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饮品之一,而且随着人们对于茶的品位和泡制工艺的不断提升,茶渐渐脱离了纯饮品的范畴,逐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北宋,作为中国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时期的代表,茶的门类和品质也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身处这一时期的梁山好汉们,在大口吃肉,大碗饮酒之余,也对茶水情有独钟,而其中的文人雅士们更是将茶作为一种深蕴文化的待客佳饮。茶,作为仅次于酒的词语,在《水浒传》中高频出现,也使千年之后的读者有机会见识到了原汁原味的北宋茶茗。
TOP10随处可见的泡茶
原文一:史进便入城来看时,依然有六街三市。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史进便入茶坊里来,拣了一副座位坐了。茶博士问道:“客官,吃甚茶?”史进道:“吃个泡茶。”茶博士点个泡茶,放在史进面前。
原文二:当下已牌时分,却值知县退了早衙,县前静悄悄地。何涛走去县对门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等。吃了一个泡茶,问茶博士道:“今日如何县前恁地静?”茶博士说道:“知县相公早衙方散,一应公人和告状的,都去吃饭了未来。”何涛又问道:“今日县里不知是那个押司直日?”茶博士指着道:“今日直日的押司来也。”何涛看时,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
泡茶是《水浒传》最为常见的一种茶:史进在渭州府点过,何涛在郓城县点过,而王婆也自我调侃“老身不瞒大官人说。我家卖茶,叫做‘鬼打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专一靠些‘杂趁’养口。”泡茶,在《水浒传》中因高频出现而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其实,“泡茶”一词,在现代已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动词了,是指泡制茶叶这个动作;而在《水浒传》成书的那个年代,“泡茶”专指用茶叶和干果、蜜饯煮或沏成的饮品,是一个名词。“泡茶”一词的涵盖面很广,因而品种繁多、档次差距巨大,但从《水浒传》中的描写来看,称为“泡茶”的时候,一般是被定义为一种大众茶,一种随处可见、到处可得的普通茶,而高档一些的泡茶都是有专有名称的。故这里所讲的泡茶只是指一般的普通茶。
品质指数:6.0
TOP9王婆茶坊的姜茶
原文:西门庆叫道:“乾娘,点两盏茶来。”王婆笑道:“大官人,来了?连日少见。且请坐。”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上。西门庆道:“乾娘,相陪我吃个茶。”王婆哈哈笑道:“我又不是‘影射’的!”
姜茶,一种姜和其他增香调味作料的茶。茶中用姜,用盐,原是古法。苏轼在《东坡老林》中说:唐人煎茶用姜,故薜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夸。在王婆的茶坊中,西门庆与王婆品着如此香溢四射的姜茶,还不忘轻薄地相互污言秽语,足可见这一老一少的不正经,难怪会臭味相投地沆瀣一气,最终策划出震烁古今的偷情大戏。
品质指数:6.5
TOP8潘巧云与海和尚的“阴阳合欢茶”
一、潘巧云的“风流问情茶”
原文:那妇人道:“师兄,多与我娘念几卷经便好。”只见里面娅嬛捧茶出来,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钟口边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
自古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潘巧云的这盏“风流问情茶”正应了这句话。一位“二八佳人体似酥”的娇艳少妇,用擦拭过“香喷喷口儿”的帕子极具暗示地“去茶钟口边抹一抹”,然后再伸出“玉纤纤手儿”含情脉脉地递给你,此等极具诱惑的香艳场面,别说是古代寺里少见春色的和尚,便是现今混迹美女堆中的浪子,见了也不免心旗摇摆。茶是什么味道已不重要,单是那份若即若离,将成又未成的诱惑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了。只可惜潘美人和裴和尚都是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帘里张见,这也为日后的事败人亡埋下了伏笔。
二、海和尚的“泡妞功夫茶”
原文:海和尚却请:“干爷和贤妹去小僧房里拜茶。”一邀把这妇人引到僧房里深处,预先都准备下了,叫声:“师哥拿茶来。”只见两个侍者捧出茶来,白雪锭器盏内,朱红托子,绝细好茶。吃罢放下盏子,“请贤妹里面坐一坐。”又引到一个小小阁儿里,琴光黑漆春台,排几幅名人书画,小桌儿上焚一炉妙香。潘公和女儿一台坐了,和尚对席,迎儿立在侧边。那妇人道:“师兄端的是好个出家人去处,清幽静乐。”
海大和尚为了能与潘巧云巫山云雨,可谓挖空心思,费尽心机,不仅极尽所能搜集天下名茶,泡下了这沁人心脾的泡妞功夫茶;还精心找来精美茶器与之相得益彰,使茶香愈加浓厚,茶色更加赏目。这也难怪“但凡世上的人,惟有和尚色情最紧”,“和尚家第一闲。一日三餐,吃了檀越施主的好斋好供,住了那高堂大殿僧房,又无俗事所烦,房里好床好铺睡着,没得寻思,只是想着此一件事”。满头脑“低级趣味”的海大和尚不仅下功夫备下如此绝细好茶,还在小小阁儿里营造出销魂蚀骨的暧昧气息。可想而知,当潘美人坐在如此动情的环境中,手捧着“白雪锭器盏内,朱红托子”的精美茶器,舌尖上尽是香茶甘醇的余香,含春妙目里满是海大和尚闪着暧昧光芒的秃头,如此让人遐想的场景,焉能不“淫心荡漾”!
