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研究总结及个人感悟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一说到对人的管理,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去“管理”别人,却很少想到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恰恰是有效管理别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是对人性的了解、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了解。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提倡“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但究竟“人性”是什么?以“人”为本以什么为本?

(1)什么是组织行为?

组织中的成员都有各自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互不相同,包括心理的、社会的以及经济的等等,从行动上,他们又可能表现为个人主义或是集体主义。这些不同的利益和目标以及其他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组织中的成员行为。

(2)组织的行为系统

(3)组织行为的模式

在不同组织中,组织行为发展的形式是不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不同的组织中,管理者对组织行为模式的认识是不同的,会根据管理者的性格特点进行自我判断,而造成误判。那么研究发现组织行为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类,它们是:独裁的、监护的、支持的和共同的。如下图:

1、独裁模式

独裁模式依赖于权力,那些处于发号施令位置的人必须拥有可以对他人命令的权力。而不服从命令的员工将会受到惩罚。这种传统的管理观点导致的管理者行为就是对员工的严密控制。有些员工处于内在成就动机而表现出更高的绩效,因为他们喜欢他们的老板,因为老板是个“天生的领导者”,或因为其他的原因,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是表现出最低的绩效。但在某些组织情况下,独裁模式可能是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的,比如工程浩大的铁路系统建设、规模据他的钢铁企业建设。而它最大的弱点就是较高的人员成本。

2、监护模式

对于成功的雇主来说,他们会想法设法为雇员提供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安全感。如果能够消除不安全感、沮丧和逆反的情绪,雇员将会有一个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监护模式导致了雇员对组织的依赖。雇员们对雇主的依赖转移到对组织提供的福利和安全感的依赖。

3、支持模式

支持模式依赖于“领导”而不是全力或是金钱。通过领导,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氛围来帮助雇员成长,并在组织中完成他们感兴趣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情。由于管理者在工作中对雇员的支持,雇员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当提到他们的组织的时候,他们会用“我们”而不是“他们”。

4、共同模式

共同模式是支持模式的一种有益扩展,指一些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是一个团队的概念。共同模式对生产流水线作用不大,因为严格的工作情景使得人们很难去发展这种模式。共同模式更适用于一些缺乏计划性、富有智力性和具有足够的工作自由度的工作情况。

共同模式依赖于管理者建立起一种同雇主是合作伙伴的感觉。这样雇员会感觉自己是被需要和有用的。他们会觉得管理者同样为组织贡献,因此会很容易的接收并且尊敬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而管理者则被看成是做出贡献的合作伙伴而不是老板。

对于雇员来说,共同模式在心理上产生的结果是一种自我约束。由于感受到了责任感,雇员会约束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表现。

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科学,它是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理学等。

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它对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范进行测量和解释,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用来改变人的行为。一般来说,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所以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心理学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集中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的分析,这是一切心理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学习、知觉、人格、培训、领导有效性、需要和动机、工作满意度、决策过程、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员工选聘技术、工作涉及和工作压力等方面。

2、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社会关系可分为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其中动态的是指社会中人们的互动,如合作与冲突等。静态的是指社会现象的关系模式,如家庭结构、群体、组织和阶级等。

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组织。社会学家对组织行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领域包括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组织文化、官僚制度、沟通、权威、冲突和群体间行为。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变革----怎样实施变革及如何减少变革的阻力。

4、人类学

人类学也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析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以及文化根源的关系。人类学家研究社会是为了认识人及其活动。他们对于文化和环境研究使我们得以来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差异。因此任何组织管理者和领导者都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选择相适应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式。

5、政治学、伦理学、生理学等

组织是政治试题、如果我们想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就必须在我们的分析中引入政治学的观点。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也会影响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主要分析当人们承受工作压力时,身体所作出的生理反应,以及引擎身体的变化和如何防治等等。

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组织中,我们所在的组织会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我们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行为方式。组织行为学试图解释组织是如何对其成员产生影响的,这些影响的效果是什么,组织如何通过对成员的影响使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更高。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及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组织的影响,或者说组织成员的个人绩效如何影响整个组织的绩效。

那么定义组织行为领域的一般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标出组织行为学的参数,确定主要的因变量和自变量,最后引出权变的组织行为学模型。

(1)概述

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抽象的简化代表。现实中我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模型,比如车展上的汽车模型、服装店的模型、经济学的数学公式等等。

对于组织的研究,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视角,无论什么视角,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来分析组织行为。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这个模型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分析层次是在个体水平上的,也就是把组织看成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一个个体的集合。

第二个层次是在群体水平上,把重点放在组织中的部门、群体或小组的活动上。

第三个层次在组织的水平上,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研究。

每一个水平都是建立在前一水平的基础之上。

(2)因变量

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产生反应的变量,是需要我们解释和预测的关键因素。这里,我们把五个因素作为组织中人力资源效果的关键变量。

1、生产率

总而言之,生产率是组织行为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我们希望知道什么因素影响个体、群体及整个组织的效果和效率。

2、缺勤

一个组织要想使生产平稳的进行,需要所有的员工都按时来上班。否则,组织要想实现其目标是很困难的。在以生产线为主的组织内,缺勤就不只是破坏生产了,它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严重下滑,有时可能使生产设备完全瘫痪。虽然大多数缺勤对组织的影响是消极的,但是有些缺勤的发生也会使组织从中受益。比如飞行员、外科医生等,员工主动请求缺勤比他们全勤却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对组织来说更有益处。

3、流动

组织中的高流动率通常意味着招募、甄选和培训费用的提高。流动也会对组织的有效运作产生影响,因为我们必须重新找到能够替代的人来补充空缺的岗位并承担起责任。如果离开组织的人恰恰是组织的核心员工和优秀员工,那么这时流动就是一个破坏因素,会妨碍组织的有效运作,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4、组织公民行为

指雇员的一种自由的非正式的工作所要求的行为,有效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可以想到的组织公民行为包括:

对工作群体和组织的建设性的陈述;

帮助团队中的其他人;

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

关心组织的财产;

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惯例;

能够接受临时的强制性任务;

5、工作满意度

我们把它定义为个体对工作的总体态度,是员工实际得到的报酬数量与他认为自己应得数量之间的差异。工作满意度是态度,不是行为。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绩效有关,因而成为管理者们的兴趣所在;其次,组织行为学研究者的价值偏爱。

(3)自变量

是什么因素决定生产率、缺勤、流动、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满意度呢?

