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同时列出了欧盟农药标准。首先,在中国地区销售的产品本身没有遵守欧盟标准的义务和需要,只能作为参考。而且,欧盟标准未必比中国标准更严格,例如在硫丹残留量上,中国标准为20mg/kg,而欧盟标准为30mg/kg。以欧盟标准衡量,超过标准的项目也并不多。仍以灭多威为例,欧盟的灭多威标准为0.1mg/kg,立顿绿茶和立顿茉莉花茶的残留量均在此之下,只有立顿铁观音超过这一标准,不过仍在同一数量级。在立顿绿茶检测的13种农药中,只有4种相对欧盟标准超标,但基本未超太多。不仅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报告中列出的所有“可能危害胎儿”、“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可能损害遗传基因”的农药种类中,立顿所有产品都未超过欧盟标准。
就在今年4月11日,绿色和平组织曾发布《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同时该组织就该报告发文指出,天福茗茶的碧螺春、张一元和吴裕泰的茉莉花茶等茶叶,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灭多威;而被调查的九家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上均含有至少三种农药残留。不过实际上这份早前的报告也是同样站不住脚,甚至比最近针对立顿的这份更不靠谱——较早的这份在检测了这些产品上的农药残留后,甚至没有在表格中列出无论是中国或欧盟的任何安全标准。同样,这些被检产品也实际无一例外地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而相对欧盟标准而言,超过的种类同样不多,量也不大。基本上来说,这些茶叶产品与“立顿”同样没问题。
不仅如此该报告还指责立顿产品中检测出了中国或欧盟禁止使用的农药,说明出现了违规使用的情况。不过,这种说法有一个疑点,既然禁止使用,那么制定残留量标准有何意义?只要有残留不就是违规了么?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有农药残留不能推理证明确实使用了该种农药。比如,报告中提到的三氯杀螨醇和硫丹都属于有机氯类农药,这类农药最大的特点是难于降解,其在环境中的半衰期能达到3~30年,也就是说,即使已经禁用10年,仍然可以在环境中检出这类污染物。而且,这类污染物在温度升高时可以挥发到大气中,植物叶片上的蜡质可以吸附这些污染物,因此,在茶叶上检出这些农药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既然一些农药残留来自环境而非实际使用,那么这种残留显然主要受环境中的背景浓度影响,因此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较大差异。中国三氯杀螨醇和硫丹的污染都很严重,北大、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都对我国大气和土壤中三氯杀螨醇和硫丹的含量进行过考察。其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浓度都比欧美高至少一个数量级。所以不仅检出这些农药并不奇怪,中国标准低于欧美标准也并非完全出于监管制定的落后。
关心食品安全没有错,然而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引起公众恐慌,却不是公益组织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