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组成浮石的物质直接源于()A.地壳B.岩石圈上部
图22.以下关于浮石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浮石与石灰岩岩性相同
B.浮石表面粗糙多孔隙
C.浮石有明显层理结构
D.浮石质地坚硬紧密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2.B浮石是岩浆岩,与石灰岩岩性不同,A错误;浮石主要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表面粗糙多孔隙,B正确;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特征,C错误;浮石由于有气孔,质地疏松,D错误。[2022湖北二模]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人们多选择在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岩体上建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石窟,因“水祸”破坏较为严重。据此完成3—4题。
3.龙门石窟选择石灰岩岩体进行雕凿,主要是因为()①石灰岩质地均匀,雕凿出的佛像精美②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③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3.A石灰岩是沉积岩,质地均匀,雕凿出的佛像精美,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石灰岩易雕凿,岩性较软,②正确,③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较少,④错误。故选A。[2022湖北二模]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人们多选择在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岩体上建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石窟,因“水祸”破坏较为严重。据此完成3—4题。
4.导致龙门石窟被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沙侵蚀B.物理风化C.生物风化D.流水侵蚀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4.D龙门石窟由石灰岩雕凿而成,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从材料也可知该石窟因“水祸”破坏严重,故判断导致其被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2022河北模拟]平潭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地有一种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千层石蛋”(图1),“千层石蛋”上有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该独特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5—6题。
图1图2
5.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题组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答案5.A由材料可知,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出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A正确。[2022河北模拟]平潭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地有一种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千层石蛋”(图1),“千层石蛋”上有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该独特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5—6题。
③变质作用④球状风化
⑤流水堆积⑥海浪侵蚀A.①⑤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D.②④⑥题组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答案6.B“千层石蛋”属于花岗岩地貌,应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后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经受侵蚀形成的。平潭地处沿海地区,海浪侵蚀作用强烈,岩石表面受海浪侵蚀和球状风化影响一层层剥落,露出岩石内部的部分,长此以往,形成了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①④⑥正确。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无冰川作用,②错误;“千层石蛋”是花岗岩地貌,无变质作用,③错误;圆圈式纹理由风化、侵蚀形成,并非流水堆积作用形成,⑤错误。故选B。关键能力强化提升[2022山东潍坊一模]艾尔萨克雷格岛(图1)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图2)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1—2题。
图2
1.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答案1.A据材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由岩浆活动形成,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可判断岛上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该岛应是岩浆侵入海底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致密坚硬、透水性弱的花岗岩,而后地壳抬升,岩石逐渐出露地表,覆盖在花岗岩表层的物质被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故该岛岩石的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选A。[2022山东潍坊一模]艾尔萨克雷格岛(图1)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图2)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1—2题。
