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从香港下调烈酒关税之后,酒水市场明显开始“流动起来了”,有些经销商已超额完成当月的销售业绩,一部分从业者对2025年的市场持乐观态度,“应该会比今年好一些”。
今年10月份,香港正式宣布,零售价超过200港元的酒类进口税从100%降至10%,适用于所有酒精度超过30度的酒类。
根据新政策,价格不超过200港元仍将征收100%的关税,而超过进口价格门槛的部分将按10%的税率征税。
尽管这意味着香港政府的酒精税收入可能会减少数亿美元,但此举将有助于促进高端烈酒市场以及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促使香港成为国际烈酒的贸易中心。
有从业者指出,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前提下,取消烈酒税未必能达到理想的预期,但势必是一个利好市场的重大转折点。
据悉,香港将高档酒类进口关税下调之后,大型洋酒零售连锁店屈臣氏酒窖对外表示,将对大量精心挑选的优质烈酒进行降价促销。
屈臣氏酒窖称将下调100多种优质烈酒的价格,部分商品的降幅高达近60%,尤其是价格昂贵的酒款降幅更大。
例如,一瓶太师龙Experience01干邑从36,800港元降至15,000港元,降幅高达59.2%;同一品牌的SignatureXOPassion单瓶价格也从15,000港元降至8,800港元,降幅为41.3%。
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新一代威士忌买家的门槛,还能够让更多香港和亚洲的客户、鉴赏家和收藏家更容易买到优质的烈酒。
屈臣氏酒窖坚信,此次减税将极大地利好整个行业,通过降价等一系列投资,进一步拉动香港酒水市场的消费。
“屈臣氏酒窖只是将酒水的价格和其他酒类零售商看齐。”有网友表示降价之后,还是买不起这些酒。
不久前,香港酒类行业协会会长何耀康也曾指出,烈酒价格越高,零售价的降幅空间就越大,对于私人会所和供应稀有威士忌的酒吧有很大裨益,但这只有少数人受益,“消费这些高档烈酒的人往往也不会在意价格的变化。”
市场上大部分烈酒(占烈酒总量的85%)的价格都在200港元以下。“减税不会惠及低价酒类,因此对本地食品和饮料行业产生的消费刺激有限。”何耀康补充道。
今年上半年,由于访港的游客人数减少,再加上游客不再追求奢侈消费,对葡萄酒消费的影响尤为直观。2024年1月至6月,香港进口的葡萄酒总额达到4.502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15.84%。
NortheastWines&Spirits总经理BetsyHaynes表示:“我们的收入与疫情前相比下降了30%,但租金、工资和交通成本都在增加。”
经营Enoteca餐厅的NickChan提到,顾客的消费水准频频降低,目前是每瓶40-65美元的葡萄酒比较畅销。
相比上半年的“一片惨淡”,香港市场在今年下半年出现了种种复苏迹象。随着各大酒展的回归和举办,很多酒商明显感受到从九、十月份开始市场上的“人流和销量都在增加”。
市场低迷但也暗藏机遇,一部分香港消费者对葡萄酒培训、知识共享和葡萄酒教育的兴趣仍然很大。“这些报名WSET1级和2级葡萄酒课程的学员中,超过65%的参与者是葡萄酒爱好者。”
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很多人购买葡萄酒的习惯正在发生变化:“大家消费行为变得谨慎,比起定期囤货,越来越多人更倾向于即时饮用。”
君悦酒店首席侍酒师BillyYeung发现,顾客越来越少点名酒,而更愿意尝试新酒。他指出,人们对中国精品酒的兴趣正在增加。
很多酒商对精品葡萄酒贸易仍然保持乐观态度,一些为了饮用而不是投资而购买葡萄酒的消费者正在回归,这些人往往更注重“追求品质和价值,因此价格必须调整到饮酒者愿意支付的水平”。
不少从业者认为,市场的复苏并不仅仅是原有的客户回来消费,还有正在崛起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葡萄酒的选择和偏好也在发生转变,广大酒商也在用“年轻的方式”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