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论文(精选5篇)

关键词:茶文化;跨文化传播;儒释道精神;传播影响

一、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一)丰富多彩的茶物质产品

从茶作为物质财富的角度来说,我们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茶叶种类和别具特色的精美茶具,较为隐型的是各种茶类独特的种植方法、采摘手段及饮用方法。中国的茶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茶具种类庞杂,涵盖了许多方面,包含采茶工具、蒸茶工具、干燥工具、冲饮工具等。不仅如此,种类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与之相配套的采摘手段与配制方法。茶文化在中国完全上升到了“艺”与“道”的层面。

(二)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标志之一,在精神方面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体。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由茶艺引申出来的茶道,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儒家的“德”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修养。茶文化就其精神内涵来看,既包含儒家的内省、尊敬、伦理、凝聚,又包含佛家的宁静致远、空灵、禅学,同时又包含道家的自然、养生与清静无为。冲泡茶的过程,能够舒缓人的心情,在品茗的审美意境当中消除人的烦恼,反省自身,达到精神的宁静与平和,让人体会到茶中的“道”的精神。

(三)体现中国文化的茶艺、茶礼

中国的茶艺通过表演茶艺的器具和茶艺表演过程本身体现出来,茶艺在演变和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道”,达到一种空灵的、超脱凡俗的美学意境。茶艺和茶礼当中敬让宾客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谦让、尊重、伦理与和谐统一的特点。在茶的冲泡和品尝的过程当中,表现了佛家“悟”的精神,并延伸出“茶禅一道”的哲理。在茶的炒制和种植过程中,体现出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内涵。在茶艺的欣赏过程当中,人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达到心灵上的宁静与反省,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和谐自然的处世哲学。

二、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变迁与转型、差异与冲突、整合与创新、生产与再生产,都与文化传播紧密关联。”[2]

中国很早就向东亚各国传播文化,并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而“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有层次、分先后的时空结构:中国本土文明是其主干,朝鲜、韩国、越南文化为其两翼,日本文化在其边线,而东南亚华人社会则成为它伸向外部的触须”。[3]韩国,位于亚州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与中国接近,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韩国进行友好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自远古旧石器时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与中国大陆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这样说,中国在远古时期就与韩国有了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茶文化,也在中国与韩国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从中国传播到了韩国,并形成了独具韩国特色的茶文化。

“跨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4]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进行跨文化传播,韩国在本民族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进行了理性的选择与解读,并最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茶文化。这不仅促进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更有助于双方文化的传播和进步,在文化传播的进程当中,茶文化更加广泛的流传开来。

现在,韩国定型茶礼的基本精神内涵为“和、敬、俭、真”,传承了中国茶文化的价值观念,并继承了儒释道的基本精神。“和”代表着和谐自然,主张人与人相处和睦,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体现了儒家“仁”的观点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敬”不仅代表着尊敬他人,更代表着敬天地与鬼神,融合了儒家伦理观念。“俭”,即俭朴廉政,倡导节约,体现道家和佛教思想。“真”即人的本心,为人正直善良,做事不违本心,待人真情实意注重内省,体现了佛教“悟”的思想和儒家自省的观点。可以说,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传播了茶文化本身,更传播了以儒家文化为根本,与道家、佛教相融合的中国精神。

三、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周穆王西征、徐福东渡、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等等,是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事件;繁盛一时的丝绸之路、川流不息的遣唐使,堪称人类历史中跨文化传播的典型范例。距今六百年前,郑和船队七次跨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拉开了人类走上世界往舞台的序幕。将视线转移到西方,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西方伟大的探险家迪亚士、达伽玛、哥伦布等人的足迹从欧洲延伸到世界各地,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辉煌时代,伴随而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范围的交往,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群体、种族、民族不仅进行了器物和技术的交流,也进行了思想与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器物与技术往往是看得见的,易被人感知的文化因素,而器物与技术之下隐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交流与融合。

