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修正)

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治疗血虚,又可用于痛经。

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养血安神,为调经之要药;

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1.将上述4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2.放进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

3.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女性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几葡萄酒,能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别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适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导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

玄胡索酒

配方:玄胡索50克,黄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元胡以文火炒香,趁热倒入酒中,密封浸5天,取酒服用。功效与主治: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肝气郁结之痛经,亦用于妇女气血攻窜,胸腹疼痛,连及胁肋等病症。服法:每日2次,每次随量温服。

说明:玄胡索即元胡,又名延胡索。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归芪酒

配方:当归150克,黄芪150克,红枣100克,黄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当归、黄芪洗净,切片,红枣捣,共盛纱布袋内,投酒中密封浸泡7~10天即可。功效与主治:益气活血。用于气虚血瘀之痛经、闭经。服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行经前5天开始服用,连服7天;下个月经周期同此。说明:本酒方系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加红枣而成。不同的是当归补血汤以黄芪为主药,用量5倍于当归,目的在于补气以养血。本酒方则当归、黄芪等量,目的在于补气活血,用酒浸药,以酒为溶介,加强了活血通经的作用。对气虚血弱,经量稀少者,亦可服用。

月月红酒

配方:月月红3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黄酒2斤。

制作方法:将上药轧碎,与酒共置瓶中,密封浸泡7天,经常摇动。

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适用于妇女痛经、闭经。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温服。

说明:月月红即月季花,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经行腹痛,闭经,瘰疬肿痛等。

红花酒

配方:红花200克,白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配制:将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一同装入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盛有白酒的瓶(酒坛)中,加盖密封,每天摇晃1次,浸泡7天即可饮用。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养血。用于妇女血虚、痛经以及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等症。服法:用于养血补血和血,每次5毫升,开水调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淤血痛经、心绞痛、跌打损伤,每次20~30毫升,每天2次,早晚服。说明:本酒稀释至1%左右浓度,外擦可治疗扭挫伤所致的血肿。

桃仁红曲煮酒配方:桃仁9克,红曲12克,黄酒60克,菜油少许。

制作方法:(1)将桃仁用开水泡,剥去皮备用;(2)将油锅烧热,倒入红曲快速翻炒几下,再加桃仁、黄酒,煮20~40分钟。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适用于肝气淤滞引起的闭经、痛经。服法:每日1次,温服。3~5次为1疗程,可连服2~3疗程。说明:红曲又称红米,是因紫色红曲霉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主产与南方各省,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多用于闭经、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以及食积饱胀等。

益母草酒

配方:益母草200克,当归100克,白酒1000毫升。制作方法:益母草切碎,当归切片,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置酒中密封浸泡30天,取酒液服用。功效与主治:活血养血调经。用于治疗痛经,月经量少或延期,小腹胀痛,甚或闭经等。服法:每晚温服10~20毫升。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一般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在7天以内者,都属正常范围。如提前或延后超过了7天,则属不正常。有的妇女,行经毫无规律,或提前,或拖后,前后差错在7天以上,称为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经量较多且色鲜红者,多以血热为常见;如经期提前,但量少色淡者,则多属气虚。月经延后则可因血虚、虚寒、气滞及痰阻等引起。月经先后不定者,有肾虚、肝郁、脾虚及淤血积滞等原因。血热者不宜服食药酒,其余各症在选用药酒治疗时,应在辨证的基础上服用。

益母草煮酒

配方:益母草25克,泽兰叶15克,红砂糖30克,黄酒、水各适量。

制作方法:用等量水与黄酒,煎煮益母草和泽兰,煎取100毫升左右药液,即可。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用于月经量过少,或经来腹痛,月经不下。服法:每日1~2次,温热顿服。5日为1疗程。

配方:红花30克,黄酒2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红花纳瓶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2小时,取出候凉,去渣绞汁,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化瘀。适用于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服法: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说明: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原方名为红蓝花酒方,治妇人62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等。

阿胶酒

配方:阿胶50克,黄酒500克。

制作方法:将阿胶、黄酒一起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阿胶溶化,即可。

功效与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止血。适用于月经不调,崩漏,咳血,胎漏等。

服法:每日2次,随量饮服,不可令醉。

枸杞杜仲酒

砂仁佛手酒

配方:砂仁30克,佛手30克,山楂30克,黄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佛手、山楂洗净,切片;山楂去核;砂仁捣。上3味药共盛于纱布袋中,入酒中密封浸泡7天,去药袋即可。功效与主治:理气活血。适用于肝气郁结,血脉不和所致的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经来小腹或胸胁、乳房胀闷不适等,也可用于气滞肝郁型胃脘痛。服法: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

调经酒

配方:当归9克,川芎9克,吴茱萸9克,白芍9克,茯苓9克,陈皮9克,延胡索9克,丹皮9克,熟地18克,制香附18克,小茴香6克,砂仁6克,白酒2斤,米酒1斤。制作方法:先将以上药物扎碎,放砂锅中,倒入白酒与米酒,在火上煎煮1小时,候冷,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补气理血,活血调经。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先后不定期。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随酒量饮服。参芪茯苓酒

配方:白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茯苓45克,白芍45克,当归45克,川芎45克,熟地45克,白酒5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扎碎块,用布袋盛,浸于酒中,加盖密封,经常摇动,2周后开封,去掉药袋,取上清酒液饮用。功效与主治:补气血,通经脉。适用于妇女血脉虚弱,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等。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温服30~50毫升。茴香桂枝酒

配方:小茴香60克,桂枝45克,黄酒2斤。制作方法:将桂枝、茴香切碎,装纱布袋内,置于黄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7日后开封,去除药袋,过滤备用。功效与主治:温经通阳。适用于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等。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20~30毫升。当归肉桂酒

配方:当归30克,肉桂6克,黄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上2药研粗颗粒状,置于黄酒中,加盖密封浸泡7天,滤去药渣,即成。功效与主治:温经活血。适用于血虚寒凝所致的月经错后。服法:每日3次,每次30~60毫升。归芍阿胶酒

配方:生地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香附30克,艾叶30克,甘草18克,黄芩30克,黄连18克,川芎15克,阿胶30克,白酒5斤。制作方法:除阿胶外,其余各药加工成粗颗粒状,用布袋装,扎口,置于酒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处,经常摇动;2周后启封,取除药袋,将阿胶加水加热溶化后,倒入酒内,搅拌匀,静置过滤,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凉血,固经。适用于妇女月经先期。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带下病指妇女白带过多,连绵不断的病症。多由脾虚、湿热下注等引起,临床有属寒属热的不同。一般属湿热下注者,不宜药酒治疗;而属脾肾虚者可辨证选用相应药酒

墓回头酒

配方:墓回头20克,红花2克,童便50克,白酒100克。

制作方法:将墓回头捣令碎,与红花共放入锅中,加白酒、童便,水100毫升,以文火煎煮至7成,待凉,过滤去渣,备用。功效与主治:利湿解毒,固经止带。适用于女子赤白带下,月经过多不止。服法:晚间临睡前温热顿服。

说明:本方为经验效方,墓回头系民间草药,为败酱科植物异叶败酱或糙叶败酱的全草,具有清热燥湿,止血,止带,截疟等作用,可用于妇女宫颈糜烂、早期宫颈癌、赤白带下、崩漏、疟疾等;童便取7岁以下男孩早晨的小便,其性味咸寒,可凉血止血。

地榆黄柏酒

配方:地榆60克,黄柏60克,海螵蛸60克,黄酒3斤。

制作方法:将上3味药加工捣碎,用纱布袋盛,扎紧袋口,放酒坛中,倒入黄酒,密封浸泡;经常摇动,1周后开封,去药袋,过滤储存。功效与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带。适用于妇女湿热带下。服法:每日3次,每次50毫升。说明:海螵蛸即乌贼骨,具有收敛止带作用。

厚朴酒

配方:厚朴18克,肉桂18克,黄酒300毫升。制作方法:将厚朴扎碎,与黄酒同煎3~5分钟,滤渣取汁;将肉桂研成细末,加入药汁中,搅拌均匀,放置1宿,即可服用。功效与主治:行气,温阳,利湿。适用于女子肾气虚弱,下焦虚冷,白带过多清稀。服法:每日2次,每次50~60毫升,空腹顿服。

乳腺病以乳腺炎为多见,多因肝气郁结、乳汁淤阻、热毒内结、瘀血内停等所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结块、溃烂等。根据症状,选用药酒治疗有一定疗效。

