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美食与酒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而无酒不成席。正是“饮”与“食”的相互映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绚烂多彩的坚实底色。
可以说,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餐饮与酒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事实上,梳理近两年的酒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葡萄酒和洋酒早已在餐饮搭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白酒企业也开始在这个赛道上积极耕耘。然而,在众多品牌中,只有吴向东的“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与众不同,并为酒业奉上了可复制、标准化、可推广的美食美酒融合样本。
酒业调整期最佳创新赛道
“对于美食,原来只是热爱,现在是研究。”吴向东指出,我们研究发现,米其林公司在轮胎销售遇到瓶颈时,通过进行美食研究,对全球餐厅进行评级,推出了米其林指南。结果,许多人为了品尝美食而开车出行,从而增加了轮胎的消耗,最终使米其林成为一个世界知名品牌。
“中国白酒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创造新的需求。”吴向东指出,当前,酒业正处于穿越周期的关键时期,这也是酒业最好的创新机会期。通过加大对美食的研究,推动中华美食的升级,创造更多需求,可以有效推动白酒产业的发展。
这从近三年的酒业发展趋势中可以窥见一斑。随着产业进入此消彼长、存量竞争的调整期,马太效应持续加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企业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为了摆脱困境,寻求新的增长点,庞大的餐饮市场自然成为酒企的又一个竞争热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7.9%,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4.7个百分点,对社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8%。
但不容忽视的是,酒企想要在庞大的市场上掘金并非易事。一方面,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美食美酒的搭配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餐饮行业竞争激烈,酒企需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
面对挑战,吴向东给出了一份破局模式——深耕美食赛道。
于是,2022年,他买下了长沙机床厂旧址,在保留工厂基本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改造,将工业遗产与现代美食文化完美融合,打造出一个独特的美食与美酒体验空间——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
据吴向东透露,现在去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需要提前两个月预约。
“未来,希望可以联合中国头部酒企,建立中华美食标准,定期发布美食研究报告,把全中国最好的食材、产地,整理形成美食数据库,向公众推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酒食搭配’。”吴向东坦言,美食与美酒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中华美食的魅力,吸引更多食客外出就餐,从而增加白酒的消费机会,还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使中国白酒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喜爱。
“文化是白酒扩张的一张大牌,其中,美食文化是白酒实现增量的重要依托。白酒要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积极参与者,让中国美酒飘香世界。”吴向东曾分析指出,伴随着中华美食的传播,美酒也会走向世界。
由此来看,美食与美酒的创新结合,使得白酒的消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饮用场合,而是成为一种享受生活、品味文化、传递价值的方式。而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的创新理念和实践,也为其他从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鼓励他们探索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美食与美酒搭配,从而推动整个白酒行业的升级和蝶变。
从吴向东的美食哲学看美食与美酒的深度融合
其次是简单料理。吴向东倡导简单料理理念,即简单的料理方式更能凸显原料的本味与品质。在他看来,厨师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掌握多少秘方诀窍,相反,对食材本身的深刻理解才是关键所在。酿好酒同样如此,看似简单的酿造过程,背后却有着无数的细节和工艺要求,酿酒师们需要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经验积累,才能将简单的原料转化为醇厚的美酒。
在酒类生产过程中,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升级同样至关重要。近年来,珍酒不断增加科研投入,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深入研究风味、香气和微生物等领域,以科研创新推动品质稳步提升。今年10月,珍酒两项科技成果《珍酒品质特征解析及酿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贵州珍酒大曲特征特性分析及产业化应用》通过鉴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