四、结语

“哪儿有人类交往哪儿就有交流,交流是人们生存与社交以及保护自身文化的必由之路”。[5]在历史当中,中国和韩国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但就茶文化来说,中国对韩国进行的是单方面的跨文化传播,在这一绵延不断地传播过程当中,中国将茶礼、茶具等知识传播到韩国,韩国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民族性的改造,使韩国民众适应和接受中国茶文化,并产生了适合韩国自身的茶文化。韩国虽然改变了中国茶文化当中的一些礼仪习俗,但深深植根于中国茶文化当中的儒释道的中国民族思想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韩国人的茶文化及韩国人的思想精神,从而对韩国产生了物质和精神多层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檀亚芳,刘学芬.茶文化与茶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宏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也有一些国家要求使用本国语言进行谈判,如法国商人即便是会说英语,也倾向于要求对方使用法语开展谈判活动。因此,在与法国商人开展国际商务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法语水平并不高,可以在说明理由的前提下使用翻译人员来开展商务交流。当然,非语言交流也是国际商务交往中重要的交流方式。非语言交流方式能够传播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多是在国际商务交流主体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际商务交往主体所使用的非语言信号也存在差异,相对于方便解释的语言信号而言,非语言信号会很容易产生误解,并容易忽略对这些误解的纠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沉默也是中国人表达认同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却不被美国人接受,他们往往将这种尊重与礼貌理解为拒绝。另外,中国人习惯在不认可或者无奈的表达中使用笑,而美国人则是摊开双手与耸耸肩膀,这种习惯的差异也需要国际商务交往主体作出认知与了解,避免因为不了解非语言信号含义而走入误区。

二、国际商务交往中的文化差异

从平等观念的差异来看,西方具有着更加强烈的平等意识,因此在国际商务交往过程中,平等的价值观以及公平的原则是开展良好交往的前提。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虽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但是在报价以及条件的提出方面往往会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在国际商务贸易中,美国商人往往将对方视作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对于日本人而言,在利润划分方面美国人显然会更加合理,因为许多美国商人都认为,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要比获得的利润量更加重要。具有差异的是,东方人具有着更加浓烈的等级观念,因此平等意识要弱于西方人,以日本人为例,他们更善于将“蛋糕”做大,而并不善于对“蛋糕”进行划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日本商人往往会强调买房的欲望与需求,因此利润分配也对买方有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平等观念也得到了逐渐的显现,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出为双方实际利益的追求与双赢策略的实施。这种观念对于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构建良好且长远的合作关系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场营销;中小企业;文化差异

市场营销对于提高企业营销素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取胜具有重要作用。而国际市场营销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1.文化差异的内涵

文化主要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创造累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在某个地区或国家对人们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对该地区之外的人们却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即不同社会的文化具有差异性。文化差异则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传统、衣着与打扮、食品与饮食习惯、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活动中的促销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等企业国际营销决策方面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掌握并且运用文化差异是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2.文化差异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2.1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对我们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集中民间资本拉动内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一直在国内进行市场开拓和发展,很少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而且由于政策、汇率等因素也会影响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市场的决定。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出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激烈竞争环境已经形成,同时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使国际市场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受到不小的冲击,大量的中小企业处于生死边缘。伴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走出国门,直接地引进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先进技术,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才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2.2文化差异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市场营销是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其主要特点有国际性、差异性和多国性等,使得开展起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跨国界进行商务活动会面临着各国不同的文化环境,即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带来了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的不同。各国文化的差异是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实行差异化营销的重要原因。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中,一些语言不同造成的困扰、异国消费者行为的差异、其他民族的排他性、不同的审美倾向等文化差异影响,中小企业要认识到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自身在各国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一些机遇,文化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各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如果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使文化成为市场交易的壁垒。那么对中小企业而言,即使价格再实惠,产品种类再多,如果忽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也难以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文化差异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具体体现

3.1语言文字方面存在文化差异

对于同一个词语,不同的国际和地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比如我国的“大象”牌电池在东南亚市场倍受青睐,但在打入欧美市场时却无人问津,因为东南亚大多数人把大象看作吉祥与幸运的象征,而在欧美国家,大象却是蠢笨的化身。所以企业进行跨国营销必然要熟悉目标国家语言和文字,与各国的政府、顾客、中间商、传媒等各个方面进行沟通,不能正确理解目标国家的语言文字就会产生沟通障碍,营销就难以达到目标。

