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简报(2023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的优良特性、云南省政府的重视和茶叶界人士的大力推广,消费者对普洱茶认知度不断提高,普洱茶市场得以稳健增长,近五年复合增速为14.5%,远大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增速。”

普洱茶为云南省特产,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壁垒较高。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家普洱茶标准,普洱茶指仅以云南省种植的特定品种茶叶经及在云南省进行特定工艺加工后的多种茶产品,产地较为受限。

按毛茶是否经过人工发酵,普洱茶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普洱熟茶及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其口感较普洱生茶更为柔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普洱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六大茶系主要包括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目前普洱茶并非是按照“六大茶类”分类法可以独立列为“第七大茶类”的茶,因为其制法和品质的差异并没有完全独立于“六大茶类”之外。如果非要参照“六大茶类”的分类方法给其归类,当年的普洱(生)茶可以归到绿茶类,当年以及陈年的普洱(熟)茶归到黑茶类。

过去,我国普洱茶一直只能以劣等茶的身份游离于低端茶市场之间,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的优良特性、云南省政府的重视和茶叶界人士的大力推广,消费者对普洱茶认知度不断提高,普洱茶市场得以稳健增长,近五年复合增速为14.5%,远大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增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洱茶市场规模已超2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11亿元,2022-2026年间CAGR为11.7%。其中,2022年普洱熟茶市场规模为55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27.5%,普洱生茶市场规模为145亿元,同比增长7.4%,占比72.5%,预计普洱熟茶市场有望成为普洱茶市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2026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亿元,2022-2026年间CAGR为13.1%。

云南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产茶大省,2021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已达到1071.1亿元,成品茶总产量为37.4万吨,在众多成品茶类别中,普洱茶产能最高,占据全省成品茶产量的43.0%,在各茶类中位列第一,其品牌影响力更为深远,并已成为云南茶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5月23日,云南生态普洱茶地方标准正式实施,《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对“生态茶园”和“生态普洱茶”的术语进行了定义,并围绕生态普洱茶的产地环境条件、生态建设、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加工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此次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一是有助于强化普洱茶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发挥云南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促进云南特色茶产品的保护和传承。二是让生态普洱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三是有利于让达标优质茶产品获得应有的价格,让市场更广、茶农受惠。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对于普洱茶行业而言,最重要就是销售,因为种出来只有卖掉才能得到经济效益,过去求高库存是因为普洱茶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现在协调好普洱茶生产、仓储和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过度的收藏价值将会带来市场的无序化,还可能出现引起市场乱象的发生。

当前60、70、80后等银发一族仍是普洱茶消费主力,他们对普洱茶产品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数据显示,2022年1-8月“银发族”人群普洱茶成交单量同比增长112%,仅次于茉莉花茶。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随着消费人群发生转变,未来小巧、精致、便携的普洱茶产品或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同时,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市场细分趋势日趋明朗,未来茶企应当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及服务创新升级。