品质指数:7.0
TOP7王婆茶坊的宽煎叶儿茶
原文:西门庆笑将起来,去身边摸出一两来银子递与王婆,说道:“乾娘,权收了做茶钱。”婆子笑道:“何消得许多?”西门庆道:“只顾放着。”婆子暗暗地欢喜,道:“来了!这刷子当败!”且把银两来藏了,便道:“老身看大官人有些渴,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西门庆道:“乾娘如何便猜得着?”婆子道:“有甚麽难猜。自古道:‘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老身异样跷蹊作怪的事都猜得着。”西门庆道:“我有一件心上的事,乾娘猜得着时,与你五两银子。”王婆笑道:“老娘也不消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大官人,你把耳朵来——你这两日脚步紧,赶趁得频,一定是记挂着隔壁那个人。——我猜得如何?”西门庆笑将起来道:“乾娘,你端的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不瞒乾娘说:我不知怎地吃他那日叉帘子时,见了这一面,却似收了我三魂七魄的一般。只是没做个道理入脚处。不知你会弄手段麽?”
宋代茶饮有的是只冲茶叶,有的则是加入许多干鲜果品、中药材及调味料。宽煎叶儿茶便是只冲茶叶的一种清茶,是王婆见西门庆急于勾搭潘金莲,故意揶揄西门庆的话,旨在示意西门庆要想得到潘金莲,根本无须心急火燎,只要有王乾娘在,一切尽管放宽心。王婆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在她把西门庆的情绪一点点吊到最高点的时候,终于出招了,接连抛出的“潘驴邓小闲”理论和“十分捱光”战术,令“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西门庆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春意无边”让他忙不迭地对王婆许下重酬。王婆茶坊的宽煎叶儿茶当真是宽人心的上等清茶。
品质指数:7.5
TOP6王婆茶坊的和合汤
原文:看看天色黑了,王婆却才点上灯来,正要关门,只见西门庆又踅将来,迳去帘底下那座头上坐了,朝着武大门前只顾望。王婆道:“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西门庆道:“最好,乾娘,放甜些。”王婆点一盏和合汤,递与西门庆吃。
和合汤也称阴阳和合汤,用果仁、蜜饯之类的甜食调和烹制而成,是古代新婚夫妇共喝的一种“泡茶”。据《西湖游览志余》载,“今婚礼祀好合,盖取和谐好合之意”。但在《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中,王婆口里的“和合汤”却并非单指茶水这么简单,其中暗含了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这对淫媒之意,是老谋深算的王婆对西门庆继“梅汤”之后的又一挑逗。心领神会的西门庆也暗示王婆要“放甜些”。两人看上去是在说茶,却各自另有用意。抛开目的的龌龊,王婆的语言能力实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品质指数:8.0
TOP5御街茶坊的香茶
原文:四个转过御街,见两行都是烟月牌,来到中间,见一家外悬青布幕,里挂斑竹帘,两边尽是碧纱窗,外挂两面牌,牌上各有五个字,写道:“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宋江见了,便入茶坊里来吃茶,问茶博士道:“前面角妓是谁家?”茶博士道:“这是东京上厅行首,唤做李师师。”宋江道:“莫不是和今上打得热的?”茶博士道:“不可高声,耳目觉近。”宋江便唤燕青,附耳低言道:“我要见李师师一面,暗里取事。你可生个婉曲入去,我在此间吃茶等你。”宋江自和柴进、戴宗在茶坊里吃茶。
位于东京娱乐中心的御街茶坊,档次自然不言而喻。不说其它,仅凭它毗邻李师师家的绝佳位置,就可断言这里的茶水在东京应属上等。要知道来这里消费的绝非泛泛之辈,许多便如宋江般妄图一睹李师师芳颜的各色实力派,更有许多想打通李师师关节走枕边风捷径的大小官员。试想,寻常的贩夫走卒哪敢在李行首门前品茶取乐?若非上等的好茶,焉能满足挑剔茶客的味蕾。御街茶坊,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最起码也是王府井大街上的顶级会所。只可惜说戏为主,写茶为衬,简炼的笔墨未能让读者尽品御街茶坊香茶的甘醇。
