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领导科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和活动形态。开发课程文化,凝炼学校特色早已成为基层学校办学的一条思路。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生长点的同时,发挥课程领导团队的领导力,激发课程开发主体的内驱力,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和“魂”。

一、以课程文化为抓手,提升课程建构力度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有了学校课程文化也就有了学校文化特色。

1.发挥校长架构课程的领导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首先是一个学校课程的领导者和建构者。校长的领导力不仅在于教育理念的领导,更在于课程文化的领导。校长要把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作为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一个方面,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校方要充分挖掘学校资源,纯化、强化、深化学校特色,最终形成文化。“致远教育”追寻润泽童心、培植爱心、铸就思想、赋予理想的精神家园教育。致远的学段课程、文化课程超市、兴趣社团课程、直升班特色课程及特色竞赛类活动性课程都是学校课程文化的支撑点和生长点。这些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而且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2.激发教师创生课程的执行力。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分配资料与灵感,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最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本课程资源,造就专家型教师,实现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传承文化的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文化传统、文化舆论、文化风气等的观念形态;也是对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传递的过程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成为学校一种稳定的氛围,这使得学校文化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得到了一脉相承。

二、以课程开发为载体,提升课程文化品质

课程作为文化现象,它总是属于一定的文化,基于文化的课程无疑是属于学校的儿童文化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文化亮点,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培养人才方式都决定着课程领导品质。

1.把握动态生成,提升课程的内涵品质。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文化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与创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因此,致远的学段课程、课程超市、社团活动、直升班特色课程等活动性课程恰恰形成了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的有益动态互补;加之年段必修、单元嵌入式必修、直升实验班必修课程、自主选修、双向选修等多种课程模式,更是生成和丰富了学校课程内涵。

2.坚守师生主体,提升课程的过程品质。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个性化使用者、创造者和主体。学校建立健全了课程建设领导体系,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骨干队伍,从课程的目标制定、内容确认、种类确定、文本编写、操作模式、过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研发。同时,为了不断提升课程文化品质,学校始终坚守――

(1)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

(2)家长与社会的认可是校本课程开发运行的动力;

(3)制度与经济的保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

(4)同类学校的协作是校本课程的生命线;

(5)课程纲要的撰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保证。

3.尊重形态多元,提升课程的个性品质。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整体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体现课程的多样化、乡土化、个性化和综合化,为学生搭建多元学习的平台。课程设计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学生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别差异,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

在学校的课程表里,不仅能看到学科课程,而且还有一个个系列的体验、成长、特色活动课程,这已成为致远的一大亮点。英语节、读书节、科创节、艺术节、运动节等系列文化主题节都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三、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提升课程领导水平

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是“一段教育进程”,校本课程不仅仅只是课程研制的产品――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而是一种研究过程。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不但是课程领导对课程建设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更是课程不断创新的过程。校本课程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要使它最终成为现的“活”课程,需要一个课程领导不断进行整合、优化、补充、完善的过程,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1.逐步完善课程框架,尝试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学校课程要为每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儿童提供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成长需求,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学校以“让世界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世界”为核心理念,以“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课程品牌化;推进个性教育,推进校本课程个性化”为目标愿景;基本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补充,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平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调剂,显形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依托的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

按照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学校立足国际视野,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对国家课程学科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重组。例如:语文、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体育学科都采用了主题单元嵌入式的课程等。丰富多样的课程给了学生一方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灵活地在规模、结构不同的学生群体中流动,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同时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逐步提升课程品质,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二、评审中论文规定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虽然能够较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以学术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刊物级别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1)刊物级别划分过于笼统。如不管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极高的刊物或是国内影响力不高但主办单位级别较高的期刊都算权威刊物,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规定中几乎没有加以区分。

(二)高校教师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科研、实验3个系列在职称评审中均依据闽教职改[1997]010号文件执行对科研和实验系列教师的论文要求也是参照教师系列同级别的论文要求,没有考虑这3个系列在职责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混淆了高校教师不同系列职务之间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设岗和激发不同系列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论文规定没有考虑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门类学科间的区别。对于高校的体育、艺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采取无差别的论文评审规定不符合这些学科通常的评价标准。体育、艺术、美术类教师更应以其实践能力、技术水平、成果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采取“一刀切”的职称评审方式抹杀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不利于高校各个学科的发展。

三、改革论文评审要求的思考与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当然,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可以引入论文的量化赋分方法,即将论文划分若干个级别后分别赋以论文基准分,论文实际得分=(论文基准分+论文影响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数。这种论文量化赋分的方法可以作为资格评审中论文评价的一个模式,不过量化赋分应以科学的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为基础,分值计算还必须考虑论文引用率及通讯作者的贡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量化赋分评价体系。

