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交通运输成都市消费品零售额统计公报财政收入

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23年3月25日

表1

图1

图2

图3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图4

图5

图6

图7

表7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重困难叠加的局面,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成都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1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404.1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825.0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59.6%、35.5%。三次产业结构为2.8∶30.8∶6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149元,增长2.0%。

详见表1: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详见图1: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二)财政税收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2.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8%,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1267.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8.8%。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7359.4亿元,其中组织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3129.0亿元,下降4.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1%。

详见图2:2018—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3.5%;民间投资增长5.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2%。重点区域投资较快增长,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完成投资分别增长8.9%、8.5%、7.7%。

详见图3:2018—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四)物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4%,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8%,衣着类上涨3.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9%,食品烟酒类上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1.3%,医疗保健类下降0.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

详见表2: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五)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212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万人,增长0.4%。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99.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9%,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5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8.8%。

二、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种植业634.8亿元,增长3.7%;林业19.2亿元,下降6.2%;畜牧业228.0亿元,增长3.1%;渔业30.3亿元,增长3.9%。粮食产量227.0万吨,下降1.6%;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中草药材、园林水果产量分别增长1.9%、6.2%、2.7%。生猪出栏428.7万头,增长2.8%。肉类产量45.5万吨,增长0.6%。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04.2万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2.6万亩,增长1.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21.6万亩,下降0.3%,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7.8万亩,下降1.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74.4万亩,增长3.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1.5万亩,下降3.2%。

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0.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7万亩。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五大先进制造业合计增长3.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2.0%,医药健康产业增长2.7%,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2%,绿色健康产业增长1.6%,新型材料产业下降17.8%。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2.7%、7.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4.9%。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竣工产值2761.1亿元。房屋施工面积32227.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390.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19.8%。

详见表3: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三)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2773.0万平方米,下降23.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13.6万平方米,下降23.0%。商品房销售额3812.8亿元,下降18.6%,其中住宅销售额3300.7亿元,下降14.2%。

详见表4: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四)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增加值1021.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旅客周转量535.0亿人公里,下降35.6%。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39.9亿人公里,下降32.9%;公路旅客周转量31.1亿人公里,下降38.3%;航空旅客周转量464.1亿人公里,下降35.6%。全年货物周转量514.7亿吨公里,增长3.5%。其中,铁路运输货物周转量106.0亿吨公里,增长3.6%;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393.3亿吨公里,增长4.2%;航空运输货物周转量15.4亿吨公里,下降12.1%。

详见表5:2022年交通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快递业务收入163.3亿元,下降1.5%;快递业务量17.6亿件,下降3.6%。

(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6.5亿元,比上年下降1.7%。按经营地统计,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720.2亿元,下降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6.3亿元,下降1.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7651.9亿元,增长0.3%;餐饮收入1444.6亿元,下降10.8%。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4.1%、8.9%。

16大类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8个大类实现正增长。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4.7%、14.2%、12.5%、7.4%。消费升级类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85.1%、67.0%。

(六)金融业、证券业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31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0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

详见表6:202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及过会企业149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4家,新增上市公司16家;共有法人证券公司4家、法人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70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6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09家、期货公司营业部26家。全年股票市场上市融资367.8亿元;证券交易额1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0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48.3亿元,增长11.5%;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13.1亿元,增长3.0%。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361.4亿元,下降8.5%。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211.4亿元,增长9.1%;人身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50.1亿元,下降25.4%。

三、对外经济

(一)战略通道

全年新开通国际定期直飞货运航线5条、总数增至20条,国际(地区)航线131条。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3109.3万人次、61.2万吨。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781.7万人次,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327.6万人次。国际班列开行超5000列,连接境外城市100个。

(二)对外贸易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8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出口总额5005.1亿元,增长3.7%;进口总额3341.3亿元,下降1.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704.7亿元,增长4.4%,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2.4%;对东盟、欧盟进出口总额分别下降2.0%、3.7%。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358.6亿元,下降8.5%。

详见图4: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三)交流合作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66家,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15家。外商直接投资(FDI)到位25.9亿美元,新设或增资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93家。在蓉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23个,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05个。

(四)自贸试验区

全年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46200户、新增注册资本3781.5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322户、新增外资注册资本424.5亿元。自贸试验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996.8亿元。

四、人民生活和民生保障

(一)居民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48元,比上年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97元,增长4.3%。其中,工资性收入32292元,增长4.3%;经营净收入5448元,增长4.6%;财产净收入5633元,增长4.2%;转移净收入11524元,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2171元,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31元,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15377元,增长6.5%;经营净收入7711元,增长6.3%;财产净收入2967元,增长5.1%;转移净收入4876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196元,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78,比上年缩小0.03。

详见图5:2018—2022年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社会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人数8.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214.6万人。

详见图6:2018—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三)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6.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2.8万人。年末2.0万城镇居民、6.9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保障资金投入7.6亿元,其中投入农村5.4亿元。教育、卫生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8.0%、19.3%。年末共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856处,社区服务中心258个;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35个,拥有床位5.0万张。

