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3)茶叶流通销费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年,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519.2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172万吨,销售额约为1,580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12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年,全国总面积接近4,400万亩,采摘面积3,637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243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680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182万吨,销售额约为2,002亿元;茶叶出口总量32.9万吨,出口金额14.8亿美元,出口均价4,490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2015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53,976家,与2014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3%,其余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67.3kg/亩,较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1.8%,较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0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2016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THE END
1.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深度剖析: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97亿元茶叶,这一源自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健康益处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茶叶市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特色产业,这几年来展现出了稳定且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均值得深入探讨。 一、行业现状全面剖析 https://www.yhresearch.cn/news/7193/leaf-tea
2.NCBD2023—2024中国茶饮行业年度发展报告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近日发布《2023—2024中国茶饮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报告全文共70页,包括十大事件、门店数据、融资列表、客单价对比、加盟洞察、典型案例、发展趋势等。 (本文由“餐宝典”公众号(ID:canbaodian)原创并首发。) 一、行业十大事件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2933964
3.普洱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4. 普洱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普洱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向品质和服务方面提升,逐步树立形象展海外市场,增强自主研发能力等。 5. 普洱茶行业存在哪些瓶颈? 普洱茶行业存在的瓶颈主要是茶园基本设、茶树品种和种植技术、销售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 https://m.weather.com.cn/ccps/teagushuzt/799931.html
4.中国藤茶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藤茶产业研究报告中国藤茶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25 ? 北京 ? 中经视野 报告目录与内容介绍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售后保障 服务合同 | PDF资料 资料下载: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藤茶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藤茶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https://www.cevsn.com/research/report/27/338145.html
5.中国茶叶市澈争现状及前景发展态势分析报告20243.1.6?行业标准新规 3.2?2022-2024年中国茶叶产业运行分析 3.2.1?行业发展规模 3.2.2?产品格局分析 3.2.3?行业集中度分析 3.2.4?行业发展变局 3.2.5?行业品牌化进程 3.3?2022-2024年中国精制茶产量数据分析 3.3.1?2022-2024年全国精制茶产量趋势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7622424.asp
6.2022年,济南市哪些茶类卖得好?本次调查对象是济南市辖区内所有涉茶经营者,包含但不限于茶企、茶庄、茶馆、茶空间、茶教育培训机构等;调查内容包括从事茶叶经营工作者的基本情况;济南茶叶流通现状; 济南茶叶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等。 1.3数据来源说明 调查样本来源。 在调查样本所在的区位属性上:本次调查涉及样本主要来自批发市场,占比87.45%。 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79467
7.2024本文主要介绍了茶饮行业在提升消费体验、客户关系维护、健康化、品质化、个性化趋势、线上线下融合与新零售模式、以及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文章还分析了茶饮行业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品质为先、风险评估和合作伙伴选择等策略进入市场,并提出了市场拓展与渠道优化的建议。文章强调,健康茶饮、茶文化体验、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3/5004231331011334.shtm
8.2023安化黑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作礼品赠送对象。VIEW MOREPART 04安化黑茶未来发展趋势茶文化推广一、安化黑茶行业现状1.安化黑茶 生产总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安化县城关、积石山、桃川、蔡甸、严塘等地出产安化黑茶品种。2019年,安化县茶园面积达到42.26万亩, 产量近6万吨,产值79.6亿元,带动近20万人从事茶叶相关产业。2.安化https://www.360doc.cn/document/80388387_1081645506.html
9.茶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3. 企业创新意识不足。茶叶企业的产品创新意识不强,注重传统茶文化但忽略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未来发展趋势:1. 打造品牌。茶行业将向高端、精品品牌发展,打造佳茗名牌,力争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个性化服务。2. 开拓市场。茶企将加强宣传及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拓展新市场,将茶文化推向更广泛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48767941407608412.html
10.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茶资讯因此,茶叶深加工产业可促进并延伸产业的发展,拓展大批新产业原料,是茶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据测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会有30%左右的茶叶被用作其他行业的原料,茶叶总产值可比现在增长一倍左右。 4、21世纪人类消费的发展趋势有力地促进了茶叶深度开发研究与产业发展http://www.zgchawang.com/news/show-2800.html
11.中国茶业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发展趋势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下降17%,招聘职位量占全国0.08%。。发展现状:公司规模50-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融资事件新三板占比最多。高端人才:硕士需求占中国茶业行业0.225%。 人气排名前景分析招聘规模排名工资排名增长速度排名 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all/ind-chay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