桔叶皮酒

配方:青桔叶、青桔皮、桔核各15克,黄酒15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切碎,放锅中,加入黄酒和同量的水,煎煮200毫升,去渣,分为2份。功效与主治:疏肝理气,化痰通络,止痛消核。适用于妇女乳房起核,乳癌初起。服法:每日2次,每次1份,顿服。

天冬黄酒方

配方:新鲜天冬50克,黄酒适量。制作方法:取新鲜天冬洗净,用榨汁机绞榨取汁,加适量黄酒冲服。

功效与主治:滋阴清热,行血祛痰。可用于辅助治疗乳腺结节或乳腺癌属痰瘀热结者(症状为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回缩,咽干口渴,咳嗽咳痰,大便干结,舌质红等)。

服法:每日1~2次。

说明:天冬含有天冬酰胺、β-谷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等,对乳腺癌以及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等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并能止咳化痰。本方对属寒痰凝聚性的乳腺肿瘤不宜服用。本方也可以将天冬洗净去皮,生吃,用黄酒送服。

漏芦木通酒

配方:漏芦10克,木通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6克,米酒1大杯。

制作方法:将上药捣碎,加水、米酒各1大杯,煎至1杯,去渣,分成2份,备用。功效与主治:软坚散结通乳。用于乳疖初起。服法:每日饭后温服1份。

说明:木通分川木通和关木通两种,前者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绣球藤的藤茎,后者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选用时应选前者,而马兜铃科植物有一定的肾毒性,不宜做药用。

瓜蒌醴

配方:全瓜蒌30克,黄酒100毫升。制作方法:将瓜蒌捣碎,与黄酒同放入瓷杯中,隔水炖煮20分钟,去渣,饮酒。功效与主治:化痰散结消肿。适用于乳腺炎初期红肿热痛者。服法:每日2次,每次温服20毫升。蒲公英银花酒

配方: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黄酒2杯。

制作方法:将蒲公英、金银花与黄酒同煎,约煎至一半,去渣,分2份备用。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结块肿胀疼痛。服法:每日早晚饭后服1份。蜘蛛红枣酒配方:蜘蛛3只,红枣3只,黄酒1盅。

制作方法:将红枣挖去核,每枣纳入蜘蛛1只,用火焙熟,黄酒送服。功效与主治:消炎。主治乳腺炎早期。服法:每日1次。桔核酒

配方:桔核30克,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取新鲜桔核,加黄酒适量,入锅中炒干,再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700毫升,去渣,分2~3份。功效与主治:疏肝理气止痛。适用于乳腺炎初起,结块尚硬。

橘红归元酒

配方:橘红60克,当归60克,元胡60克,黄酒3斤。制作方法:将上药粗加工成颗粒,以纱布袋装,置酒瓶中,倒入黄酒,加盖密封,浸泡7天,取去药袋,过滤即成。功效与主治:活血,理气,通经。适用于经行涩少,来经腹痛,经有血块,或月经不调等。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60~100毫升,随酒量饮服,以不醉为度。

月季花酒

配方:月季花12朵,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将月季花烘干,研细末;服用时,以适量黄酒调服。

功效与主治:活血祛瘀。适用于月经量少,经来不畅,少腹痛,有紫黑血块等。服法:用温热黄酒调,顿服。红花山楂酒

配方:红花15克,山楂30克,白酒半斤。

制作方法:将上2味药浸入酒中,密封瓶口,经常摇动,1周后可以服用。

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适用于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地榆酒

配方:地榆60克,甜酒适量。制作方法:将地榆研细末,服用时,以甜酒适量(约50毫升)煎煮药末。

功效与主治:凉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或过期不止,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面红唇赤等。服法:每日2~3次,每次6克。芍药黄芪酒

配方:白芍100克,黄芪100克,生地炭100克,艾叶30克,黄酒2斤。制作方法:将上述4味药物研捣成粗颗粒,以纱布袋装,扎口,入酒种密封浸泡7天即可。功效与主治:益气养阴,调经。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也可用于赤白带下。服法:每日3次,每次30~50毫升。痛经又称“经行腹痛”,可发生于月经前、行经中或月经后,以下腹部胀痛、闷痛、刺痛、绞痛,常连及腰部或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导致痛经的原因可有气虚、气滞、血瘀、血虚、阳虚寒凝等,因此,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表现选择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舒肝理气、温通经脉等不同治法的药酒。

红花苏木酒

配方:红花5~10克,苏木10克,川芎5克,当归8克,桂枝10克,黄酒150克。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加入黄酒和等量的水,同煎20~30分钟,去渣,分为2份。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止痛。适用于月经困难,痛经。

服法:每日1料,服2次,每次1份,温服。首乌酒

配方:制何首乌150克,生地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首乌洗净,焖软,切片;生地洗,切片,晾干水气。将2药同入酒中,密封浸泡,隔日搅拌1次,2周后开封,过滤去渣,即可。

功效与主治:补肝肾,益气血。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痛经。

服法: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归芎郁金酒

配方:当归9克,川芎9克,熟地9克,白芍9克,木香6克,郁金6克,元胡6克,黄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粗加工至碎,置于砂锅中,倒入黄酒,文火煎煮至300毫升左右,待凉,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活血行气,化瘀止痛。适用于妇女月经将来时脐腹疼痛。

服法:每日2次,每次50~100毫升。说明:本酒方为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味中医治血要方,今加理气化瘀药物,对血虚、血瘀气滞所致的痛经有一定疗效。

归附温经酒

配方:当归60克,制附子6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2味药物,轧碎,盛纱布袋中,入白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2周后取去药袋,即可服用。功效与主治:温经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妇女经期腹部冷痛,月经不畅等症。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温服30毫升,经前服用,连服5天。

当归元胡酒

配方:当归15克,元胡15克,制没药15克,红花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共捣碎,用纱布袋装,浸于酒中,密封7天,即可。功效与主治:活血理气止痛。适用于妇女月经欲来腹痛。服法: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5~20毫升。山楂活血酒酒

配方:干山楂片500克,当归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干山楂片洗净,去核,红花用纱布袋装,一同放入酒瓶中,倒入60度左右白酒至满瓶,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7天可以服用。功效与主治:活血,舒筋,消导。适用于劳力过度,身痛疲倦,妇女痛经以及冠心病,心绞痛。亦可助消化,降血脂,。服法: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酒服完,山楂可以拌白糖食用。

说明: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还可以降胆固醇、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及强心。

当归红花酒

配方:当归100克,红花100克,白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1)将当归、红花洗净,晾干;(2)把当归、红花装入酒器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0天,每5天摇晃一次;(3)过滤,去渣,取酒液备用。功效与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用于妇女月经衍期而经量偏少,经色暗,有血块,痛经、闭经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说明:本酒用于痛经时,应于月经前2~3天开始服用,每日2次,每次5毫升,至痛经停止时停服。若用于调经,则应于月经干净后服,7~10天为1个疗程。不能饮酒者,可将药酒隔水炖10分钟,让酒精挥发一部分再服用。

蚕砂酒

配方:蚕砂500克,白酒1000毫升。制作方法:(1)将蚕砂在铁锅中,用小火炒至微黄;(2)把炒好的蚕砂放入盛酒的容器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0天即成。功效与主治:化湿浊,通瘀闭。用治妇女闭经属于寒痰湿浊凝聚者,症状见经闭不行,带下粘腻,或形体肥胖,喉间有痰,脘腹满胀等。服法:取上清酒液,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说明:蚕砂性微温,味甘辛,能通湿痹而行月经,《本草纲目》说其能治“腹内宿冷,冷血瘀血”,用来治疗妇女经水不通。对不能饮酒者,可用碗隔水炖10分钟,令酒气挥发后饮用。

牛膝麻仁酒

配方:川牛膝500克,火麻仁90克,桃仁60克,黄瓜根90克,黄酒8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共捣碎,用纱布袋装,置瘀于酒中,密封浸泡7天,启封即可服用。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瘀。适用于妇女月经不通。服法:每日3次,每次温服30毫升。

泽兰赤芍酒

配方:泽兰叶90克,赤芍30克,当归30克,桃仁30克,甘草30克,黄酒4斤。制作方法:将桃仁去皮、尖,与其他各药共同加工成粗末状,用纱布袋装,扎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14天,即成。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经。适用于女子月经量少,渐渐不通。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50~100毫升。