2.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石材,主要是为了()A.保护石材资源
B.减少地质灾害
C.提高冰壶价格
D.减小对鸟类的影响答案2.D据材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减小对鸟类的影响,D正确。十年开采一次石材,开采量不一定少,所以保护石材资源、减少地质灾害、提高冰壶价格不是其主要目的。[2022福建一模]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区有一处墙状山景观。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据此完成3—5题。
3.与周围岩体相比,墙状山的岩体()A.气孔构造发育B.水平裂隙发育C.岩性较坚硬D.岩性较松散答案3.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可以判断形成该山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气孔构造发育属于岩浆岩的特征,故A错误;水平裂隙发育容易被流水侵蚀,而墙状山陡立在周围岩石中间,说明其受流水作用等外力侵蚀速度较慢,故B错误;与周围岩体相比,墙状山被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速度较慢,说明该岩石岩性较为坚硬,故C正确;岩石岩性松散,容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很难成为墙状山,故D错误。[2022福建一模]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区有一处墙状山景观。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据此完成3—5题。
4.形成墙状山体形态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风化侵蚀—垂直断裂—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断裂C.水平断裂—风化侵蚀—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垂直断裂—风化侵蚀答案4.D贵州地区多石灰岩分布,其多为海相沉积岩或湖相沉积岩。该地区首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后来地壳上升运动,岩层被抬升,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发生垂直断裂,形成高原、台地,经过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墙状山体形态,地质作用过程为:地壳抬升—垂直断裂—风化侵蚀。D正确。[2022福建一模]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区有一处墙状山景观。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据此完成3—5题。
7.相对于未喷出地表的岩浆岩,六角岩柱的形成过程和岩石特征是()A.冷却快,结晶体颗粒小B.冷却快,结晶体颗粒大C.冷却慢,结晶体颗粒小D.冷却慢,结晶体颗粒大答案7.A由上题分析可知,六角岩柱属于喷出岩,岩浆出露地表时,压力和温度骤减,造成玄武岩造岩矿物结晶不完好,冷却结晶快,颗粒小;而未喷出地表的侵入岩,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冷却结晶慢,颗粒大,A正确。专项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2022合肥一检]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四处岩层中相对较老的岩层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1.D图中①②③④所在岩层均为沉积岩,在不受地壳运动影响造成顺序颠倒的情况下,由下往上沉积岩由老到新,即位置靠下的岩层④相对较老,故选D。[2022合肥一检]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
2.据图可知该地曾遭受明显侵蚀的次数为()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2.C读图可知,岩层③与岩层④之间存在明显不整合界面,或者说岩层④上界存在侵蚀界面;同样,岩层①与岩层②之间也存在明显不整合界面,或者说岩层②上界存在侵蚀界面;图示地面岩层呈水平状态,但存在溪流河谷,说明该地目前正遭受明显的侵蚀,地面就是侵蚀面。三个侵蚀面说明该地遭受三次明显的侵蚀,故选C。[2022合肥一检]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
3.图示地质剖面没有记录的地质作用为()A.火山喷发B.岩浆侵入C.断裂下降D.流水侵蚀答案3.C岩层中有火山灰形成的沉积岩,属于火山喷发的记录,A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侵入岩层④后形成了岩浆岩,属于岩浆侵入的记录,B错;图中各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更没有上下错位的情况,因而没有断裂下降的记录,C对;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表岩层受河流侵蚀形成了河谷,属于流水侵蚀的记录,D错。[2022浙南名校联考]地热田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和有利地质构造部位的地下热水和蒸汽。图1为某地热田构造示意图,图2为A—B沿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4.图2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正确的是()A.沉积岩3沉积岩4断裂1侵蚀断裂2B.沉积岩4沉积岩3断裂1断裂2侵蚀C.沉积岩3沉积岩4褶皱断裂1断裂2D.沉积岩4沉积岩3褶皱断裂2断裂1答案4.D读图可知,沉积岩4位于沉积岩3下部,说明沉积岩4形成早于沉积岩3;岩层倾斜说明发生了褶皱;读图1可知,断裂带2被断裂带1截断,说明断裂2发生早于断裂1。综上可知,选D。[2022浙南名校联考]地热田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和有利地质构造部位的地下热水和蒸汽。图1为某地热田构造示意图,图2为A—B沿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5.关于该地热田水温的表述,恰当的是()A.水温高值与温泉分布带重合