(二)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

对教师(包括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科研、实验等不同系列资格评审的论文规定应有所区别。评审教学型教师职称应相对弱化对科学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要求,转而可以对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提出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要求,同时在资格评审中对教学效果及其他教学实践环节侧重评价,如可以对获得教学贡献奖励的教师在评审教学型教师时给予适当加分。对评审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师职称的论文要求可以适当提高,以突出显示研究人员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应对其承担各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条件突出者相应降低学术论文要求。对实验系列也应相对弱化论文要求,转而侧重对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创新水平的评价。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区分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论文规定细则。对于体育、美术、艺术等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学科应弱化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转而侧重考察申报者专业技术掌握情况。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职称晋升是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评价也同样要以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本学科研究、多发高质量论文为目的。

只有将二者加以区别才能够较好衔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这一规定,才有利于全面评价申报者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论文条件,有利于调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积极性。

建立论文评价的事后补救机制。针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问题致使刊物不能及时取得的情况,应同意该申报者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并在评审会议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对该申报者的论文情况向评委会做出说明。在评审会议结束之后,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该申报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况。对于在日后确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对当年的评审结果给予确认,对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取消其本次职称晋升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职称论文评价机制的改革归根到底仅仅是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岗位设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变当前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模式。

无论是高校自主评审或是政府、社会组织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关系职称评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为导向,按照分类管理、细化评价要素、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

[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本文从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师自身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张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以研究问题为导向,讨论了毕业论文写作如何运用经济学研究的发现和证实的两个过程,特别强调了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八个问题或规则。

怎么样才能实现使学生具有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呢?除了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授过程中领会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学校、以及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外,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本科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之后,都附有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两年教育部和学校也都提供资助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经济学本质上是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问题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应用性的。“问题”是指矛盾、差距或毛病,诸如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或差距,绩效与标准或目标的差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传统理论与新观点的矛盾,以及情况的突然变化等等。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Economicresearchmethodology)的核心,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方法论。经济学毕业论文或研究项目的进行,实际上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1.Galileopublishedthefirstscientificpaperbasedonobservationsmadethroughatelescopein1610.ItwascalledTheStarryMessenger.

2.Galileowassaidtohavedroppedtwocannonballs[炮弹]ofdifferentmassesfromtheleaningtowerofPisatodemonstrate[示范,证明]thattheirspeedofdescent[下降]wasindependentoftheirmass.ManypeoplebelievethisstorytobeuntruesinceitsonlysourcewasGalileo’ssecretary.

3.Galileonevermarriedandhadallhischildren(twodaughtersandason)outofwedlock[婚姻]withMarinaGambia,whomhemetonatriptoVenice.

4.Galileowasapious[虔诚的]RomanCatholic(heseriouslyconsideredpriesthood[教士,僧侣]asayoungman),thoughinsciencehedidn’tacceptthedoctrinal[教义的]view.“TheBibleshowsthewaytogotoheaven,notthewaytheheavensgo.”

5.WhilemanyrememberGalileo’sconfrontation[对质]withthechurch,manyforgetthatbothhisdaughtersjoinedtheconvent[女修道院]ofSanMatteoinArcetriandremainedtherefortherestoftheirlives.Galileoevenwentasfarastohelpoutintheconvent,repairingwindowsandmakingsurethattheconventclockwasinorder.

6.Galileowasanaccomplishedlutenist[弹古琵琶的人],learningfromhisfather,VincenzoGalilei,whowasacomposerandmusictheorist[理论家].

7.AmongGalileo’sinventionswerehisownmodelsofthecompassandthermometer.Hewasn’tthefirstpersontoinventthese,butheimprovedupontheirmodels.

8.WhileGalileofirmlybelievedinCopernicus’stheorythattheEarthwasnotthecenteroftheuniverse,hedidnotbelieveinKepler’stheorythatthemooncausedthetides.

9.ItwasnotuntilOctober31st,1992,thattheChurchunderPopeJohnPaulIIexpressedregretoverhowGalileohadbeentreated.

10.ThemiddlefingerofGalileo’srighthandiscurrentlyonexhibitionattheMuseoGalileoinFlorence,Italy.

作为有史以来成果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伽利略的生平及其成就数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仔细研究、详尽描画的对象。从他发现木星卫星到他与教皇乌尔邦八世的斗争,众多著名作家以及剧作家都对伽利略的生平及其贡献心驰神往。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下几则关于伽利略的趣闻:

1.伽利略根据他在1610年透过望远镜进行观察的结果出版了第一份科学论文,名为《星际信使》。

3.伽利略终生未婚,所有儿女(两个女儿以及一个儿子)都是他与玛丽娜甘巴的非婚生子――他在一趟威尼斯之旅中邂逅了玛丽娜。

4.伽利略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年轻时认真地考虑过当神父),不过在科学领域,他并不接受教义的观点。“《圣经》指引我们如何通往天堂,却没有指出天空是如何运动的。”

5.很多人只记得伽利略与教会的对抗,却忘了他的两个女儿都加入了位于(意大利)阿尔切特里的圣玛特奥女修道院,并在院中度过余生。伽利略甚至还到修道院里帮忙,比如修理窗户或者确保院里的大钟正常运作。

