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以上几大特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体的建构和富有逻辑性的表达,在整体建构中体现研究成果对研究问题解决的整体性、理论性和创新性,在逻辑表达中体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成果整体建构的思维原点
(二)结构框架:课题研究成果整体建构的显性呈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建构上述案例在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中,课题组将概念教学的策略作为研究成果提炼的重点。基于课题组对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解,将概念教学分为概念引入、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三个教学阶段,然后分别就这三个阶段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实践策略,并以“教学策略建构”这一条成果提炼的主线将三个阶段中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提炼、分类汇总,形成了系统性的认识,以结构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形成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建构”核心成果。
(三)主题凝练:课题研究成果整体建构的核心要义
研究成果的整体建构中,对研究成果的核心主题的提炼至关重要。主题凝练即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对研究成果表达的思维视角和切入点进行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对研究过程中一以贯之的研究指导思想和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的本质特点进行分析,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词符号进行表征。研究成果中的主题思想依据不同的指导理论的术语体系,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对研究问题的本质特点进行理论上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必须贯穿于成果提炼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研究成果提炼背后的逻辑主线,提高研究成果表达的整体性和逻辑一致性。所以主题凝练就成了课题研究成果整体建构中的核心要义和中心思想,成果的总结和提炼都需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归纳概括。案例:《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小学数学“思·辩”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思·辨”课堂学习过程示意图在本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中,课题组对“思·辨”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形成了小学数学“思·辨”课堂学习过程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课题组对“思·辨”课堂学习过程的理解是基于对“学习”的理解。课题组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看作是“思”与“辨”和谐统一的过程,“思”是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内部变化的过程,“辨”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表现。思的过程表现为思考、思想和思维三个层次。思考指向学习的过程,思想指向学习的关键,而思维指向学习的结果。辨的过程表现为辨别、辨析、辩论和变化四个阶段。辨别指向知识信息的获取和识别,辨析指向对知识的理解,辩论指向对知识的自我表达,变化指向学习结果的反馈。这些通过对“思·辨”课堂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学习过程”这一主题去建构成果的表达逻辑,形成了“学习过程就是思和辨的和谐统一”这一教学改革主张,完成了对研究成果核心要义的理解和阐释。我们姑且不论这一认识是否准确科学,单就成果提炼和成果表达本身而言体现了对研究成果的整体性把握和成果主题凝练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