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文化的历史典故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典故吧,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苦口师

苦口师其实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2、谦师得茶三昧

谦师得茶三昧元祐四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这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3、贡茶得官

贡茶得官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4、吃茶去

吃茶去“吃茶去”,看似普通的三个字,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5、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与惠山泉好茶需与好水相配方不辜负,用上等泉水泡茶自别有一番韵味。唐庚的《斗茶记》中有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以鉴水别泉扬名,而文中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据说,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以茶代酒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皓每飨(xiǎng)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chuǎn)以当酒。

上文中“皓”即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嗜好饮酒,每次设宴,规定来客至少饮酒七升。

文中的“曜”是孙皓父亲的老师韦曜,孙皓对博学多闻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韦曜酒量不好,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孙皓便悄悄让人把酒换成“荈”(茶的古称),让韦曜不至于难堪。

这就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陆纳杖侄

茶圣陆羽的《茶经》转引晋《中兴书》中有记载,陆纳是三国时名将陆逊的后代,在东晋时曾担任过太守、吏部尚书等许多重要职务。

他不但为政清廉,而且在生活上也十分俭朴,从来不奢侈铺张,很受人敬佩。连唐代茶圣陆羽也追认陆纳为自己的先祖。

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chù)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俶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

当谢安到来以后,陆纳只给他端上了一碗清茶和一些水果。而他的侄子,突然像变戏法一样摆上了一大桌子丰盛的山珍海味,请谢安入座就餐,谢安坐下勉强动了几筷就告辞回去了。

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意思是,你既然已经不能够光大你叔父我的德行,为什么还要来玷污我一贯朴素廉洁的声誉呢?

陆纳真是又气、又怒、又羞、又恨,说完亲手打了这个不肖的侄子四十大板。

王濛与“水厄”

《世说新语》中也曾出现关于茶的典故,原文记载:“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文中的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特别喜欢茶。他不仅自己一日喝茶数次,而且,每当有客人来,还一定要与客同饮。

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水厄原意指溺死之灾。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刚开始还不习惯喝茶的人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THE END
1.醉心传统探索中国酒文化的历史长河酒的起源与发展 从古代酿造技艺到现代科学管理,中国酒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演变和发展。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民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造方法和风格,这些都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无限魅力。 酒在中华传统中的地位 在中华传统中,酒不仅是庆典和仪式的一部分,也是社交和娱乐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诗经》、《史记》等古籍中https://www.tixeiytj.cn/bai-jiu-wen-da/348907.html
2.中国酒文化的醉人魅力品味千年风华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酒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世人所推崇。据史书记载,酿酒活动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这不仅是对饮食习惯的一种改良,也是对自然界丰富资源的一种利用。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酒文化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多样化且精湛的手艺。 https://www.feawjppu.cn/xing-ye-shu-ju/86146.html
3.醉心古韵探索中国喝酒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社会意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喝酒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从远古时期的酿造技艺,到现在流行的各种饮品,喝酒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古代喝酒文化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酿造高粱酒的技术,这标志着中国饮品文化之开端。在后来的几千年里,无论是在政治活动中还是家庭聚会中,https://www.gwzdahvr.cn/bai-jiu-pin-pai/354203.html
4.酒的文化意蕴醉心古韵揭秘酒文化中的传统与艺术醉心古韵:揭秘酒文化中的传统与艺术 在中国,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它融入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哲学和审美观念,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交流工具。酒的文化意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首先,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定义开始。在中国,“酒https://www.gccthdxv.cn/bai-jiu-wen-hua/286379.html
5.醉心古今酒文化的魅力与深度一、醉心古今:酒文化的魅力与深度 二、酒的起源与发展 在人类文明史上,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类社会交流、仪式感和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古代中国的酿造技术到现代世界各地的各种烈性酒类,酒文化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部分。 三、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中的酒法 https://www.hrmbqgwb.cn/bai-jiu-wen-da/273843.html
6.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休闲文化,有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酒与茶的不同之处:酒奔放,茶内敛;酒令人血活性起,茶使人心平气和;酒就好比燕赵之士,慷慨激昂,茶却有如江南女子,优柔婉约。酒与茶就如两泉涓涓细流,泾渭分明地顺着历史汨汨而下。 https://www.meipian.cn/8bmvh3i
7.探索中国酒文化的深邃之美从古代酿造技艺到现代饮酒礼仪中国酒文化包含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仅是指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民族精神与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酒文化所包含的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中国酒文化中的酿造技艺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千年的发展历程使得中国在酿造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无论是黄河流域的黄酒https://www.ndspwjgi.cn/bai-jiu-zhi-shi/260073.html
8.第十五讲茶文化与酒文化.ppt第十五讲茶文化与酒文化.ppt 三、茶文化与酒文化 (一)茶文化 1、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神农本草经》 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各种习俗 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唐以后民间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709/47758223.shtm
9.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传统文化探讨(论文范文)8正文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传统文化探讨茶不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癿奇葩,在中华五千余年癿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幵在无数华夏儿女癿血脉里深深扎下了根。在博大精深癿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一方面,茶不酒作为若干世癿“兄弟”,有其惊人癿相似乀处:都具有医药功敁、都蕴含文人情结、都用二祭https://www.docin.com/p-2600381421.html
10.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区别是什么?喝茶和喝酒有什么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与酒都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饮品。“客来敬茶”、“美酒赠佳人”,可见这两者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国人重礼,茶酒之事又往往与人情世事相关,更是看重礼数。这其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接下来易师汇民俗文化网带大家了解下。 一、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区别是什么?喝茶和喝酒有什么不同? http://ms.yishihui.net/2199.htm
11.中国茶文化酒文化资料大全.doc(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1 茶文化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 21 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 50 余个国家种茶https://m.taodocs.com/p-45557040.html
12.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成功举办2022年4月4日,由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主办、茶文化协会承办的茶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成功举办并完美收官。本次活动秉承着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理念,通过线上知识讲座与线下知识答题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本次茶文化竞赛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让中国传统茶文化得以发扬。 https://ycct.swjtu.edu.cn/info/1011/1811.htm
13.《中国茶酒文化》(豆瓣)茶与酒,醒与醉,涓与狂,复调人生,于茶酒悟道。苏东坡茶酒梦当今乃成真。精装彩书《中国茶酒文化》,由茶界专家张士康教授、酒界专家沈才洪大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教授融创编写,得到中国工程院茶学院士刘仲华、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资深教授徐兴海的赞誉和作序推荐。本书是迄今唯一一部系统论述中国茶酒文化的著作,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05781/
14.黑乌龙茶文化探究一壶酒千年情怀黑乌龙茶文化探究一壶酒千年情怀 黑乌龙茶的诞生与发展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茶叶已经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其中,以乌龙为代表的一类茶,尤其是黑乌龙,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 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 从山林到杯中,每一壶黑乌龙都是工匠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传统https://www.gztep.com/huang-cha/49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