6.伽利略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古琵琶弹奏师,师从其父文琴佐伽利雷――后者是一位作曲家以及音乐理论家。

7.伽利略的众多发明包括其个人版本的指南针和温度计模型。他并不是第一个发明这些仪器的人,但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8.尽管伽利略坚信哥白尼的理论,认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他并不接受开普勒的观点,即月亮导致潮汐运动的观点。

关键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现状;分析

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体育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连接点,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我省普通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2.师资建设现状与分析

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个组织者,他的工作还充分体现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与学的双边过程。经调查,28所高校在职教师1496人,下面从年龄、职称、学历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年龄结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性是建设一支稳定精良的教师队伍的必要前提。保持各级教师老中青的恰当比例,对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并能持续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经调查,湖南省普通高校在职体育教师1496人,30岁以下的教师有384人,占29.50%,30岁到40岁的教师561人,占29.50%,40岁到50岁的教师413人,占23.79%,50岁到60岁的教师138人,占9.22%。其中39岁以下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66.99%,表明我省体育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青年教师已成为一支主力军。

二是职称结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实质上反映了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不同素养和水平的教师按照某种比例进行搭配的状况。合理的称结构,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比例,应该是更多的倾向于依据教师完成学科任务的多少而定。就目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称比例情况,教授有113人,占总人数的7.55%,其中三所学校没有教授职务。副教授有496人,占总人数的33.77%。讲师526人,占总人数的35.16%。助教有334人,占总人数的22.33%。体育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1:3:4:2的比例结构被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根据数据显示我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还是比较合理。

三是学历结构。目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学位包括博士、硕士、学士三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32.72%,其比例较以往大大增加,但相比其他学科的学位状况层次还是比较低,尤其是博士学位比较稀缺,仅有18人,占1.20%。硕士有496人,占31.52%,较以往有明显增多。学士982人,占67.28%。教师的高学历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方面我省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还要逐步加快。

3.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

4.体育科研现状与分析

经调查,我省体育教师支持参与国家级课题28项,省级课题256项,校级课题298项,公开3114篇,其中核心论文346篇,占总数的11%,这说明论文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其中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58项;主编本科通用教材15册,专科通用教材6册,出版专著10余部,参编专著58部、套;发表SCI论文4篇,在国际各类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上多篇,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600余篇。吉首大学体育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10项省部级立项课题30项;在省级以上刊物5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48篇,1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6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摘登;出版专著、教材25部;学院还获得科研鉴定成果8项,科研奖16项。这两所院校国家课题18项,占总数的64.29%。教材和论文的总数和质量也是遥遥领先,充分显示了两所学校体育科研的实力,是其他学校学习的典范。

5.体育设施现状与分析

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备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正常进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有关规定与要求,调查发现,在28所高校中,学生人数在1万到两万的高校有17所,符合要求的仅有3所,占17.6%,2万以上的高校11所,符合规定的有2所,占18.1%,其中拥有2座体育馆的高校有4所,有塑胶跑道的学校有14所,有游泳池的学校有10所,高校场地设施的差距很大,有体育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场地设施明显要好,但总的来讲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我省高校体育设施还相当不足。

四、结论与建议

等一,提高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效果,倡导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强化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着重发挥体育考试的激励作用。

第二,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基础,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多,各校体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应尽量挖掘潜力,改善现有场地、设施条件;另一方面完善场地器材的管理,使现有场地、器材设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第四,高校在重视高学历人才引进的同时,必须大力抓好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进修与培养,促使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学术梯队的尽快形成,以弥补学术年龄断层问题,充分利用现有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谋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永超,等.体育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林克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3]时敬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1(1)

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品牌

高校科技期刊是高校进行知识传播、推广教学科研成果、探讨学术问题的重要平台,它为高校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在我国9000余种期刊中,科技期刊已多达近5000种,高校科技期刊占全国科技期刊的1/5,是中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织部分。与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相比,无论从学术质量,还是出版质量,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际科技期刊中的地位并不高,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低,这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并造成国内一些优秀论文的外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期刊业已进入品牌争雄时代,国内外科技期刊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1]。

一、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高校科技期刊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新的科研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新的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中国科技期刊CSCD影响因子排行表显示,在影响因子前300名的中国科技期刊中,有一半以上的期刊属于高校科技期刊。但高校科技期刊群无论从规模还是运作方式都不足以造就大刊,更不具有面向全世界竞争优秀科技论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编辑部经营体制单一分散,实力单薄,不少刊物的撰稿人、审稿人和读者,基本上都是本单位的人员,在科技界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2.来稿量和高质量的稿件有限,栏目设置和报道内容主要考虑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需要,选题雷同,缺乏鲜明的特色;3.高校的办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印刷费不能及时到位,专家审稿费、稿酬过低,出版拖期,更谈不上编辑人员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机会。4.期刊的论文时滞过长,发行量少。