对普洱茶而言,品牌盛则产业盛,品牌强则产业强。近年来,各茶企持续深耕普洱茶品牌体系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推动力度,促进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保护。当前,品牌建设促进了普洱茶向品牌消费模式加速发展,为普洱茶拓展了市场,形成了生产领域做品牌、消费市场看品牌的良好氛围。据了解,云南全省10县入选“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其中勐海县被推荐为“‘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双江自治县被推荐为“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2018年,云南省还开展了“一县一业”普洱茶产业示范县创建,三个县区获得省财政专项支持,连续3年支持每个县区每年3000万元。这一系列活动有效宣传了普洱茶知名品牌,帮助企业和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普洱茶品牌整体数量和质量均比“十二五”末有了大幅提高,品牌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普洱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推力。数据显示,2022年普洱茶以78.0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公用品牌价值榜第二,以90.61的品牌声誉得分位居公用品牌声誉榜第一,表明近年来普洱茶在公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然而当前,我国普洱茶品牌建设总体水平与日益增长的质量品牌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品牌发展仍然滞后于茶产业经济发展;品牌总数及规模总体偏少偏小,品牌价值及影响力偏低偏弱,品牌工作机制及服务机构偏松偏散;全行业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牌引领作用还不够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品牌培育的需求倍增;品牌政策、法制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不健全,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还不够高,品牌研发创新平台明显不足,国茶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疫情的冲击和考验,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普洱茶产业也不例外。当前,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重塑与转型。一方面,越来越多茶企在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环节中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数字化技术,并结合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为产业链注入科技活力。另一方面,茶企借助数字化的东风,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因此,对于普洱茶企业而言,紧抓行业转型升级新机遇,实现提效降本和全球化发展,变得至关重要。目前,云南省内易武、勐海、普洱、临沧、大理等各重点普洱茶产区,正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以数字化驱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难题。普洱茶行业从业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甚少,一些传统茶企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和行动,行业相应的参考标准和政策支持较少,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等。针对上述现象,国家应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普洱茶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同时,行业内龙头企业要勇立潮头,步履坚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链式”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要积极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数据实时互通,横向打通信息壁垒。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随着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未来将是必然。预计未来3年内行业将出现头部萎缩,尾部缩减的现象,但国人对普洱消费的需求依旧旺盛,所以这两部分减少的市场份额都会涌向中部,也就是两三百元左右的区间段,这一部分的增量将成为众多普洱茶企活下去甚至发展壮大的关键。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洞察行业报告报告目录:一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中国茶叶分类中国茶叶行业发展驱动力:新兴茶饮形式 中国茶叶行业发展驱动力:现制茶饮品牌门店数量 中国茶叶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二、中国茶叶产业链分析 中国茶叶产业链结构 中国茶叶产业链上游分析:原料生产环节 中国茶叶产量数据分析 中国主要产茶省茶园种植面积分析 中国茶叶百强县名单TOP10 https://xueqiu.com/9582690951/309533218
2.如何看待茶叶行业的市场现状?这种市场现状对行业发展有哪些影响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绿茶、红茶等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一些特色茶种,如白茶、乌龙茶等,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消费者对于茶叶的品质和健康价值越来越关注,这促使茶企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把控和品牌建设。 从销售渠道方面分析,线上销售渠道的兴起为茶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https://stock.hexun.com/2024-11-19/215641973.html
3.中国泡茶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pdf茶文化的兴趣增加,泡茶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创 新产品和服务将会涌现,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以上数据综合了当前市场研究的结果,并结合了行业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由 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数据可能会有所波动。在做出具体决策时还需考虑最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9/8032002075006133.shtm
4.茶叶行业市场分析: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与机遇2.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将中国优质茶叶推向国际市场,可以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并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3. 电子商务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平台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销售已成为茶叶行业重要且必要的手段。企业应积极把握这个机遇https://www.coffee.cn/tea/post/166535.html
5.茶叶行业的pest分析.pptx茶叶种类繁多茶叶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茶叶,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每种茶叶都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定位,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与营销策略市场占有率各大茶叶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各不相同,一些知名品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营销策略各大茶叶品牌采取了多种营销策略,如广告宣传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4419103.html
6.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https://www.jufair.com/information/12037.html
7.20222026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预测分析茶叶新闻资讯1.1.12021-2025年中国茶叶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多元化挖掘茶叶资源 茶从唐朝时期开始,就已经从一种植物元素,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此时茶叶生产力水平的突破性发展,不仅造就了茶文化机制,同时也形成了以大众饮茶为基础,包含了多种https://m.yiduocha.com/news/show-16421.html
8.茶行业的市场分析我国茶叶发展现状茶行业市场分析-我国茶叶发展现状 摘要 茶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饮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广泛欢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对茶叶市场的规模、需求、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茶叶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http://www.yipinmingcha.cn/news_32408/
9.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深度剖析: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97亿元同时,茶旅融合还能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赢。 四、总结 中国茶叶行业在市场规模、市场结构、销售渠道和竞争格局等方面均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茶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并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https://www.yhresearch.cn/news/7193/leaf-tea
10.2022年茶叶行业现状分析2022年全球茶叶种植数据2022年茶叶行业现状分析 2022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318万吨,首次突破300万吨,茶叶进口规模达4.68万吨,电商购买用户群主要集中在26-35岁。绿茶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种,占比56.87%,新式茶品牌通过极致单品或平台扩张策略吸引年轻消费者。国内茶叶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将继续增长。https://blog.csdn.net/baogaodating0506/article/details/126034656
11.2018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8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北京时间 2017年12月底,农业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2017年12月底,农业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62个名单中共有6个产茶区入选。 https://item.btime.com/4703vtvb1438mva32qaf4blq2tv?from=gjl
12.中国茶叶行业市场需求茶叶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分析中国茶叶行业市场需求 茶叶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分析 茶叶行业市场多大?近年来,我国茶叶市场持续增长,去年全国茶叶销售额达到了3120亿元,同比增长7.99%,年轻人也开始逐渐接受并在多个消费场景享受“茶消费”。这样的市场状况也带动了茶叶企业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茶叶相关企业有153.5万家,2022年1~11月新注册企业16.7https://m.chinairn.com/hyzx/20230403/173715988.shtml
13.茶叶市场分析图:全面揭示茶叶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普洱茶茶叶市场分析图:全面揭示茶叶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普洱茶叶市场分析图 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年中国名茶之一,也是茶叶市场中的市场调查一支重要力量。下面将通过对普洱茶叶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图进行解读和分析。 首先,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普洱茶叶市场的研究报告销售量和销售额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增长的同比趋势。这一点反映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top/puercha/307204.html
14.中国茶叶品牌分析8篇(全文)中国茶叶品牌分析 第1篇 中国茶叶企业如何打造品牌?或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茶业营销的特殊性 客观上讲,相较于一般快速消费品,茶业营销确实有一些特殊性。比如,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原茶生产的标准化问题 (甚至基本的商品化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品种、质量等级标注);茶叶消费不方便和储存的问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hod13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