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鱼鹰”!美军下一代垂直起降飞行器方案贝尔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正在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合作,推动“速度与跑道非依赖技术”(SPRINTX)探索演示项目,目的是针对未来的特种作战需求,探索开发一种能够垂直起降,且巡航速度接近或达到主流喷气式运输机水平的轻型战术运输机。

美军想要干什么?

要强调的是,SPRINTX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美军持续性研究的最新一环;在它之前美国空军就和DARPA合作推动了一个名为“高速垂直起降概念挑战”(HSVTOL)的项目,向美国航空工业界征集了218份设计方案,并重点研究了其中35份。最终目的,是获得一种取代美国空军V-22“鱼鹰”的新飞机。按照目前公开的节点规划,DARPA希望在2027年实现技术演示飞机的首飞。

苛刻的性能要求

SPRINTX项目中,针对技术演示飞机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性能要求,综合性能远远超过“鱼鹰”。

技术演示飞机必须能在不依赖跑道的情况下,借助停车场、公路,甚至田野等地面完成起降,能够在恶劣气候环境中悬停,同时具备远高于现有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速度。

技术演示飞机能以400~450节(740~83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15000~30000英尺(4500~9000米)高度巡航。这个速度已经达到主流军用喷气式运输机的水平,只比主流客机稍微慢一些。

贝尔公司的方案

贝尔公司有非常丰富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制经验,四家竞标公司中贝尔提交的方案较为成熟。

贝尔方案采用“倾转旋翼+喷气发动机”的组合式推进系统,在垂直起降、悬停、低速状态下,以类似V-22和V-280等传统倾转旋翼机的方式工作。进入高速飞行时,旋翼会向后折叠收起,减小气动阻力和雷达信号特征,由喷气发动机推进,飞机以接近传统喷气式运输机的气动构型飞行。

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贝尔方案在性能指标上的主要优势,在于旋翼可以带来更强的起降和悬停能力。

从贝尔方案外形特征看,机身和发动机短舱的棱边设计、V垂尾、设在机背上方的进气道、线/面相交部位的处理,表明它是一架有着明确隐身设计意图的飞行器。

所有尺寸大到足以载人的旋翼飞行器,其旋翼结构都是强烈的雷达信号反射源。在雷达分辨率越来越高、对于微弱信号甄别能力越来越强的现在,贝尔方案即使是在旋翼进入折叠状态以后,依然会由于较多的凸起、缝隙和更多的反射面影响其隐身设计的有效性。

总体评价贝尔方案,它可能是SPRINTX项目中最具综合性优势的一个,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可能是最好的;高速巡航能力和隐身性能都不是最好,但有潜力满足特种作战司令部的需求。

极光公司的“扇翼”方案,飞翼方案保留了垂尾,隐身性能相对较好。

极光方案重渗透

在SPRINTX项目的已知方案中,波音的子公司“极光飞行科学”公开的飞翼布局方案,很可能是高速巡航阻力最低、最大速度指标最高、雷达和红外等信号指标最低的,拥有最强的渗透能力。

12月5日

晚19点~21点

官方渠道,每期全国最快发出

双刊含赠约六一折!

开播下单还有机会获得神秘好礼!

↓直播预约入口↓

极光飞行科学方案采用“喷气发动机+升力风扇”的组合式推进系统。其核心围绕两点展开:首先是采用高度翼身融合的飞翼总体布局,实现运输类飞机的气动性能与隐身性能的最优组合。飞翼布局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机身也能产生大量的升力,而且由于机翼与机身过渡自然只产生很少的额外阻力;因此它能用最少的阻力代价,获得最大的升力收益。

其次是采用内置升力风扇设计,在不破坏整体气动外形的前提下,获得垂直起降能力。

极光飞行科学披露,其参与竞争的“扇翼”(FIW/fan-in-wing)方案,主要研究基础分别继承自母公司波音的X-48验证机,以及其自行研制的“神剑”无人机。前者提供了运输类飞机的翼身融合设计基础,后者提供了基于伸缩式升力风扇和倾转涡喷发动机的垂直起降设计。

“扇翼”方案没有采用最激进的无尾纯飞翼布局,保留了外倾的V形垂尾,设计动机主要是强化飞行控制能力。除了垂直起降和巡航状态的转换过程以外,其未来的使用场景中,必然要面临大量在复杂地形(比如山地)下执行低空和超低空飞行渗透任务;飞机需要保留较强的飞行控制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气流突变、紧急避障机动等紧急情况。