二、打造品牌科技期刊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

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宗旨和定位、办刊理念、特色风格、创意策划、社会地位、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树立品牌意识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础,高校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需要编辑部全体人员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打破旧的办刊模式,对阻碍其品牌竞争力发展的理念以及领导、保障、评价、激励机制予以创新,在文化内蕴的先进性、学术含量的高品位性、读者、作者的公认性、创新发展性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二)完善编辑规章制度,优化编辑出版流程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编辑出版流程不仅是协调和规范科技期刊工作及编辑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协调编辑群体内外关系和发挥期刊资源整体效能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1.健全办刊资金需求的保障制度,保证期刊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2.建立科学的稿件管理制度,编辑有编辑手册,审稿人员有审稿原则,客观、公正的评价作者来稿;3.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分工到位、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规定具体考核和奖惩办法以及各岗位之间协调配合的方法,保证整个编辑工作井然有序;4.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激励机制,将编辑人员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论文质量,突出办刊特色

(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构建高素质编辑队伍

最后,创新性是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要求,创新素质在当今尤其重要。编辑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选题策划、引导论文创新,如果不能及时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报道新技术,将会最先被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淘汰。此外,为了适应编辑出版国际化的需要,更好地进行国际、国内信息交流,几乎所有的高校科技期刊都要求英文摘要,掌握外语能力对编辑工作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通过组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优势,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编辑队伍,对高校期刊的品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人才打造品牌,品牌造就人才,只要将期刊的规划和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后,就可望看到人才与品牌共铸期刊的辉煌。

(五)努力实现期刊网络化,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网络化为信息传播带来了质的变化,无论是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乃至传播质量,Internet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保证,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利用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是科技期刊实行开放性办刊的发展趋势[4]。在互联网上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建设高水平的网站是网络化时代高水平期刊一个重要标志,期刊网络化建设得如何对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结语

高校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在科技期刊社会化、产业化和科技信息资源化、有序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下,高校应将期刊纳入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专业人才,学术、学科办刊资源和优势,并借鉴国内外期刊编辑出版的成功经验,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优化编辑工作,打造品牌科技期刊。

参考文献:

[1]吴守凤.确立品牌意识,创立品牌期刊[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薛世平.高校学报品牌与特色的创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5).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吸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学期主要担任三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和副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一学期以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在制定教学目的同时,我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我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这样,他们学得轻松,进步也快。

4、我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作为三年级3班的副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从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工作。因此所教的班级数学教学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县抽考我所带班级数学教学成绩是全县第一,及格率是100%。通过努力,我还获得以下荣誉:

1、在绵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

2、在绵阳市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中荣获市级二等奖。

3、在绵阳市中小学美术新课程优秀课展评活动中荣获市级二等奖。

4、在绵阳市中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选活动中荣获市级优秀辅导奖。

5、指导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剑南文学》上发表。

6、指导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在省优秀刊物《青少年文学》上发表。

7、获得第三届“安县十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8、在自治县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现场数学赛课活动中荣获县级特等奖。

9、在安县小学数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县级一等奖。

10、在安县小学数学教学方案评选活动中荣获县级一等奖。

11、在四川省第二届“西部阳光”少儿美术作品评比中荣获县级一等奖。

12、多次在安县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案设计活动中荣获县级一等奖。

13、在安县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

14、多次给县教研室、进修校办的培训班献课。

15、因我在地震中的积极表现,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16、多次评为县级、校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

在七一实验小学,我担任3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和副班主任的工作。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同事的帮助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首先,让孩子喜欢上作为数学老师的我,进而喜欢上数学,让他们不惧怕数学,把数学学习当成游戏,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次县统考数学成绩从原来的最后一名上升为第二,及格率为100%,我让他们相信自己有上升的空间。

其次,让家长信任我,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并积极支持我的工作。

在这一学年中,我积极与班主任配合,做好班集体的工作,卫生与纪律评比多次获得第一名,由于严格管理,我们班以班风好、学风好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我个人获得校级《优秀副班主任》称号。

教育学生的同时,我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给孩子做好表率,多次为灾区爱心捐助,并因此获得《玉树藏族自治州教育系统名誉教育顾问》、《玉树藏族自治州综合职业技术学校名誉德育教育顾问》称号。

成功从来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刘力明和张思珍研读过许多教育书籍,并以哈佛等名校录取学生的标准来培育孩子――成绩好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培育孩子的创造能力、领导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自信和坚持,成了女儿的生命习惯

20多年前,刘力明远赴美国深造,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稍晚,原来在国内任厂长的妻子张思珍也到美国工作。像所有在美华裔一样,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夫妻俩认为,家教的目的不是提高孩子的分数,而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以及培育孩子的进取心、自信心、恒心等优良品质。