常春酒

配方:常春果200克,枸杞子200克,黄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精上2味药捣令碎,放于酒瓶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

功效与主治:温通补虚。适用于女子经闭,羸瘦虚弱,腹部冷痛等。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饮1~2杯。白鸽煮酒

配方:白鸽1只,血竭30克,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将鸽子杀,去内脏,洗净;将血竭放入鸽子肚中,用针线缝住;将鸽子放酒中煮令熟,即可。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适用于妇女干血痨,闭经。服法:鸽肉分二次服完;酒佐餐或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说明:鸽肉调精益气,血竭祛瘀生新,加酒温通助阳,故本酒方是一张有效治疗女子干血痨的的食疗酒方。

二仁通经酒

配方:桃仁60克,麻子仁150克,黄酒3斤。

制作方法:将桃仁去皮、尖,与麻子仁同捣烂令匀,用纱布袋盛,扎紧袋口,放入酒坛中浸泡;将酒坛加盖,置于锅中蒸煮1~2小时,取出待冷,密封置阴凉处,经常摇晃,5日后开封,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经。适用于女子闭经。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50~100毫升。参茸补血露

配方:当归15克,川芎12克,丹参30克,鹿茸6克,枸杞子9克,五味子9克,白豆蔻9克,白术15克,莲子肉15克,茯苓神12克,远志15克,石菖蒲15克,何首乌12克,生地15克,甘草12克,白酒5斤,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将上药捣碎,盛纱布袋,入酒中密封浸泡;隔水煎煮3小时,取出候凉,埋土中3日以拔火毒。启封,取药渣,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养血通络。适用于肾虚,精血不足,瘀血内停引起的闭经,以及月经过多、带下、女子不孕、男子不育等。服法:每日3次,每次1小盅。牛膝参归酒

配方:川牛膝3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香附15克,红花10克,肉桂10克,白酒1斤。制作方法:经上述各药加工粗碎,入酒中浸泡,密封10日,每天加以摇晃,启封去渣,即可。功效与主治:温通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淤血停滞的闭经。服法:每天早晚各1次,早服10毫升,晚服20毫升。茜草根酒

配方:茜草根30克,黄酒300毫升。制作方法:将茜草根切碎,放砂锅内,倒入黄酒,用文火煮沸2~3分钟,过滤去渣,备用。功效与主治:行血通经。适用于妇女血滞所致的闭经。服法: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感冒是因外淫之邪侵袭人体而发生的一种疾病,以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恶寒、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所以,感冒多以风邪袭表引起。根据所受外邪特点的不同,临床上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又根据发病的特点,有表实(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和表虚(发热恶风、汗出、脉浮而濡细)的不同,又有夹湿、夹食、兼虚等多种证型。治疗感冒的药酒,以祛风寒为主,常用豆豉、葱、姜等配制而成,如荆芥豆豉酒、葱豉黄酒汤等;或用附子、肉桂等配制而成,治疗阳虚之人外感风寒,如肉桂酒。对外感风热者,也可以用药酒治疗,意在用酒以行药势,祛邪外出。

苦参酒

配方:苦参5克,桔梗3克,板蓝根10克,白酒250克。

制作方法:将上3味药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与白酒一同放在砂锅中,用文火煎煮10~15分钟,连药袋共倒进大口瓶中,密封备用。功效与主治:解毒清热防瘟。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

服法:在春秋季节或流感流行时期,口服5~10毫升,每日3次;或每日2~3次取酒5毫升,加开水50~100毫升,漱口。说明:不会饮酒者,可以棉签蘸酒擦洗鼻孔、口咽部,亦可起到预防感冒作用。

葵花酒

配方:向日葵籽和秋季采集的叶各100克,白酒300毫升。

制作方法:将葵花子捣碎,叶切碎,共同浸于酒中,2周后可以服用。

功效与主治:解散表邪。用于感冒头痛。

服法: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

说明:本方为民间验方。不会饮酒者,也可以水煎服用。

花椒酒

配方:花椒50粒,侧柏叶15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花椒、侧柏叶共捣碎,放入酒瓶内,倒入白酒(45度),密封浸泡,经常摇动,半个月后即可服用。功效与主治:辛温疏表,解热止痛。用于防治四时瘟疫,感冒发热、头痛。服法:在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晨空腹温饮10~20毫升。说明:本酒为民间验方,可用于预防流感。

桑菊酒

配方:桑叶30g,菊花30g,薄荷10g,连翘30g,芦根35g,桔梗20g,甘草10g,杏仁30g,米酒1000克。制作方法:将各药捣细末,以纱布袋包裹,放入酒器中,用酒密封浸泡1周。功效与主治:风温感冒初起,病位在上焦,发热不重,微恶风,咳嗽鼻塞,口微渴。服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ml。

说明:本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初起者,故处方中以辛凉解表药为主。风热感冒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恶寒,或微恶风;口干咽痛,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来浮数。

防风米酒

配方:糯米一斗,酒曲一升半,防风(切)半斤,苍耳子3升。

制作方法:将防风、苍耳子用水八升,蒸取六升,去渣,将药汁与米、曲共拌均匀,盛于瓷器中,放置温处发酵,一周后即成。功效与主治:解表散寒。用治外感风寒。

葱姜盐酒

配方: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白酒一盅。

制作方法:将上三味药放碗内,共捣如糊状,再加入酒调匀,然后倒入双层纱布包之。功效与主治:散寒疏表。用于感冒发热。

服法:使用方法:本法用于外擦。使用时,涂擦患者前胸、后背、手心、脚心及奈窝、肘窝等处,涂擦一遍后,嘱患者安卧得汗出则热可退。说明:本酒方法属于外用汗法,自古有之,在民间应用很广,对于高热无汗者较为适用。

茶酒

配方:红茶5克,姜汁3克,白酒或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红茶放入保温杯中,倒入沸水浸泡5分钟,再倒入生姜汁和适量白酒或黄酒即可。功效与主治:散寒解表,活络。适用于感冒伤风,畏寒头痛,四肢酸痛等。服法:每日1~2剂,当茶饮服。

说明:茶叶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维生素、麦角甾醇及挥发油等,其作用十分广泛,有兴奋、强心、利尿、杀菌、抗炎等功效。本酒治疗风寒感冒头痛效果较好。

荆芥豉酒

配方:豆豉250克,荆芥10克,米酒750克。

制作方法:上2味,同酒煎5~7沸,去渣,收贮备用。

功效与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服法:感冒时,将酒加温,随量饮之。每日2~3次,以汗微出为度。葱豉黄酒

配方:豆豉15克,葱白30克,黄酒50毫升。

制作方法:先煎豆豉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白煎煮5分钟,最后加黄酒,待煮沸后停火,即成。功效与主治: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服法:每日2次,趁热顿服。

说明:豆豉是大豆经蒸罨加工发酵而成,性味辛甘,微苦而寒,能解表发汗,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效果较好,且发汗而不伤阴,可用于各种外感表证。本酒因加用葱白,故适于风寒感冒。不会饮酒者,亦可以豆豉、葱白二味加水煎服,称为葱豉汤。

紫苏酒

配方:紫苏、荆芥各20克,陈皮10克,白酒2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三味中药洗净晾干,用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取酒液服用。

功效与主治:祛风散寒。用于治疗感冒恶风寒,微发热,胸脘痞闷,或有呕恶,鼻流清涕,咳嗽痰清稀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温服。

说明:本酒中药物均属辛温之品,适用于风寒感冒。

预防感冒酒

配方:炙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紫苏12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红枣20克,黄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列各药捣碎,装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置于酒瓶内,倒入黄酒,密封浸渍30天,即可。功效与主治:益气疏风固表。用于卫表不固,体虚容易感冒。

服法:每日2次,每次30~50毫升。

说明:本酒有预防和治疗感冒作用,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者较为适意。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西医多将其分为神经性、血管性、精神紧张性、占位性等。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汇于此,故凡外感六淫之邪,或脏腑经络病变,都可引起头痛。因而,临床上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因外感而引起的头痛,多为风邪所致或夹有风邪,而酒能辛散风邪,故多用酒与其它疏风止痛药物相配,用于治疗外感头痛。头痛因内伤引起者,有血瘀、血虚、痰浊、气虚、肝阳上亢等原因不痛,因酒能温通经络,散瘀血,故尤宜于治疗血瘀头痛,以及病久入络的头风病。