除垂尾外,“扇翼”方案中机身表面的凸起构件很少,它的机腹和机翼下表面形成了一个光滑连续的完整曲面,在面对斜下方的地面雷达探测时拥有最小的雷达信号反射特征。在气动性能层面,它利用喷气式动力系统的“抽吸—喷射”特性,对流经机身和机翼上表面的空气强制引射加速,有效地强化了升力性能。

诺·格方案挺神秘

一家名为捷翼(Jetoptera)专注于短距起降和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初创公司,与诺·格的子公司缩比复合材料公司合作研发了一种名为“无叶风扇流体推进技术”且具备翼身融合特征的方案。

捷翼公司的J-2000方案,注意该机处于偏转过程中的喷口。核心技术是“流体推进系统”和喷射气流引射增升。

捷翼公司所有的项目设计,核心都源于两点。其一是所谓的“流体推进系统”,使用燃气轮机驱动压气机大量压缩空气,然后从可旋转的矢量喷口中喷射出去形成推力。其二是利用喷射气流的引射增升效果,将其布置在机翼上表面,获得更高的升力水平。

按照捷翼公司的宣传,这种设计能在更低的噪声和排放限制下,实现高达8.0的最大升力系数。该公司的项目中,短距起降飞机均采用常规的平直翼设计,垂直起降飞机则采用矩形翼设计,垂直起降能力通过推进系统喷口的矢量偏转实现。

从总体设计上讲,“高速”方案的复杂构型,不可避免会使电磁波的散射控制变得极为困难,对于隐身性能非常不利,这在SPRINTX项目中将会是很大的失分项。

作为顶尖隐身飞机研发企业之一的诺·格,不太可能会在这方面犯下如此重大错误,但诺·格方案的设计核心会不会基于“流体推进系统”以及它带来的引射增升效果,还需要等待观察。