和学钢琴一样,姐妹俩学习汉语也坚持了整整10年。姐妹俩都在国外出生,学汉语在她们就像所有美国孩子一样,非常困难;而父母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每个星期天准时把姐妹俩送去华夏中文学校上课。

张思珍通过行动告诉孩子,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只有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才可能成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和毅力,几乎成了两个女儿的生命习惯。

婷娜小学二年级时,张思珍让她做小数加减。学期末,老师推荐她参加三年级的考试,按学校规定,考95分以上可以进天赋班。婷娜一举考入天赋班。老师欢喜得搂住她说:“婷娜,你真伟大!”婷娜说:“妈妈的功劳。她让我两天做完一本习题!”两个女儿先后考入天赋班。进入天赋班,孩子会得到很好的心理暗示:我是最聪明的。这对她们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益。

自信心是在反复的成功中培育出来的,而每一次失败,都是对自信指数的一种检验和考核。刘力明夫妻总能让失败的孩子重新找到自信。

有一次,婷娜参加一项科学竞赛,论文只得了四等奖。婷娜是追求完美的孩子,没拿到第一名觉得很失败。孩子越是难过的时候,越需要父母安慰和鼓励。张思珍对女儿说:“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遭遇无数次失败。爱迪生够聪明了吧他的灯泡是失败了无数次才发明出来的。能竞选美国总统的人都是杰出人物,可每次竞选,总有一方会失败。投入了那么多努力,在50个州一场一场地演讲,可最终失败了。你在电视上看到了,他们是微笑着面对失败的。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打得趴下!”

两个女儿经常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刘力明夫妇总是对女儿说,大胆地去尝试,成功了固然好,失败了也不损失什么,反而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

因为父母允许失败,所以两个女儿从不惧怕失败。姐妹俩的人生信条是:“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失败了没关系,下一次机会来了再抓住!”

桂冠当然只属于那些不怕失败、有勇气参赛的人。婷娜和颖娜在高中时获了无数奖。婷娜除获英特尔科学竞赛半决赛奖,还获全美青年流行病学者竞赛决赛奖,又获美国国家杰出才能奖学金……共计33项奖;颖娜共计获18项奖,包括英特尔科学竞赛半决赛奖等等。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培育富有领导力的女儿

刘力明刚到美国时,对美国人与人交流的能力印象深刻。开大会时,几百人的场合,一个普通员工可以站起来发言,侃侃而谈,像跟家人说话一样从容、自然。他觉得非常震撼。而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很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可不少都是敏于行讷于言,就因为不能有效地与人交流,很难进入领导阶层。因了老一代移民的这份集体痛楚,他们夫妇非常注重培育女儿与人交流的能力。

假日开家庭派对,有很多夫妇带着孩子来刘家,他们就把接待小朋友的任务交给两个女儿,要求她们组织小朋友游戏,还要让小朋友吃饱喝足。一旦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女儿要自己解决。派对结束后,两个女儿争着向爸爸妈妈报告,谁把谁打哭了,谁抢了谁的玩具,她们又是通过什么措施把哭的孩子逗笑了等等。妈妈边听边点评,这样就提高了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饭桌上,张思珍常向女儿传授与人沟通的技巧。婷娜升学时遇到了一点问题,升学指导老师又极忙,张思珍就跟女儿讨论用什么沟通技巧,才能让百忙中的老师重视她反映的问题。正因为时时注重沟通的技巧,女儿被人

拒绝时,从不抱怨对方。一次,婷娜申请加入一个俱乐部未获批准,她对妈妈说:“可能跟他们没沟通好,所用的方法没有充分展示出我的长处。有机会再去与他们沟通。”

口才好才能与人有效地交流。一次,在父母的鼓励下,婷娜参加“青年政府(JSA)”组织的演讲竞赛,题目是《阿拉斯加的石油该不该开采》。她在家里预演讲了好几次,每一次爸爸妈妈都认真提意见:“太快了!”“表情不够丰富!”婷娜演讲获奖了,他们跟女儿一样激动。

颖娜是“青年政府”东北州州刊总编,还担任青年美华协会总裁等职务。妈妈给她指导时,颖娜总是神气地说:“没这点本领,我还做什么CEO”

婷娜则在一家补习学校担任英语和数学老师,暑假一周有三天的课程,平时一周一天。在美国,再富足的家庭也要孩子打工,学生也都以花自己挣的钱为荣。哈佛大学明确规定,5万美元学费中的3000美元是要学生自己付的。哈佛招生时,很看重学生是否有被雇佣的经历,因为工作经历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有工作技术、有责任感,以及是否有融入社会的能力。

这个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大一学生,受到校友的喜爱。这些华尔街金融界的精英人物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耐心回答她的提问,还请她吃饭。有的校友还主动地提出要帮她寻找实习机会,有的表示愿意当她的事业指导老师。

2006年和2007年,姐妹俩先后荣获美华协会颁发的“高中生杰出领导才能奖”。刘力明夫妇出席颁奖大会时,很多家长们围住问他们:“一年才有一个人得奖,怎么年年都是你的女儿怎么教育的啊”“你看颖娜领奖时讲话,面对三四百人,落落大方、笑眯眯的,也不用讲稿,还讲得生动精彩。口才怎么那么好啊”此时,真是做父母最幸福的时刻!