D.覆盖物厚度越大,地热水温度越高答案5.D读图1可知,温泉分布带在水温高值的东北方向,故A错。地热田水温高低主要与地热资源有关,故B错。断裂带位于水温高值的南方,故C错。覆盖物厚度越大,说明植被越多,保温效果越好,因此地热田水温越高,故D对。[2022江西九江一模]陕北地区分布有很多由黄土和红色砂岩构成的地貌景观,谷底宽数米、两侧崖壁高十几米。下图为延安市安塞区黄土覆盖的砂岩天生桥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砂岩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可能是()A.岩层被水平挤压B.地壳反复升降C.地势较高的高原D.地势较低的盆地答案6.D图中砂岩岩层平整,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应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有可能是地势较低且有流水沉积作用的盆地,D对。该区域的砂岩并没有发生弯曲变形,受地壳挤压的可能性较小,A错;图中岩层单一且平整,不能推测出该地区地壳经历了反复升降过程,B错;地势较高的高原不利于流水沉积作用的发生,C错。[2022江西九江一模]陕北地区分布有很多由黄土和红色砂岩构成的地貌景观,谷底宽数米、两侧崖壁高十几米。下图为延安市安塞区黄土覆盖的砂岩天生桥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2.该地区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题组1地质构造与地貌答案2.C由材料可知,烃源岩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然后在孔隙较大的砂岩中积聚形成矿藏。③处砂岩层利于天然气积聚且附近有利于天然气上升的断层,该处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C正确;②处为砾岩,位于烃源岩层下部,所以不会形成天然气藏,B错;①④两处属于结构致密的泥岩,孔隙和裂隙发育少,天然气储存空间小,不会形成天然气藏,排除A、D。[2022南京二模]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下图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图中a处小褶皱垂直,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3—4题。
3.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A.岩性较硬、抗风化、抗侵蚀B.岩性较软、易风化、植被好C.岩性较硬、易断裂、易抬升D.岩性较软、成土快、土壤肥题组1地质构造与地貌答案3.A由图可知,该地三个小山丘均存在褶皱,三个山丘的褶皱倾斜方向不一致,说明该地岩层之前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般来说经过构造运动凸起的区域,易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影响,但该地褶皱保存较为完好,说明岩性较为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A正确,B、D错误。图中未看到明显的断裂带,C错误。[2022南京二模]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下图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图中a处小褶皱垂直,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3—4题。
6.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①面积缩小②平均高度增加③长宽比增大④海岸曲折度增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2板块运动与地貌答案6.C火山锋是由于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移动,使加勒比板块抬升形成的,这会导致马提尼克岛平均高度增加,长度增加,宽度变小,②③正确;岛屿面积不一定缩小,无法判断海岸曲折度的变化,①④错误。C正确。关键能力强化提升[2022沈阳市郊体联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以能够反射阳光的赤红色砂岩而闻名。图a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b为火焰山山坡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图a
图b
1.据图可知()A.火焰山地层晚于觉罗塔格
B.博格达山为典型的断块山C.艾丁湖位于火焰山北侧
D.图中最大高差小于3000米答案1.A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觉罗塔格的地层最老,火焰山的地层比觉罗塔格新,A对。从火焰山向北至博格达山无断层分布,不具有断块山的形成条件,B错;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艾丁湖位于火焰山的南侧,C错;图中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博格达山海拔高于4000米,故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大于4000米,D错。[2022沈阳市郊体联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以能够反射阳光的赤红色砂岩而闻名。图a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b为火焰山山坡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2.火焰山山坡“沟痕”形成的自然环境及主要原因是()A.高温多雨,流水侵蚀B.寒冷干燥,冰川侵蚀C.阳光暴晒,风蚀崩落D.阴冷多雾,海浪侵蚀答案2.C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作用显著,A错;火焰山海拔不足1000米,山顶气温较高,没有冰川分布,B错;该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烈,且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山坡风蚀崩落会形成“沟痕”,C对;火焰山远离海洋,不会有海浪侵蚀,D错。[2022东北五校联考]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由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稳定在2米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据图分析草海浅湖盆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背斜顶部被侵蚀
B.早期受挤压形成向斜C.地壳断裂下陷
