,点菜的时候指着一种红色的鱼问:“这个鱼多少钱一斤?”令他惊讶的是,他的话音未落,早有准备的服务员立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伸手捞起了这条鱼,迅速摔在了地上,然后才告诉他:“你点的这条鱼味道不错,100多块一斤。”
后来肖先生才发现,这种鱼只是市场上常见的红鱼,而他为这条鱼花了300多元,于是,这顿“海鲜大餐”令他难以下咽。肖先生总结出经验:“点菜问价时,手别乱指。”
3
挑选海鲜
防止商家以死充活缺斤少两
吃什么海鲜对价格影响也很大,吃养殖的基围虾与吃龙虾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那应该怎么样挑海鲜呢?
1.死的海鲜与活的海鲜价格差异很大,例如死的濑尿虾卖10多元/斤,而活的、肥美的濑尿虾能够卖到60多元/斤。选择时要看好海鲜是否是生猛,防止商家把死鱼死虾混在活鱼活虾里卖给你。有些死的海鲜是不能吃的,否则容易中毒。
2.如果遇到不良商家“以死充活”,在餐桌上还是能够看出来的。如果是活的鱼,煮熟后鱼眼是凸出来的,且鱼肉嫩滑,而死的鱼煮熟后鱼眼不凸出,而肉质口感不佳。
3.称海鲜时要注意卖家的小动作,钦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曾收到游客投诉,一顾客在该市东风市场购买了5斤海鲜,实际上只有3.7斤,缺斤少两严重。
4.海鲜餐馆“宰人”的手段这么狠,归根结底是大家对海鲜不熟悉。例如螺的种类很多,价格也差别很大,一些无良餐馆就纷纷给海鲜改名,普通的“包螺”改名“皇帝螺”,鲳鱼改名“黄金鱼”,花蟹改名“七星蟹”……顾客吃之前,要先货比三家,或咨询本地人,了解行情再决定。(综合)
编辑:于琦
关键词:套路;三娘湾;海鲜店;起底;吃海鲜
公务员面试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试题命制越来越严谨、复杂。这个念头可谓公务员面试备考中最大的“雷区”,那么这个“雷区”具体指什么,考生们又如何绕过去呢,中公教育专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2014-12-0910:21:15
此后,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庆,中国官方或发出通知,或部署检查,一道道节日禁令直指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十八大后,中央在不断发出节日禁令之际,针对禁令效果,亦在摸索一套,发出禁令、举报曝光、通报处理、强化执纪的节日反腐“套路”。
2014-09-0505:56:00
“钦州三娘湾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从2004年的约96头增至目前的200头以上,并在稳定发展。”记者近日跟随2015年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到钦州采访时,从北京大学钦州湾中华白海豚研究基地获悉了这一喜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