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不分家"有医学道理依赖都属"精神病"
10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当日举办的大型义诊活动中,专家提醒,“烟酒不分家”不仅是一句俗话,过度饮酒可能导致酒依赖,60%吸烟者都是烟草依赖,大部分酒依赖患者同时也是烟草依赖患者。
酒依赖是一种慢性脑病综合征,想不复发必须滴酒不沾
北京回龙观医院酒依赖治疗病房副主任医师杨可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从我国最近20年~30年的发病情况显示,酒依赖发病率从过去的3‰~4‰上升到9%。其中,我国女性酒依赖患者也逐年增加,2009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女性酒依赖患者已达到3%左右。
“酒精依赖综合征”简称“酒依赖”,是指人们由于长期饮酒后形成的对酒的一种强烈心理渴求和一系列生理变化。“酒依赖是一种疾病。更确切地说,酒依赖是一种慢性脑病综合征的表现。”杨可冰表示,慢性脑病综合征归属于精神科治疗范畴。酒依赖患者经常会出现精神症状,比如幻听(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幻视(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产生偏激的观念、情绪不稳定、认知的损害等。
很多酒依赖患者还会出现酒精性肝病,甚至胎儿也会受到“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影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杨可冰说,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对肝损害的第一步,接下来如果持续饮酒或阶段性饮酒,就会出现酒精性的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就会变成急性酒精性肝炎。一旦到了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个程度,基本上可逆的机会就消失了,只能通过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不能给一个纠正。但是在酒精性脂肪肝初期,通过治疗后达到完全戒酒的状态,肝损害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大部分酒依赖者也是烟草依赖者,吸烟者中约60%是烟草依赖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从临床接触的患者中,杨可冰还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的酒依赖患者,同时也是烟草依赖患者。然而,并不是所有吸烟的人都是烟草依赖者,有数据表明:吸烟者中约有60%的人是烟草依赖。
那么,哪些人属于烟草依赖呢?医学上定义,如果一个人在一周内,每天都吸烟,吸烟量大约一支,这个人可称为吸烟者;如果在过去一个月,每天吸烟量大于15支的人,可称为重度吸烟者,但重度吸烟者不一定就是烟草依赖患者。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烟草依赖,重要因素是患者对烟草非常渴求,如果不吸烟,就会感觉非常难受,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吸烟的机会;还有就是,吸烟能够让人产生快感,安静下来;第三个判断标准是,患者强制停止吸烟后,会出现如烦躁、易怒、嘴里不断嚼东西等戒断反应现象。杨可冰说,烟草依赖患者在停止吸烟一个月内,这种症状是持续存在的,当挺过这一个月,戒烟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
客观地讲,戒烟非常难。杨可冰说,虽然也会听到某某自己把烟戒掉了的个案,但统计发现这样戒烟的成功率连10%都不到。
“烟酒不分家”确实有其生理原因,吸烟能使人不自觉地喝更多酒
许多人认为喝酒的时候抽根烟是心理需要,杨可冰表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其实“烟酒相伴”还有其生理上的原因。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通过动物试验发现,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分为几步:第一步,通过喝酒,酒精(即乙醇)进入血管内,在人体内代谢会产生剧毒的乙醛,乙醛蓄积会使人出现脸红、潮热、出汗、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由兴奋到抑制,最后转为深度昏迷的状态。第二步,在乙醛脱氢酶的参与下,乙醛变成乙酸。“人体内乙醛脱氢酶含量多少,就决定了一个人的酒量有多大。”杨可冰强调。第三步,乙醛代谢成乙酸后,乙酸散发到各个组织、皮肤,通过水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科学家发现,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大脑中多巴胺多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愉悦,这种快乐的神经递质主要集中在中脑腹侧部位,当成瘾物激活它以后,多巴胺就投射到伏隔核和前额皮层、海马等区域,最后就形成了成瘾的神经刺激回路,这个回路一旦打开,不进行治疗,它是停不下来的。当一个人摄入酒精,酒精刺激中脑腹侧的被盖区域,然后释放快乐的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到大脑的伏隔核,再由伏隔核投射到前额皮层、海马、杏仁核等区域,形成一个成瘾回路。这个回路要求不断有成瘾物质刺激,来保证回路的正常运行,让这个人不停地感受到愉悦和快乐,这和吸毒是一样的道理。烟草依赖也会走这个回路。这也是为什么患者自行戒烟、戒酒成功率低的原因。
研究发现,喝相同量的酒,与不吸烟比较,吸烟者很少发生酒精中毒。比如,一个酒依赖患者平时每顿的酒量是半斤白酒,因为他边喝酒边吸烟,可能会喝更多的白酒,因为他迟迟没有达到乙醛蓄积,造成毒性反应。其实,吸烟只是延缓了酒精的代谢,并没有减少体内酒精的量。本来喝半斤达到酒醉后,患者就会呕吐,然后睡眠。但是,因为吸烟,喝酒量更多、酒精中毒程度加深,可能就不仅仅是呕吐,甚至出现冲动、攻击、自伤和其他更严重的脑病症状出现。
还有研究表明,在不饮酒的吸烟者中,当他的吸烟量达到一定程度,会预示着饮酒行为的发生;对于只饮酒、不吸烟的人中,当他饮酒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也预示今后他发生吸烟行为的可能性增加。
杨可冰还提醒,也有证据表明,吸烟会增加另一种受体的数量。这种受体其实是戒酒过程中经常用到的γ受体,当用药作用γ受体后,会减少停酒以后造成的烦躁、攻击、瞻望、震颤、植物神经紊乱等戒断反应。这样不喝酒时,就不会感到难受,仅仅可能会感到困倦,睡得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在戒酒的同时,并不建议同时戒烟,而可以在戒酒成功之后再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