偏头痛熏酒

配方:白酒60~120毫升,食用碱9~12克。制作方法:将白酒加热,再放入食用碱,至酒热蒸腾,即可。

功效与主治:通窍止痛。用于偏头痛。

服法:使用方法:趁酒蒸腾时,以鼻闻酒的热气,至鼻内流出很多鼻水来。说明:本方是民间验方。亦可用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鼻塞、流脓涕等。

辛沙蔓荆酒

配方:细辛3克,沙参30克,蔓荆子10克,川芎30克,米酒3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述4味药加水1000毫升,煎至700毫升,再加入米酒,煎数沸,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散风止痛。用于治疗偏头痛、血管性头痛或神经性头痛。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7日为1疗程。芎芷酒

配方:川芎6克,白芷6克,糯米酒60毫升。

制作方法:将川芎、白芷加工碎,倒入米酒,隔水蒸20~30分钟,去渣,即可。功效与主治:散风止痛。用于治疗偏头痛,或感冒头痛。服法:每日睡前服1次。

菊花地黄酒

猪脑酒

配方:新鲜猪脑2只,生姜汁1小杯,黄酒1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猪脑洗净,放入瓷罐内,加姜汁、黄酒,隔水蒸熟。

功效与主治:填精补脑。用于治疗头痛绵绵,时痛时止。服法:趁热一顿服完,每日1次或隔日1次。

说明:胆固醇高者不宜服用。

桃仁酒

配方:桃仁5粒,白糖5克,黄酒50毫升。

制作方法:将桃仁捣成泥,放锅中,加入黄酒,以小火煮10分钟,加入白糖,搅拌,即可。功效与主治: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有脑震荡病史的头痛。

服法:每日2次,顿服,温饮。复方蔓荆子酒

配方:蔓荆子120克,菊花60克,川芎40克,防风、薄荷各60克,黄酒l公斤。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捣碎,用酒浸于瓶中,隔日略加摇晃,7日后去渣,密封备用。功效与主治:疏风清热,清头明目。用于治疗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服法:每次饮15毫升,渐加至20毫升,每日3次。说明:本酒亦可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蔓荆子酒

配方:蔓荆子200克,醇酒500克。

制作方法:将蔓荆子捣碎,用酒浸于干净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功效与主治:疏风清热。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头昏头痛及偏头痛。

服法:每次徐饮10~15毫升,每日3次。

说明: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偏正头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的醇浸液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维持作用长。

当归酒

配方:当归30克,好米酒1000克。

制作方法:将当归洗净,与酒一同煎煮,取600毫升即成。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活血养血。用于血虚夹瘀所致的头痛.其痛如细筋牵引或针刺,痛连眼角,午后尤甚,兼双目发涩,心悸怔忡,面色萎黄,眩晕等,舌质淡红,可有瘀斑或瘀点。服法:每日2~3次,适量饮用。说明:孕妇禁忌服用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排泄水样为特征的疾病;消化不良则多与泄泻同时存在,二者在病因方面都与感受外邪,饮食损伤,七情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在临床表现上,泄泻又分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脾肾虚泻等类型,药酒用于这类疾病,以寒者用之为多,如党参酒、辣椒酒等。

草果陈皮酒

配方:草果10克,山楂20克,陈皮15克,白酒250克。

制作方法:将上3味药切碎,用纱布袋装,扎紧带口,放入酒中浸泡7~10天,即可。功效与主治:温中健脾,开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或胃脘闷胀,食欲不振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说明:草果产于广西、云南、贵州,性味辛温,主要功能是燥湿温中,消食止呕,并有除痰截疟的作用。对内热者,不宜服用。

金桔酒

配方:金桔500克,蜂蜜120克,白酒1500毫升制作方法:将金桔洗净,晾干,切片,与蜂蜜同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泡2个月即成。功效与主治:理气解郁,开胃止咳。用于食欲不振,食滞胃呆,咳嗽痰稀白等。服法:每日2~3次,每次15~30毫升,温服。说明:金桔,又名金枣、圆金柑,两广地区又称年桔。《本草纲目》称其“下气快膈,止渴解酲,皮尤佳”。金桔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绝大多数积蓄在果皮中。金桔中的金橘甙有增强毛细血管弹性作用,可防止血管脆性增加而破裂。此外,金桔有开胃解酒的作用,又能理气化痰,温胃和血,所以此酒对消化不良,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辣椒酒

配方:红辣椒4个,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红辣椒切碎,放入白酒中浸泡5天,取上清酒液服用。功效与主治:功效:祛寒温胃。用于胃寒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砂仁橘红酒

配方:砂仁20克,橘红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橘红洗净,与砂仁同在锅中炒热,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投入白酒中浸泡7~10日即可。

功效与主治:理气宽胸,和胃化痰。适用于脾胃虚弱,气滞不行,胸闷腹胀,饮食不香等。

服法:每日1~2次,每次10~20毫升。

说明:橘红是橘子皮去除内层白色后的部分,有行气、和胃、化痰等作用。

山楂酒

配方:生山楂100克,陈皮3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山楂、陈皮拣洗干净,山楂切片,放入酒瓶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5天即可,取上清液饮服。功效与主治:消食积,降血脂。可用于伤食腹胀,以及高血脂、肥胖症等。服法:每日1~2此,每次10~20毫升。

说明:市售成品酒“山楂酒”亦有此酒同样功效,可以选购。

神曲酒

配方:神曲10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神曲稍炒热,用纱布袋装,置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功效与主治:消食化积,适用于伤食脘腹闷胀,消化不良及酒宴后消食助消化等。服法:每服10~20毫升,每日2次,或需要时饮服。说明:神曲是用药物与酒曲经加工发酵制成的中药,主要有消食导滞,行气健脾胃的功效。

青梅煮酒

配方:青梅50克,黄酒120毫升。制作方法:将青梅洗净,放入瓷碗中,加黄酒,隔水蒸20~30分钟即可。

功效与主治:和胃消积,行气止泻。适用于消化不良,腹泻溏稀等。

服法:每日1~2次,每次20毫升。说明:本酒也可用于食欲不振、蛔虫性腹痛。

党参酒

配方:老条党参1只,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党参选用粗大连须者,约50克左右,将其拍出裂缝,放入酒瓶中,加酒浸泡,封口7日后取用。酒尽再添,味薄后,可取参服食之。功效与主治:补气健脾,用于脾虚泄泻,四肢无力、食欲不佳;肺气虚弱,气短咳嗽、声音低微;血虚面色萎黄,头晕心慌,口渴等。服法:随量饮之,佐餐更佳。

说明:党参可用人参代替,药力更佳。表证未解,中满邪实者忌服。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脑血管病以及美尼尔氏症等病的过程中。眩晕即头晕眼花,眩者目昏眩,晕者头旋转。眩晕发作时,轻者闭目可止,片刻即过;重者不能站立,并常伴恶心、呕吐、汗出,以致昏仆等症。其病因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致使阴阳气血失和而发作。对那些久病内伤,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选用药酒治疗,尤其是对于血压高、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又嗜酒的患者,最为适合。治疗本症的药酒常选用菊花、枸杞、熟地、生地、当归、杜仲、黄芩、山萸肉、山药、天麻、石菖蒲、桑椹子、五味子、丹参、防风等。

桑乐酒

配方:桑叶250克,糯米3斤,酒曲适量。制作方法:取春桑叶(农历四月桑叶茂盛时采集)和冬桑叶(农历十月采集)各半,洗净,切碎,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以煎好的桑叶汁拌糯米蒸熟,加入酒曲,拌匀,放于温暖处发酵20日,至酒潮足,榨取酒液,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滋养肝肾,清利头目。用于肝肾不足,头目昏花。

服法:每日2次,每次15毫升。或随量饮服,勿令醉。

说明:桑树有“东方自然神木”之称,桑叶味甘,微寒,入肝、肾经,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胆碱、黄酮甙等成份,可养肝阴,清头目,并有降压、降血糖作用。此酒方载于清代《养生须知》,原名“神仙延寿丹酒”,称此酒可“清上补下,调和百脉,清相火,补肝肾,聪耳明目,润肌肤,美容颜。久服老变童颜,乌须黑发,广嗣延年。”原方用桑枝,今改用桑叶。此外,制作本酒时,直接用米酒浸泡,隔水煮1小时,放置10天,亦可。

松花酒

配方:松花粉100克,白酒2斤。制作方法:将松花粉用绢布袋装,扎紧袋口,浸于酒中,密封浸泡10天,经常摇动。启封去药袋,即可。功效与主治:养血祛风,益气平肝。用于风眩头晕,高血压等。

