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年度云南省茶产业发展报告
一、2020年云南茶产业基本情况
(一)2020年茶区气象条件
(二)全省茶园面积稳中有增、茶叶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719.3万亩,比2019年增43.3万亩,增6.4%。“十三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年均增长3.6%,与2015年相比茶园面积增加117.3万亩。全省干毛茶产量为46.6万吨,比上年增加3.5万吨,增8.1%。比2015年增加10.6万吨,2015-2020年年均增长5.1%。全省成品茶35.7万吨,精制率达到76.7%,较2015年增长3.1%,年均增速3.7%。普洱茶产量16.2万吨,占45.4%;红茶8.8万吨,占24.6%;绿茶10.1万吨,占28.3%;其他茶类0.6万吨,占1.7%;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图12015-2020年云南省茶园总面积趋势图
图22015-2020年云南省毛茶产量趋势图
图32015-2020年云南省成品茶产量趋势图及精制率变化图
(三)茶叶价格稳中有升、出口价略增、茶农收入逐年增长、总产值突破千亿
2020年,全省茶叶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01.4亿元,比2019年增加65.4亿元,增长7%。“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0%。2015-2020年间,茶叶农业产值从114.7亿元增长到185.4亿元,增加70.7亿元,增幅达61.6%,年均增长为10.1%;加工产值从230.4亿元增长到371.8亿元,增141.4亿元,增61.4%,年均增长10%,三产产值从277.9亿元增长到444.2亿元,增166.3亿元,增59.8%,年均增长为9.8%。茶产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一产占18.5%,二产占37.1%。三产占44.4%,产值比为1:2:2.4。
图42015-2020年云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趋势图(亿元)
图52015-2020年云南省茶产业结构趋势图(亿元)
成品茶价格增幅稳定,毛茶价格波动大,普洱茶单价有所增加,红茶价格较为稳定。2020年,毛茶单价39.9元/千克,同比增长0.9%,“十三五”期间毛茶年均增长率4.6%,但变幅从16%到14.6%,价格波动较大。成品茶单价104.1元/千克,同比增长4.4%,年均增长率3.7%,“十三五”期间增长率变幅在2.2%-5.9%,较为稳定。
2020年,普洱茶平均单价139元/千克,比2019年增长4.3%,红茶平均单价61.5元/千克,比2019年增长4.9%,绿茶平均单价84元/千克,比2019年增长3.7%。“十三五”期间,普洱茶、绿茶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5.1%,均呈稳步增长,红茶年均增长仅0.4%。
图62015-2020年云南毛茶、成品茶单价对比图
图7云南省2015-2020年份茶类成品茶价格走势图(元/千克)
图8云南省主要成品年份茶类单价对比图(元/千克)
茶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云南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茶产业涉及茶农600多万人,“十三五”期间,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9.2%,2020年,人均茶产业收入达4050元,人均比上年增收218元,增5.7%。比2015年增加1450元,增幅达56%,茶产业为精准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92015-2020年云南茶农来自茶产业收入趋势图
(四)绿色有机茶园建设、茶叶初制所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产业加工能力提升
2020年全省绿色茶园、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增加,有机茶园认证面积81.8万亩,比上年增加10.8万亩,增15.1%。认证有机产品1014个,比上年增加307个,增43.4%。认证有机产品产量8.4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6.4%。绿色茶园认证面积45.4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增3.4%。认证绿色食品504个,比上年增加77个,有机认证面积及产品全国居前,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六个,产量7.8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的17.1%。
茶叶初制所提升改造及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进展顺利,2020年共普查建档初制所6548家,验收登记2099家,初制加工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2020年认定了345个茶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总面积为158.5万亩。为绿色、有机茶产品生产奠定了较好基础。
图102015-2020绿色食品及有机产品数和组织数比较图
图112019-2020成品茶类产量产值比较图
(五)认真推进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助力茶产品质量安全和流通
二、认真履行职责、助力产业发展
2020年,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及省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协会坚持“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流通”办会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全体会员和理事团结协作,坚持党的领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疫情防控、恢复生产两不误,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助力云南省茶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握正确方向