3.2风俗习惯方面存在文化差异

风俗习惯包括很多内容,一国的饮食结构、交往方式、图案和颜色的偏好、对某些动植物的好恶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习惯和礼节都属于风俗习惯的范畴。比如美国人银行账户存款相对不多,他们崇尚享受,乐于贷款消费,拥有丰富的消费品;中国人喜欢将钱存起来,大多具有传统的节俭习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身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风俗和习惯,这对于各个国家的消费嗜好、消费方式、购买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营销人员在他国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要认识到存在哪些禁忌,尊重这些禁忌,并在开展营销中避开因为这些禁忌给消费者造成的误解。比如穆斯林是禁止饮酒的,所以无论是法国的葡萄酒、苏格兰的威士忌,还是德国的啤酒,在穆斯林国家都没有市场。

3.3方面存在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宗教属于文化中深层的东西,对于人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有深刻影响。比如对中东一些国家进行大宗的猪肉贸易显然是不可行的。可见,在市场营销方面,会影响着人们的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而且宗教组织也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他们是重要的团体购买者,同时也对其教徒的购买决策起着引导作用。企业如果忽视宗教对营销的影响,结果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圣诞节在欧美国家也意味着购物节,许多厂商借此机会竞相促销。

4.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商务活动,而活动的核心则是市场营销。因此,中小企业的营销人员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应该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从而采取更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作者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实践

20世纪末以来,茶文化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分支,开始进入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目前已经有一些高等院校将其设为一门专业,本人尝试在我们这样的金融类院校开设一门中国茶文化选修课,从师资知识结构层面来讲,必然先天不足。但可以扬长避短,侧重茶文化的人文性,有选择讲授茶的自然科学知识。试图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茶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浮躁中得到安宁。

一、在金融类院校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的目的与意义

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传承中华文化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根据本人近几年来在全校开设选修课课程的经验来看,选择什么样内容的课程,与能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能否传承中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科普性、操作性、艺术性、思想性(这一点特性主要体现在茶道中)很强的公共选修课,在我院尝试开这门选修课有如下几个目的与意义:一则为不懂茶叶的学生普及茶叶科学知识,为爱好茶叶的学生丰富茶叶科学知识。二则让学生了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开阔视野,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三则侧重让学生了解茶文化中所蕴含的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的茶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四则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领会茶道这一核心精神,学会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品味美,少一份焦虑和浮躁,多一份趣味和涵养。五则利用茶这一文化载体,让学生通过茶文化的学习,树立艰苦朴素的文化理念,厉行节约,不盲目攀比。

二、《中国茶文化》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体系设置

(一)教材的筛选

选用了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九州出版社)这本非教材系列的、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这本书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点和思想。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连印数版,被读者称为“茶道、茶艺、茶文化入门的基本读物”和“中国茶文化的理论性著作”。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三)教学手段的利用

(四)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平时考核。这一部分由三块组成,即在学习本课程期间要求学生写课程学习心得、课堂展示、考勤,以此综合作为平时成绩。这部分的重点放在写学习心得的考核上。二是期末考核。期末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以论文的形式考核。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这两项作业要求学生必须以手写的形式完成。

三、茶文化课在金融类院校开设所面临的困境

先天的不足靠勤奋努力可以弥补,但教学资源匮乏非本人一己之力可以改善。茶文化内容的许多方面表现为实物展示和现场即兴方式。如茶的自然科学性和茶的文化艺术的结晶,以及茶与民俗方面的创作等,还有如茶艺展示以现场即兴较合适。教学中唯有以实物和现场展示的形式,才容易被学生了解、记忆,也便于学生引起有关方面的共鸣。所以,只能调整自己,定位要准,开这样的课势必只能浮光猎影,不可深海探宝。既然是只企鹅就永远别想成为热带鱼,美梦醒后,初步设想率先在财经传媒系成立大学生的茶文化社团,为真正喜欢茶的学生搭建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帮助学生对茶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认识。

最后高校应该加大对公选课的资金投入,对于优秀的公选课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打造精品课程。除了教师主动提出开课申请外,学校还应合理调配教师资源,还应该积极邀请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做兼职教授或讲座教授,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茶在中国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迈入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作为一门与专业无关的文化素质类选修课,有那么多学生选课,并不是课讲得有多么好,而是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心灵需要。但是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我们短短的36学时,只能是论其皮毛,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但笔者将不断研究学习新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心尽力把中华茶文化的种子传播到每一个真诚的心灵中。

参考文献

[1]胡付照.略谈中华茶道与茶艺[J].贵州茶叶,2011(1).