五、社会事业

(一)教育

全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80所,新增学位8.0万个。年末共有在蓉高校65所,在校学生116.4万人,其中本专科学生103.5万人,研究生10.9万人,博士研究生2.0万人,专任教师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3所,在校学生19.2万人,专任教师1.0万人;普通中学642所,在校学生71.9万人,专任教师6.1万人;普通小学636所,在校学生118.1万人,专任教师7.0万人;幼儿园2821所,在园幼儿66.3万人,专任教师5.1万人。

(二)科学技术

(三)文化

年末共有博物馆(含民办)172个,文化馆23个,公共图书馆23个。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2座,融媒体中心21个;制作广播电视节目26套、电视节目30套。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290.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82.2万户。

(四)卫生健康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415个,其中医院7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妇幼保健院21个。全年新增三甲医院1家,累计52家(不含妇幼保健院)。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6.7万张,其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床位数1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1.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1万人,注册护士10.3万人。全年诊疗16838.1万人次。

(五)体育

精心筹办2022年成都世乒赛,全年成功举办国家级体育赛事12项。年末建成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体育公园12个,全民健身路径达16700条。全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1400万人次,49个大运会场馆面向市民分类开放。

六、城市治理和应急能力

(一)基础设施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331.1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063.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1.2亿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16.7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量7.8亿立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4.4%。天然气供应量80.1亿立方米。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674.0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新改建公路471公里,年末公路总里程29322公里,等级公路280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40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60.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02.2万辆,增长5.2%。

年末全市公交线路长度22950.0公里,公共汽车营运线路1428条;全市公交营运汽车保有量16657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558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度518.5公里;全年地铁客运总量15.6亿乘次,比上年下降12.7%。

(二)安全生产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11起,比上年下降20.2%;死亡人数199人,下降25.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96,下降23.2%。全年交通事故1337起,下降9.5%;死伤人数1336人,下降15.2%;直接经济损失411.0万元,增长13.7%。火灾事故14924起,增长51.3%;直接财产损失5141.6万元。

(三)环境保护

全市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为100%,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锦江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市控以上断面全面达标;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7万亩,新建各级绿道831公里、累计达6158公里。构建全域公园体系,“百个公园”示范工程24个项目完工,累计建成开放110个。全面建立林长制,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万亩,实施营造林13.2万亩,新增绿地1845.5公顷、立体绿地27.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0.5%。建设完成桤木河、锦江城区段等天府蓝网典型项目220公里。

详见表7:2018—2022年锦江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水环境质量

注释: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按照最终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4]公报中航空运输货物周转量数据包含3家货运航空公司数据。

[5]公报中公路旅客周转量数据不含中心城市客运周转量数据。

[6]公报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同比增长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7]公报中在蓉高校数包含成人高校、非成都市级教育事业统计编码高校、新建高校。在蓉高校师生数为成都市级教育事业统计编码高校师生数。

[8]公报中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不包括电信、移动、联通的电视用户。

[9]公报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统计范围为“12+2”区域,即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

