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拥挤的车流里,谁还在违反中央禁令,为交通添堵?
记者:
这个多少钱的?1898。
销售员:
卖了几十盒了。
都是单位买的。
都是送人的。
又是一年中秋节,中央禁令三令五申,依然有人积习难改。
月饼可以开办公用品的票是吧?
嗯,可以开。你待会儿拿着小票过来就行。
2013年中秋节,中纪委向节日送礼风宣战。
企业主:
今年有这样的整体社会一个风气的提出和改善,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件蛮好的事情。
主持人
董倩:
市民:
太堵了,堵的我都走不动,对,我们是打出租车过来的,平时就60多块钱,今天花了接近80块钱吧。
太堵了,堵的我都走不动。
确实是比较堵。
对,我们是打出租车过来的,平时就60多块钱,今天花了接近80块钱。
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各大城市的晚高峰交通拥堵不出所料。然而在这长长的车流里,2013年的中秋节,公众似乎还是感觉到了一些变化。
今年肯定是收受礼品,包括送礼的现象大幅度降低了。
我觉得很明显减少很多。
以前一到逢年过节,各地进京的车确实很多,从车牌子上都能看出来,都是在送礼。
你从这边就能看出来,这边有收卡的,一般的收卡的很少了,今年不好收了应该是。
收什么卡?
购物卡。
往年我们政府消费占到多大比例?
肖女士
月饼店老板:
30%吧。
你估计今年这30%会减少吗?
肖女士:
会减少。
减少的还有往年月饼包装里丰富的随包礼品。在广西南宁的这家酒店月饼销售点,红酒、茶叶,也已经从礼盒里消失不见。
酒店月饼销售人员:
没有礼品,纯月饼。现在所有的月饼都没有东西的,是政策规定不允许的。
而中纪委严查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在中秋节之前,就已经向全社会发消息,而这样的行动,不仅影响到了今年的月饼市场,也影响到了快递行业。
快递员:
感觉大体比较少,今年的月饼(邮寄)比较少,收的也比较少。
在广州,往年月饼邮寄的火热景象也在大幅减少,并且广州多家快递公司都表示,今年,月饼邮寄的绝对主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宗月饼邮寄几乎没有了,目前来邮寄月饼的大多以散客为主。
我去(邮寄)都见不到人,今年寄得比较快,以前慢点,可能今年少人寄吧。
月饼市场、快递行业,在广东今年遇冷的还有高档滋补品市场。
戴崇业
广州东百业务经理:
以往我们的滋补品都是高端的虫草等,比较好销,今年是汤料价格比较实惠,市民平时用到的商品销售非常火。
主持人:
在这个中秋节,月饼市场还有大闸蟹市场发生的这种市场的变化,是最能够体现出这个节日和以往的普通。其实我们如果汇总一下媒体的标题,也能够看出这样的变化。我们里看一下,有的媒体是这样说的,“中秋不再成送礼节,多数单位取消福利,发放月饼”、“禁奢令使大闸蟹退黄金甲,公款消费曾占额三成”、“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但是蟹农尚未收到公费订单”等等等等。
好了,在中央这样三令五申态度严厉的支持下,那么我们注意到,民众的态度却显示出一种,应该说是一种微妙的一种变化。怎么说呢?我们不妨来看这样的一个民调,我们来看这是人民网联合清研咨询、优数咨询的调查。说,你估计你所在的单位,今年两节是否会有公款送礼的现象?我们看,39%的人说会有,但是较往年少很多;34%的人说会有,和往年差不多;16%的人说会有,比往年更严重;其他的人说不了解,或者不会有。
那好了,既然中央三令五申,态度坚决,为什么民众却反映了这样的一种态度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明晚七点,一轮圆月,谁不喜欢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节呢,究竟是什么,让这一块小小的月饼变得如此的沉重,最终变成了社会大众观察腐败的一个话题。
2013年中秋,月饼、廉政,来自中央的禁令越发严厉,但是总有一些人还是改不了自己的恶习。
这个是多少钱的?
1898元。
中秋前夕,记者在一些城市的高档酒店还是发现了豪华月饼,12块月饼售价1898元,外包装、内包装都十分奢华,甚至每块月饼上还放着一小根虫草。
对,刚才有一个女士买了20盒,就这个。
还有一些礼盒,里面不单单只是月饼,红酒、巧克力、茶叶、橄榄油,让月饼成了配角。像这样的礼盒,装一瓶红酒1688元,装一瓶白酒售价2388元。记者发现一些顾客所幸不买月饼,只买包装礼盒。
都是单位买的?
单位、公司购买高档月饼礼盒,开发票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在这个环节,记者走访多家商场超市后发现,开出一张可以入账报销的发票并不难。
开办公用品。
某商场销售员:
开办公用品等。
对。
不开成月饼,你想开成什么?
办公用品。
办公用品,写不了办公用品,可以写成文具或者耗材。
为什么?
因为现在政策不允许直接特别笼统写办公用品。
看过这个短片,可能就能够部分地回答,为什么在刚才的民调中,一些民众会有那样的担心。那么我们看,名面上是不可以送这些礼了,但是很多送礼的人是变换了一种方式。比如说我们看有三种我们收集到的,一种叫穿上“隐身衣”,刚才短片中也提到了,当买月饼的时候,天价月饼还是有的,比如可以开办公用品、会议费这样的发票。再有一种是变为地下党,这是一种新现象,因为现在随着网络还有快递的兴起,送礼和接礼的人可以不用面对面的接触,这种应该说是比较难发现。另外一种就是化整为零,一万块钱的购物卡,要实名登记,但是如果我变通一下,我变成十张一千块钱的,那不就照样可以了吗。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下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监察学会的李成言副会长。李教授您看,你看,刚才我们也说了,中央在三令五申,说不许这样做、不许这样做,但是还是有变通的方式,那您怎么看这种其实已经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变通?
