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机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发布,提出要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9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就《意见》进行了详细说明解读,并指出下一步将支持通过配套制造、技术共研、品牌共建、市场共拓、资本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深化闽台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两岸一衣带水,闽台茶业更是茶同根,种同源,艺同师,技同门,《意见》的发布,揭开两岸茶业共融共创的空前机遇。

顺应趋势站位未来

抓住两岸茶业高质量发展大机遇

在《意见》全方位的推动支持下,两岸基础设施的打通,教育、就业和居住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提升、产业集群的融合、制度的更加开放,福建省将会吸引更多的台胞前来投资和就业,加快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也必将进一步推进两岸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表示,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两岸茶产业升级。

一是共同推进两岸茶产业服务平台建设

继续办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茶会等两岸茶人共同参与的茶界盛会,组织更多的台湾茶企、茶农参加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海峡两岸茶王赛等两岸民间茶叶赛事,建好平台,使其更好地服务两岸茶产业的合作交流。

二是共同推进两岸茶产业基地建设

推动泉州安溪、南平武夷山、宁德福鼎等茶区建设海峡两岸茶叶合作示范基地,吸引更多台湾农民、台资企业到福建投资设厂,引进台湾种茶、制茶、加工机械以及营销等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特别是要学习台湾在乌龙茶生产、茶产品深度利用、茶叶连锁经营、茶文化传播、茶旅游等方面经验,促进两岸茶产业迅速发展和提升。

三是共同推进两岸茶产业标准共通

同时,郑一贤还指出,多年来,福建茶人和台湾茶界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热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入。呈现出“以茶促融、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使两岸茶界都获益匪浅。

台湾的天福、雪峰、鸿鼎等不少茶企先后来大陆开发经营以后,其自身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也为福建的茶农茶企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经营方式。漳平、清流等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入驻的台湾茶农茶企,开辟了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些年,台湾在茶树栽培技术和管理、茶园机械化生产,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组建茶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也广为福建的茶农茶企所学习借鉴。

相信,随着中央文件的出台,将极大加强两岸茶业协会交流合作、促进两岸茶人常态性的交流互动,一定会把两岸茶界推向合作共赢的新阶段。

优势互补理念共融

共拓闽台茶业升级新路

闽台有着各自的显著优势,《意见》带来的机遇与红利加速着两岸融合发展。杰出中华茶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就两岸融合互鉴与升级发展展开探讨。

一、强强携手,谋求融合发展

苏峰表示,改革开放多年来,两岸互相交往、互相交融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茶叶交流上,福建省茶产业跟台湾茶产业,始终是走在两岸交流的先锋。回溯历史,不难发现闽台两省之间的交流非常紧密、频繁,从茶种的渊源,文化、技艺、理念、市场的交流,到台资企业大规模赴大陆投资兴业和近年来两岸茶叶标准的互通,两岸之间的互学互进,都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为同胞福祉创造更多机会。

《意见》发布后,随着台湾同胞持续到大陆投资开拓市场,将带来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缘。而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福建,具备对台交往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要成为台湾同胞进入国内市场的“桥头堡”。

政策方面,苏峰指出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人社厅早于数年前,便开放了台湾同胞的职称评审,打开闽台技能通道。通过茶标准上的互通与支撑,推动技术交往和市场开放,有力促进闽台茶叶专业学者、技术人员的交流交往、相互提高。

二、优势互补,共享市场机遇

福建与台湾在茶产业发展上各具优势。

苏峰解读,福建具有规模优势、品种优势、加工优势、市场优势、营销模式优势;台湾具有文创优势、管理优势、市场运作优势。二者可以抓住《意见》带来的机遇互相学习交流,各自提高水平,集中发挥两岸力量,协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如此一来,福建茶人在交往互通、品牌运作、文创创新上,可以跟台湾互相学习。同时,大陆现在的电商模式十分发达,福建的茶叶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台湾同胞也可以借鉴福建市场模式,通过网络销售和电子数字经济来助力茶叶产品销售。通过渠道的多元拓展、市场的融通互补、营销的创新升级、技术的更新换代,在闽台的强强携手、守望互助上,共享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