THE END
1.白酒行业所得税税率「白酒行业所得税税率是多少」2006年3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规定: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调整为20%,粮食白酒降5%,薯类白酒提高5%。最初设立消费税时,粮食类白酒税率为25%,薯类白酒的税率为15%。一些企业通过降低粮食类白酒的生产比例,增加薯类白酒的生产比例,来降低消费税。https://agoodv.cn/news/26649.html
2.烟草税一年共收多少亿烟草税在中国的税率是80%,一年的税收大概是1万多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烟草税收总额为1.28万亿,为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大约有3.5亿烟民,烟民数量决定了烟草税收的高低,中国也是世界上烟草税收排名第一的国家。以上就是烟草税一年共收多少亿的相关内容。 烟草税税率多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烟草https://cadforex.com/licai/74787.html
3.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达到1.5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烟能不能从提倡吸烟入手?现在国内烟民达到3.5亿,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达到1.5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烟卷利润达到1100亿元,如果烟民翻一番,全年利润可达4-5千亿元,税收可达3万多亿元。 关键在于烟酒不分家,烟销售好起来,势必带动酒类消费也将大幅度增长,这对消费可是实打实的利好呀。 https://xueqiu.com/9444794505/315140618
4.最新税率表解读,影响分析与深度探讨餐厅点菜系统最新的税率表作为国家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税率调整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确保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在调整税率表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漏洞http://www.fter.cc/post/16806.html
5.自卷烟草制品市场深度洞察:行业规模企业数据及地区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自卷烟草制品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根据恒州博智QYResearch研究团队调研发布,本文深度聚焦全球自卷烟草制品行业的总体规模,并详细剖析主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及排名情况。研究调查一系列关键 【2024年全球自卷烟草制品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根据恒州博https://www.gelonghui.com/p/1424091
6.最新税法税率概述及其对企业与公民的影响分析盘锦大米1、展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税收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税法税率的实施为未来税收政策奠定了基础,国家将继续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 2、建议: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和企业的税收意识;优化税收服务,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税收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避税和逃税行为。 https://www.pjjsht.com/post/38507.html
7.2024烟税多少(烟税率多少2019)中国烟草企业作为专卖体制下的国有烟草企业,除了缴纳各项税收外,还需缴纳国有资本收益、专项税后利润等,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烟草行业的税收比例高达80%,每年的纳税总额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烟草税种主要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共同构成了烟草http://sb.0371-china.cn/post/98E1aE41.html
8.洪汇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所得税优惠占利润总额比(%) 9.88 9.98 9.48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9.48%、9.98%和 9.88%。如果公司将来不能继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国家上述税收优惠政策 发生变动或者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但未获得审批核准, 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九、提醒投资者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0700001025_24.shtml
9.财政税收政策范文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国家财政税收工作,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经济环境都影响着整体的财政税收。一些特殊区域在经济和行政方面有着独特的管理方式。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良好的经济环境创造了更多的税收,而将税收比例适当下调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更好发展。国家进行财政税收的改革也是希望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促进https://www.gwyoo.com/haowen/195652.html
10.法国的税收制度正保会计网校3. 增值税(TVA),这是在国家税收中占比例最大的税种,故国家对此税十分重视,向企业追讨不遗余力。其在税收总额中的比例占30%至45%左右。 4. 石油产品国内税、烟酒税等,这一税种所占的比例一般在5%至10%。 5. 地方税,占税收总额的10%至15%左右。 https://www.chinaacc.com/new/253/263/2006/1/ad2370465045171600220720.htm
11.政府购买服务需求问卷8篇(全文)上述分析表明, 盐城市不同行业间物流外包的比例差距明显, 就像跷跷板一样, 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处在跷跷板的最高点;装饰建材业处在跷跷板的最低点;零售业、制造业、家电业处在跷跷板的中间。装饰建材业没有合理的利用社会物流资源, 导致其运行效率与其它行业差距日益扩大。对食品和化工行业而言, 物流业务外包的益处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wwq8zmy.html
12.晋中市2017年总决算分析办事服务2017年,全市国税部门全口径收入完成136.80亿元,同比增长64.62%,增收53.70亿元,完成税收计划(104.58亿元)的130.81%,超序时进度30.81个百分点;剔除1-4月份四大行业营改增收入6.66亿元,2017年全市国税收入完成130.14亿元,同比增长56.61%,增收47.04亿元。 分级次看,2017年,中央级收入完成76.10亿元,同比增长46.73%,增收24.24https://czj.sxjz.gov.cn/bsfw/content_240569
13.产业发展的建议模板(10篇)要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等方面,建立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财税激励政策,要明确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及享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目标和技术目标等。借鉴外省区的做法,对新建体育馆、医院、学校、机关办公楼等政府资金投资的建筑项目,采取强制推行太阳能技术的政策。对酒店、商业大厦等商业性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41773.html
14.句容县志同时,为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国家资源和保证城市建设的需要,开征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1985年2月省决定对茅山老区8个乡镇新办乡(镇)企业,免征工商所得税3年。同年9月全县开征城市教育附加,征收比例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1%计征。 三、税种与税收http://szb.zhenjiang.cn/htmA/fangzhi/jr/1302.htm
15.以史为鉴,重振武汉制造雄风为进一步明确制造业发展重点,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牢牢抓住“钢车机(光机电)、烟酒药(药化工)”等6大支柱产业不放松的要求,指出:“六大产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市制造业的比重超过80%,抓住了这些企业,就抓住了全市创名牌的关键和重点”,要引导这些产业向规模集中,培植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http://www.whdsw.org.cn/ztyj/538.jhtml
16.情况调查报告烟酒的花销在红白事花销中也占据着不小的比例,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近几年宴席追求高档烟酒的不良风气也在愈演愈烈。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已经基本普及,随着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一部分人认为可以乘着机会“省钱”,举行婚礼时大肆购买家电,更有甚者借机购买一些一般家庭不必要https://www.cnfla.com/diaochabaogao/2612210.html
17.税负低了,又要去税局喝茶了?企业税负率到底怎么算的?最近,有朋友跟涛哥聊天说,在网上看到低于某个标准的增值税税负率就会容易被税务局稽查,不同行业还有不同标准,要按标准来!那么今天就跟涛哥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个税负率的问题。 一、什么是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http://m.kuaijitoutiao.com/article/250497
18.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41期(总期91期)在线培训课程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主要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实施"绿屋顶"计划,到2025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深入开展低碳试点示范,深化国家和省级低碳城市、低碳城镇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17.html
19.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分析(精选10篇)依托交通便利的优势,运输、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比例增大。 (二)个体私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拉动经济增长。仅2007年,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1.2亿元,营业收入0.47亿元,纳税达37万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7ib5z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