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广东之江门美食,中国第一侨乡有哪些经典美食值得推荐?
于广东人而言,吃是毕生追求。广东这一块大象鼻版图,美食无处不在。说起广东美食,大家想到的城市必定有广州、顺德、潮汕。
但是,吃过三大经典区域美食后,还有哪些广东美食值得我们去探索呢?不妨来认识认识江门。
江门别称“五邑”,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有“中国舞蹈之城”、“中国第一侨乡”之称。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故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让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之陶醉的小鸟天堂。
江门侨乡风情闻名于世,五邑地区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地区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所以辛勤的劳动人民在进行烹饪的时候,除了保留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传统做法,还注入了新鲜的灵感,使得五邑菜闻名远扬。
可以说,江门不仅是个文化之都,更是个美食天堂!
一直听闻古井烧鹅的名气大,终于有机会来实地品尝一下。烧得金黄又泛红的烧鹅,淋上那浓郁的酱汁,热腾腾的蒸气不断往上冒,和空气的结合擦出迷人的火花。尽管抱着非常大的期望值,但它依然没有让我失望。在我的印象中烧鹅+酸梅酱才够完美,这道古井烧鹅却让人打破这种想法。
陈皮拌番茄、陈皮排骨、陈皮焗虾、陈皮鸭汤......陈皮味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在江门,连空气都弥漫着陈皮的清香味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陈皮做不到的菜。酸甜开胃、飘香十里,在这个日渐凉爽的春日里,来一口简直不要太有滋味了。
黄沙蚬、河虾、黄鱼卵并称石板沙三宝,所谓一年等一回,每年清明前后,是黄沙蚬最肥美的季节。新会睦洲是黄沙蚬最好的产地,睦州最鲜美的当属石板沙村。
西江此段不仅水质好而且靠近出海口,河水流向大海时带起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其出产的蚬呈黄色且色泽光亮,被誉为最好的蚬。不在当下时节来吃一口,你就永远不会懂黄沙蚬的“鲜”!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系。以本地黄鳝和优质大米为原料,佐以姜丝、葱花等调和而成,口感松软,味道鲜美。
黄鳝饭上桌后不要急着掀开瓦煲的盖子,要再略等10分钟后才开盖,且要捞匀了再吃,米饭会更香,带韧性,而且不怕粘口。
喝上一壶陈皮普洱茶,层层相叠,味道醇厚,香气弥漫在整个口腔,正啊!
牛耳壳使用奶油和南乳调味,要切得薄如纸,当然这需要几十年的刀功。放入炉温180℃的炉箱,油炸4分钟,炸成金黄色即可。
牛耳仔有点咸有点甜,好吃的牛耳仔咬下去口感香香脆脆的,酥脆味让人回味无穷,一片接一片的吃不停手,是老少咸宜的茶饭后小点心。不是所有牛耳壳都叫三江牛耳壳,吃了三江牛耳壳你就懂了。
在司前镇,不管哪条村的村民都会做温蛋。通常是把鸡蛋或者鹌鹑蛋煮熟剥壳后,放入秘制酱汁里腌制。煮熟后味道与卤水蛋不同,带有独特的香味。
司前人看到温蛋摆在餐桌上就知道有喜庆事,也只有在司前镇才能吃得到正宗的温蛋。
名扬中外的"马冈鹅"是开平市马冈镇传统的特产,鹅肉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白切鸡在广府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重要。
客家人会变着法子吃鹅肉,除了用来煲汤,还有白斩鹅、酱油鹅等妙作。在一般餐馆,白切鸡常见,白切鹅难寻。
通过白切的做法使得鹅本身的味道得到最大的保留,鹅肉肥瘦相宜,自身的鲜美足以征服人的味蕾,蘸上特制的酱料又是另外一种妙不可言。而酱油和鹅是一种极为和味的搭配,酱油入味,鹅肉肉香四溢。
烧腊其实分为“烧”和“腊”两种,但是现在人们总是将“烧腊”连在一起叫。
新会双水的烧腊别具风格,且远近驰名,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烧猪。烧猪是采用特有手法烧制而成,外皮酥脆金黄,猪肉新鲜暖热,吃上一口便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广东恩平特色美食,相传源自清朝末年,有人说是以前为了行军打仗而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军粮,也有人说是大豆大丰收,由于不便储存,而衍生出来的附属品。
不管怎么说这种传统美食真的越来越少见了,豆角糍并不是用豆角做的小吃,而是用豆腐作为原材料,把豆腐渣炒熟,同时加入五香粉、香葱等材料一起炒,用油炸成金黄色,然后外面包一层粉皮,在粉皮上刷上油、盐和芝麻,吃起来口感十分美妙。
自古以来,恩平人就把濑粉作为中秋节的主食。无论是早餐还是宵夜,都可以选择一碗美味的濑粉,这是很多恩平人的习惯。经过浓汤浸泡的濑粉充分入味,一撮濑粉一口热汤,简直无敌!恩平的濑粉比较长,吱溜一声,恨不得全部吃光光。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