哈佛看重创造力,分数只是第一步

刘力明夫妇都没有在美国接受高中教育,不了解美国申请大学的过程和要求,为了两个女儿能顺利升学,他们阅读了许多资料,哈佛和其他顶尖大学来学区做招生宣传时,也去认真听讲座,从而明白了入学考试分数仅是敲门砖,只是第一步,哈佛不会完全凭分数来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学生。达到分数线,这条“鱼”才能进他们的大池子,哈佛要通过审查每个申请者的高中总成绩和课程的难易程度、课外活动及其成就、领导能力、社区义务服务等等,对池子里的“鱼”.一条一条认真遴选,这条“鱼”有创造性思维,那条“鱼”有领导能力,这条“鱼”在某一学科有发展潜力,那条“鱼”有爱心……最后只有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的申请者能成为哈佛学生。

研究透了哈佛的招生标准后,父母和两个女儿一块踏上奔往哈佛的征途。

至于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I),满分2400分,婷娜考了2370分!而在满分为240分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预考(PSAT)中,婷娜考得238分,获得美国国家奖学金。颖娜则在满分为36分的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考得34分。

分数只能说明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能说明他有好的思维方式或创造力。哈佛欣赏分数高而且有创造力的学生,而不是纯粹看学生的分数。

姐妹俩就读的高中非常注重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校拥有整个威郡地区最强的科学研究项目。婷娜和颖娜在高一时都申请并被选中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每两周至少要花13个小时做科学研究,她们坚持了整整三年,姐妹俩竟然都获得了全美英特尔科学竞赛半决赛奖!要知道,由英特尔公司赞助、久负盛名的英特尔科学奖,是美国公认的“青年诺贝尔奖”,历年60多位冠军得主中,有六人获诺贝尔奖。因此,对获得英特尔科学奖的学生,哈佛都会另眼相看。

干四处奖励交回问卷的同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收回了有效问卷289份。婷娜以此为资料完成了论文。她在研究中发现,父母近视、过多的与近距离视力有关的行为以及过少的与远距离视力有关的行为,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具备这三大危险因素的小孩属于近视高危人群。对这一高危人群采用保护眼睛的行为治疗,如增加与远距离视力有关的行为,减少与近距离视力有关的行为,效果可能会最为显著。

论文最终获得英特尔科学竞赛半决赛奖和全美青年流行病学者竞赛决赛奖,同时还参与英特尔世界科学与工程竞赛,获得了行为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二名,为此,麻省理工学院以“TinaLiu”的名字为一颗宇宙小行星(No.23071)命名。当希拉里得知她获奖时,还特意写来贺信。亲爱的婷娜:

你能在英特尔科学竞赛中进入半决赛,这证明了你的努力和认真。我希望这意味着你将会在今后光明未来中不断地获得成功和幸福。

你忠诚的希拉里克林顿

2007年1月26日

颖娜的获奖论文是《一种既有效又环保的治蚊方法》。小姑娘以前连蚊子、蜜蜂都分不清,4岁那年回中国,看见蚊子以为是蜜蜂,对舅舅说,小蜜蜂又咬我了!

偶然得知每年有7亿人因蚊虫生病,其中数百万人死亡,颖娜开始满脑子想的都是蚊子:嗯,怎样才能消灭蚊子呢与其消灭在空中飞的蚊子,不如杀死它的幼虫容易;蚊子在水里产卵,虽然在所有的水面治蚊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劳民伤财,不如“诱而杀”:吸引蚊子来指定的地点产卵,然后杀死蚊子的幼虫。

颖娜的论文获得英特尔科学竞赛半决赛奖后,《世界日报》对她进行了报道。身为科学家的父亲,看了两个女儿的论文也感叹:“我上大学时的水平都不及我现在读中学的女儿!”。

经过几年高中的努力和大学入学考试,姐妹俩一路突飞猛进终于到了面试阶段。

哈佛的面试一般是由校友来执行。婷娜考入哈佛的那一年,也就是2007年,哈佛面试了2.2万余名学生,最后录取的只有2030人。而颖娜2008年考入哈佛时,有27000多名学生申请,录取率只有7%,创历年最低。

但这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恰恰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

成功来自于兴趣

“豌豆实验”捣鼓了8年之后,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他的发现被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爱因斯坦通常在上午完成他的专利技术审查工作,下午就思考最新的物理学课题。下班后,他更是尽一切可能来进行物理学研究。休息、散步、带孩子,甚至做家务时,他也在思考问题。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了,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便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的9年里,他发表了约30篇科学论文,科学史家认为,仅1905年那一年,他就足以拿四项诺贝尔奖。