1、个体水平的变量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在进入组织之前都有着不同的经历,而管理者面对的正是有些有着不同社会经验的人而不是新生儿。人们是带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进入组织的,这些特点将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为。比较明显的特点是那些个人的或属于传记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婚姻情况、人格特征、价值观与态度、基本的能力水平。一旦个体进入劳动力范畴,这些特征基本上是完整的,其中的大部分是很难改变的。

2、群体水平的变量

人们在组织中很少是单枪匹马地工作,大多数工作都是通过组织成员的协调合作完成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能靠一两个个体的行为。而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远比个体单独活动的总和要复杂。如果我们考虑到人在群体中的额行为与他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不一样时,我们的模型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3、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

它表明了五个关键的因变量和大量的自变量的关系,自变量是根据分析水平来排列的。但这个模型未能完全反应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但它有助于你解释和预测人们在工作中的行为。

本章细读总结,它抽象出组织行为学与各学科的联系,同时抽象出领域模型与自变量、因变量。但现实中人的经历会是多样的,各属性变化因素太大,更难把我,以我个人方法,在掌握总体信息后,洞察特定场景下的细节反应(表情、细微动作、神态、语速与眼神)会更加有利于人性管理。历史的年轮,会带我们走近其道,明天整理。

同时,你会发现,在群体活动中,沟通举足轻重,尤其是Leader的信息同步,再到组织层面,就牵扯到文化价值观、人力资源、组织脚骨、组织建设。

那么我们扩展下,当智能时代到来时,部分分工协作由机器与智能替代,以人为主的组织行为学会继续发展演进下去吗?从社会层面、从经济层面、从文化层面、从社会心理学层面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影响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THE END
1.一生理学的概念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发生机制,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整体 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83852571685425452.html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有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这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https://iask.sina.com.cn/jx/sh/160369432647135032702.html
3.生理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是:水平的研究水平的研究和水平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生理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是: 水平的研究、 水平的研究和 水平的研究。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3566dc91494659ac860d546d09fb67.html?fm=bdbb0d1ad358fd581d84e6386ed36bfc6f
4.生理学中英文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 试述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 答: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和整体水平的研究。 1. 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以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分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亚微结构的功能并研究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是探讨各种生理机制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https://www.jianshu.com/p/0da3ca04fe73
5.生理学笔记(完整版)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1.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930059_1126406114.html
6.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山东省第十五届统筹考虑全省各单位综合研究水平、优势学科情况,根据10个学科组二级学科成果数量,各学科组随机抽取7名评选专家,同一学科组同一单位评委不得超过1名,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评审组各抽选9名评审专家。70名成果奖评委分布于36所高校及科研单位,18名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评委均来自于不同单位。本届评选会议在各项评奖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1214/Articel07002MT.htm
7.大家一起来学运动生理:绪论运动生理学研究根据研究任务和实验对象不同可分为: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属于宏观研究,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属于微观研究。 (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关系 在运动生理学研究中,一方面宏观研究对微观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微观研究的结果可为宏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者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02/07/55260215_938492990.shtml
8.教案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课时安排:1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解剖学与生理学关系、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熟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水平。 掌握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结构。掌握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了解嵌入蛋白、表在蛋白的概念;质膜的概https://pharm.suda.edu.cn/pharm_bkjx/24908/list.psp
9.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定量负荷运动时,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常用实验方法,包括中等负荷运动时心率、 呼吸频率、氧耗量、PWCm测定等。 (三) 最大运动负荷时训练程度的生理学标志 所谓最大运动负荷,是指运动员尽本人最大的运动能力,或者说是运动员动员本人最 大运动能力的潜力而能完成的运动负荷。因此,不同训练程度的运动员所能完成的最http://www.wushupeixunban.com/p_125721.html
10.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各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学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28个二级学科http://m.e4221.com/kaoyan/yuanxiao/33360.html
11.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上)结合CHD解剖和病理生理学特点分类如下(表2)。 表2.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分类 1.类型 1.1三尖瓣前单一水平分流 1.1.1 房间隔缺损 1.1.1.1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1.1.1.2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1.1.1.3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b031892554
12.第十三章儿童少年和体育运动国外的神经生理学研究结果认为:人的反应速度是天生的,是一个纯生理过程,这个生理过程主要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在以后的训练中很难提高,训练只能把获得的遗传因素巩固下来。尽管如此,对注意力的培养很重要,肌肉的反应速度在注意力集中时可以提高60%左右;另一方面,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反应的https://m.jirou.com/jiroulilun/ydsl/kc/2016/0216/10512.html
13.人格心理学艾森克分类系统的层次结构:4级,顶级,次级特质,如好交际的,三级习惯化行为聚类,如定期参加聚会的习惯,四级水平-特定行为:我在聚会上疯狂的跳舞。 三个基本人格特质,有遗传力,和可以确认的生理基础,即可以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找到与特质相对应的成分,并且假定它们是产生这些特质的因果链的一部分。外向性与中枢神经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241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