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后对比,超市卖酒效果反差较大
作为酒类销售的传统主销渠道之一,超市曾经风光无限。随着酒类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销售渠道的多样化,超市渠道的销售作用逐渐弱化,一度成为酒类产品的展示窗口。
10年前的这个时候,恰逢酒业市场进入调整期的第一年,不少酒类经营者反映终端销售进入低谷,但超市中的酒类产品又红火起来。
清楚地记得,当时记者走进超市采访的时候,超市酒水区域除了常规的产品陈列,还摆起了酒水“堆头”,不同品牌的酒产品码放得整整齐齐,颇具气势。顾客比平时增加了许多,酒水营业员也比平时多了,顾客有的挑选产品,有的询问价格,场面一派繁忙景象。
10年后的12月13日,记者再次走进多家超市进行走访的时候发现,还是那几家超市,酒水区域却显得异常冷清,用营业员比顾客多来形容都不为过。
提起超市的经营现状与以往相比怎样时,一超市酒水区域营业员告诉记者:“现在和以前简直没法比。你看,下午已经过去几个小时了,也没见几个顾客来这里转转。”
该营业员说:“天天看着这些酒摆得这么整齐,就是没顾客,愁人。另外,也不知道公司是怎么考虑的,有些产品已经缺货了,也不说补货。接连这几年下来,公司整体损失挺大的。”
原来,这里的酒类产品归属于一家酒类经销商运营,4年前与超市达成了战略合作,之后就遭遇了疫情,他们本想着今年疫情过后会好转起来的,但目前仍然不理想。“以前超市里的顾客络绎不绝,现在超市里天天都没啥顾客,酒水销售肯定也大不如前。”说这话时,营业员一脸无奈。
每家超市都有酒水专区,重视程度不一
12月13日,在郑州市东风路一家三层楼的生活超市里,酒类产品主要位于三楼东侧区域。其中,一个是名酒专柜,一个是大众酒专区。
从现场布置来看,名酒专柜采取的是超市与名酒经销商合作的店中店经营模式,主要陈列着五粮液、汾酒、剑南春、水井坊、茅台1935、舍得等市场上较为畅销的一、二线名酒及部分葡萄酒。其柜台营业员由名酒经销商派驻,归名酒经销商和超市双重管理。
在大众酒专区,共设置了三组六面的酒类产品陈列柜,其中有四面陈列着盒装白酒,一面陈列着葡萄酒、啤酒、黄酒、保健酒等,还有一面陈列着裸瓶白酒。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专区采取的是联营模式,她不属于超市人员,归经销商管理,受超市监督。
在郑州市农业路一家超市的三楼,酒类产品的陈列方式和上述超市类似,也分为名酒专柜和大众酒专区。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名酒专柜与大众酒专区分设在东西两端,互不干扰。
在郑州市人民路某超市大卖场里,也许是拥有自有酒类连锁品牌(店中店)的缘故,其酒类产品占据了较为显著位置,囊括了盒装白酒、简装白酒、啤酒、果味酒、鸡尾酒、黄酒、葡萄酒等大量主流产品。
再走访其他超市,同样都设置了酒水区域。所不同的是,有的酒水区域是商家与超市联营,有的酒水区域是超市自营。相比之下,自营的更重视酒水销售,现场管理更规范。联营的管理相对粗放。
超市促销力度挺大,酒类产品销售仍不理想
一直以来,为了提升人气,营造热销氛围,许多超市都会开展打折促销活动。然而记者在多家超市现场观察发现,虽然多家超市都有促销打折活动,但是人气并没有显著提升。
在郑州市经三路一家超市里,多款酒类产品上都贴着“买一赠一”的标签。营业员说,现在酒的活动力度很大,买一赠一,相当于打了五折,加上超市的促销活动,价格还不到五折,非常划算。
在另外一家超市,在酒类区域旁边,还专门摆放了几款促销产品。一款原价35元/瓶的豫酒,促销价为28.8元/瓶。来自省外的一款白酒原本售价55元/瓶,促销价45元/瓶。
但是,记者在其中一家超市的酒类区域足足观察了30分钟,只有一位顾客路过该区域,看了看产品,但是连问都没问就走开了。
记者发现,做打折促销的酒类产品,大都不是酒厂自身的主销产品,而是以经销商贴牌开发的专销产品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一酒水经销商告诉记者,那些促销力度大的产品,相对来说定价都比较虚,比如标价是160元/瓶,打五折还要80元/瓶,这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心理上的认可度仍然较低。
消费观念在变,主流超市仍是酒类品牌形象的制高点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在商场酒水区域闲逛的老先生,于是与他攀谈了起来。老先生说,他今年70岁了,一般喝二三十元的白酒。而且,他买酒时要先看生产标准和酿酒原料,不是纯粮酒他不喝。
爱喝酒的郑州市民沈先生这样对记者说,他已经很多年没去超市买过酒了,主要是周围有几个朋友都是卖酒的,能拿得出手,品质也不赖,所以他现在都直接从朋友那里买酒了。
做生意的王老板对许昌胖东来的卖酒方法就非常推崇。他说,胖东来超市里卖的酒,都有打开的样品,顾客可以现场免费品尝,而且还配的有花生米,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无形中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当然就会促进酒水的销售。
从上述消费者的说法来看,消费者在变,变得更专业了,变得不再局限于到超市买酒了,变得对超市卖酒有了新的渴求。
然而,大部分超市还固守着传统模式。记者发现,郑州的超市里不仅没有打开样品酒让消费者免费品尝的情况,而且有的酒类产品还特意标明了“购买前谢绝开瓶”的字样。
对此,一陈姓营销界人士认为,随着卖酒渠道的多样化,超市卖酒确实应该转换观念和思想,灵活经营,贴心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的舒适度。
听到有酒商准备从超市撤柜的消息,营销专家、恒涵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黄文恒认为,从超市撤柜是个失误。他说,传统超市卖酒主要依赖年、节消费,具有正规品牌和保真形象。当然,主流超市还发挥着为酒类产品树立价格标签的窗口作用,可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大客户团购工作。对于酒厂和酒商来说,尽管酒类产品在超市中的销量不如以前,但主流超市仍然是酒类品牌形象和价格符号的制高点,而且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