从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成功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大推动力。现在的家长们都注意到了兴趣在孩子学习中的作用,也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很多爸爸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做出许多承诺,例如坚持学琴、坚持画画就带你去迪斯尼玩,过年就给你发大红包……

当兴趣变成物质奖励

但是,中国的家长们可能不知道,他们这种培养兴趣的方式,可能与孟德尔、爱因斯坦的兴趣相去万里,他们不但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反而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

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来说,有些时候奖励确实挺管用的,比如,不想加班,但考虑到加班有奖金我们也就忍了。那为什么奖励对这些喜欢画画的孩子却起了反作用呢有喜欢的事情做,又有奖励可以拿,不是更好吗

心理学家认为,这里涉及到人类内心的深层思想动机。从根本上来说。奖励损害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兴趣和追求,因此反而降低了人们的积极性。

奖励破坏了人们内心的兴趣

当我们为了事物本身的利益去做某事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喜爱它或者它满足了一些我们深层次的需要,我们是从内心被这种强烈的兴趣驱动着:而当我们为了得到奖励而去做某事的时候,比如证书或者金钱,就是外在的动机在驱动你的行为。内在驱动是积极的,而外在驱动往往是消极的,把完成工作作为获得奖励的前提条件,会使人们认为这种工作一定不是我想做的。而是被动地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上述实验中,喜欢作画的孩子自愿作画是被内在的动力驱动,对他们来说,能从自己擅长的事情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就会努力去做。而当实验人员对孩子绘画的行为给予奖励后,孩子们画画的动机改变了,变成了为奖励而绘画,这大大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

孩子们因为吃光他们所有的食物、完成家庭作业或者整理好卧室而得到奖励;成年人因为完成无趣沉闷又痛苦的工作而获得奖励――奖励往往跟我们不愿意做的痛苦的事情一起发生,这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所以当我们做了某事而得到报酬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假定该任务是无趣沉闷又痛苦的事――即便任务本身并不是这样。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得到报酬的时候,有趣的游戏会在人们的内心微妙地变成无聊的工作的原因。当有金钱或者奖励参与其中的时候,先前喜欢绘画、织布、拉大提琴或写博客的人会突然发现这是多么沉闷无聊。有时候奖励会有效果――特别是奖励人们实在不喜欢做的事情时。但是,当任务本身是我们兴趣所在的时候,奖励却会破坏我们的内在动机而降低我们工作的积极性。

别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科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于兴趣”,但这种兴趣被一种功利的奖励所取代后,他们为了那些奖励而工作,还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吗

孟德尔做植物实验时,没有人用奖励诱惑他,完全是出于自己对植物的热爱。爱因斯坦成天思考物理问题时,也没有单位领导在鼓励他、表扬他。像他这样不务正业的人,领导知道了说不定还要狠批一顿呢!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动力显然是他内心对物理学的热爱。

【关键词】聋哑;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它包括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

(1)聋哑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如表1对聋哑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内容的调查中发现:聋哑学校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中,篮球、乒乓球、游戏和羽毛球排在前四位,分别占64.86%、57.31%、55.66%、50.00%,这主要是篮球、乒乓球、游戏和羽毛球这4项运动,需要场地比较简单,相对容易组织活动;多数聋哑学校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所以在课外体育活动时,聋哑学生多参加这两项体育活动;在调查的学生中没有学生选择体育舞蹈、武术、健美操的原因是: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学习过这些内容,不知道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活动。

(2)聋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次数调查如图2所示:聋哑男生主要活动次数为,2次/周、3次/周、4次/周,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34.15%、23.76%、15.83,而女生活动次数主要是1次/周、2次/周、3次/周,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4.86%、40.09%、20.27%,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0次/周的人数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可见女生参加课余锻炼的主动性较差,总体来说,聋哑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主要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缺少体育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以及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4)聋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

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调查时发现:只有2所学校有专门教师组织,其他学校根本没有,学生只能进行自由活动;通过调查发现一所学校是体育教师组织,还有另一所学校是班主任组织,通过跟学生的交流了解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几乎未开展,可见,聋哑学校的课外活动基本上处于无人组织管理的状态。分析原因;缺少体育教师组织;场地器械不足。

1.聋哑学校早操和课间操情况

对聋哑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调查发现:8所聋哑学校没有规定上早操,所有聋哑学校都规定上课间操。在对课间操内容的调查中发现,6所学校做的是第八套广播体操,2所学校做的是眼睛保护操。

2.聋哑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在表5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中了解到,有189名学生选择的经常参加,占44.57%,有196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占46.23%,只有9.20%的学生选择从不参加,通过调查还发现从来不参加的39人中有29人是女生,可见女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在189名经常参加的学生中了解到,136人是男生,男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3.聋哑学校课外体育竞赛情况

