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关于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几个疑难问题受贿索贿廉洁收礼红包

一、如何理解“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

正常礼尚往来,一般指双方之间交往过程中,所送礼金数额较小,且属于相互馈赠,数额大体相当。而“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指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不能只来不往,或来往分量存在明显差距。二是指明显超出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以及一般的、正常的礼节性往来的礼品、礼金价值,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酌情处理。

二、收受礼品礼金行为和受贿行为有何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有没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

收受贿赂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受贿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贿赂,如领导干部利用审批、办理某项公共事务之机,向他人索要财物,并暗示给钱就办事或者威胁不给钱就不办事等,则该行为构成索贿犯罪。受贿行为还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为他人所谋利益三种情况。也就是说,只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承诺为对方谋利,或者明知对方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其钱财,就属于为对方谋取利益。比如,下级找到分管干部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表示请其在职务问题上多关照并送给财物,该副书记答应并收受财物的,不需要实际实施即可构成受贿犯罪。

与此相比,收受礼品礼金行为则没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节。也就是说,收礼者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承诺、实施和实现为送礼人办理任何事项,送礼人在送给礼品礼金时,也没有提出或暗示任何具体请托事项。需要注意的是,在年节假日期间多次收受财物,最后利用职务便利为对方谋利的,则所有钱款计算为受贿。如果领导干部为送礼人谋取利益后收礼,或者收礼后又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送礼人谋取利益的,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礼品、礼金等,则构成《刑法》规定的受贿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纪法衔接条款处理。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也就是说,按受贿论处。

三、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家乡特产能收吗?

家乡特产也是礼品,虽然有些看起来价值不大,但是不管数额大小,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家乡特产,均违反了廉洁纪律,必然会影响到公务的公正执行,损害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形象。“小节不守,终累大德”。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注重小事小节,严守公私界限,管住“小”、禁住“微”,不该收的坚决不能收。

很多不正之风都是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从一瓶酒、一条烟、一盒茶开始,随着礼品礼金价值的不断攀升,在“逢年过节就是意思一下”“咱俩这关系还客气什么”等一声声惯常话语的套路下,发展为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最终破纪破法。

THE END
1.深度关注丨严查"烟茶玉矿"背后腐败———头条——中央纪委国家监云南省纪委监委全面梳理近年来在查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类型,针对7个方面突出问题开展以“小”见严纠“四风”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公款购买烟酒和高档茶叶、违规收送礼品礼金。 加强力量统筹和工作衔接,促进形成强大合力。督促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商务、税务、市场监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302/t20230209_245510_m.html
2.购买办公用茶叶mgc:中央八项规定后,行政单位能否购买茶叶中央八项规定后,行政单位能否购买茶叶 如果赠送上级部门就违反了六项禁令。1、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大力精简各种茶话会、联欢会,单位之间不搞节日慰问活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一律不准用公款送礼、宴请。各地都不准到省、市机关所在地举办乡情恳谈会、茶话会、http://m.guniangcha.com/lvchazhishi/778.html
3.高档茶叶的价格标准:八项规定与实际价格对比表高档茶叶,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礼仪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档茶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茶叶价格畸高,甚至成为部分人权力寻租的工具。八项规定的出台,旨在规范高档茶叶的价格,使其回归合理区间。本文将对比八项规定与实际价格,为您揭示高档茶叶的价格标准。 https://www.19lou.com/baiqi/teawenhua/2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