服法:每次饭后饮服10~15毫升。说明:松花粉又名松黄,为马尾松的雄花花粉。性微温,味甘,含有多种氨基酸、糖类、多种维生素、酵类及油脂等。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防治心血管病、中风和神经衰弱等病的功效。

万年青酒

配方:万年青150克,熟地100克,山药200克,桑椹子120克,黑芝麻60克,花椒30克,南烛子30克,白果15克,白酒20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上药切碎,以纱布袋盛,扎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振摇1次,1个月后即可饮服。功效与主治:滋补肝肾,养血益精,乌发聪耳。适用于肝肾虚亏,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糊,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毛发干枯,未老先衰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空腹服20~30毫升。

说明:南烛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功能强筋骨,益气固精,用于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梦遗滑精等。本酒适于中老年人常服。不耐饮酒者,可用黄酒浸泡药物。

配方:菊花30克,干地黄15克,当归10克,枸杞2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四味中药洗净炒干,用纱布袋包,置白酒中浸泡2~3周即成。功效与主治:滋肾平肝清热。用于治疗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肾虚肝旺之症。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天麻川芎酒

配方:天麻80克,川芎30克,白酒2千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加工成粗末,用绢袋盛,扎紧口备用。将白酒倒入干净酒坛中,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于火旁煨热,然后放阴两干燥处。经常摇动,14日后开封,去药袋,贮瓶备用。功效与主治:功效与主治;活血熄风。适用于头风头痛,眩晕等。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饮服15~30毫升。菊花白芷酒

配方:当归30克,生地30克,菊花30克,白芷30克,白酒2千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加工成粗末,以绢袋盛,扎紧口备用。再将米酒倒入干净酒坛中,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经常摇动,14日后开封,去药渣袋,贮瓶备用。功效与主治:平肝清热,疏风止眩。适用于各种头风头痛,耳鸣目眩。

叶酸桑椹酒

配方:三叶酸250克,黑桑椹250克,米酒3斤。制作方法:上药将三叶酸切细,与黑桑椹一同放入干净器皿中,用醇酒浸之,封口,经7天后开封,取上清液饮服。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燥热咳嗽,小便不利等。

服法:不拘时,每日随量饮之,勿醉。说明:三叶酸即酢浆草,全草入药,味酸,性寒,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的作用。民间亦有用酢浆草根10克,甜酒适量煎服,治疗跌打损伤。

菊花枸杞酒

配方:白菊花60克,枸杞子60克,黄酒2斤。制作方法:将上述二药加入绍兴黄酒,密封浸泡10~20天,去渣过滤,加蜂蜜适量即得。功效与主治:清肝明目止眩。用于治疗久患头风头痛、眩晕等。服法:每日早晚各服一小杯。薯蓣酒

配方:薯蓣5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30克,人参30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共放入酒中浸泡,10天后可以饮用。

功效与主治:功效与之治:补脾益肾,用于诸风眩运,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耳鸣。服法:每服20~30毫升,每日服2~3次。

说明:薯蓣即山药,方中是干品的量,如用鲜品,可用150克。

枸杞桂圆酒

配方:枸杞子、龙眼肉各60克,好白酒500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浸入酒中,加盖密封,7天后即可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心脾。用于治疗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腰酸肢软,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对无明显症状者,亦可饮用,有滋补营养之功效。服法:每日1~2次,每次饮l小杯。

菊花醪

配方:甘菊花10克,酒酿适量。制作方法:将洁净的甘菊花剪碎,与酒酿适量放在小锅内,拌匀,煮沸即成。功效与主治:清肝明目。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等病症的食疗。

服法:每日2次,顿服。

说明:本酒对肝阳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菊花酒

配方:甘菊花500克,地黄、当归、枸杞各200克,粳米1000克,酒曲适量。制作方法:将菊花、地黄、当归、枸杞煎汁,滤渣;米煮半熟,沥干;酒曲压成粉。再将米、曲加入药汁搅拌均匀,装坛内,周围保温,令发酵,7后可服用。功效与主治:养血祛风。用于治疗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目眩,痿痹等,久服可消百病。服法:每次20~30毫升,日服2次。说明:本方选自《本草纲目》,卷二十五附诸药酒条下云:“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也可以直接将菊花30克,生地、当归各10克,枸杞20克放入500毫升白酒中浸泡10天,取上清酒液饮用。

失眠在中医古籍中有多种称谓,如“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不寐”等,造成失眠的原因较多,常由七情所伤、心睥两虚、痰热内扰、胃气不和、血虚肝旺以及外感邪热等造成。健忘则为记忆减退,容易忘事。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故健忘和失眠在中医病症中都属于心系疾病,与心血不足,神明失舍有关。所以,中医治疗失眠健忘多从养心安神入手。治疗失眠的药酒,大多适用于以虚证表现为主者,如肝肾不足、心脾两虚、血虚肝旺等证。

竹叶酒

配方:淡竹叶150克,糯米1斤,甜酒曲适量。

制作方法:将竹叶煎煮取汁,以药汁浸米,同煮熟,摊凉后,加入甜酒曲,拌匀,置温暖处发酵,作成甜酒酿服用。功效与主治:清心除烦。适用于热病后心烦,难以入寐,并有通利小便作用。服法:每日早晚各服酒酿一小杯。说明:本酒方出于《本草纲目》。市售的竹叶有青竹叶和淡竹叶之分,本酒取淡竹叶,味甘淡而性寒,入心、胃经,可清热除烦,利尿。故李时珍记载此酒可“治诸风热,清心畅意”。本酒也可用冷浸法制作,方法为取淡竹叶50克,白酒500毫升,将淡竹叶切碎,装入纱布袋,浸泡酒中,五日后饮用。

龙桂养血安神酒

益智聪明酒

配方:远志15克,熟地30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15克,石菖蒲15克,川芎10克,地骨皮30克,米酒3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拣去杂质,冲洗干净,晾干;用米酒适量润透各药,隔水蒸30分钟,取出待凉,装入酒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2周,过滤取渣,备用。功效与主治:补益心肾,安神益智。适用于身体虚弱,记忆力减退,经常头痛头晕,睡眠不宁,精神不振,心悸不安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

麦冬补心酒

配方:麦冬60克,柏子仁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桂圆肉50克,生地30克,米酒5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切碎,用绢布袋装,放入酒器内,倒进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个月。启封后,过滤去渣,即可饮用。功效与主治:补血养心,益阴安神,健身养颜。适用于心阴不足引起的心烦心悸,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倦怠,容颜憔悴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六味枸杞酒

配方:枸杞子60克,熟地60克,茯神20克,檀香2克,何首乌60克,夜交藤30克,米酒4斤。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加工成粗粒,用绢布袋盛,扎紧袋口,放入干净酒坛中,倒入米酒,加盖密封浸泡,隔日摇动,14日后开封,取上清酒液饮服。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养精血,安心神。适用于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神不安,面容憔悴,腰膝酸软等。服法:每日2~3次,每次20毫升。

说明:酒服完后,可以再加,再服,直至味淡。

酸枣仁煎酒

配方:酸枣仁50克,乳香50克,牛黄0.3克,朱砂5克,蜂蜜120克,糯米150克,米酒300毫升。制作方法:1.将酸枣仁和糯米略炒,磨成细末;2.将乳香、牛黄、朱砂各自研细末;3.将乳香、酸枣仁与糯米、蜂蜜同置于锅内,加入米酒,用小火熬成稀糊状,待冷后,加入牛黄、朱砂,搅拌均匀,倒入干净瓷器中备用。功效与主治:除烦安神。适用于烦躁失眠,心神不宁等。

服法:每日睡前服20~30毫升。

茯神甘草酒

配方:茯神90克,人参45克,陈皮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30克,炒枣仁120克,青皮20克,当归30克,白酒5斤。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粗加工成碎颗粒,用绢布袋盛,扎紧袋口,放入干净酒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隔日摇动,14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后贮瓶备用。功效与主治:养血安神,理气健睥。适用于心气虚,失眠,饮食减少等。

鸡子阿胶酒

配方:鸡蛋黄4只,阿胶30克,黄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黄酒以小火煮沸,加入阿胶,烊化,再加入鸡蛋黄和少许精盐,搅匀,再煮沸,取下冷却,装罐备用。功效与主治:滋阴补血,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体虚乏力,耳鸣目暗等病症。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随量温饮。

