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情况

10月30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今年前三季度税务部门落实减税降费、组织税收收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情况。

?

前三季度减税降费“成绩单”出炉

据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近日,今年第三季度申报“大征期”结束,税务总局及时完成了前三季度减税降费统计核算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2725亿元。新增减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7035亿元(其中,去年5月1日调整增值税税率翘尾减税1184亿元,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5851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1827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新增减税4426亿元。

“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减收影响较为明显。”蔡自力介绍,前三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12658亿元,增长0.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各行业门类税负水平,同比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制造业新增减税473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31.36%,行业税负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325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21.56%,行业税负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又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新增减税1179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7.8%,这两个行业税负同比分别下降0.63和0.35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促发展、激活力的效应进一步显现

蔡自力介绍,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税务部门在狠抓政策落实的同时,对政策实施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减税降费对稳定经济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减税降费落地生根,稳定了经济发展预期。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减税降费政策充分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更直接更有效地惠及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稳定了经济发展预期。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92.2%的纳税人认为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

——研发投入快速增加,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国多次优化调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增幅较2018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深享红利,增强了向好发展基础。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9644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64%,受益最大。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受益对象大多是民营经济,前三季度,民营经济享受该政策新增减税1619亿元,占比为88.61%。前三季度,全国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快于整体增幅1.6个百分点,购进机器设备投资同比增长8.9%,快于整体增幅2.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拉动了社会消费增长。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4426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764元。个人所得税的减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反映居民消费活力的生活服务业销售收入增长16.2%,互联网批发和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8%,分别高于三产销售增速4.7和5.3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助力了社会就业稳定。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办理过涉税事项的有776.7万户,月均新增86.3万户。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了创业的意愿,提高了市场主体活跃度,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出口企业受益明显,经营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前三季度,出口企业累计享受减税2742亿元,同时受出口退税率两次提高的利好,出口企业增加出口退(免)税409亿元。

税务行政许可等事项办理程序再简化

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付树林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简化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的公告》,对仅保留的6项税务行政许可事项,从今年12月1日起,进一步简化办理程序,减轻办税负担,提高服务效率。

——简并申请文书。对于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延期申报的核准事项,不再要求纳税人填报审批表或核准表,而是将有关内容并入《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表》,实现“一表集成”。

——简化送达流程。对通过办税服务窗口向申请人直接送达税务行政许可文书,且申请人无异议的,只需申请人在文书末尾签名或盖章、注明收到日期即可,不需另行填写《税务文书送达回证》。

积极构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税收信用体系

“实施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是税务部门优化执法方式、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付树林表示。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持续推进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着力构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税收信用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方面。自2018年8月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启动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9年9月,全国依法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17.63万户;通过严查“假企业”,认定虚开增值税发票835万份,涉及税额1558亿元;通过严打“假出口”,挽回税款损失162亿元,初步遏制了虚开骗税猖獗势头,有力保障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

——落实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方面。自2014年10月起公布“黑名单”案件以来,截至今年9月,全国税务机关累计公布30645件,其中仅今年前三季度公布的案件数量达14003件。税务部门将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当事人全部纳入纳税信用D级范围,并依法采取更加严格的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审核等措施。

——落实信用修复制度方面。自2016年4月建立税收信用修复机制以来,截至今年9月,累计有1650户涉及偷逃税款的“黑名单”当事人,在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从“黑名单”公告栏中撤出,体现了信用监管对诚信纳税的引导作用。

在主题教育中推动便民服务举措落实落地

付树林介绍,在今年6-8月开展的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税务总局聚焦纳税人和缴费人反映强烈的问题,分两批推出20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取消25项税务证明事项,修订出台《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等,从申报缴款、便捷办税、发票使用、跨部门合作等方面,优化服务体验,切实提升了服务质效。

从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来看,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去年的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其中纳税指标排名在前两年提升的基础上,今年再度提升9位,实现“三连升”。世界银行认为,纳税指标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出台了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是中国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持续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税务总局委托第三方开展的2019年纳税人满意度专项调查结果来看,全国纳税人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4.42分,比2018年同口径得分提高1.44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超九成的企业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厅服务、最多跑一次、申领增值税发票、纳税申报表等指标得分全面提升,说明各地税务机关围绕便民办税解难题,在主题教育中找差距、抓落实、促整改,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得到了纳税人和缴费人的认可。

