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隐秘的角落》掀起了一股热烈的观剧潮,大家在调侃惊悚问句“一起爬山吗?”的同时,也被《小白船》无限循环洗脑。
连伊能静也在微博上喊话自己老公秦昊(张东升的扮演者):以后不准在晚上给孩子唱这首歌!
这首听着像“阴乐”般的童谣,最初真的就是一首安魂曲。
一半是丧亲之痛,一半是家国之愁
陪伴了无数中国人童年记忆的《小白船》,原名《半月》,是一首朝鲜童谣。
1910年,日本通过一系列武力威胁和政治讹诈,强迫朝鲜签订《韩日合并条约》,将朝鲜半岛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开始了对朝鲜长达36年的统治。
面对如此境遇,朝鲜音乐家尹克荣深感痛惜,他开始积极创作朝鲜童谣,以音乐为武器,于严酷环境中坚守爱国阵地。
1924年,尹克荣的姐姐痛失自己的丈夫,经常独自一人孤寂地望着天空中的半月发呆。尹克荣见此情景,便创作了安魂曲《半月》,一方面希望能给姐姐带去温柔的安慰,另一方面也饱含了痛失国土的伤痛。
“晨星”暗含着希望,既是个体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也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期待。相信总有光亮在前方,总有希望在拐角。
1951年,《半月》被译为中文,改名《小白船》,随后又选入音乐教材,很快在中国流行开来,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
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充满“桂树”“白兔”“银河”等童趣意象的《小白船》背后,竟然暗藏着诸多有关死亡的阴郁气息,再结合《隐秘的角落》暗黑的剧情,童年的回忆不禁瑟瑟发抖起来。
背后的故事不可细想
童谣本是写给小孩子的歌,但某些时候它更像是成人世界的暗语。如果一首《小白船》已经让人感到颤栗,那么风靡欧洲的《鹅妈妈童谣》,则更不可细想。
有的内容一开头就直白地展现死亡,例如《我的妈妈杀了我》:
Mymotherhaskilledme(我的妈妈杀了我)
Myfatheriseatingme(我的爸爸吃了我)
Mybrothersandsisterssitunderthetable(兄弟姐妹台下坐)
Pickingupmybones(捡起我的骨头)
Andtheyburythem(埋了我的骨头)
underthecoldmarblestones(在那冰冷的大理石下)
这首童谣讲述了格林童话《杜松子树》的故事:狠心的继母杀死了前妻的儿子,将他熬成汤。死去的小男孩后来化成鸟儿飞回家揭露真相,杀继母报仇,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再比如《鹅妈妈童谣》里的名篇《伦敦桥要塌了》,一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版本流传甚广,字面上看不出太多的诡异,只是每一段的结尾都反复强调:
伦敦大桥倒下来,
倒下来,倒下来,
我美丽的小姐。
拿一把钥匙锁住她,
锁住她,锁住她,
我们怎么把它建起来,
建起来,建起来?
用金和银把它建起来,
金和银,金和银,
……
坚硬的石头会保持很久,
保持很久,保持很久,
建伦敦桥跟“美丽的小姐”有什么关系?
有种说法是讽刺埃利诺皇后胡乱征收过桥税,但更多的人却认为这个童谣在暗指一种残忍的建筑祭祀活动。
此事至今没有确切的考古验证,但却在童谣里一代代传唱了下来。
LizzieBordentookanaxe.(丽兹波顿拿起斧头)
Hitherfatherfortywhacks.(砍了她爸爸四十下)
Whenshesawwhatshehaddone.(当她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Shehithermontherforty-one.(她砍了她妈妈四十一下)
童谣中描写的弑父杀母场景,并非虚构,而是1892年8月发生在美国的真实血案。
案发当天,33岁的丽兹·波顿用斧头砍了熟睡中的继母19刀,直至身首分离。随后又用同一把斧头向刚回家的父亲头部连砍10刀。
在夺取两人生命并销毁罪证之后,丽兹·波顿主动向警方报案求助。
经过警方初步调查之后,发现丽兹一直对继母心存不满,动机最大,很可能想通过弑父杀母来继承巨额遗产。
面对审讯,丽兹完全否定自己是凶手。
像丽兹·波顿这样的奇闻在《鹅妈妈童谣》里还有很多,很多。
这部集子收录的内容前后前后跨越了几百年的历史,在不断被传唱的过程中,很多童谣也不断更新重生,蕴含了更复杂和多元的意义。
或许,很多的童谣最初都并非为孩子准备的,恰恰相反,它们是成人世界隐秘的代码。《鹅妈妈童谣》里恐怖、暴力的部分正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现状的大胆映射。
无知的恶才最令人恐惧
《隐秘的角落》播出之后,《小白船》很快被网友列入“2020年度恐怖童谣”,惊悚的凶杀氛围配上舒缓哀婉的童谣,让人格外印象深刻。
例如在电影《阴阳先生》中就插入了一段朗朗上口又纯真无邪的童谣:
青蛙叫,外婆笑,外婆哄娃娃睡觉觉。
月光照,柳树摇,小娃娃就要睡着了。
灵异事件伴着这样的童谣同时出现,看着不禁令人头皮发麻。
除了电影,在小说中也有恐怖童谣的身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推理小说《无人生还》。
故事讲述了十个人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按照一首童谣的预言,依次死亡的惊悚推理故事。小说中的这首童谣名叫《十个小兵人》: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
一个被噎死,还剩九个人。
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
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
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
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
七个小兵人,一起去砍柴;
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
六个小兵人,无聊玩蜂箱;
一个被蛰死,还剩五个人。
五个小兵人,惹事进法院;
一个缠官司,还剩四个人。
四个小兵人,下海去逞能;
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
三个小兵人,进了动物园;
一个遭熊袭,还剩两个人。
两个小兵人,外出晒太阳;
一个被晒焦,还剩一个人。
这个小兵人,形单又影只;
投缳上了吊,一个也没剩。
《十个小兵人》的构思并非出自于阿加莎本人之手,它源于《鹅妈妈童谣》,最初的题目叫《十个小黑人》。仔细品品这题目,大概就能想见在当时黑人命运的凄惨了:受尽剥削和欺凌,最后唯一的幸存者也感受不到活下去的意义,索性自杀了结悲苦人生。
有人说,童谣本是属于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的,不应该如此暗黑恐怖。
但很多的童谣和格林童话一样,从一开始便不仅是写给小孩子看的。
人们借着童谣纯洁烂漫的口吻和轻松欢快的旋律,说出了很多在成人世界里不敢说的实话。
当自带无邪色彩的童谣碰上了意想不到的恐怖故事,不禁会弥散出一种巨大的张力,醍醐灌顶:看似无知的恶,才最为恐惧。
《小白船》还在你的脑中单曲循环吗?
◇参考资料
1.尹克荣《我的履历书》
2.伊能静微博
3.潘雨辰.新晋”恐怖童谣“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歌谣,为何会令人恐惧?
4.奇闻录.鹅妈妈童谣的恐怖故事集
5.奇人轶事."丽兹波顿拿着斧头”这不仅仅是一首恐怖童谣
原标题:《《隐秘的角落》里的儿歌火了:原来从小唱到大的童谣,背后都有细思极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