说明:本酒对血浆胆固醇较高者,慎服用。

灵芝丹参酒

配方:灵芝30克,丹参10克,三七5克,米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粗加工成碎颗粒,用绢布袋盛,扎紧口;将米酒倒入干净酒器中,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阴凉处;经常摇动,15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将酒液贮存备用。功效与主治:滋补肝肾,养血,用于腰膝酸软,眩晕失眠等。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20毫升。读书丸浸酒

配方:远志18克,熟地18克,菟丝子18克,石菖蒲12克,川芎12克,地骨皮24克,白酒600毫升。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粗加工成碎粒,置于干净酒器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放于阴凉干燥处;经常摇动,2周后开封,滤去药渣,贮入干净瓶中备用。功效与主治:补益心肾,安神益智。用于健忘,记忆力减退。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0毫升。说明:本酒原方名为“读书丸”,是《证治准绳》记载的一个主治健忘的方剂,后改为酒剂。,近年有人报道用此酒对25位青年健忘患者作了临床观察,服用2~3周后,即获明显疗效。

孔圣枕中酒

配方:酥龟版60克,生龙骨60克,远志60克,菖蒲60克,黄酒适量。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加工成散剂,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散9克,以黄酒适量调匀即成。功效与主治:滋阴养心安神,用于治疗健忘,以心神不宁。

服法:每日早、午、晚各1次,每次空腹顿服。说明:本方载于《医部全录》,原名为“孔圣枕中方”,亦可制成丸剂。原方曰:“常服,令人大聪”,可资参考。

桂圆酒

配方:桂圆肉250克,白酒400毫升。制作方法:将桂圆肉切碎,装入瓷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5~20天即成。

功效与主治:养血安神。治疗神经衰弱,失眼,健忘,心悸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五味子酒

配方:五味子200克,白酒400毫升。制作方法:将五味子检洗干净,放入白酒中浸泡,每3天搅拌1次,半月后可以服用。功效与主治:敛阴滋肾,生津安神。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所致的失眠、头晕、心悸、健忘乏力、烦躁等。也可用于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泻久痢等。服法:每日午、晚饭后饮服5~15毫升,也可佐餐饮用。说明:本酒配方中的五味子为北五味子,制备时,也可加少量蜂蜜或蜂乳。

地黄酒

配方:熟地24克,枸杞子12克,何首乌12克,薏苡仁12克,沉香末1克,龙眼肉10克,陈年米酒3斤。制作方法:将上药捣成碎粗粒,用绢布袋包,扎紧袋口,放入酒器中;将酒注入酒器中,加盖密封浸泡,每2天搅拌或摇晃1次;15天后取上清酒液饮服。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养心安神。可治疗失眠症,表现为经常性睡眠困难,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睡后无清新感,反而精神不振,有时甚至通宵难以成眠。服法:每次饮5~10毫升.临睡前温照,不宜多饮。熙春酒

金樱子酒

配方:金樱子500克,党参50克,淫羊藿50克,川续断50克,白酒5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切碎,用纱布袋盛,扎紧袋口,放白酒中浸泡15天,隔日摇动酒瓶1~2次。取上清酒液饮服。功效与主治:补肾壮阳,收涩止遗。用于治疗遗精,早泄,以及小便频数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25毫升。硫磺酒

配方:纯净硫磺75克,花椒75克,诃子72个,白酒10公斤。

制作方法:将硫磺、花椒、诃子三味药分别用双层纱布袋包好,扎紧袋口,放进酒坛中,密封浸泡10日以上。饮用后,硫磺不换,花椒3个月换一次,诃子2个月换一次。每饮用1000毫升酒,即兑入白酒1000毫升,依此比例加料。功效与主治:温肾壮阳,固气涩精。用于治疗形寒萎顿不振,腰膝酸软冷痛,阳痿,滑精,精冷,白带清稀而多,以及须发早白,耳聋目暗等,并有健身延寿作用。服法:每次10~20毫升,早晨和临睡钱各服一次,或按需要和体质服用,不宜大量饮用。说明:本酒方出自明朱所辑著的《普济方》,该书谓此酒“服至经年,发鬓再黑,暖水脏(注:水脏即指肾),明目,皮肉红润,康健延年,久服无毒,自然减棉衣”。方中的主药硫磺有补命门真火,消沉寒痼冷,壮阳道,坚筋骨,长肌肤,益气力等功效。据现代医学研究,还原态硫能与血液中的亲电子活性中心、过量质子及过氧化物迅速结合,表现出软化血管、吸收性化瘀、疏通微循环、调整血压、恢复心率和增强免疫等多种效应。但应注意,普通的天然硫磺含有杂质,有毒性,不宜用来浸酒。宜选用经过加工的纯净硫磺或精制硫磺为妥。本酒热性较剧,仅适于年老阳气衰

温肭脐酒

配方:海狗肾1具,人参15克,淮山药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方法:将海狗肾洗净,切片;人参、山药切片,同装入纱布内,扎紧袋口;将药袋放入酒瓶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5天即成。功效与主治:补下元,益精髓。用于肾阳虚衰,精气不足引起的小腹及腰脊冷痛,小便频多,畏寒喜暖,阳痿不举,女子不孕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一小盅。

说明:温肭脐即海狗肾的处方名。除浸酒外,亦可以将海狗肾用酒浸后,捣烂,与糯米、酒曲同做成酒酿,饮酒,食酒糟。

仙灵脾酒

配方:仙灵脾6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仙灵脾洗净,沥干,装入干净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投进盛酒的瓶中,加盖密封,浸泡10天,取酒饮服。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可治疗肾虚,命门火衰引起的腰脊疼痛无力,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麻木不仁等。服法:每晚睡前饮30毫升。

说明:仙灵脾又称淫羊藿,有补肝肾,壮肾阳,温命门,强腰脊的作用。

虫草雪莲酒

配方:冬虫夏草50克,雪莲花30克,白酒1000毫升。制作方法:将冬虫夏草、雪莲花与白酒共同浸泡15日即成。

功效与主治:补肾益精。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服法: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虫草与雪莲花待酒尽后可服食。

鹿茸虫草酒

配方:鹿茸片20克,冬虫夏草30克,山药30克,好白酒3斤。制作方法:将上药浸于酒中,密封浸泡10天,取上清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填精壮阳。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耗所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0~15毫升。

说明:本酒对中老年人肺肾两虚,动则气喘,怕冷,腰膝无力者有较好疗效。

巴戟熟地酒

配方:巴戟天60克,熟地45克,枸杞子30克,制附子20克,菊花60克,蜀椒30克,白酒3斤。制作方法:将蜀椒略炒,与其余各药共捣碎,装纱布袋,放酒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隔日晃动1次,7日后取去药袋即可。功效与主治: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久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空服温饮1~2小盅。羊肾酒

配方:羊肾1对,沙苑蒺藜120克,仙灵脾120克,仙茅120克,桂圆肉120克,薏苡仁120克,白酒10斤。制作方法:将羊肾洗净,与其余各药同置于酒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2周,过滤,取上清酒液饮服。功效与主治:温阳补肾。适用于阳虚体弱,筋骨不健,腰膝酸软,阳事不举,精冷清稀,婚后无嗣等。服法:每日1~2次,每次10毫升。

说明:阴虚者不宜服。

蛤蚧鹿鞭酒

配方:蛤蚧1对,鹿鞭1具,巴戟天30克,肉苁蓉30克,枸杞子30克,山茱萸100克,沉香4克,蜂蜜50克,白酒5斤。制作方法:1.将蛤蚧洗净,去头足,切成小块;鹿鞭酒浸,炙酥,切段。2.将其余各药加工成粗粒,与蛤蚧、鹿鞭共同盛于绢布袋中,扎紧袋口,置于干净酒坛中。3.酒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放置于阴凉处,3周,隔日摇动数下。4.启封,去药袋,将炼过的蜂蜜倒入酒内,搅拌均匀,用细纱布过滤,贮于干净酒瓶中备用。功效与主治:补肾壮阳。适用于肾虚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精神萎靡,小腹冷痛,行走无力,动则喘促等。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5~10毫升。说明:本酒对老年人阳虚体弱者有滋补健体之功,可以经常饮服。但阴虚火旺者忌服用。