茶叶,是桥梁是纽带,是海峡两岸情缘牵绊的重要承载者之一。

对茶产区与茶品牌来说,《意见》开启的,则是丰富的产业拓展可能。恰如大田江山美人茶业有关负责人所言,通过《意见》发布,今后可以更多通过平台与台湾的美人茶生产基地接洽对接,加大沟通及产业对接力度,两岸融合发展美人茶产业,通过技术交流指导、茶园管理、品种改良等多方向融合,更好的推进生态茶产业,提高美人茶品质,也提升美人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行业中,类似的两岸茶产业加速互通、茶品牌协同发展的谋划,还在不断上演。以“三茶统筹”发展为指引,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做推动,在《意见》带来的风口与机遇之下,两岸共同携手书写中国茶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HE END
1.2024年中国茶行业五大猜想南方+随着新年钟声敲响,2023年已圆满落幕。在这一年里,茶叙外交频频出圈,中国茶彰显独特魅力,推动着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茶博会遍地开花,茶消费重燃烟火气息,经济复苏态势明显;茶行业资本涌动,“普洱茶第一股”尘埃落地,A股却依旧无茶。 2023年里,传统茶行业不断迎来新发展、新机遇、新阶段,也依旧存在短板、乱象需要反思与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05/c8475098.html
2.普洱茶产业分析:云南普洱茶的市场背景深度解析与未来发展趋势5. 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升:未来5年,普洱茶行业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茶农将更加注重土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采用更加可持续的种植和加工方法。茶叶也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提升其形象和价值。 未来5年普洱茶行业将更加注重品质,推出多元化产品,加大线上销售和国际市场展力度,并更加关注可持https://m.weather.com.cn/ccps/2024puer/65280.html
3.2023年大红袍茶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二、关于未来5-10年大红袍茶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一)、2023-2028年大红袍茶行业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大红袍茶行业的发展将发生许多重要变化:市场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下游产业和终端消费占主导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加;联网运营比例将开始显著增加;专业化细分、精细化制造将成为大红袍茶行业的新发展趋势,大红袍茶行业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3/7014034140005146.shtm
4.20242030年大益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赢领未来策略研究2024-2030年大益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价格RMB 1888 服务形式PDF电子版 报告简介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大益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大益茶行业市场现状、AI应用、产品创新、营销渠道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全面阐述大益茶行业未来发展的全景图和布局https://doc.mbalib.com/view/a056ac5fed704a004d1620c05e4aa710.html
5.2021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洞察1、行业未来五年依旧处于黄金增长期 2021年,现制茶饮整体规模突破千亿元,门店数量突破50万家。同时,在品牌效应逐步强化、资本不断注入的背景下,未来五年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 2、年轻女性为现制茶饮消费主力军 现制茶饮消费者以年轻女性为主且多为“打工人”,日常靠奶茶续命。TA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倾向于低糖产品https://www.mob.com/mobdata/report/148
6.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深度剖析: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97亿元三、未来发展趋势精准预测 展望未来,中国茶叶行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年轻消费者群体将更加注重茶叶的健康价值和消费体验,这将促使茶企不断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和消费习惯的新产品。 https://www.yhresearch.cn/news/7193/leaf-tea
7.店盈通:食品安全关要把牢,切莫成为行业绊脚石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整体发展方向 下游营销渠道多元化拓展,“线上+线下”全场景营销。 资料来源:青投智库,公开资料 二、未来经营策略 2021年疫情的反复让餐饮消费行业仍然无法完全恢复元气,“复苏”成了新式茶饮企业共同的课题。以奈雪的茶、喜茶为代表的头部品牌迅速调整策略,依靠精耕会员体系、入驻https://blog.csdn.net/heavenyy_/article/details/122602405
8.宜宾市未来十年茶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宜宾茶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是 宜宾茶产业是怎样的一个发展状况?有哪些优势?茶道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直到现在,人们对于茶道也有非常大的兴趣,现在宜宾在茶叶产业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下面给大家具体说明一下具体的情况,朋友们可以参考: 第一,宜宾茶产业是怎样一个发。 未来十年暴利的行业 相关政策: (一)建设高效规模基地https://www.gztep.com/huang-cha/51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