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布茶树基因组变异数据库
四川农业大学茶树栽培育种团队在茶树发芽期遗传定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HorticultureResearch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完成的题为Geneticanalysisoftheearlybudflushtraitofteaplants(Camelliasinensis)inthecultivar‘EmeiWenchun’anditsopen-pollinatedoffspr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以茶树自然授粉子代为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父子关系重建策略,构建了茶树F1全同胞群体和高密度遗传图谱,并针对茶树发芽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和候选调控基因筛选。
安徽农业大学揭开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之谜
频频采撷硕果
茶科技工作者的高光时刻
新时代,现代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利好随处可见,且奖励体系也愈发成熟,激励着广大茶科技工作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年,又有哪些茶科技工作者荣获奖项?
中国茶科所两名专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10月10日,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Elsevier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新一期世界“标准化引文指标全科作者数据库”(截止2022年9月1日),即全球TOP10万科学家职业生涯影响力(Career-longimpact)和单年度影响力(Singleyearimpact)排名数据库。数据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阮建云、李鑫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年度影响力榜单。
“白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1月,2021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审评结果发布,共有208项获奖项目。其中,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林智等10人完成的“白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首次阐明白茶加工关键品质成分及其形成机理,探明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白茶品质调控与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突破了白茶香气滋味品质提升关键新技术和新产品4项,创制了白茶加工专用新装备3套,显著提高白茶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构建了白茶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实现白茶标准的全产业链、立体化覆盖。
“黄茶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与健康属性挖掘”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1月8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读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主持的“黄茶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与健康属性挖掘”项目荣获2021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解析了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发现黄茶显著的健康属性,创新了关键加工技术,创建了标准化加工体系,实现黄茶产业“量效同增”。
这一年
茶科技创新层出不穷
2022年,不少创新茶科技崭露头角,譬如,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的铁观音智能化精加工流水线等技术、第三代采茶机器人、自动奶茶机等,这些革新的技术或将代表着茶行业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沿和未来方向。
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浙江理工大学研发第三代采茶机器人
4月,浙江理工大学发布第三代名优茶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团队研发,它能自主识别茶树芽叶,控制机械臂进行精准采摘,芽叶识别准确率能达到82%左右,平均采摘速度2.5秒/颗,采摘成功率达到40%。
“自动奶茶机”投入使用
日前,由奈雪数字化团队自研的“自动奶茶机”已在广州、深圳等多家门店使用,预计2022年三季度将在奈雪的茶所有门店投入使用。据了解,这是新茶饮行业首个由品牌自研且规模化应用的自动制茶设备,该机器最快可实现十秒左右完成一杯新茶饮,单人产能可提升40%。
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表示,科技与文化联动,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着传统茶业的生产方式,让茶产业发展迎来诸多利好。随着一系列的茶科技落地实施,我国茶科技正不断地向前发展,相信在2023年,会有更多茶科技亮相,推进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