二仙酒

配方:仙茅120克,仙灵脾120克,五加皮120克,龙眼肉100枚,白酒8斤。制作方法:先将仙茅用米泔水浸1宿,晾干;将上述4味药切片,装入绢布袋中,扎紧口,密封浸泡于白酒中,3周后即可饮用。功效与主治:补肾温阳除湿。用于肾阳虚衰而有虚寒表现的阳痿症,也适用于腰膝酸软,精液清冷,小便清长,手足不温等命门火衰的表现。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毫升。

说明:本酒对有五心烦热、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禁服。此酒方出自《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该书介绍,如饮用本酒时兼服葆真丸,治疗效果尤佳。葆真丸配方:鹿角胶、杜仲]、山药、川楝子、茯苓、熟地、菟丝子、山萸肉、北五味、川牛膝、益智仁、远志、小茴香、补骨脂、葫芦巴、柏子仁、穿山甲、沉香、全蝎、肉苁蓉。

韭菜子酒

配方:韭菜子5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韭菜子研捣盛粗末,装入酒瓶中,倒进白酒,加盖密封浸泡7~10天,每天摇动数下;静置,取上清酒液饮用。功效与主治:补肾助阳,固精。适用于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毫升。助阳酒

配方:党参15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沙苑蒺藜15克,淫羊藿15克,母丁香15克,远志肉5克,沉香4克,荔枝肉7枚,米酒2斤。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加工成粗颗粒,以纱布袋盛,扎口,密封浸泡于米酒中3天。将酒器隔水煮15分钟,取出,用冷水浸,拔火毒,放置于阴凉处3周,取去药袋即可。功效与主治:补益壮阳。用于阳痿不举。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2小盅。对虾酒

配方:新鲜大对虾1对,白酒250毫升。制作方法:将对虾洗净,置于瓷器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周后,可服用。功效与主治:益肾壮阳。用于性机能减退,阳痿,遗精等。服法:每日随量饮酒或佐餐,酒用尽后,对虾烹炒食用。说明:虾肉甘温,有温阳补肾的作用,对男子精液少,精子活动力低,以及阳痿,早泄等肾虚者,可以经常食用活河虾,以食疗。

狗肾枸杞酒

配方:黄狗肾1具,枸杞子30克,蛇床子20克,蜈蚣3条,白酒(或黄酒)2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放入干净酒器内,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即可。饮用时取上清酒液服用。功效与主治:壮肾阳。用于男子阳痿。

服法:每日1次,每次温服1盅(30~40毫升)。

黑豆紫酒

配方:大黑豆30克,川断20克,黄酒1杯。

制作方法:将川断研切细碎,黑豆炒香熟,2味一同加黄酒煎煮至半杯。功效与主治:解痉止痛。可用于慢性腰痛或妊娠腰痛。

服法:每日1~2次,温热一次顿服。说明:本酒方收载于《本草纲目》,黑豆、川断均有安胎作用,故此酒可治疗妊娠妇女腰部疼痛,但应注意量不宜大。酒有活血作用,对怀孕初期及坐胎不固者,不宜服用。

杜仲故纸酒

配方:杜仲30克,破故纸18克,苍术18克,鹿角霜18克,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将上药加工成粗粉,浸入酒中10天,密封,经常摇动。开封后过滤去渣,取酒液饮服。功效与主治:强腰壮肾,温阳祛寒。适用于风湿腰腿疼痛。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2小盅。说明:破故纸即补骨脂的别称,有补肾、强筋骨作用。

伸筋草酒

配方:伸筋草20克,牛膝15克,制川乌12克,制草乌,6克,鸡矢藤9克,白酒500克。制作方法:将以上各药捣碎成粗颗粒,放酒瓶中,加入白酒,密闭浸泡15天,经常摇动,过滤去渣,即可。功效与主治:祛风湿,通筋络。适用于腰腿疼痛,腰膝酸软,关节不利,四肢麻木等。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20~30毫升。说明:制川乌、制草乌有一定毒性,不宜多用。此酒阴虚内热者不宜服用。

加味地黄酒

配方:熟地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七20克,白酒20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上药研粗末,用布袋盛,扎口,浸于白酒中,密封浸泡15天,隔日摇动1次,取去药袋,过滤即成。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疏通经络。用于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等。服法:随酒量饮服。或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

肾着酒

配方:肉桂30克,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15克,白酒适量。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功效与主治:通阳利湿。用于肾阳虚,寒湿凝滞腰部脉络引起的身重,腰部冷痛似肿,如坐水中,不渴,小便正常的病症。服法:每日3次,每次取药末3~6克,以白酒50毫升调,上文火煮5~6沸,热饮,顿服。说明:本酒取方于《金匮要略》中的苓桂术甘汤,主治病症名为“肾着”,故取名肾着酒。

萆解胜湿酒

配方:萆解100克,杜仲100克,枸杞根皮150克,白酒1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3味药粗研,盛袋中,以白酒浸泡,瓶口密封,置锅中隔水蒸煮2小时左右,取出候冷,放置3天,去药袋,过滤即成。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壮腰止痛。用于风湿腰痛,久湿痹不散。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或随量饮服。温酒服用。腰痛酒

配方:杜仲30克,补骨脂20克,苍术15克,鹿角霜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研捣成粗粒状,用绢布袋装,浸于白酒中,密封置7日,过滤去渣,即成。功效与主治:温肾散寒,祛风除湿。用于风湿腰痛,及长年腰腿疼痛。

服法:每日2次,空腹温服20毫升。痛灵酒

配方: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田三七25克,马钱子25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1.将生川乌、生草乌洗尽切片,晒干,用250克蜂蜜小火煎煮至干勿焦;马钱子去毛,用植物油炸微焦;三七捣碎。2.上述各药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00毫升,浓缩至300毫升;第二次加水1000毫升,浓缩至200毫升,二次煎液共500毫升,待冷后,加入白酒,搅拌均匀,即成。功效与主治:散风活血,舒筋活络。用于慢性腰腿痛。服法:每日3次,每次5毫升。说明:本酒对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均有较好疗效,但酒方中的川乌、草乌、马钱子均有一定毒性,配制和服用时,一是要炮制,二是注意服用量,不宜多饮服。

首乌苡仁酒

配方:生苡仁120克,制首乌180克,白酒2斤。制作方法:上药捣碎,浸于酒中,密封,置阴凉处15日,去渣备用。功效与主治:养血祛风除湿。用于肾虚风寒腰痛。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2盅。

海桐皮牛膝酒

配方:海桐皮100克,牛膝50克,川芎30克,羌活30克,地骨皮30克,五加皮30克,薏苡仁30克,生地60克,甘草15克,杜仲30克,白酒5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研捣碎,以绢布袋盛,置于酒中,加盖密封浸泡冬季浸泡21天,夏季浸泡7~10天,隔天摇动1次,取去药袋,过滤备用。功效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风湿痹阻引起的腰痛,或腰部酸痛、沉重,伴有下肢无力等症候。服法:每日3~4次,每次1小杯。以连续服用为宜。孕妇禁忌。说明:本酒方传说出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传信方》,但原书已经散佚,现见载于多部古代方书,用药剂量稍有不同。

杜仲丹参酒

配方:杜仲3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黄酒1斤。制作方法:上药共制成颗粒状,用酒浸泡7日,去药渣,饮上清液。功效与主治:强腰活血。用于腰腿痛。

服法:不拘时,随意温服。说明:本酒中杜仲补肾壮腰,丹参、川芎活血祛瘀,所以适用于疼痛性质较轻,血瘀凝滞经络的陈伤性或劳损性腰痛。

羌活酒

配方:羌活150克,独活60克,五加皮90克,生地150克,黑豆200克,米酒3斤。制作方法:1.羌活、独活、五加皮3药捣成粗粒;生地浓煎汤,约200毫升左右;黑豆炒熟。2.将上术各药纳米酒中,黑豆趁热下,置于火上2~3沸,取下候冷,去药渣,过滤备用。功效与主治:祛风湿,壮腰。用于腰痛,俯仰困难。服法:每日2次,每次温饮30毫升。狗脊酒

配方:狗脊3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萆解30克,牛膝30克,川芎30克,独活30克,制附子20克,白酒3斤。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共捣成粗粒,用布袋装,入酒中,密封,隔水煮3小时,冷却,静置5天,取出药袋,即可服用。功效与主治:祛风湿,强腰脊。用于腰痛强直,难以舒展。服法:每日3次,每次温服1酒盅。

