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茶文化发展思想人格

足儒家茶文化要以茶表白自己的人生态度,基本点在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却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化民成俗。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深层根源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与茶文化发展

如果说,从发生学角度看,茶文化的思想源头与道家的一些基本概念渊源最深;那么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该是需家学说。这一核心如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和”的思想境界,实际也就是儒家伦理的“中和”思想。

儒家茶文化也讲“道”,但这已并非完全意义的“自然”之“道”,而是“以茶利仁”之道,故儒家茶文化同样讲“以茶可行道”。

不过,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的一点是,儒家极其看重人格,而且要求从自身做起。故儒家茶文化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儒家茶人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思想中,这不能不是其极高明之处。因而他们认为饮杀可自省可审己,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持他人。“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

足见儒家茶文化要以茶表白自己的人生态度,基本点在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却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化民成俗。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深层根源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儒家的人格思想与茶文化精神

当代茶圣吴觉农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见吴重远、吴甲选《与茶文化长结不解缘》,《农业考古》1994年4期)这句话用在儒家茶文化观,特别是儒家人格思想与茶文化的结合上,是再精当不过了。

认真的分析起来,中国的茶文化能成为一种极其广泛和普遍的社会文明,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与它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有很大关系,如宫廷的茶宴、土大夫的茶会、市民层的茶饮、乡间的茶俗,还有僧侣的茶禅、隐逸者的茶趣。前四个层次都和儒家茶文化及其思想有极大关系,它们基本上是以儒家观念为指导的,所以说儒家茶文化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毫不过分的。

然而这一核心的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就是儒家的人格思想。林语堂先生也说过:“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的。”(《烟酒与茶》载《现代闲情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4月版)与林语堂同时代的许多文人如鲁迅、周作人、钱穆、梁实秋、钟敬文、苏雪林、缪崇群、吴秋山、阿英等,都认为品茗需要有极高的修养,茶人的鉴赏力,往往来自他们自身的廉正清明、高风亮节的人格精神。看来,这种思想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的。

茶的洁净不可污成为大品高洁的对应,这在韦应物的茶诗(喜园中茶生》中就有非常明确的表达。“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的著名诗句,已成为一种高雅的象征。全诗是这样的: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韦应物简直达到了对茶的一种信仰,把茶视为一种灵物,而的确有着一种“灵味”。韦应物是一位唐代儒士,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或“韦苏州”。他在历任官职中都想努力作一个清廉刚直的地万官。作为一个儒家诗人,他常在诗中对民间疾苦表示关怀。他对茶热爱无比,写下了不少田园风格的诗。这些诗不光是寄托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思想,还常常流露出关心劳苦人民的情怀。因而,同时作为一一个茶人的韦应物,将茶之雅洁比作人之高洁是十分自然的。

宋代的著名儒家诗人欧阳修,更是借茶陶德,以歌颂人之高贵品质、高风亮节。这首《双井茶》中的“岂知君子有常德,.....不改旧时香味色。”已成为茶人传颂的名句。全诗如下:

西江水清江石者,石上生茶如风川。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并茅生先百单。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吸尤须三日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唐斐汶的《茶述》就表述得更为明白:“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宋赵佶的《大观茶论》,则进一步综合了前人之精神,总结概括了俭、清、和、静的儒家茶礼精神: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稟。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猫子可得而知矣。冲澹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

