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产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业动态天下普洱

原标题:我国茶产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茶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

1、茶产业与贫困地区地域同构

目前我国茶园面积约150万公顷,遍布近20个省区近千个县市,其中大部分省区的数百个产茶县属于贫困县。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内的832个国家贫困县中,产茶的省级行政区就有16个,与茶产业有关的国家贫困县有337个,其中三分之一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近几年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100强),接近一半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茶产业与我国贫困地区存在十分紧密的地域同构的关系,在茶产业的助力下,这些产茶贫困县均已实现脱贫摘帽。一片叶子成就的大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战重要的决战决胜战场,也成为了贫困地区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靠。

2、茶产业与贫困人口产业协同

安溪县既是千年古县,又是人口大县,也是安溪铁观音的故乡。曾经安溪县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1985年贫困人口31.37万人、占全县人口39.6%。安溪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以茶脱贫”战略,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组织化和良好管控提高茶叶品质及效益。经过多轮大规模扶贫,实现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由国家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安溪县“以茶脱贫”的模式成为众多产茶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典范。

▲福建安溪茶园

3、茶产业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地处浙西北山旮旯里的安吉,曾是有名的贫困县。随着“白叶一号”的推广以及安吉白茶的兴起,百姓将山林改成了茶山,效益大涨,成就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佳话。致富不忘党恩,先富帮后富。如今,这片致富的“金叶子”已在四川省青川县、湖南省古丈县、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落地生根,白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作用,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浙江安吉茶园

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概况

1、省级行政区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国家在全国共划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区,共14个片区,其中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7个片区适合发展茶叶,茶产业成为当地扶贫的核心产业。

图1分析了这7个片区的11个主要产茶省级行政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2012-2019年)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的变化趋势。这些片区茶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产茶县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情况

在我国茶叶主产区,县域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水平。

图2统计了部分全国重点产茶县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2012-2018年)历年茶叶产量的变化趋势,在所统计的42个重点产茶县中,除个别产茶县产量比较稳定外,多数产茶县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我国产茶县脱贫摘帽概况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337个贫困县以茶产业为脱贫产业,其中云南省70个,贵州省65个,四川省3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31个,超过20个的还有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

全国重点产茶县是根据自身条件打造形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推动茶产业结构变革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

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

1、产业政策引领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省根据当地茶产业发展的不足与短板,纷纷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宏观层面、全局角度引领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黄山茶园

2、创新联结机制

·贵州省湄潭县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的欧盟标准湄潭模式,以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减少成本,增加茶叶产值。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基地村民委员会和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茶叶专合社,让茶农入股专合社,共同出资建立加工厂,现已辐射茶园基地30667公顷,带动17万户茶农,其中12531户成功实现脱贫。

·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承接1500万株(5000亩)“白叶一号”茶苗在受捐的“三省五县”产出茶叶的加工、销售和品牌运营工作,努力发挥供销茶企的责任与担当。

·福建正山堂茶业责任有限公司将标准化的名优红茶加工工艺与技术推广到贵州普安、湖南古丈、河南信阳、四川广元、湖北巴东等茶区,带动各省红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生态经济。

3、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4、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与发展

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有利于整合区域优势品牌,提升区域茶叶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区域茶叶产业规模,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是实现稳定致富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潇湘”茶公共品牌坚持以品牌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产业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安化县15万贫困人口中因茶脱贫人口达9.4万人,成为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石门县茶产业带动全县20万涉茶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沅陵县茶叶茶产业带动全县贫困户5680户、1.8万人脱贫。

5、精准帮扶

截至2020年5月,安吉县共向“三省五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425公顷。其中包括首期向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贵州省普安县和沿河县捐赠358公顷,以及2019年向贵州省雷山县捐赠67公顷。