THE END
1.酒姓取名字大全集酒思雅,酒泽华,酒峻鸿, 酒函诚,酒湘湘,酒峻铭, 酒炳衡,酒嘉琪,酒沐琰, 酒惠媛,酒侯霖,酒玉婷, 酒宸阳,酒奂屹,酒梓妍, 酒可欣,酒艺涵,酒梓晗, 酒周慕,酒佳淇,酒隽鸣, 酒诚,酒振铭,酒思尹, 酒耀尹,酒博滔,酒刘轩, 酒语嘉,酒一米,酒徐滢, https://www.xieword.com/mingzidaquan/153839.html
2.茶酒店铺名字大全有创意起名工具5. 茶酒阁 6. 茶酒轩 7. 茶酒斋 8. 茶酒庄 9. 茶酒舍 10. 茶酒馆子 11. 茶酒小馆 12. 茶酒小屋 13. 茶酒小楼 14. 茶酒小阁 15. 茶酒小轩 16. 茶酒小斋 17. 茶酒小庄 18. 茶酒小舍 19. 茶酒之家 20. 茶酒之屋 21. 茶酒之楼 22. 茶酒之阁 https://www.22tools.com/581d70c926.html
3.玫瑰花茶创意名字玫瑰茶起名玫瑰花茶是一种优雅而迷人的茶类饮品,许多人都喜欢它的香气和色彩。如果你想要给玫瑰花茶取一个创意名字,那么以下几个名字供你参考:1.玫瑰公主:这个名字非常适合那些喜欢公主或童话的人。将玫瑰花茶与公主联系起来,可以让这种饮品更加有吸引力。2.玫瑰情人:这个名字将https://www.coffee.cn/tea/post/22178.html
4.烟酒店名字有创意的600个1.同凯烟酒店 2.喜事多烟酒店 3.盈亨烟酒店 4.满森烟酒店 5.美吉烟酒店 6.汇源烟酒店 7.聚合烟酒店 8.品尚烟酒 9.伟达烟酒店 10.振兴烟酒店 11.仁轩烟酒店 12.海派烟酒店 13.艺康烟酒店 14.金星烟酒店 15.环宇烟酒店 16.七里香烟酒店 https://www.raopa.cn/h/10195.html
5.有关酒的网名霸气十足酒是一种让人陶醉的美酒佳酿,更是一种展现个性与气质的象征。在网名中使用与酒相关的词语,不仅可以凸显自己对酒的热爱,还能展现自己的霸气和个性。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有关酒的网名,让你的个性与酒一同散发出来。 第一个网名是“烈酒狂人”,这个网名彰显着持久而强烈的酒的热情,代表着你对酒精饮品的独特体验和http://www.gxwmb.com/nswm/91298.html
6.霸气茶叶店名字大全(霸气茶叶店名字大全三个字)天香阁 龙园 茗香堂 茶香阁 茗雅轩 茶艺苑 福茗斋 天福茗茶 同庆楼 茶马古道 茶山居 茶道馆 茶香府 茶花苑 茶悦堂 茶趣园 茶舍 茶坊 茶馆 茶室 茶楼 茶轩 茶苑 茶阁 茶艺馆 茶道会 茶会馆 茶文化馆 茶博物院 茶文化中心 茶文化广场 茶文化街 https://www.jimingbao.net/gs/133463.html
7.烟酒茶商行起名大全烟茶酒商行名字酒商行起名取名大全酒商行起名取名大全2345实用查询,茶酒连一起取名烟酒商行取名字大全。 名金烟酒店、超伟烟酒店、志丹烟酒店、鼎尚烟酒店、皇合烟酒店,吸引人的商行名字大全吉祥带财赢未来店名,烟酒茶商行起名大全芬旺烟酒英文(finewine)即美酒。 茶叶商行名字(好听烟酒茶叶商行名字)山里向茶,一起来看下今年适合的https://www.16757.com/ysh/xingming/1234.html
8.好听的茶厂公司名称,高端大气茶酒商行名字好听的茶厂公司名称,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也很喜欢喝茶,每年茶的出口量都非常大,所以,开一家茶叶公司也是很有市场前景的,在开了茶叶公司之后,茶叶公司也需要注册名称,茶叶公司可以取什么名字呢.一起看看下面介绍的取名方法http://www.gongsiqiming.cn/htm/1366.htm
9.烟酒店名字大全,烟酒店取名注意事项宝宝起名茶酒连一起取名。5、名金烟酒店、超伟烟酒店、志丹烟酒店、鼎尚烟酒店、皇合烟酒店。烟酒店起名字 烟酒行取名是什么?寓意好的烟酒店名字有哪些?1、烟酒店卖酒的商贸公司起名。唐朝是我国最繁荣时期,期间的李白张旭等八人合成饮中。所以可以取烟酒店作为名字,这种就是运用典故取名,而且属于消费者熟知的典故。最新http://www.suanming66.com/showtopic-3697.aspx
10.茶酒人生茶酒人生 ―小品文 PIXIU 古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又有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足见茶和酒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有多高。品茶,品的是人生;饮酒,饮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二者都是让生活变得有情趣的一门学问和艺术。https://www.jianshu.com/p/5eeb1100e512
11.www.hmz5.com/news/20221026茶 chá 木 人生如茶,象征一种淡雅悠闲的人生态度。 帧 zhèng 金 比喻富有审美眼光,格调高雅精致。 国学点评 茶,来源于曾几的《宋诗》《造侄寄建茶》,原文:汝已去闽岭,茶酒犹粲然 【戚】【瑾】【吟】 拼音五行释意 瑾 jǐn, jìn 火 瑾字的意思是指美玉,古时常与瑜字联用,用作人名意指美德、纯洁高尚https://www.hmz5.com/news/2022-10-26-221610321
12.我们一起来读这些书(文李冬君历史学博士,独立历史学者,人称茶酒皆醉心 素心向隅是一扇窗,它推开我们的生命之幽,给出一点审美的缝隙,插花品茶、饭蔬饮酒、园冶修葺等,就会在文人笔下涨潮,浩瀚为生命里的“清供”,诸如从《茶经》到《随园食单》等等,不过是一波潮汐,但阅读它们,会纾解心灵之淤。 唐人陆羽为茶抒写了一首情诗,就像唐人写格律诗那样,推敲一生。其深情与专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013446/
13.烟酒商贸取名大全最新版,烟酒商行起名大全烟酒行怎么取名 2024-10-25 一、形象起名法:画面与文字的结合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烟酒店选用人们熟知的、有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名字,就可以让人们脑海中产生这件事物形象的画面感,结合店名更容易被记住;二、人名命名法:以烟酒行老板的姓氏或名字作为店名,将老板的形象代入店铺的形象中,人名可以让顾客对店铺的记忆深刻http://www.jsfctech.com/yx/8jjgu5/
14.和韵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诗词取名石同(shí tóng):石,指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同,是指一样,没有差异,相同。也有共、在一起、和,跟,认同的意思。 和福(hé fú):和,和字的原义是指和谐,协调。此外,和字也指温柔,温和、和缓、谦和、唱和等。《说文解字》释云:相譍也。从口禾聲。福,一般指福气和福运,吉祥https://www.benaiyun.com/sc/p886942d92f.htm
15.仇姓女孩起名洋气十足:独特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在中国文化中,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标识,更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对于仇姓的女孩来说,选择一个既洋气又独特的名字是一项挑战。我们需要考虑到名字的意义,同时也要考虑到名字的音韵和视觉效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为仇姓女孩起名的建议和灵感,帮助您找到一个既有深意又充满个性的名字。 http://hmz6.com/news/2024-02-14-192606107
16.美食~茶酒星球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Tiffany 1月29日 23:39 关注 美食~茶酒星球 前几天就开始的活动,可惜福州这边乖巧的物料今天才到。有朋友说为了麻将喝的已经喝腻了,我最后决定放弃麻将,一天偶尔想喝的时候喝 还有就是乖巧的照片挺可爱的,可惜他们负责人太不会取名了 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1741539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7.第三章少年天子人物传记福临在心里高声赞美着,胸际顿觉豁然开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殿堂高了,宝座更辉煌了,茶酒菜肴为什么如此香美?歌工的歌唱为什么如此动听?福临觉得自己的精神仿佛进入一个从未经过的仙境,心里那么明亮、欢乐。当太后向大家赐酒以后高兴得爽声而笑时,他也借题发挥,放声大笑,象孩子那么率真、欢快、无所顾忌,惹http://www.9river.com/news/?1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