D.冰川刨蚀答案3.A由图中灰岩形态及分布可知,早期的灰岩岩层受挤压隆起形成背斜,接着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了谷地;后期地壳下降,谷地内泥沙不断沉积,形成浅湖盆,A对,B错;图中岩层连续,没有出现地壳断裂,C错;云贵高原是平均海拔较低的高原,且其纬度较低,第四纪以来没有冰川发育,故草海湖盆不可能是冰川作用形成的,D错。[2022东北五校联考]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由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稳定在2米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4.推测湖盆中厚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森林茂密B.气候湿润C.水质清澈D.湖床开阔平坦答案4.B由材料可知,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说明泥炭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沼泽植物及丰富的水分。由此可推断湖盆中厚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湿润,多沼泽,植物(沼泽植物)繁盛,A错,B对;泥炭层上有土层分布,说明当时草海地势相对低洼,流水汇聚,水质并不清澈,C、D错。[2022东北五校联考]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由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稳定在2米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5.据草海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及泥炭层分布推测草海区域的地壳运动经历了()A.前期地壳持续抬升B.后期地壳间歇性下降C.前期地壳持续下降D.后期地壳间歇性抬升答案5.B由材料可知,草海浅湖盆形成后,水深稳定在约2米;泥炭层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这说明泥炭层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这样沼泽植物的残体才可以在同一位置堆积形成泥炭层,图中厚泥炭层在湖盆底部,说明前期地壳相对稳定,A、C错;泥炭层形成后,上面总有土层覆盖,泥炭层与土层相间分布,可推测后期该区域地壳间歇性下降,B对,D错。[2022山东烟台一模]江南造山带是指出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主要由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巨厚沉积—火山岩系及时代相当的侵入体所构成的带状地质构造单元,呈弧形跨越了桂北、黔东、湘西、湘北、赣北、皖南、浙北和苏中的广大区域。江南造山带中的金及金多金属矿产成矿作用特殊,是我国一个典型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带。按照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江南造山带矿床成矿模式,如下图所示(a、b、c表示不同阶段)。据此完成6—7题。
7.与b时期长沙—平江深大断裂带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D.火山地震答案7.C岩层受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超过承受范围的强大挤压或张力作用,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构造,所以与b时期长沙—平江深大断裂带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质活动是地壳运动,C正确;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对地表形成基本不产生影响,A错误;岩浆活动是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侵入地壳的上部或喷出地表,不会形成断裂带,B错误;断裂带处多火山地震活动,但断裂带不是火山地震形成的,D错。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必备知识新题精练[2022江苏四市一模]边石坝是水池内的水沿着固定边界(例如洞壁)产生的碳酸钙沉积,边石坝的生长发育程度可反映洞内古环境水文迁移状况。下图为贵州丹寨金瓜洞某一边石坝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A.残丘
B.石林C.石钟乳
D.角峰题组1喀斯特地貌答案1.C边石坝是水池内的水沿着固定边界产生的碳酸钙沉积,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洞穴顶部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溶解于水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会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石钟乳,所以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石钟乳,C正确。残丘是孤立山峰受外力侵蚀而成的,A错。石林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错。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D错。[2022江苏四市一模]边石坝是水池内的水沿着固定边界(例如洞壁)产生的碳酸钙沉积,边石坝的生长发育程度可反映洞内古环境水文迁移状况。下图为贵州丹寨金瓜洞某一边石坝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2.关于图中边石坝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B.水中碳酸钙含量高C.池水的补给以滴水为主D.池水主要是靠径流外泄题组1喀斯特地貌答案2.D水滴在下滴过程中砸向洞壁,沿洞壁向池中流动补给池水,沿洞壁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边石坝,而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可以避免水位变化对洞壁边石坝沉积处的侵蚀,促进了边石坝的形成。边石坝的形成与池水排泄方式关系不大,故选D。[2022河北测评]风蚀壁龛(如下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其形成过程主要是阳光使得岩壁升温,岩石内部矿物体积不同,受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了热力差别风化,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岩石近表面的细孔中并结晶,撑胀岩石,使其发生崩解,而后受到风力磨蚀和吹蚀。风蚀壁龛一般在砂岩和花岗岩壁低海拔处发育最好。据此完成3—4题。3.形成风蚀壁龛的砂岩和花岗岩()A.成分单一,无其他杂质
B.质地变得脆弱C.布满条状裂隙
