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上,根据信阳市本地气候条件,选取适宜生长植物,花境中的植物和构筑物整体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蕴含了蓬勃向上的精神。以花境祝福信阳城市的建设,希望青春的活力与激情让生活更加美好。
▲总平面图
▲立面图
▲鸟瞰图
▲效果图
作品名称:花无极
参赛姓名:杨思路、葛亚男、刘传冠
参赛院校:河南科技学院
指导老师:乔丽芳
本次花境设计所选地块为A13信阳市地块,以“满城文化半城水”为出发点,首先以伏羲文化中的太极八卦提取平面路径,其次以三川交汇提取花境种植平面,两者结合构成场地营造,最后从健康、活力、绿色、文化四个方面引申花境色彩和主体寓意,让整体花境设计以绿色、意境,文化三个方向开展,提出观赏景观的时效性、植物生长的稳定性、文化传承的长效性三大策略构成具有长效性质、观赏性质、文化性质的叙事性多元花境,同时以花境设计为载体,呼应大赛主题“花境让生活更美好”让花境更好的在园林绿化中推广让人们近距离的感受花境、感受自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作品名称:蝶野仙踪
参赛姓名:吴宇豪、张鹏程、李刚
指导老师:王凯
设计所选地块为A14周口市地块,竞赛主题为“花境让生活更美好”。蝴蝶是美好的象征,“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本方案以蝴蝶为主要设计元素,破茧意味着克服困难,迎接美好生活。同时把带有周口典型地方特色的伏羲文化融入到花境构筑物的设计之中。
作品名称:破碎·寻找·重组
参赛姓名:严平、荆世中、邹瑞欣
指导老师:刘静霞
用魔方线条抽象割碎场地,外围散落魔方碎片,以象征我们被疫情打碎的生活;结合平顶山市特色——“鹰城”,打造蜿蜒飞鸟双线,打造双重空间,以象征我们探索新型生活方式的路引;场地中间置特色构筑物,由彩色可再生亚克力的魔方碎片组合而成,以代表我们最终将重新组合的多彩生活。
此次花境植物色彩种植设计结合颜色心情。沿着寻找路线,花色分别是蓝紫色系、绿色系、粉色系,分别代表低落、平和、愉快,以象征人们初见疫情,认识疫情,战胜疫情整个过程的情绪变化。场地外围种植多色系花卉,以代表我们多色多面的生活。
▲剖面图
银奖
作品名称:游伞恋——基于感官互动的花伞舞花境设计
参赛姓名:李晨阳、张文康、孙悦
参赛院校: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将感官互动引入花境设计中,通过营造“窥春”“游趣”、“乐归”三大植物意境组团,分别以叶片娑婆声,植物质感与色彩、植物芳香取胜丰富人的感官体验。同时提取信阳花伞舞文化元素,将舞姿与油纸伞结构融合,设计伞舞景屏与伞群构筑,植入花境植物组团中,游人可触及并转动伞群构筑,增加游赏中的趣味与互动性。
作品名称:花引鹤栖——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花境设计
参赛姓名:宋佳玲、孙梦媛
指导老师:马杰
设计地块为A28鹤壁地块,103平米。鹤壁一座曾经三次成为帝王之都的城市,从商代和春秋时期的卫国(古时的朝歌),再到战国七雄之—赵国(古时的中牟)。鹤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次花境选择鹤壁中的一个地块,以生态,可持续循环为基点,结合低影响开发、低碳理念,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等多项技术,利用透水砖铺装及透水基质层和微型雨水花园设计,起到储水、净水,提高雨水利用率的作用。地块中构筑物主要以废旧水泥管为主,选用一些固碳与释氧能力强的乡土植物如:鸢尾、黄菖蒲、海桐、竹子等。践行双碳行为,满足生态碳汇、降低景观自身碳排放、减少构筑物能耗的功能。
其次,深挖鹤壁内在文化底蕴,以鹤壁淇河、诗经为重点挖掘对象,以淇河外形演变成整体地块结构,以淇河诗经文化为整个设计地块的灵魂,塑造环境意境,取诗经中含有淇河的《卫风·氓》、《邯风·泉水》、《榔风·凯风》、《卫风·淇奥》四首诗,提取各自中心思想:爱、思乡、孝、正直作四个主要场景的文化内涵。月季、火星花、美人蕉、雏菊等表“爱情”,马蹄金、芦苇等表“思乡”苣草等表“孝”,竹菊表“正直”。利用植物、构筑物烘托诗经氛围的主题意境。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艺术追求,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在园林景观环保设计中的体现。
▲剖立面图
作品名称:凤求凰——基于后疫情时代下表达对美好生活祝愿的花境设计
参赛姓名:刘振松
参赛院校:河南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李永华
本地块位于河南首信阳市浉河区的浉河边,在茗阳阁西面,选取C1己信阳高新区地块面积约110平方米,地势平坦。以山海凤求凰为设计主题,以凤与凰翩翩飞舞的意向为设计思路,提取花境主路及沿路花境和凤求凰标志两种形式,加以艺术化的加工形成设计主线和花境的主要形态。植物配置与花境中卵石铺路的流线相结合,注重不同色彩与不同植株的相互搭配,同时考虑到地被花卉与花灌木之间的组合,表达了后疫情时代下对尽快恢复正常美好生活的祝愿。
作品名称:自然馈礼
参赛姓名:巴依童、鲁清芯、郭畅
参赛院校:郑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选取A11地块,136平米。设计以河南作为农作物产量大省为立足点,以麦粒种子为构图要素,表现劳动人民双手劳作,麦浪滚滚的丰收场面。通过花境营造,使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表现了花境使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与美好愿景。
作品名称:只此“申州”
参赛姓名:陈鑫、张何苗、王迪
参赛院校:河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王琨
作品名称:茶夜钟歌
参赛姓名:陈辰、赵正玉
参赛院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指导老师:程倩
所选地块为C3羊山区地块。作品名为“茶夜歌钟”,取自白居易所作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信阳是茶韵之乡,我们设计了一个茶叶形状的小品,通过立体花坛的构造方法,在叶脉上挂上玻璃试管,管内装有信阳毛尖,在展览结束后,可通过让游人拍照在社交平台打卡的形式领取茶叶,一方面宣传了信阳的花境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品尝增加游人对信阳茶叶的了解。
其次,我们使用高低错落的石碑放置在花境中间既充当了背景,石碑上的跌水又叮咚作响,宛如诗中所说的“珠翠歌钟俱绕身”,搭配花境,为游人提供了视觉、听觉与嗅觉的三重享受。
花卉栽培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搭配少量灌木和一二年生花卉。色彩主要以蓝紫色为主,与身后的石碑相呼应,在花境的西北角放置有茶叶小品,因此西北角花境以衬托小品为主,颜色较素雅,多为观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