THE END
1.中国纳税十二大企业排名中国烟草营来自林梦梦笔记中国纳税十二大企业排名①中国烟草 营收15217亿 纳税15028亿 占营收98.75% ②中国石化 营收27400亿 纳税2821.62亿 占营收10.29% ③中国石油 营收26000亿 纳税2697.61亿 占营收10.37%https://weibo.com/7898990573/P2ZtrDyRY
2.中国纳税500强,知名企业名单一览汽车中国纳税500强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今天,企业的纳税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纳税不仅是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衡量企业发展状况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每年公布中国纳税500强榜单,旨在表彰那些积极履行纳税义务、贡献突出的企业。 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概况 http://cn.juntaiyingcai.com/kjsm/23833.html
3.中国纳税前十名企业互联网头条中国纳税最多的3家民营企业,阿里仅排在第三,第一是国人的骄傲 Milo 关注 第一是华为,在中国人心中多么响亮的一个名字。华为集团正式创办于1987年,创始人为任正非。当时仅仅用2.1万元来创办这个公司,他的道路也是很多企业都走过的一条路,那就是从前期的产品代理,积累一定的资金,再到后期的自主研发。可以说如今的https://m.300.cn/toutiao/t_175919.html
4.中国纳税前十名企业排行哪些企业纳税比较多呢?中国纳税前十名企业排行哪些企业纳税比较多呢?下文就随小鹿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第一名:中国烟草2022年纳税1.2万亿。 第二名:工行2022年纳税1096个亿。 第三名:华为2022年纳税903亿。 第四名:建行2022年纳税886个亿。 第五名:中石化2022年纳税693个亿。 https://m.southmoney.com/caijing/gushipinglun/202303/36434654.html
5.2022年中国企业纳税前十名【2022年中国企业纳税前十名】10、贵州茅台:纳税约325亿。9、腾讯科技:纳税约398亿。8、阿里控股:纳税约516亿。7、中国银行:纳税约591亿。6、中国石化:纳税约693亿。 5、建设银行:纳税约886亿。4、国家电网:纳税约903亿。3、华为科技:纳税约903亿。2、工商银行:纳税约1096亿。1、中国烟草:纳税约1.43万亿。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1/00/5081738_1101064166.shtml
6.2020年中国纳税企业前十名2020年中国纳税企业前十名 【#2020年中国纳税企业前十名#】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烟草、工商银行、华为。中国烟草日均纳税额为33亿,是第二名工商银行的11倍,真·断层顶流。(中国烟草)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154814715/44d512fb0400106u4
7.对中国2020年纳税前十名的随想有媒体公布了中国2020年纳税前十名,烟草、石油、银行、金融、地产都有其名,科技业只有华为排第三。 接下来,估计又有人要痛批烟草的危害,银行石油的国家垄断,地产的无良了。 我很好奇,前十大里有华为,某米呢?这个哪个专家投资者追捧的独角兽呢?如果阿里金融上了市,估计也会上榜吧。到时,到底是歌颂资本特别是外国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553613
8.2020年中国纳税企业前十名作者: 2020年中国纳税企业前十名https://xueqiu.com/5033611885/190827581
9.2023年中国纳税前十企业华为第三,纳税超1000亿新闻频道2023年中国纳稅前十企业排行榜出炉,华为、阿里巴巴是仅有的两家科技巨头,名列前茅。其中华为名列第三,纳税超过1000亿人民币。纳税最多的毫无疑问当属中国烟草。 2022年华为营收与2021年差不多(2021年为6368.07亿元人民币),为6423亿元,但净利润仅有356亿元了,下降了约70%。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207/46166629.html
10.2023年中国纳税大户前十排名如下1:排名企谈天说地2023年中国纳税大户前十排名如下1:排名 企业名称 纳税额 1 中国烟草 1.2万亿 2 中国https://www.huaibe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24275
11.2024年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一、202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统计 …… 四、2019-2024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前二十名的企业 五、2019-202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五十名的企业 六、2019-202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五十名的企业 七、202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省区市排名 …… 第二节 2024年中国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87/DuiWaiJingJiHeZuoDeFaZhanQianJing.html
12.2023年中国纳税前十企业排行榜: 当我们在谈论中国的纳税大户时,华为的排名远远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在美国有苹果公司、在日本有日本电气公司、在德国有大众集团以及在韩国有三星集团等知名公司。但是,一旦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得多。关于中国最纳税的公司,各种说法不一。有些人认为是中国的烟草公司,由于其巨大的销售业绩稳定坐在https://m.sohu.com/a/770519663_121894857
13.2022年中国企业纳税前十名【2022年中国企业纳税前十名】10、贵州茅台:纳税约325亿。9、腾讯科技:纳税约398亿。8、阿里控股:纳税约516亿。7、中国银行:纳税约591亿。6、中国石化:纳税约693亿。 5、建设银行:纳税约886亿。4、国家电网:纳税约903亿。3、华为科技:纳税约903亿。2、工商银行:纳税约1096亿。1、中国烟草:纳税约1.43万亿。https://www.360doc.cn/article/30882805_1101744265.html
14.合肥城建:2008年半年度报告股票频道十、受到处罚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受中国证监会稽查、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通报批评、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情形。 十一、独立董事对公司累计和当期对外担保情况的专项说明及独立意见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A2008111000001507.shtml
15.中国企业利润排名(中国企业利润率排名)3、年中国500强企业新出炉,盈利最多的企业是银行。中国500强企业前十名分别是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油、中国建设和平安, 中国保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其中,银行有3家,占比30%。中国工商银行 利润(百万元):315906。 https://www.dsyyzxw.com/news/8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