D.内部富含盐溶液题组2风成地貌答案3.B从材料中关于风蚀壁龛的成因可知,岩石内部矿物体积不同,受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说明形成风蚀壁龛的岩石内部成分复杂,A错误;风蚀壁龛的形成需经过风化侵蚀,砂岩和花岗岩受侵蚀后变薄、中间孔隙增多,质地变得脆弱,B正确;观察图示可知,岩壁表面无明显的条状裂隙,其凹坑是外力所致,并非岩石原有,C错误;岩层内部盐溶液顺毛细管流动到岩石表面过程中,盐溶液会因表层裸露面增大、孔隙增多而析出,岩石内部存留盐溶液较少,D错误。[2022河北测评]风蚀壁龛(如下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其形成过程主要是阳光使得岩壁升温,岩石内部矿物体积不同,受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了热力差别风化,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岩石近表面的细孔中并结晶,撑胀岩石,使其发生崩解,而后受到风力磨蚀和吹蚀。风蚀壁龛一般在砂岩和花岗岩壁低海拔处发育最好。据此完成3—4题。
4.山体海拔较低处的凹坑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多生物风化B.磨蚀作用强C.水流速度快D.流水速度慢题组2风成地貌答案4.B根据材料可知,风蚀壁龛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其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海拔较低处,风挟带的大颗粒物质较多,磨蚀作用强,故山体海拔较低处凹坑密度较大,B正确。[2022湖南六校联考]在泥沙堆积、平坦开阔的潮间带(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留下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滩涂上的潮沟和盐田(如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塑造潮沟的动力主要来自于()A.潮位最高时海水运动B.涨潮时海水运动C.多雨季节的地表径流D.落潮时海水运动题组3海岸地貌答案5.D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是潮坪上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涨潮时潮水在滩涂上向陆地方向运动,受重力影响,速度较慢,以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落潮时潮水在滩涂上向海洋方向运动,与重力方向相同,速度较快,海水以侵蚀和搬运为主,在潮坪上形成潮沟,B错误,D正确。潮位最高时,海水运动较弱,潮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弱,A错误。潮沟主要位于潮间带,受地表径流影响很小,C错误。[2022湖南六校联考]在泥沙堆积、平坦开阔的潮间带(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留下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滩涂上的潮沟和盐田(如下图)。据此完成5—6题。
6.如果图示海滩附近高含沙量的河流稳定、地壳稳定,则图中所示的()A.潮沟稳定不变B.细沟萎缩下移C.支沟最快消失D.主沟最先消失题组3海岸地貌答案6.B海滩附近地壳稳定,高含沙量河流稳定,会带来大量泥沙,使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潮头到达陆地的位置回缩,到不了现在细沟的位置,细沟可能萎缩下移,支沟会在细沟后消失下移,主沟最后萎缩消失下移,故B正确。[2022河南三门峡一模]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和甲半岛东海岸地貌,甲半岛东海岸附近被称为“冰山港”,每年都会有许多大冰山漂移至此。据此完成7—8题。
7.冰山漂移到甲半岛东海岸附近的动力主要是()A.冰川运动B.洋流C.极地东风D.东北信风题组4冰川地貌答案7.B读图可知,甲半岛为拉布拉多半岛,半岛东部有来自北冰洋的拉布拉多寒流经过,北极地区及附近的冰山随拉布拉多寒流漂移至甲半岛附近海域,B正确;冰川分布在陆地上,不会影响大洋中的冰山漂移,A错误;极地东风作用于冰山上,力量较小,不会是冰山漂移的主要动力,C错误;东北信风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2022河南三门峡一模]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和甲半岛东海岸地貌,甲半岛东海岸附近被称为“冰山港”,每年都会有许多大冰山漂移至此。据此完成7—8题。
11.上图所示青弋江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1.A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图②);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图①);河流侧蚀加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图④),河流继续下切,最终形成青弋江,河流两岸出现河流阶地(图③)。故A正确。[2022武汉调研]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北麓。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最终形成青弋江。青弋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地区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下图示意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
12.驱动青弋江发育的主要因素是()①地壳抬升②气温升高
③海平面上升④降水量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2.B青弋江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抬升,当地降水量增加,河流下蚀作用加强,①④正确;气温升高对河流下蚀作用影响不大,②错误;海平面上升,侵蚀基准面抬高,该地河流的下蚀作用会减弱,③错误。故B正确。[2022武汉调研]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北麓。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最终形成青弋江。青弋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地区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下图示意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
13.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径流过程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①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②上游水库调节径流作用增强③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
