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又跟马老师聊关于送礼这件事,碰撞出来不少东西。
马老师做企划兼内训多年。对人性和潜规则了解颇深。
我啊,就是一张白纸。
“送礼”的3种境“”
第一重境界:送土特产、水果、牛奶、保健品
送礼的第一层次,基本就是日常亲戚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比如带点家乡的土特产、几斤水果、几箱牛奶、或者一些保健品。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有心,但实际上并不太适合用来求人办事。土特产可能对方不爱吃,水果放着可能就烂了,牛奶和保健品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礼物用来走亲戚串门还行,但如果是求人办事,就显得有点“寒酸”了。对方可能会觉得你不够重视,甚至有点敷衍。
求人办事,千万别拿水果、特产、茶叶这些东西去糊弄人。这些东西的价值不高,适合平时联络感情,但真要办事,还是得拿出点“硬货”。
第二重境界:送烟、茅台、红包
到了第二层次的人都懂得送礼就得上点档次,直接送“硬通货”。什么是硬通货?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价格清晰、对方一看就知道你花了多少钱的东西,比如烟、茅台、或者直接上红包。
烟和茅台是很经典的送礼选择,像茅台、华子(中华香烟)这种东西,价格透明,别人一看就明白你的诚意。而且就算对方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也可以很方便地转手卖掉,变成现金。
相比之下,茶叶就不太适合作为送礼的选择。因为茶叶的价格太不透明了,你买的可能是几千块的好茶,但对方可能觉得是几十块的地摊货,完全感受不到你的诚意。所以,送礼要选那些价格明确、价值清晰的东西,避免让人误会你的心意。
第三重境界:满足精神需求
送礼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要投其所好,满足对方的精神需求。比如,你知道领导喜欢写字画画,那你就可以主动买几幅他的“作品”,哪怕这些字画在你看来是“鬼画符”,也没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表演”,你演,他也演,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这场戏却能让关系更进一步。
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升职加薪?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演戏”,知道自己在这场关系互动中的角色。送礼不仅仅是送东西,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甚至是一种“人情投资”。
“送礼”的3个原则
1.别指望送一次礼就能搞定一切
很多人觉得,送了礼对方就欠了自己人情,事情就一定能办成。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可能对方碍于某些原因,暂时帮不了你,或者你们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上。但这并不代表你的礼白送了,至少你的诚意对方是看在眼里的。
送礼也是一种“人脉经营”。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搞定,而是要多次用心维系关系,慢慢积累人情。与其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多花点心思经营那些对你有用的人脉,这样关键时刻才会有人愿意帮你。
2.交情有多深,就办多大的事
求人办事,最重要的是看你和对方的交情深浅。如果只是普通朋友,那最好只求一些“举手之劳”的小忙,比如借点小钱、帮个小忙。如果你开口就提特别大的要求,比如借10万块或者让别人冒很大的风险帮你,那事情基本就黄了。
所以,求人办事时,除了看对方愿不愿意帮你,更要衡量你提出的事情是不是“难度太大”。交情多深,就办多大的事,这才是求人办事的基本原则。
3.关系再好,礼也不能少
很多人觉得,关系够熟了,就没必要送礼了,这其实是个大误区。关系好,只能说明你有了开口求人的资格,但送礼却是必不可少的。
“送礼”的6大智慧,教你怎么送得巧
1.找对中间人
如果你要给一个不熟悉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人送礼,最好通过中间人引荐。没有人牵线搭桥,对方可能根本不知道你是谁,也不愿意随便收你的礼,更别提帮你办事了。
2.礼要先到
求人办事,礼物一定要先送到,不能等事情办成了再送。因为如果对方替你办事,还要承担风险,那他肯定不愿意。所以,送礼就是为了让对方觉得你有诚意,愿意先承担风险。
3.保密很重要
送礼之后,千万别到处炫耀或者乱说。否则事情一旦传开,对方可能会觉得你不靠谱,下次就不愿意帮你了。
4.送礼被拒,反思原因
如果对方不愿意收你的礼,别强行塞给他,而是要冷静分析原因。可能是你送的礼价值不够,或者对方觉得风险太大。只要利益足够,对方迟早会心动。
5.送礼要对症下药
送礼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找到关键人,其次要了解对方的喜好,送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你觉得贵的东西。此外,送礼也要有层次感,不能一上来就送太重的礼,对方可能会害怕,觉得压力太大。
6.别给对方太大压力
求人办事时,千万别让对方觉得压力太大。比如可以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收下就好,成不成没关系,就当交个朋友。”这种说法让对方觉得轻松,反而更愿意帮你。如果你一上来就哭穷、诉苦,反而会让对方觉得麻烦,甚至直接拒绝你。
送礼是一门学问,既要讲究技巧,也要注重诚意。无论是送什么、怎么送,都要根据对方的需求和你们的关系来决定。送礼不是万能的,但送得对、送得巧,确实能帮你在人情社会中走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