“白叶一号”茶产业在贫困地区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首期捐赠四县已累计兑现土地流转费228万元,惠及农户605户,户均增收近3800元;组织贫困群众约6.7万人次务工,累计发放劳动报酬776万元;覆盖的1871户6133名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前为1862户5839人)中已有1548户5505名贫困人口脱贫,白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作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也纷纷开展相应举措对落后产茶县展开精准帮扶。杭州市与恩施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稳链、补链、延链、强链,完善当地茶产业链,从而促进茶产业全面提升,四年多的杭州市与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直接带动全州36.36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助力全州八个县(市)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2012年以来以项目为纽带,以平台为依托,通过派出科技副县长、团队特派员、个人特派员,开展组团式科技服务与对口帮扶工作,带动农民创业创新,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以科技创新示范县和标准化示范县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茶叶产销地区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络,科技服务进一步覆盖浙江、福建、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等省40余个产茶县的政府、企业、市场等,对其茶叶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茶叶质量安全监测和控制,茶叶深加工和副产物高值利用、茶叶跨界产品开发及技能人才培训等茶叶全产业链进行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创新提出“六位一体”(选定一个区域、签订一份协议、确定一名联系专家、编制一份规划、实施一批项目、应用一批新成果)的区域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和“三长战略”(县市长+董事长+院所长)的科技帮扶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为促进消费扶贫的精准有效,及时发布产销、标准、政策信息及专项报告,为产茶县(市)政府提供权威参考;通过各类展会平台,宣传推介贫困地区优质茶叶;持续支持湖南、贵州等省贫困地区进京推广茶叶;引导并发挥会员单位中龙头茶企的带动作用,开展精准扶贫。

浙江大学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专门成立景东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两位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在云南景东开启脱贫之路,立足景东县古茶树资源优势,优化茶产业链管控,促进精准扶贫,合作开发的“紫金普洱”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茶产业继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展望

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针对我国茶产业各地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加强生态茶园建设,从源头提高茶树的健康、茶叶的品质和安全、茶园环境的生态化。加强“机器换人”理念和实践在茶园管理和鲜叶采摘领域的应用,加强清洁化、连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推进我国茶产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深入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的绿色、高效、高质、高值化创新进程,推动抹茶、速溶茶、粉茶、茶多酚、茶黄素、茶皂素、茶氨酸等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与推广的进程、力度和强度,并从政策和金融层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强度,充分利用创新链延长产业链,提升当地夏秋茶资源及中低档茶资源的价值链。加大“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机械制茶师”“茶园管理师”等茶叶技能型人才、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人才和标准化人才等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中茶院茶园管理师培训

2、加强茶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

茶业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茶产业全域进行数字化管理,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茶产业结构转型成工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茶叶数字化生产建设示范项目(浙江更香有机茶业)

目前,以智慧茶园、数字化智能生产线、RFID防伪溯源等为代表的茶业数字化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已在浙江、福建等茶区推广应用。

·深入推广智慧茶园技术,提高茶园管理能力,实现对茶叶品质和安全的全程可追溯。

·应用茶叶连续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鲜叶进厂到初制茶完成柔性调控及全程连续化、机械化、智能化加工,提高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降低成本。

·加强防伪溯源技术在茶叶智慧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解决行业面临的消费防伪判别、仓储盘点烦琐、茶叶全产业链溯源及品质安全等问题,智慧地消除茶叶真伪难辨的消费盲区。

后发展茶区应多汲取先进茶区的管理经验,加强茶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各地应借助当地文化底蕴优势,在深度挖掘各地特色历史茶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展开三产融合工作,促进茶产业链不断延伸。一方面通过打造茶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将各产茶区当地的旅游资源与茶产业相结合,推出茶园生态游、加工体验、个性定制、茶旅研学活动等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茶旅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茶业三产融合综合体,持续开展茶庄园、茶叶特色小镇、茶产业园等综合体的建设,打造集生产、销售、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体。