④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3.C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径流发生明显变化,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该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①错误。兴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增强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②③正确。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与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关系不大,④错误。故C正确。关键能力强化提升[2022广州一模]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1—2题。
3.易形成天然堤坝的河流多分布在()A.干旱、半干旱的山区B.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地区C.湿润、半湿润的山区D.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答案3.D由图可知,天然堤坝形成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应是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且河道两侧容易有泥沙淤积,所在区域地形应较为平坦,应该是平原地区,D对。[2022郑州二检]受流水作用影响,一些河流的某些河段会形成天然堤坝,天然堤坝的形成会影响河网特征的形成和改变。下图为天然堤坝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4.天然堤坝上的沉积物分布特征是()A.距河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大B.距河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小C.沉积物颗粒分布均匀D.沉积物颗粒无序分布答案4.A天然堤坝是多次洪水泛滥后形成的,而每一次洪水发生时,河水溢出天然河道向两侧流动,距河槽越远,流量、流速越小,搬运作用越弱,因此距河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大,故选A。[2022广东韶关一模]山岳冰川常发育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冰碛垄,同时发育出辫状水系。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7.冰川体消融区的前端常发育出辫状水系的原因有()①冰川消融量较小②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③冰川谷比较宽阔④冰川谷地势比较陡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1.拉林铁路沿途桥梁隧道众多的原因是()A.高寒缺氧B.风力强劲C.地形起伏大D.地层不稳定题组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答案1.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要选择较平直且起伏较小的线路,才能安全运行,因此在修建铁路时遇山要开挖隧道,遇河流要修建桥梁。拉萨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势起伏大,因此铁路沿线桥梁隧道众多,C正确;桥隧的修建与高寒缺氧、风力强劲和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A、B、D错误。[2022南昌一模]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48千米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据此完成1—2题。
2.图示拉林公路走向呈S形是为了()A.降低路面坡度B.减轻洪水威胁C.避开断裂带D.避开泥石流题组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答案2.A在山区修建公路时要大致沿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从而降低路面坡度,以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道路常呈S形,A正确;公路形态与减轻洪水威胁关系不大;从图中看不出断裂带,与避开断裂带关系不大;在山坡修建S形公路也无法避开泥石流,B、C、D错误。[2022石家庄一检]聚落分布演变过程反映了区域人地互动过程。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中部,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的聚落始终未大规模出现在山前冲积扇上,这一点与武威和乌鲁木齐等地不同。下图示意1759—1949年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聚落分布海拔比例。据此完成3—4题。3.1759—1949年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聚落向()A.高海拔地区扩展
B.低海拔地区扩展C.河流下游地区扩展D.冲积扇边缘扩展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3.A由图可知,1759—1949年,海拔500—800m聚落占比呈减小趋势,海拔800m以上聚落占比呈上升趋势,聚落整体向高海拔地区扩展,河流下游地区和冲积扇边缘地区一般海拔较低,故A对。[2022石家庄一检]聚落分布演变过程反映了区域人地互动过程。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中部,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的聚落始终未大规模出现在山前冲积扇上,这一点与武威和乌鲁木齐等地不同。下图示意1759—1949年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聚落分布海拔比例。据此完成3—4题。
