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曾经使用过这些手环和APP,其原理是使用体动记录仪来记录用户在睡眠中的运动状态来分析其睡眠情况。有些监测设备功能会带有心率和血氧监测功能,或是会调用麦克风收集用户鼾声数据,对用户的睡眠情况可以做到初略评估。
但对于人们比较关心的深睡眠、浅睡眠、快速眼动睡眠三个睡眠周期的长短,其实就智能设备的监测手段而言,并不能还原用户睡眠周期特征,这部分数据并无多大参考意义。
多导睡眠监测
是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
那到底有没有精准的睡眠监测方法呢?当然有!那就是多导睡眠监测。它是当今睡眠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
具体来说,多导睡眠监测是在睡眠监测室中应用多导睡眠仪持续同步采集、记录和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参数及病理事件的一项检查技术。多导睡眠监测采集和记录的参数包括脑电图、眼动电图、肌电图、心电图、口鼻气流、鼾声、呼吸运动、脉氧饱和度、体位等。
7类疾病患者需要做睡眠监测
1.睡眠呼吸障碍患者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金指标”,评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的类型(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严重程度以及同其他睡眠疾病的鉴别;
评价各种治疗手段对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效果;
高度疑似睡眠呼吸障碍,但应用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或首次多导睡眠监测结果阴性患者的复查;
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出现体质量变化,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重新出现,应用多导睡眠监测重新评估治疗情况;
无创正压通气前进行人工压力滴定;
临床上其他症状体征提示可能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如不能以原发疾病解释的日间过度思睡、日间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难治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夜间心绞痛、晨起口干或顽固性慢性干咳等。
2.失眠患者
明确患者睡眠结构、各期睡眠比例、是否存在客观干扰睡眠的因素,鉴别矛盾性失眠及是否合并睡眠呼吸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异态睡眠等影响睡眠的其他睡眠疾病。
3.日间过度思睡疾病患者发作性睡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特发性睡眠增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的前一夜应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4.异态睡眠、睡眠期癫痫及其他夜间发作性疾病
明确夜间发作性事件的疾病类型,如异态睡眠、睡眠期癫痫及肌张力障碍等。特别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治疗效果不明确或对自身及他人造成伤害等患者,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诊断评估,以及与不安腿综合征、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紊乱等疾病的鉴别。
6.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明确患者的睡眠结构情况及排除其他睡眠障碍。观察患者昼夜节律变化推荐采用体动记录仪等便携式睡眠监测技术。
排除睡眠呼吸障碍、不安腿综合征等其他睡眠障碍,以及药物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
检查前要注意6大事项
1.检查前三天请不要饮用茶、咖啡、可乐、酒等饮料(最好只饮用白开水)。
2.检查当天不要睡午觉,以利于晚间更好入睡。3.检查当天在家洗头、洗澡,不要使用美发、护发用品,女性不要佩戴饰物,男性请剃须,自带一套宽松的睡衣(丝绸睡衣不适合)。
4.检查当晚需家属陪伴,夜间监测中患者尽量不下床活动。
5.检查前一周内不要感冒,不要使用感冒药、镇静剂或安眠药等影响睡眠的药物。
6.请佩戴义肢、义眼、义齿、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辅助电机械装置的患者及时向您的医生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