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张昊:三江源的“水教授”——“走进”《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

读书丨张昊:三江源的“水教授”——“走进”《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

2024-09-2016:19

三江源的“水教授”

——“走进”《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

文/张昊

“我是一个水教授!”我所认识的教授虽说并不多,但是肯这样当众介绍自己的,截至目前为止,确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就是龙飞飞老师所给我的第一印象。而了解了她的研究方向和爱好经历,尤其是拜读了她的大著之后,我对她“水教授”的身份极为认同,她确实是研究水、热爱水、珍视水,与水为伴、与水同行、与水相知的“水教授”。于是,后来的一些场合,我也开始这样介绍她了。

纵观天下之水,都有着自己的名字。而一旦有了名字,也就有了永不熄灭的生命。高原之上的三江源,则是天下之水的生命之源。在这三年里,龙飞飞的足迹踏遍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河流,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峰,跨过一座又一座桥梁,越过连片的草原,总行程接近四万公里。提起地理散文著作,绕不开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但受限于时代,他们的行旅脚步赶不上四个轮子的汽车,也不可能具备现代科学家的观察视角。所以,就于雪域高原上“风驰电掣”的“效率”而言,就与生命之源的深度感知与贴近而言,“当代徐霞客”的《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应该是对前辈地理散文著作的不可多得的有益补遗。

1951年,以赛亚·伯林撰文《托尔斯泰的历史怀疑论》,后稍加增补,题目也改为广为人知的《刺猬与狐狸》。希腊诗人云:“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刺猬”即一元论者,“狐狸”即多元论者。北碚某高校也流传过“挖坑派”与“打井派”的说法。既然是“水教授”,龙飞飞理所应当应该是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度挖掘的“打井派”?实际上,她偏偏像四处闻来嗅去,富含激情与活力的“狐狸”,并不伟岸的身躯里似乎总是充盈着能量,对生活与未知拥有着无尽的想象与兴趣。生活中,我们有幸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兴趣广泛、爱好多元、生活经历丰富而思维活跃、言语机趣,能拥有这样散发着正能量的朋友更是一件幸事,因为“随时有趣”,与之交往或一席闲聊,就能得到某种心灵能量的补充。

事实上,我们很难用“狐狸”或者“刺猬”来定义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学者。俄裔加拿大学者叶礼庭在为以赛亚·伯林所撰写的传记中一会儿说他是“一只渴望成为刺猬的狐狸”,一会儿又说“这只狐狸已经发现自己原本就是一只刺猬”。所以人人都是“挖坑派”,或者人人都是“打井派”?毕竟,没有对某一领域的持续专注与挖掘,是很难“做出成果”,摘下“某王冠上的珠宝”的。而日复一日的重复与单调,又很容易导致某种“职业倦怠”与生活上的乏味。理想的学者状态,或者是一只“闻来嗅去的刺猬”抑或“闲歇性打井的狐狸”?

起码,对于一部心灵游记而言,“闻来嗅去的刺猬”抑或“闲歇性打井的狐狸”所写出来的文字必然是丰富而有趣的。如作者所言,“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一天内海拔的起伏跌宕,从2400米到4900米。沐浴了云雨突袭事件,从一天遭遇一次,到一天遭遇十次。见证了鄂陵湖边妖风的无情撕扯,以及早晚20℃的温差礼遇。在月黑风高的暗夜翻山越岭,走过让人绝望的300公里无人区,伴着糙石路基带来的颠簸和面条式春日版暴风雪。遇到夜幕降临全城停电和刚地震后的灾区,那触目惊心的多米诺塌桥,现在想起还让人心惊胆战……”但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科研与行旅,加之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并没有在《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中生成某种文字上的晦涩、苦痛与自怨自艾,反而凝练升华成对自然万物尤其是水的敬畏与热爱。

创作者魂灵的丰富与多面更直接造就了图书本身的多样态,《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中插入了作者行旅中所摄的多幅精彩图片,有手机拍摄、相机拍摄、无人机拍摄,翻阅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壮阔的楚玛尔河落日、如勇士一样攀援于在风中摇摆的钢索上的采样人、纳盖杂多山上盛开的全缘叶绿绒蒿、于公路上散漫行走造成“高原堵牛”的牦牛群。单就文本而言,本书除了游记散文还附录了作者所作的古体诗与新诗。可以说,龙飞飞是以科学家的理性与诗人的情怀,书写了一部独特的“水诗”。

《三江源,我的瓦尔登湖》,正是她这一信念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部作品,龙飞飞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与自然、与生命、与自我的对话过程,更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充满智慧与美感的文学作品。为了“天下之水”,我向她祝福,并向她致敬,更期待着她下一部文学大著问世。

THE END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东北林业大学)—智慧树网胡水·东北林业大学团队教师 讲师 博士,中共党员。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主任,主讲本科及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巜自然辨证法》和《西方哲学讲座》等课程。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多项,参编著作教材各一部,发表多篇教学及科研论文,在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奖赛多次获http://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9429
2.崔玉川:“水教授”的水墨春秋在太原理工大学,有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人们常称他为“水教授”。“水教授”名叫崔玉川,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了,是学校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原系主任,曾任全国高校给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被建设部科技司和全国给排水学会确认为“中国水工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之一,还是我国著名的节水专家,https://www.tyut.edu.cn/info/1690/4567.htm
3.世界顶尖科学家前沿讲堂在华东师大举行2024顶科协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眼科学讲席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乔恩·克莱因伯格 2024顶科协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讲席教授 菲尔·巴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A4MDg5Mg==&mid=2649995714&idx=2&sn=857113476f86915bd515fd46dd4cbae5&chksm=8839f311bf4e7a0745b3c7ca179f5e1eefb1021f0bb5031c8792daff00f73fa78ae9611e5e84&scene=27
4.悉尼科技大学余水教授简介余水教授是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IEEE Fellow,IEEE计算机学会的卓越讲师,IEEE通信学会和IEEE车载技术学会的理事会成员。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科学、大数据、数学建模等。余教授出版了5本专著、2本编著,发表了500余篇论文,其中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如IEEE TDSC,TPDS,TC,TIFS,TMC,TKDE,TETChttps://m.compassedu.hk/wb/2158755
5.都市周刊丨博雅蕴新诗词选集“千千阙歌”——向建党百周年献厚礼柔肠琴韵挂心田,水绕情丝惟玉仙。 闳爱惊醒春睡雨,新生甘露藉云翩。 2019 年7月12日。 25、 七绝?拜读尹玉峰教授《凤凰台上忆吹箫?十二阕》有感 凤凰台上玉声绵,情染三江四海翩。 音韵陶陶修炼远,清新雅艺百花仙。 2019 年7月18日。 26、 http://u.booea.com/news/show_2105920.html
6.我院袁山水教授担任《JournalofHydrology》副主编–YICODE先后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江苏特聘教授等荣誉。 《Journal of Hydrology》是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刊物之一,创刊于1963年,为国际水文水资源领域公认的顶级刊物,最新的影响因子为6.71。https://www.yicode.org.cn/wo-yuan-yuan-shan-shui-jiao-shou-dan-ren-journal-of-hydrology-fu-zhu-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