品质指数:8.5
TOP4李师师家的香茶
原文:宋江、柴进居左,客席而坐,李师师右边,主位相陪。奶子棒茶至,李师师亲手与宋江、柴进、戴宗、燕青换盏。不必说那盏茶的香味,细欺雀舌,香胜龙涎。
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普通人尚且如此,皇帝的偷情来得自然更加刺激。身为皇帝的宋徽宗为了与小情人李师师偷欢,不惜冒着千夫所指的危险,甘屈九五之尊钻地道来与李师师相会,足可见李师师在道君皇帝心中的地位。李师师家的珍藏之物自然也就等同于皇家的珍藏之物,李师师用来款待贵客的茶水,那也就是宋徽宗用来款待贵客的茶水,其质地必是大宋朝的极品。再加上李行首的亲自斟茶换盏,那茶水的滋味当然是“细欺雀舌,香胜龙涎”了!
品质指数:9.0
TOP2智真长老的活佛茶(并列第二)
原文: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赵员外起身道:“一事启堂头大和尚:赵某旧有一条愿心,许剃一僧在上刹,度牒词簿都已有了,到今不曾剃得。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万望长老收录,慈悲慈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长老见说,答道:“这个事缘是光辉老僧山门,容易容易,且请拜茶。”只见行童托出茶来。茶罢,收了盏托。
赵员外造访五台山,智真长老亲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足见赵员外非同一般的贵客身份。宾客坐定,智真长老当然要先拿好茶来款待赵员外。寺院乃是佛门净地,茶水的名头自然比不得外面奢华,但以智真长老深藏不露的高人身份(话说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原来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茶水的品质未必便逊于俗世的名茶。况且能和智真长老这样的当世活佛品茶而谈,清水亦是香茗!
品质指数:9.5
TOP2罗真人的仙茶
原文:宋江进得草庵,罗真人降阶迎接。宋江再三恳请罗真人坐受拜礼。罗真人道:“将军国家上将,贫道乃山野村夫,何敢当此?”宋江坚意谦让,要礼拜他。罗真人方才肯坐。宋江先取信香炉中焚爇,参礼了八拜,便呼花荣等六个头领,俱各礼拜已了。罗真人都教请坐,命童子烹茶献果已罢。
罗真人是《水浒传》各路修行者中道行最深的一位,已“修行到无漏之天”,他能够“降阶”迎接宋江,足见对宋江的重视程度,用于款待宋江的茶水自然是罗真人的珍藏异品,便如同《西游记》里的镇元子专门拿人参果来款待唐僧一样。罗真人观中的茶水已是不凡,他的镇观之茶自然品质更加超群。只可惜,《水浒传》作者的惜字如金,使我们无法更多地了解到这茗香茶的珍奇,不能不说是一遗憾。但即使如此,也不影响此茶在我们心目中的超然地位。
TOP1九天玄女的仙茶
原文:(九天玄女娘娘)“吾之所言,汝当秘受。保国安民,勿生退悔。天凡有限,从此永别。他日琼楼金阙,别当重会。汝宜速还,不可久留。”特命青衣献茶。宋江吃罢,令青衣即送星主还寨。
宋江被大辽兀颜统军的“混天象”阵所困,苦思不得破解之法,困惑郁闷中,“寨中狂风忽起,冷气侵人”,一青衣女童迎请宋江至九天玄女娘娘殿上。娘娘教授宋江破阵之法,临别“特命青衣献茶”,“宋江吃罢”还寨,点兵派将,大破兀颜统军的“混天象”阵,取得对辽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九天玄女娘娘所赐之茶,为奇珍圣水所沏的仙茶,寻常人等哪有机会饮之?九天玄女娘娘在十万火急的军情之间,在明说“汝宜速还,不可久留”的情况下,还特命赐茶于宋江,虽是待客之道,但更是对宋江的鼓舞和重视,大有茶壮英雄胆之意。娘娘所赐的这杯茶,品质自然是无人可及的上上等。
品质指数:10
客服热线:134-0495-8768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三江并流景区澜沧江畔大栗树村大黑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