4.清中期至民国时期,该地区聚落始终未大规模出现在山前冲积扇上的主要原因是()A.区域气候极为干旱B.冲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短缺C.区域河流较为短小D.冲积扇地区交通通达度较差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4.C大规模聚落分布地区,人口较多,农业规模较大,水资源消耗量大。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短小,山前冲积扇地表水资源不足,难以形成大规模聚落,C对。若区域气候极为干旱,水资源极为匮乏,则该区域其他地方也难以形成聚落,A错;地下水主要是地表水下渗形成的,冲积扇未形成大规模聚落主要是因为地表水不足,B错;冲积扇地区地形较平坦,交通通达度较山区好,D错。[2022山东枣庄期末]丹洲古镇坐落在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如图所示),是中国少有的水上古城之一。丹洲岛面积约1.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江上往来船只在丹洲码头靠岸休息或交易。随着商业发展,人口增加,古镇成为重要的交通贸易口岸,并成为县城所在地,保留了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据此完成5—6题。
5.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所在地且商贸发达的主要原因有()①四面环水利于防守
②水运较为便利③环境优美,耕地充足
④临近河流取水方便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5.A结合材料分析,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①正确;四面环水,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②正确;丹洲岛面积较小,耕地资源有限,③错误;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并不是丹洲岛独特的优势,④错误。选A。[2022山东枣庄期末]丹洲古镇坐落在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如图所示),是中国少有的水上古城之一。丹洲岛面积约1.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江上往来船只在丹洲码头靠岸休息或交易。随着商业发展,人口增加,古镇成为重要的交通贸易口岸,并成为县城所在地,保留了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据此完成5—6题。6.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当地居民认为“一旦有桥,再无丹洲”。
丹洲古镇居民反对建桥的原因是()A.保护古城风貌
B.节约建设成本C.保留水运特色
D.维持码头收入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6.A由材料可知,丹洲古镇是我国少有的水上古城之一,有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一旦建桥,来往人流的增加难免会对古迹造成破坏,不利于保护古城风貌,A正确。关键能力强化提升[2022浙江绍兴诊断]火花特大桥是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4075米,桥面最高处有115米。图示路段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形式,车辆只能通过靠山体一侧匝道下高速。完成1—2题。
1.图示路段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根本目的是()A.方便司机掉头B.提高通行效率C.节约建设成本D.方便居民出行答案1.C由图可知,在远离山体一侧建设匝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较大,且需要延长引桥,建设成本高且施工难度大,而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可节约建设成本,C对。该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司机掉头,但不是其根本目的,A错;“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设置,延长了一侧车辆下高速绕转的距离,并不能提高通行效率,对居民出行影响较小,B、D错。[2022浙江绍兴诊断]火花特大桥是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4075米,桥面最高处有115米。图示路段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形式,车辆只能通过靠山体一侧匝道下高速。完成1—2题。
2.紫望高速公路在多地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修建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冻土影响B.克服地形限制C.节约土地资源D.降低施工难度答案2.B贵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冻土影响较小,A错;贵州多山地,地表崎岖,修路难度大,交通相对落后,利用部分土地资源修建交通线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减少地形对交通的限制,并非为了节约土地,B对,C错;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修建高速公路会增加施工难度,D错。[2022湖南郴州一检]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据此完成3—5题。
4.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约33°27'S,70°40'W)的城区从冲积平原扩展到安第斯山脉的山麓地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城市化水平提高快B.首都人口持续增加C.冲积平原地价昂贵D.山麓地带水源充足答案4.B圣地亚哥是智利的政治、经济中心,其城区从冲积平原扩展到安第斯山脉的山麓地带,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持续增加,B正确;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A因果关系颠倒;圣地亚哥的城区从冲积平原向山麓扩展,说明冲积平原土地被占殆尽,而不是因为冲积平原地价昂贵,C错误;圣地亚哥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较丰富,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山麓地带是河流的上游,水量较平原地带少,D错误。[2022湖南郴州一检]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据此完成3—5题。
5.建设用地爬坡有助于()A.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B.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减少占用优质耕地答案5.D建设用地爬坡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