2020年,协会全面贯彻新时代新部署,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党建强会。坚持政治引领协会工作,积极参与省民政厅党组织活动。在履行党建责任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进了行积极探索。提升了协会引领力、凝聚力、组织力。把握协会工作特点,团结凝聚会员,激发会员主人翁精神,在做好品质,提升品牌上下功夫,为云茶扩展消费区域,扩大消费群体,促进云茶产品有序流通做出积极贡献。
(二)齐心协力抗疫,防控生产两不误
为认真完成省领导关于编撰《云南普洱茶名山名茶录》的指示要求,协会组织人员制订了《云南普洱茶名山名茶录》编撰方案、和撰写模块。陈舜副省长、农业农村厅领导多次到协会指导编撰工作,协会分别到州市县调研、指导编写、联系出版社,确保了《云南普洱茶名山名茶录》编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借力国际茶日,助推产业发展
协会从春茶生产、茶叶营销、开辟线上销售、恢复茶馆业等高度,为云南省茶企出主意、想办法、建通道。协会还开通抖音公众号,组织网红在网络上推销云茶,倡导“云茶北上”,助力开拓北方市场;先后在北京、贵阳设立云茶文化传播中心,在多地举办了云茶品牌推介会。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振了会员们云茶产业发展的信心。
(四)着力职业培训,做实技能提升
(五)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一县一业
双江自治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县,协会与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在双江建立了工作站。为双江自治县地方产业发展中心规划、设计、实施培训方案;组织省内茶行业专家、教授编写教材,并深入四乡三镇两农场32个自然村,系统、全面培训了双江自治县茶产业管理行政领导、各乡镇村负责人、茶企技术骨干、茶农、茶企员工近5000人。
组织省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把课堂搬进茶园、搬进车间,理论结合实操教学。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课程设置,包括教学方式设置,都从适合参训学员需要出发。通过线上培训,扩大辐射面,1.76万人观看。从后台数据可以看出,此次可反复观看的直播覆盖了包括云南、广东、陕西、上海、浙江、湖北、山东、江苏、北京、河南等10个省份,以供学员反复学习。同时还制作了双江自治县茶产业教学片(10篇)和协会和湖南卫视联合录制的“普洱茶大讲堂”(13篇),经剪辑后推送到双江自治县的有关平台,让更多的人受益。
(六)扎实做好服务,经济年会胜利召开
2020年是云南省茶业生产较为艰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办会宗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协作、奋发拼搏,竭诚为会员服务,精心组织各项活动,在人少、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云茶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云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十四五”再翻一番的目标,云茶产业发展中还应高度重视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处理好产业主体与产业特色的关系
(二)必须处理好现代茶园茶产品与古树茶产品的关系
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建设是云南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所决定的基础。至2020年全省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已达到80余万亩,认证有机产品1000多个,认证有机产量8万余吨;绿色茶园认证面积45.4万亩,认证绿色食品500多个,产量近8万吨。但是全省毛茶平均价每公斤仅39.8元,普洱茶平均价每公斤仅139元,滇红仅61.5元,绿茶平均价仅136元。这与生态、绿色、有机茶产品生产付出差距甚远,达标优质茶产品未能得到应有的价格,这与宣传推广缺位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传统拼配技术与有机、生态结合使产品品质得到更好发挥,但这些高品质产品市场仍冷清,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古树名山茶有其特有特点,物以稀为贵,但其数量有限而成为高价位茶品,因数量少,价位高,不可能满足全部饮茶人需求。生态、绿色、有机茶叶是高品质的饮品。就世界各产茶国的实际而言,各国包括中国的产茶省份都是以现代茶园为主,世界各国的茶产品都是以现代茶园的鲜叶加工而成,共同注重的是必须达到食品安全的指标要求,必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三)必须处理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我国正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其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这对茶产业而言指导意义尤为重要,特别是云茶产业国内市场发展还有广阔空间,扩大消费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市场潜力很大,扩大消费群体空间广阔。通过推广引导,增加人均消费量亦有巨大空间。促进消费要更多地依托国内市场,市场布局上应加大力度开辟国内市场。同时要下大力气恢复、巩固、扩大国际市场,将云茶流通消费加速融入国际市场。特别要重视绿色、有机茶产品出口,茶类上要突出红茶出口优势,加快推进普洱茶出口,促进云茶市场以内为主、内外互促,构建云茶发展新格局。
(四)必须处理好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
(五)必须处理好品饮与收藏的关系
普洱茶是茶叶中的瑰宝,其不可复制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代传承的传统加工工艺,代表了人类摄食的最佳标准,原生态的生态环境,精彩的加工工艺,令人陶醉的后天滋味,成为人类饮品中的佳品。其经过岁月陈化,回甘生津绵延不绝。普洱茶不仅仅是一种健康饮品,其陈化生香的特性也是极好的收藏品。在茶产业产能已呈过剩走势的今天,品饮得到健康应是人们的首选。专业的收藏得岁月的洗礼,再投放市场应是少数专业人士的责任。云南七百多万亩生长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红土地中的自第四季冰川以来躲过了数次地球灾难的大叶种茶。既可满足人们的品饮也可以满足人们的收藏,喝了的终究是现实的、自己的,收藏的也会获得以外的惊喜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