李成言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
还有一个,我们也要看到,也有中央的政策,在各级部门执行力上执行的不到位的问题,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习惯化的这种惯性的不执行政策的行为,就会造成我们的政策执行力的弱化,甚至是政策终止,这样中央政府权威就被挑战,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很严重的。因为一旦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管理基础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不管是企业个人,还是我们的官员,都出现这样一些送礼收礼的不正的文化、不良的文化,我们可以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好,谢谢李教授,稍候我们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刚才我们提到了“变通”这样一个词,变通变通,只要你能变就能通,因为它能通,所以才去变,那问题就来了,怎么让它怎么变都不通,我们继续往下看。
如果说买月饼需开发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地。
餐费、房费、会议费都行是吗?支票也可以吗?
可以。
那么跑腿儿公司送礼,已然成为今年严打风之下更为隐蔽的方式。甚至电子礼品卡也开始攻城掠地,一个账户一个密码,就可以把收送过程变得更神不知鬼不觉。但是这个秋天,送礼现象因为中央的三令五申,的确开始大幅收敛。
某企业主:
在给政府送礼这方面,有一定幅度减少,总量大概降幅是在30%左右。
产生这样的一个降幅的原因,在咱们公司来看是什么呢?
是感受到了整个大公司的变化。我身边有个人,他是政府工作人员,往年的话,他们中秋节之前和他们有往来的企业或单位,都会给他们送很多的东西,但是今年的企业或社会机构,也没有给他们再进行任何的礼品馈赠什么的。
不敢收呢还是说不敢送呢?
第一个方面确实是风气、政策出台了之后,有这方面的顾虑;另一方面,是大家也可能是想看看这个风气到底是不是真正地落到实处。
观望也是很多人的习惯,它或者会变成中央反腐败的障碍,但是这股送礼风必须刹住。
其实实际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一个是经济上的负担,第二个是心理上的负担,就如果让以往的这种攀比之风越来越浓烈的话,其实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个蛮沉重的负担。就是今年有这样的整体社会一个风气的提升和改善,对我们来讲其实是一件蛮好的事情。
说到接收礼物的一方,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人民网联合两家咨询机构做的调查,就是“你认为节假日公款送礼现象最普遍的单位是哪”。你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都是占到非常大的比例。那么好了,我们再看送礼的一方,其实说到底,送礼的一方心情是挺纠结的,因为送礼你说是为了什么,送礼的人肯定是希望能给日后自己办事的时候图一个方便,现在是不让送礼了,眼下是方便了,但是送礼的人就会想,那我以后办事的时候,还能不能得到方便呢?现在不送礼是省了钱了,也省了力了,但是心却没有省下来。比如说今天我就看到,有一位民营企业主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就说,我好不容易以前靠送礼还有这种润滑,像这种做法,我拉拢,把人心给收拢过来了,好不容易培养的关系,现在今年不让送了,那对我来说就是前功尽弃了。另外有些人还送,那我不送了,未来我不就吃亏了吗?对于种种观点,我们怎么样来面对,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李成言教授。李教授,其实摆在面前很实际的问题,有些人觉得我不送了,但是有一些人还送,我是吃亏的,怎么看这种心态?
李成言:
我觉得这个心态确实是存在,因为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当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它过去遇到过,我不送礼可能就办不成事,我这个企业的项目拿不到,我这个企业就不能完成今年的任务等等,都可能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一种心态必须改变,这个心理的障碍会造成我们这样一个到了年节,不送礼不能办事的现象永远得不到解决。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严格做出规定,一方面送礼的人要严格规定,你送礼我要严厉地惩罚。另一方面,收礼的人也要严厉惩处。
您说到这个问题,正好我要问您,可能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说送礼的人的问题,而是收礼的人的问题,如果说收的人不接收,那么送礼的人也就没有渠道去送,不知道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这个八项规定里面,是讲究两个长,一个叫“长期化”,一个叫“长效化”。中纪委也提到,要分步骤、分阶段地步步推进。你觉得刚才您说要收礼的、送礼的都要管,未来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重点给予考虑,一个是从公共财政的控制入手,在预算和决算上,我们要严厉地去把好这个关,而且要走法律的程序,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制止在预算结算上能够有突破,能够有这样的一些项目的开销,当然他也会作假,比如说刚才报的,开了一些别的发票,什么办公用品等等,但是它是经不起查的,一查就出了漏洞。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还有一个问题,要把单位里面搞的小金库严格地取消,因为有一些钱是从小金库支持出来的,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杜绝,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不行。
第二个,就是要建立严格的制度规章,严格地监督检查,使我们的监督权利监督的到位,就会使送礼的不敢送,收礼的人也不敢收,他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最主要的是收礼的人有惧怕心理,我觉得他真的就不敢再收礼了,也没有这种侥幸心理了。
好,非常感谢李教授,我们看中央的严厉规定做出了种种的措施,其实它不是纠缠于什么礼不能送,或者说用什么方式送礼这不可以,中央要做的是要切断用公款送礼,但是就像中纪委所说的,这要分阶段一步一步地来,因为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好,这就是今天的节目,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