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云君研究葡萄酒行业的时候,发现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做酒类营销和服务,这就是华致酒行(300755.SZ)。
这家企业是如何销售酒类产品,与同行业企业对比,公司的财务数据又如何?
一、公司业务介绍
华致酒行的全称是“华致酒行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成立,在2019年1月29日登陆A股市场。
主营业务是国内外精品酒水的营销和服务,因此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一套成熟运作的酒类营销生态体系。
公司通过连华致酒行、华致酒库、零售网点、KA卖场、团购、电商等渠道,向消费者提供真酒和服务。
(一)华致自有品牌
华致品牌门店主要是传统的“华致酒行”门店及新零售模式下的“华致酒库”门店。公司对两个品牌的门店装修和运营均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对门店的管控能力较强。
其中,截止2018年6月,华致酒行主要由2家直营店和149家合作店组成。
这149家合作店就是加盟连锁店,加盟方开设店铺,自负盈亏,统一从公司购货。
华致酒行主打高档酒,因此装修风格也尽量往高大上靠拢,开店成本(含装修)会比较高。
“华致酒库”是公司为发展新零售业务,推出的以酒品保真、快捷服务为运营理念的销售终端,截止2018年6月已发展至595家。
消费者只要登陆“华致优选”等线上购酒平台,搜索附近华致酒库门店,选择要订购的酒水,下单结算,门店配送,宣称“最快15分钟”就可以送达,方便快捷。
华致酒库的装修风格相对平民化,作为线下配送的“据点”,因此尽可能要分布广泛。
与“华致酒行”相比,除了采用线上平台下单,华致酒库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店铺面积相对较小,允许在门店内销售其他供应商提供的产品。
此外,除了2家直营店,公司对加盟方的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即客户向公司下订单进行采购,公司随后安排物流发货,一般为先款后货。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均不退货。
(二)零售网点和KA卖场
零售网点是指酒类专卖店、名烟名酒店、餐饮酒楼等。
常理而言,传统的零售网点面积有限,经营规模较小,采购进货渠道要经由各级经销商流转,部分利润会被经销商侵蚀掉。
而公司自建销售网络,直接向零售网点供货,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客户的采购成本,因此,公司的零售网点客户在2018年6月迅速发展至3000多家,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产生收入7.73亿元和4.38亿元。
KA卖场是指知名商超,主要指麦德龙、大润发、华润万家、沃尔玛等,目前公司合作的卖场已达20多家。
公司与KA卖场签订销售合同,由卖场订货,公司再根据订单组织发货配送。
其中,麦德龙占公司KA渠道收入的“大头”,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依次为61.23%、76.35%和66.36%。
(三)收入极度倚重白酒销售
由于公司上市后就不披露各渠道产生的收入,因此此处使用招股说明书的数据。
虽然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花了较大篇幅阐述华致酒库有多“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但从渠道贡献收入看,目前华致酒行门店产生的收入占比较低,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占比均低于20%。
反而零售网点、KA卖场产生的收入占比更高,2018年上半年分别为30.79%和28.21%,表明公司实际上更倚重分散更广的营销渠道而不是自有品牌。
营销网络完善,生产商自然会愿意与之合作。
截止2018年末,公司经营国内外精品白酒、葡萄酒、黄酒等产品近4000种,包括:飞天茅台、茅台陈酿年份酒和普通五粮液等高端百酒;
公司与上游厂商共同开发了五粮液年份酒、贵州茅台酒(金)、荷花酒等白酒,并成为这些酒的全国总经销。
而且,代理澳洲富邑集团旗下4个著名葡萄酒品牌,其中澳洲奔富在国内知名度很高。
同时经销如拉菲、拉图、拉弗格等诸多国际名酒精品。
2018年年报显示,白酒产品贡献收入达25.52亿,营收占比达93.8%。
二、财务分析:盈利能力优于同行
我国酒类流通行业虽然参与者数量众多,但市场较为分散,且不同子市场差异较大。
行业内的企业包括壹玖壹玖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0993)和名品世家酒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835961)等。
本文将以壹玖壹玖和名品世家作为对照组,看看华致酒行的财务状况与同行相比处于什么位置。
(一)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比较
华致酒行的营收在2016年被壹玖壹玖超越,2019年前三季度为28.53亿元,已超越2018年营收,仅次于壹玖壹玖的38.52亿元,高于名品世家的5.36亿元。
名品世家的复合增速最高,为73.11%,华致酒行相对最低,为24.08%。