▲安溪桃源有机茶庄园

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扶持政策,规范茶旅游市场秩序,加快整合区域范围内的茶叶和旅游资源,加快改善茶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设施建设,增强茶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THE END
1.越贵越好吗?包装上有这“4行字”,才是放心好茶!茶叶外包装生产茶叶包装上隐藏的小秘密,都在下面“4行字” 原料越干净,等级越高越好 茶叶外包装应该遵循《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标准,不同的茶叶对应不同的执行标准,例如:白茶GB/T 22291-2017,黄茶GB/T 21726-2018。 外包装应该应该清晰的标注原料等级,和生产原料。原料应该标注山茶科山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AP1JDN0553TANT.html
2.茶叶执行标准对照表解读与应用此外,在国际贸易中,执行标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茶叶进口都有相应的检验检疫规定。如果产品符合目标市场所采纳的执行标准,则能够顺利通过相关检测和审批程序。 5. 茗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和消费水平提高,茗品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茶叶生产面临着一些挑战。 https://www.coffee.cn/tea/post/164797.html
3.国家茶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和()之分。国家茶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和()之分。A.地方标准B.企业标准C.行业标准D.推荐性标准https://m.ycpai.cn/souti/e8sgcuez.html
4.国内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农业行业标准富硒茶(NY/T 600—2002)规定在富硒区土壤上生长的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加工制成的,可供直接饮用的,含硒量符合本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茶叶。标准规定富硒茶硒含量范围为0.25~4.00 mg/kg,含硒量的测定按GB/T 12399的规定执行。同时该标准对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https://www.meipian.cn/2k52eyen
5.我国茶叶最新国家标准,迈向卓越,展现茶叶的自信与力量我国最新茶叶国家标准展现了卓越品质和自信力量,推动茶叶行业迈向新的高度。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茶叶的优质与安全,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这一标准的实施,彰显了我国对茶叶产业的重视和信心,为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http://buickzy.com/post/4054.html
6.GB31608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国本标准适用于茶叶。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145903.html
7.中茶茶叶加盟中茶茶叶加盟费多少钱?如何加盟?靠谱吗?中茶茶叶品牌介绍 中茶公司持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做标准、做链条、做技术、做品牌、做渠道、做产品”为驱动,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机制改革,提升品牌营销,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带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一、做标准方面 中茶公司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茶叶标准,成功入选企业标准领跑者,并建立http://www.jiamengfei.cn/chaye/12977/
8.首页行业标准 查看更多 + 标准与标准化 中小企业标准和标准化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技术服务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接受各地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咨询电话:0571-86046015 传真:0571-86046015 机构简介 机构简介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2008年3月),主管部门https://tc339.co-tea.com/
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公示农业国家行业标准清理结果的通知为了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解决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重复交叉、不协调的问题,提升农业标准技术水平,根据《关于开展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清理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轻[2003]40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9月开始,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https://china.findlaw.cn/fagui/p_1/174989.html
10.下列()标准是与茶叶关系密切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 )标准是与茶叶关系密切的国家强制性标准。A.FDBT/NY32.18《乌龙茶成品茶》B.GB5749-85《生活用水卫生标准》C.GB9697,88《茶叶卫生标准》D.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答案解析,刷刷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bb63f197449e4e8bb325d40fed6ea758.html
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饮料GB/T21733—2008点击查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汇总” GB/T 21733—2008 前言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行业标准QB/T 2499—2000《茶饮料》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https://www.foodtalks.cn/news/35190
12.与印刷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doc与印刷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常用标准 1、国家标准 GB/T 9851.1-1990 印刷技术术语 基本术语 GB/T 9851.2-1990 印刷技术术语 文字排版术语 GB/T 9851.3-1990 印刷技术术语 图像制版术语 GB/T 9851.4-1990 印刷技术术语 凸版印刷术语 GB/T 9851.5-1990 印刷技术术语 平版印刷术语 GB/T 9851.6-1990 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30/14651169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