[2]刘桂华,高旭辉.金哲.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J].中国茶叶加工,2010(3).

深究绿茶之源

原始茶遗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演绎成何种文化形态?发掘整理积淀的茶文化,实施茶文化工程,有待余姚动用大手笔。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以《河姆问茶》为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仙茗发新韵》收录《余姚共识》作结,具体地演绎了中国最早的茶类绿茶之源和它的茶文化轨迹。

细考古茶树根

与河姆渡遗址相邻的田螺山遗址,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于2004年发掘考古,并请日本金泽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参与研究,于2008年作出《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结项报告》,同年12月1日《参考消息》发表题为《中日专家发现六千年前茶地遗址》一文,指出“此次发现表明,茶叶可能在更早阶段已被栽培,对探索茶叶起源意义重大”。

2004年上半年,在田螺山遗址1米多深的地下出土了多个块状和干条状的树根,它出土时全部直立,并大于建筑遗址附近。这些植物明显具有人工栽培的特征。日本东北大学铃木三男、金泽大学中村慎一等6位考古教授鉴定,此处6个树根样品均为山茶属树根,鉴定指出:“经过分析木材样本,结果显示均为山茶属的同种树木。……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山

TEACULTURE茶叶博览

第十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题词。

ThisinscriptionisdonebyLiuFeng,directorofCulturalDialogue,forthebookontheoriginofChinesegreentea.

茶属的树木是人工种植的,其木材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这也能够证明这些山茶属木材确为茶树。”

田螺山遗址同属河姆渡文化系列,这块四明山北麓的余姚古土,6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树。

仙茗的前世今生

从原始茶、古茶树根以来,余姚茶文化在六千年中同样璀璨夺目。茶文化专家形成的《余姚共识》,就是以瀑布仙茗为代表。

且看瀑布仙茗的前世与今生。

事情还得从中日交往的一段佳话说起。30多年前,日本有一代表团到杭州,他们在品尝和礼赞西湖龙井后,提出可否品尝瀑布仙茗。接待人员心中没底,只得委婉解释,暂无备用,留待下次再品。说来外交无小事。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年代,事后由省供销社通知各县,寻访瀑布仙茗。绿茶主产区余姚有关人士走茶山、访茶农、读方志、查史料,终于在四明山上白水冲,找到日本客人期盼的瀑布仙茗。同期还找到了瀑布仙茗的最早文字记载,见诸《神异记》: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羊),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这桩汉魏六朝的茶事,按西晋王浮所写计算,也有1700多年历史,与有的地方茶叶产出年代更早相比,别处多为后人所写,并且记的是传说。唐代之前的茶事文献,寥若晨星,即使片言只语,也常作为引经据典的实证。《神异记》所述的余姚茶事,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行动,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在当时全国也是少有的。在瀑布仙茗原产地的遗址上,2009年4月,宁波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瀑布泉岭古茶碑”。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向全国一批“中华文化名茶”和“中国茶文化之乡”名录。根据余姚茶的历史地位,余姚市是第一个被授予两块牌匾的地方。在《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中,列出专章,分别记叙了第一个中华文化名茶,第一个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亲自为该书作序。序言申明:“瀑布仙茗作为绿茶代表,河姆渡遗址的原始茶遗址应是其源头,六千年田螺山古茶树根更可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根

Therelicsoftherootsofcultivatedteatreescul-tivatedatTianluoshansite

瀑布泉岭古茶树碑揭碑仪式

Anunveilingceremonyisheldtocelebratethefindingofthean-cientteatreesatWaterfallStreamHill.

专家实地考察瀑布泉岭古茶树

ExpertsconductafieldstudyonancientteatreesatWaterfallStreamRidge.

