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处组织召开交通运输部战略课题“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视角下的交通新内涵研究开题评审会

2022年4月21日上午,社科处组织召开交通运输部战略课题“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视角下的交通新内涵研究开题评审会,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处长王振宇、副处长张杰莅临指导。课题负责人荣朝和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作开题汇报,开题评审会专家特别邀请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陈璟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管楚度教授及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钟章队教授、交通运输学院毛保华教授,李连成研究员任专家组长。会议由社科处处长施先亮主持。

王振宇介绍了交通运输部战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认为站在时代视角、世界视角对于交通新内涵的研究北交大具有深厚的实力和能力,一定会圆满完成。同时,进一步强调课题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主旨讲话精神,站在人类世界发展史上,立足交通理论研究,在“深”上下功夫;立足政研实际,在“实”上下功夫,希望北京交大课题组在创新交通话语体系、创新交通新内涵阐释等方面为交通强国建设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课题负责人荣朝和教授从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难点重点等方面作开题汇报,就如何在马克思恩格斯已有交往革命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世界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运输化与信息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实质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中国化,并落实到“交通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和“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宏大实践;如何论证运输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在新的时空尺度上发掘交通运输新内涵,论证“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等课题研究难点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

最后,施先亮代表学校对交通运输部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对开题评审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希望课题组充分吸收开题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完善课题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交通运输部交付的战略课题研究任务。

THE END
1.理论研究新时期中国城市交通的语境理解与思考科学交通运输城中国城市交通的学科体系、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在语境、情景、概念、内涵与外延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梳理2011-2021年期间国际主流交通学术期刊的交通语境研究。首先,从范式变革、可持续行动、治理转变、认识强化四个方面解析国际交通语境的内涵演变。其次,从发展变化、预测供给、技术创新、智慧赋能四个视角讨论国际交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JVN3BL05346KFL.html
2.“公共交通+慢行”多模式融合的交通体系——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4)在轨道交通站点及常规公交站台所辐射的范围内大量布置自行车租赁点,定期对公共自行车进行保养及维修,使租车、用车、停车变得舒适快捷,不断完善非机动车道路网络,提高非机动专用车道的覆盖率,非机动车专用道建议采用全隔离方式,杜绝干扰,提高换乘效率,让市民克服慢行交通出行难的心理。(5)大量研究显示交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741029331638648&wfr=spider&for=pc
3.开题报告研究设计6篇(全文)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 新大纲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将原大纲“教学内容与要求”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一提法的改变既是社会发展、国内外教育改革大潮催发的结果,也是听说教学改革自身的逻辑延伸。为此学者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口语交际”进行了分析,以下三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lm3t9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