无论是陆羽的“精行位德,还是斐汶的“精、清、淡、洁”,抑或是赵佶的“俭、清、和、静”,都预示着后来儒家茶文化的发展路数,成为儒家茶文化的最直接的思想库。

THE END
1.中国酒的文化内涵醉心中华揭秘中国酒的深远文化内涵在中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古至今,酒一直与人类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是人生态度、节日庆典、社交交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酒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每一壶每一杯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情感。 https://www.feawjppu.cn/bai-jiu-zhi-shi/351573.html
2.中国酒文化的历久弥新品味千年传承中国酒文化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酿造技艺,每一种地方酒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不仅体现在材料上,如粮种、水质等,也体现在酿造工艺上,如发酵过程、蒸馏技术等。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制造业也在不断地推动传统技术向前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高品质和安全可靠的选择。 https://www.ndspwjgi.cn/bai-jiu-wen-da/254699.html
3.中国酒文化的丰富魅力探索中式饮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被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不同的朝代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造方法和风味,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类产品,如黄酒、白酒、葡萄酒等。这些传统饮品不仅成为人们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https://www.yr3f8b9f.cn/xing-ye-shu-ju/256424.html
4.醉心风雅探索中国喝酒文化的深度二、茶与酒并行 虽然我们常常提到“茶道”,但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道”同样重要。在一些地区,如四川、云南等地,人们习惯于将茶与酒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用方式。这不仅体现了对美食和美味物品的欣赏,也反映出一种生活态度,即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分昼夜。 https://www.tixeiytj.cn/bai-jiu-pin-jian/17587.html
5.从哪些方面去感受和了解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在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过程中,酒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不仅仅是为了消暑解渴,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人们社交、庆祝和仪式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生活方式的体现。在这一节目里,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酒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面去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段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https://www.gccthdxv.cn/bai-jiu-pin-jian/287845.html
6.山东中烟文化不论是“泰山·茶甜香”品类创新,还是“贵烟?国酒香”品类创新,这种跨界的品类创新方式并非只是简单借势于“泰山女儿茶”和“国酒茅台”的品牌影响力,更加是对“茶”和“酒”的跨界相关性和地域性的深入挖掘。“泰山·茶甜香”和“贵烟·国酒香”品类创新背后根植的都是中国人对“烟酒茶不分家”的传统认知,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mb0qa42.html
7.中国老字号茶叶品牌大全传统茶文化的瑰宝–格致茶饮网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从唐代的“碧螺春”到清代的“龙井”,再到现代,“茉莉花”、“碧螺春”等品牌都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这些深受人们喜爱、口碑极佳的品牌,我们称之为“中国老字号”。它们不仅代表了传统工艺,更是对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承载者。 https://www.gztep.com/2024/05/25/%E4%B8%AD%E5%9B%BD%E8%80%81%E5%AD%97%E5%8F%B7%E8%8C%B6%E5%8F%B6%E5%93%81%E7%89%8C%E5%A4%A7%E5%85%A8%E4%BC%A0%E7%BB%9F%E8%8C%B6%E6%96%87%E5%8C%96%E7%9A%84%E7%91%B0%E5%AE%9D/
8.中国金湖国际投资发展集团简历6篇(全文)也许有人会说,饮茶不必有那么多讲究和说道,其实从采茶、制茶、茶具、冲泡方法乃至用水,最后到品茶,都蕴含着很深的茶文化和哲学思想,不仅仅是某种仪式和修身养性简单的事了。陆羽以器、具、饮、事,首创中国茶道、茶礼、茶文化。“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即以茶行道雅志之艺术。茶道,包括茶器具、茶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6772i8t.html
9.钟见文:华橘安园品橘红花香茶醇酒亦浓化橘红,即化州橘红,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系药食同源,果实、花朵均可入药,对止咳化痰、风寒咳嗽、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有独特疗效;其干果制品还可作为日常饮品,能够消积解腻、降三高、防血栓等,并能有效缓解烟酒过量对身体造成的不适,已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tcpc.org.cn/3329.html
10.烟酒茶超市取名字大全2. **易于记忆**:一个好的名称应该容易发音、容易记忆,便于口口相传。如“烟酒茶缘”这样的名字简洁而富有意蕴。 3. **文化内涵**:考虑融入一些文化元素,如“茶酒藏香阁”,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与超市的主营业务相关。 4. **地域特点**:如果超市位于某个具有特定文化或地理特色的地区,可以将其融入名称http://www.fa877.com/kg/6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