虽然华致酒行的营收和复合增速均不是相对最高,但毛利率表现相对出色,最近四年均超越20%,其他两家的毛利率在2016年至2019年三季度均在10%附近。
而且,三家公司的毛利率趋势基本趋同,2019年三季度均有所抬升。
(二)营收并非最高,但盈利能力优于同行
华致酒行的归母净利润表现相对最好,逐年增长至2019年三季度的2.91亿元。
壹玖壹玖在2016年至2019年三季度期间一直亏损,2018年内亏损额高达6.3亿元,主要原因是计提应收直管店的管理费坏账损失6.28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壹玖壹玖计提该坏账损失的原因是,其此前采用个人直管店模式,即店主属于合作者,而公司代为运营管理。由于直管店众多,分布地域广,因而沟通成本很高,管理难度大。
公司在2019年决定实施基金直管店为主的模式,并计提原来模式的坏账损失。
基金直管店是指,门店资金由基金公司募集资金提供,门店股权归基金公司。壹玖壹玖负责管理,并收取门店管理费。
根据董事长杨陵江的描述,该模式资金规模更大,成本更低,便于区块化扩张和标准化管理,但至少从目前数据看,公司仍然赚不到钱。
而名品世家的营收虽然增速很快,但归母净利润同期表现不佳,2018年仅盈利四千万。
2017年至2019年三季度,华致酒行的净利率表现相对最好,都在8%以上,2019年三季度达10.38%,名品世家在5%附近,壹玖壹玖表现最差,连续两年净利率亏损。
而从期间费用率看,3家公司在2016年至2019年三季度基本维持平稳,壹玖壹玖的费用率相对更高,2018年达13.87%,高于华致酒行的10.61%,而名品世家则相对很低,2018年只有2.09%。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华致酒行虽然营收并非最高,但盈利能力优于同行业公司。
此外,分析名品世家的商业模式,可发现该公司主要通过加盟店的方式拓展版图,公司主要提供线上销售平台和线下门店营销和经营的培训,成本支出很少,2018年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均低于1%。
而相比之下,华致酒行和壹玖壹玖参与加盟店的经营管理,对加盟店的管控力度明显更强。
而这一点也反映在3家公司的存货周转能力上。
(三)运营能力分析
分析资产负债表发现,这3家公司占比相对较大的资产项主要是预付账款和存货。
华致酒行和壹玖壹玖的预付账款规模较大,其中华致酒行在2019年三季度飙升至6.91亿,而名品世家的体量较小,预付账款也较低。
但由于名品世家总资产比例较小,应付账款的占比相对较大,2018年高达44.61%。而华致酒行和壹玖壹玖2017年至2019年三季度基本在20%以下。
由于不具有生产能力,这3家企业的存货全部为库存商品。
华致酒行在2019年三季度达16.77亿,占总资产比例达46.02%,历年存货和占比均基本高于壹玖壹玖和名品世家。
2019年三季度,壹玖壹玖的存货锐增19.63亿,高达30.76亿,占比从22.37%上升至49.91%。
2018年,阿里巴巴用20亿元战略入股壹玖壹玖,持有28.5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因此壹玖壹玖的货币资金增加了20亿,达24.73亿。
壹玖壹玖称,公司将承接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在酒饮行业的落地。
然而2019年三季度,壹玖壹玖的货币资金已减少了约15亿,仅为9.73亿,而同期存货增加19.63亿,大概率表明壹玖壹玖把阿里巴巴入股的钱都拿去买酒了。
华致酒行的存货周转率基本在2次以下,低于壹玖壹玖和名品世家。
(四)偿债能力分析
华致酒行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低于50%,2019年三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1.03%,高于名品世家,低于壹玖壹玖。
华致酒行有短期借款,无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在2016年至2018年依次为4.08亿、2.66亿和5.46亿,占总负债的比例为31.17%、32.09%和31.48%,较为稳定。
名品世家的负债较少,因此流动比率相对较高。而华致酒行的流动比率高于壹玖壹玖,偿债能力相对较好。
(五)现金流优于同行
华致酒行的收现比表现良好,但净利润的现金含量每年波动极大,呈现“一年正,一年负”的状态,2018年为-106.05%,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不匹配。
此外,下表是3家公司的广义经营性现金流。
壹玖壹玖和名品世家最近3年均不能从日常经营活动中赚取真金白银,2014年至2019年三季度累计净流出21.8亿和1.36亿。
华致酒行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三季度同样呈现净流出,但同期累计流入0.72亿元,好于其他两家公司。
而且,该行业存在四季度回款较多的情况,预计三家公司2019年全年的现金流数据大概率好于2019年三季度。
总体来说,华致酒行的投资活动仅净流出0.95亿元,因此广义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72亿元,优于壹玖壹玖的-25.85亿元和名品世家的-1.36亿元。
综上所述,华致酒行、壹玖壹玖和名品世家三者的商业模式各有不同,华致酒行与壹玖壹玖的规模相近,但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壹玖壹玖,只在存货的运营能力略显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