经调查如图6所示有2所学校偶尔组织,6所学校经常组织。在对学校具体调查时发现:其中有5所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或在秋季,或在春季,一般都是举行两天。1所学校组织一些小型体育竞赛,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还有2所学校组织一些简单体育竞赛。由于这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不是专业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能力不足,而且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4.聋哑学校课外体育训练情况

5.结论

8所聋哑学校的课间操按照学校的要求均已开设,内容为第八套广播体操和眼睛保护操,课外活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由学生自己活动,内容主要为篮球、乒乓球、游戏、羽毛球;尽管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但仍有6所聋哑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一般为校内比赛或校际比赛,同时有7所学校有体育训练队参加市区的体育比赛。

6.建议

体育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的把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好,尽量能使每个聋哑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通过对聋哑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来培养聋哑学生的生活信心和勇气,增强聋哑学生之间以及聋哑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把他们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张福娟,等.特殊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2]郭卫,等.残疾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THE END
1.职称申报论文的要求职称申报论文怎么写?职称申报论文不仅是展示申报者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载体,也是评审专家评价申报者是否具备相应职称的重要依据。因此,了解“职称申报论文”的要求并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对于职称申报至关重要。 职称申报论文的要求 1. 主题相关性 “职称申报论文”的主题必须与申报者的专业领域紧密相关,能够体现申报者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https://blog.csdn.net/hbrszp008com/article/details/144293762
2.教师论文要求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本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或者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期刊上。 2、质量 论文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反映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成果。 3、篇幅 论文需要有一定的篇幅,不能过于简短,能够充分阐述研究内容和成果。但需要注意,不同单位对论文篇幅要求是不一样的,建议作者仔细阅读单位评审文件要求,撰写符https://zhuanlan.zhihu.com/p/8913893678
3.教师学识水平怎么写(教师学识水平怎么写简历)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教师学识水平怎么写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教师学识水平怎么写简历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 1、学识水平主要从五个方面写,如下所示:1、本人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遵纪守法。 2、在教学方面,我全心全意投入,注重管理和指导,教书育人。 https://mm44.cn/SEOjishu/547229.html
4.硕士论文档次怎么填答:发论文作者等级填写一般按照论文课题参与人员在课题研究中的贡献率进行填写和分配。 问:论文及学术水平怎么填 答:论文及学术水平怎么填 所谓论文就是您在一个时间段,在期刊、杂志或者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文章。 学术水平是:您得到的什么研究成果。省级课题,还是国家级课题。州好 https://www.lunwen11.cn/article/9e3d0d95d0261ce582a9d881.html
5.论文指导意见表中的“学术水平”怎么填满意答案 king_wen_采纳率:48%9级 2016.02.06 同学,你好,学术水平怎么填写,专家建议,可以填写:本科:专科、硕士、博士 01 分享到论文指导意见表中的“学术水平”怎么填 同学,你好, 学术水平怎么填写,专家建议,可以填写:本科:专科、硕士、博士 论文审核意见怎么写 论文评阅意见(样本)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https://wenda.so.com/q/1454831872726902
6.大学论文发表期刊等级怎么写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塌郑设的需要。 问:发论文作者等级怎么填 答:发论文作者等级填写一般按照论文课题参与人员在课题研究中的贡献率进行填写和分配。 问:学术期刊的A,B,C类是怎么划分的? 答:A类一级: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https://www.52fabiao.com/article/ee69ed6400c582218fe74dfc.html
7.论文评价范文12篇(全文)论文被引量常被用作论文学术水平评价和内在价值的尺度之一。 国内现有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有2个。一个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8] (CSTPC) ,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研究中心与万方数据公司共同开发的数据库。数据来源于国内1200多种期刊及国家科技部年度发布的科技论文与引文的统计结果。该数据库有文献检索、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8gofryx.html
8.学科水平评价(精选十篇)2.2 学术影响力 用发表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指标来衡量,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是学科的学术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本研究设定了国际论文被引数、国内论文被引数、国际1%高被引论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等7项指标作为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8j8i8k.html
9.评职称论文鉴定情况怎么填评职称论文鉴定情况怎么填 问:职称评定论文出版或交流情况这一栏如何填 答:你说的是 简表 上的吧,则袭论文出版指在有刊号的正规期刊杂志上发表的,交流论文指通过某组织、协会等组织的论文交流会,经一些专家认可,具有一定价值,被交流会采纳而收录入书(该书一般不显示出版社、不公开发行),通过交流耐渣一般会给你https://www.miaochuli.cn/article/349852d38596cac87793e376.html
10.北大教授陈平原:努力获得领导批示,不是人文学科发展的方向!问:您认为发表论文的数量在学术水平衡定中应该占多大比例? 陈平原: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数量太少不合适,太多则没必要。我当年做系主任的时候定了标准,每年统计时,发表多少篇以上的不算。只希望大家一年能发一篇正式论文,且不要求核心期刊。因为作为学者,长久不写论文是有问题的。而且,人文学科很难有一篇论文定乾http://www.zgjymx.com/newsshows.asp?id=22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