作证。在漫长的汉魏六朝岁月中,余姚茶传播到长安、洛阳等地。唐宋以来位列名茶,虽经沉浮,仍名垂千秋,堪称中国第一古名茶,其产地可谓中国绿茶之源。”

瀑布仙茗原产地在白水冲大瀑布上端,那里风光秀美,植被苍翠,溪流纵横,云蒸霞蔚,形成独立的小气候,至今还有石骨嶙峋的古茶树遗存,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那里地处北纬30°附近,专家发现全球北纬30°附近有名山大川、奇山异水,又有金字塔、“空中花园”、河姆渡遗址等奇迹,中国的十大名茶中,西湖龙井、祁门红茶、蒙顶甘露等六只名茶,也处于北纬30°附近。瀑布仙茗出产在有奇迹的土地上,适逢盛世,亮点纷呈。

在全国性茶叶参赛评奖中,瀑布仙茗多次获得金奖,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国鼎尖名茶、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礼品茶。瀑布仙茗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优良品质,成为馈送亲友的礼品。它的产品结构已经发展成绿、白、黄三大系列,每个系列又有若干等级,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在历史长河中,名茶由大茗、仙茗到瀑布仙茗,现在正步向更大规模的明州仙茗。

茶文化工程备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精装本,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题写书名,打开书页,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每节文字以名诗作引子,无论浏览还是细读,都会开卷有益。

在完成本书的茶文化工程中,值得一写编委会主任叶沛芳先生的书外佳话。出本好书,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而有了钱,不一定能出好书。叶沛芳在筹取资金的同时,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编辑工作上。他曾任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后来从余姚市的主要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任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深谙好书,既是个体脑力劳动的心血结晶,又必须依靠众人智慧,集思广益。他曾说:“这本书如果出了差错,责任由我承担。”从讨论全书的编写大纲、文稿修改到照片选定等一系列工作中,叶沛芳主持了13次编委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书稿逐字逐句讨论,文字去掉粉饰,提倡白描,表达真意。在编写过程中,既发扬民主,又高度集中,编委会主任真正履职到位。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已由浙江图书馆、宁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以及天一阁博物馆收藏。大批量书本在社会上流转,并向世人宣告:到目前为止,余姚是人类煮饮“原始茶”最早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方。至少在晋代之前出产的仙茗,为陆羽《茶经》所称颂,《茶经》还赞扬余姚越窑青瓷是全国最好的茶具。当你处在清幽的环境里,伴着幽幽丝竹,品尝神仙赐予的仙茗,可以陶冶身心,领略有滋有味的人生。

日本东北大学铃木三男教授参加余姚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ProfessorSuzuki(left)ofTohokuUniversityofJapanattendsanaca-demicexchangesprograminYuyao.

四明山高山云雾茶基地Ahigh-mountainteaplantationinSimingMountain

WaterfallTea,agreenteamadeinSimingMountainsinYuyao,ZhejiangProvince,isbelievedtohavebeenthegrandmotherofallgreenteasinChina,accordingtoarecentlypublishedbookentitled“WaterfallTeathatImpactstheHistoryofChineseTeaCulture.”ThebookwasputtogetherbyYuyaoAssociationforPromotionTeaCultureandpublishedbyChinaCultureandHistoryPress.Itiswidelyacclaimedasagoodbook.

ItisagreedthatteaoriginatedinChinabeforeitflourishedinAsiaandspreadallovertheworld.However,whereitoriginatedinChinaremainscontroversial.GreenteaoriginatedinYuyaoifyoubelieveYuyaoAssociationforPromotingTeaCulture.Theassocia-tionbelievesitiscorrecttosayso.