THE END
1.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福禄克(上海)是精密、紧凑、专业电子测试工具的全球佼佼者,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过程仪表的校验维护,从实验室精密测量到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福禄克的产品正在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高效运转和不断发展。https://www.fluke.com.cn/
2.美国宝石研究院宝石大全夺目的光彩, 迷人的颜色, 这些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宝石。 钻石 钻石是自然界最珍贵和美丽的作品。 祖母绿 祖母绿是蓝绿色至绿色的绿柱石类别,这一矿物种别还包括海蓝宝石。 黄水晶 黄水晶是透明、淡黄色到褐橙色的石英类别。 查阅宝石百科全书 您或许还会喜欢 https://www.gia.edu/CN
3.深海作战战略空间下的无人潜航器据相关统计,1999年,美国、俄罗斯等15个国家率先开始研究水下无人潜航器。2019年前后,伊朗、土耳其等国也着手研发该项技术。美国作为最早开始研究水下无人潜航器的国家,拥有许多非对称技术优势,并且美国无人潜航器研发工作有一定的计划性和渐进性:从单一遥控到兼具遥控;从人为作业到自主化作业;从围绕平台发射系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121049601991314&wfr=spider&for=pc
4.美国无人潜航器背后名堂大美国无人潜航器背后名堂大 编者按:12月20日中午,中国将无人潜航器归还给美国,这一引起世界关注的事件暂时落下帷幕。在这一事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事件的主角是中美两个大国的军事力量;事件的地点是近年来不太平静的南海。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一事件背后的玄机。https://www.icswb.com/newspaper_article-detail-219786.html
5.无人潜航器研究报告(一)美国无人潜航器概述,巨型UUV曼塔(MANTA)美国无人潜航器概述 巨型UUV曼塔(MANTA) 无人潜航器概述 无人潜航器即(UUV),也可称为无人潜器、无人水下航行器和无人水下运载器等。UUV利用自身的各种传感器和武器,执行远程通信中继、反潜警戒、水下侦察与监视、反水雷等一系列重要军事支援任务。UUV作为一种海上力量倍增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军事用途,在未来海http://m.81uav.cn/42-0-682-1.html
6.中国在南海捕获美无人潜航器!特朗普激动回应字都打错了中国在南海捕获美国无人潜航器 根据五角大楼官员的说法,在这起最近发生在南海地区的国际水域相遇事件中,事件发生时,“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航行在离菲律宾苏比克湾港口约100英里处。 “鲍迪奇”号停在水面上,回收两个水下无人潜航器。就在那一刻,他们看见一艘中国海军舰艇快速航行到“鲍迪奇”号测量船附近,放下一条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12/18/c218792.html
7.中国海军捕获美国无人潜航器,这事在国际法上谁占理?12月15日,中国海军在南海捕获一艘美国无人水下潜航器。美国五角大楼新闻处负责人杰夫·戴维斯16日声称,美方水下潜航器在南海“国际海域”进行的是“合法军事测量,享受主权豁免”,上面有英文字样说明是美国政府财产。17日晚,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确认了中国海军救生船在南海海域发现“不明装置”的情况:“为防止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85150
8.美国颁布无人潜航器规划欲造水下舰队称霸海洋随着无人机、无人战车、机器士兵逐渐在战场上显示越来越大的威力,无人化战争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相对清晰的蓝图,相比无人机这几年的风头,无人潜艇的发展几乎默默无闻,美国海军年初颁布《无人潜航器总体规划》则无异于为无人潜艇的发展注入一支强心针。美军希望到2020年将有1000艘无人潜艇参与未来的水上作战,届时将有https://www.tangwai.com/sitehtml/news/gj/2005/32505.htm
9.美国和俄罗斯大型无人潜航器现状及发展趋势?2 10 舰船电子工程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总第 344 期 202总3 年第第3424 期 美国和俄罗斯大型无人潜航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任奕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宜昌 443003) 摘要 当今无人潜航器成为世界各国海军研发的热点装备,大型及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则是研制重心之一.由于具有 更高的自主性,http://jc.journal.cssc709.net/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3542
10.美国海军放弃研发十年之久的大型无人潜航器计划美国海军代表表示,海军仍在继续试验和探索使用此类无人潜航器的可行性,因此,将重新审视此类无人潜航器的采购计划。 “Breaking Defence”网站在报道中表示,目前,波音公司正在研发“虎鲸“(Orca)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预计,首次部署将在2026年实现。 但是,“虎鲸“实在是太大了,其不能由潜艇搭载,只能通过码头释放和https://sputniknews.cn/amp/20230414/1049540861.html
11.中国捕获美国无人水下潜航器水下防御系统领域引关注据媒体报道,12月15日,中国海军在南海有关海域捕获一艘美国的无人水下潜航器(UUV)。美方呼吁中方立即归还这艘无人潜航器。中国国防部表示,中方决定通过适当方式移交美方。 据媒体报道,12月15日,中国海军在南海有关海域捕获一艘美国的无人水下潜航器(UUV)。美方呼吁中方立即归还这艘无人潜航器。中国国防部表示,中方https://www.cls.cn/detail/129689
12.美方指责中国“偷窃”潜航器华春莹:你认为南海是美国的囊中之物?问:关于中国捕获美国无人潜航器事件,中方称与美方一直就此保持着沟通,并且会将潜航器返还给美国。潜航器目前在谁手中?中方将何时并将如何归还给美方? 答:关于这件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已经回答了记者提问。目前,中美双方正通过两军畅通渠道就这件事进行妥善处理。 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12_19_385058_s.shtml
13.美国公司研发出一款新型无人潜航器据广海局4月5日消息,美国国防科技公司Anduril研发出一款新型无人潜航器(DIVE-LD)。该潜航器主体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成本低廉,…https://www.imarine.cn/74900.html
14.聚焦无人水下潜航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美国市场庞大无人水下潜航器在商用与民用中也发挥这巨大的作用,随着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度增加,海洋勘测、绘图等均需要无人水下潜航器进行作业。 无人水下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是指没有人驾驶、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器具,主要指那些代替潜水员或载人小型潜艇进行深海探测、救生、排除水雷等高危险性水下https://mp.ofweek.com/uav/a756714189347
15.美加紧发展水下无人系统中国在南海曾捕获其潜航器图片展示无人潜航器发展前景 可欺骗反潜设备 去年1月9日,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发布了2016年10月完成的《下一代水下无人系统》报告,这份报告对于美国国防部在下一个10年及今后如何维持水下优势提出了重要建议。有消息显示,五角大楼对无人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根据7月30日发布的合同公告,五角大楼已经选择了23家公司竞标https://mil.sina.cn/sd/2018-08-18/detail-ihhvciix1208416.d.html
16.美国“鱼雷之城”华丽转身,成无人水下潜航器训练场近年来,无人水下潜航器逐渐成为军方及民用行业关注的热点。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曾在报告中指出,未来水下一线作战任务将更多地由水下无人作战 近年来,无人水下潜航器逐渐成为军方及民用行业关注的热点。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曾在报告中指出,未来水下一线作战任务将更多地由水下无人作战系统承https://www.youuvs.com/news/detail/20180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