TheHemuduSiteinYuyaowasdiscoveredin1973.Archaeologi-

calfindingsfromthesiteindicatethattheYangtzeRiver,likethe

THE END
1.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https://www.meipian.cn/2um71kw3
2.中国茶文化介绍《茶经》(780)对唐代茶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是茶鉴家陆羽的一部重要文献著作,他在其中分析了茶的方方面面。《茶经》是第一部关于茶学的专着,共分十章,从茶的历史、茶的栽培、如何准备、服务和饮用茶。陆羽还对中国茶文化进行了概述。他鼓励平民喝茶,包括一个章节,说明如果买不起茶具,可以省略哪些茶具。陆羽因其http://www.gufengwang.cn/chayunyouyou/449.html
3.中国茶文化(豆瓣)《中国茶文化》是中国生活文化丛书中的一册。该书从茶史漫话、名茶趣谈、古今饮茶风习、饮茶用水以及茶具艺术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作了全面系统地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茶圣竟陵子与《茶经》、饼茶时期、千姿百态的散茶时期、名茶趣淡、帝王品题型、神话传说型、茶以山名型、古今饮茶风习等。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26113/
4.中国茶文化67纪录片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中国茶文化82 查看详情 https://m.le.com/vplay_1631428.html
5.中国茶文化网茶疗养生 更多>> 保健茶维护女性健康 中草药茶需注意 姜茶教你驱走夏天寒气 四招合理利用茶叶 十种茶教你消除各种不适茶叶分类 更多>> 绿茶 白茶 青茶 黄茶 黑茶 红茶 花茶↑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2 chaw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茶文化网 京ICP备11009130号搜索 http://m.chawh.net/
6.中国茶文化中国茶道>> “道可道,非常道”。所谓“茶道”,绝非挂在口上,流于形式, 或自我标榜的题目,也非讲究境、器、茶品、茶具的茶艺,什 么物质一与“道”字相关,便生出无穷之奥妙、无尽之遐思 茶与佛教>> 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唐朝茶叶的兴盛,是在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据《封氏闻见https://www.gov.cn/test/2006-04/24/content_262317.htm
7.中国茶文化论文(精选31篇)中国茶文化论文(精选31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茶文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茶文化论文 1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体系化内容,其中包含了我们一直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114365.html
8.中国的茶文化是什么?爱问知识人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https://iask.sina.com.cn/b/new2F3GhBfLSKx.html
9.有关中国茶文化作文(精选15篇)有关中国茶文化作文(精选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中国茶文化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cnfla.com/zuowen/3292555.html
10.《中国茶文化》(61期)视频在线观看《中国茶文化》(61期) 举报 耀世星辉传媒 关注1,991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热舞玉米 知冷知热进退皆宜~ 点击观看 直播0 小肥沫吖 古筝国风仙女沫沫吖 点击观看 直播0 顾安安 甜妹有市场嘛~ 点击观看 直播https://www.56.com/u73/v_MTYwOTY1MTc0.html
11.中国茶文化96纪录片乐视视频-《STB超级教师》中国版麻辣教师 乐视视频APP-《甄嬛传》孙俪霸气复仇! 乐视视频App-《鸡毛飞上天》张译的奋斗人生 乐视视频-《STB超级教师》中国版麻辣教师 在“乐视视频”APP中打开 打开 中国茶文化 7分详情 弹幕: 278条 详细介绍: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http://www.letv.com/ptv/vplay/1631475.html
12.中国茶文化PPT中国茶文化ppt模板下载绿色简约小清新中国茶文化说课PPT 中国风全面茶艺礼仪知识培训茶文化PPT模板 中国风古典大气简约茶文化茶艺ppt模板 古风水墨禅意仙雾飘渺中国风茶文化禅茶PPT模板 茶色古典中国风茶文化茶艺培训茶艺宣传教育PPT模板 中国茶文化调研报告ppt模板 内容型 绿色水墨实拍茶树中国茶文化介绍PPT中国传统文化 https://www.51miz.com/so-ppt/150436.html
13.中国有哪些茶文化全面解析中国茶文化:特点、历、品种与品饮方法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精彩文章。文章将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的独有之处从历沿革、茶叶品种和品饮方法等多个方面实全面剖析让读者对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有更深刻的熟悉。文章还将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名茶以及品饮茶叶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和体验中国茶文化的https://www.07358.com/jiemo/teayangshengzt/723857.html
14.中国茶文化作文4篇中国茶文化作文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茶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茶文化作文1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513133408_2831668.html
15.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电子书).pdf文档全文免费预览文化传播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电子书).pdf 203页内容提供方:fuzuxian 大小:8.41 MB 字数:约141.57万字 发布时间:2020-03-16发布于福建 浏览人气:60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电子书).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316/803201207400210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