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公开促服务,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促满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澧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年)

(文本、图册)

北京创景天下旅游规划设计院

2019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第一条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第二条规划性质及原则

第三条规划依据

第二章综合研判

第四条上位规划分析

第五条区位条件

第六条文脉分析

第七条旅游资源

第八条产业经济

第九条旅游市场

第十条对标找差与验收自评

第十一条供给诊断

第十二条全域旅游竞合与案例借鉴

第十三条突破路径

第三章战略定位

第十四条发展思路

第十五条发展目标

第四章品牌构建

第十六条全域大品牌

第五章布局优化

第十七条发展格局

第六章重点项目体系策划

第十八条“1+2+7+3+10”项目体系

第十九条一大核心龙头项目

第二十条两大引擎支撑项目

第二十一条七大精彩示范项目

第二十二条十大美丽乡村振兴项目

第二十三条三大生态辅助项目

第七章产品体系规划

第二十四条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第二十五条智慧旅游产品体系

第二十六条四季旅游产品体系

第二十七条夜游旅游产品体系

第二十八条精品旅游线路

第八章市场营销规划

第二十九条一套营销体系

第三十条“1+4+24”节庆活动

第三十一条“线上+线下”旅游推广

第九章产业融合与旅游要素规划

第三十二条产业融合体系

第三十三条旅游要素完善

第十章镇村发展引导规划

第三十四条4街道+15镇发展引导定位

第三十五条特色旅游镇/村发展指引

第三十六条美丽乡村特色文创社区

第十一章旅游交通规划

第三十七条快进慢游交通体系

第三十八条全域智慧公共交通无缝衔接构建

第十二章公共服务规划

第三十九条智慧旅游工程

第四十条旅游集散工程

第四十一条旅游厕所工程

第四十二条旅游环卫工程

第四十三条景观提升工程

第十三章共建共享规划

第四十四条培育一批优质旅游企业

第四十五条优化一批休闲旅游农庄

第四十六条创建一批创业创客基地

第四十七条搭建一大电商平台

第十四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优化

第四十八条澧阳平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十九条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十条澧水水利与防洪工程

第十五章改革治理体系

第五十一条澧县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1.推进澧县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建设

2.旅游综合管理改革

3.旅游统计制度改革

第五十二条澧县旅游协调机制改革

1.建立旅游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2.完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

第五十三条鼓励全域旅游协会发展

第十六章旅游投融资体系

第五十四条投融资机制改革

第五十五条投融资模式创新

第五十六条投融资发展导向

第五十七条全域旅游招商引智

第十七章保障实施体系

第五十八条旅游政策保障

第五十九条旅游资金保障

第六十条旅游用地保障

第六十一条旅游人才保障

第六十二条旅游安全保障

第十八章三年行动计划

第六十三条全域旅游建设项目库

第六十四条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

规划范围主要为澧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2075平方公里。辖15个镇(甘溪滩镇、火连坡镇、码头铺镇、王家厂镇、金罗镇、盐井镇、大堰垱镇、梦溪镇、复兴镇、城头山镇、涔南镇、如东镇、小渡口镇、官垸镇、澧南镇),4个街道(澧西街道、澧阳街道、澧浦街道、澧澹街道)。及津澧新城城市规划区津市范围,三洲驿街道办、汪家桥街道办、襄阳桥街道办、金鱼岭街道办、新洲镇、涔澹农场。

本次规划实施年限为2018-2030年。

近期发展阶段:2018-2020年,全域旅游启动与创建阶段;

中期发展阶段:2021-2025年,全域旅游完善与发展阶段;

远期发展阶段:2026-2030年,全域旅游提升与深化阶段。

生态为先·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引领·多产融合原则;开发合作·共建共享原则;全域统筹·多规合一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6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年1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修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订);

(16)《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

(1)《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颁布发布);

(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3)《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4)《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

(4)《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16);

(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

(6)《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2016年修订);

(7)《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

(8)《旅行社条例》(2009年1月国务院令第550号);

(9)《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2010);

(10)《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

(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12)《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年修改)……。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3日);

(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19〕20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6)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

(7)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旅发〔2016〕48号);

(8)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的通知》旅发〔2017〕79号;

(9)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

(10)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2018年10月9日);

(11)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号);

(12)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

(13)2016年以来国家旅游局联合各部门陆续发布了《旅行社条例》、《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导游体制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多个旅游政策类文件;

(14)《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28号);

(15)湖南省旅游局《关于印发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年11月);

(16)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湘发〔2018〕1号;

(17)《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常发〔2011〕1号);

(18)《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常发〔2014〕5号)……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5年)》;

《湖南省“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14-2020年)》;

《常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年)》;

《常德市“十三五”规划》;

《湖南省常德市津澧新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澧县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澧县“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5年)》;

《澧县产业新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

《澧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2016年修订版)》;

《澧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澧县村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

《澧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9-2020年)》;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25年)》;

《城头山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2017-2025)》;

《澧县彭钦艳旅游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

《天供山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2017-2025年)》;

《澧州美丽山谷整体开发策划方案(2014)》;

《钦山旅游生态园总体规划(2017)》。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构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构建“五核五轴”,培育津澧新城等中心城市;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快津澧新城建设,2020年建成20-50I型小城市;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天下洞庭”洞庭湖湖泊度假旅游目的地;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5)》——将津市-澧县作为常德市域副中心城市;

《常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构建全域桃花源旅游目的地;

《湖南省津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5)》——打造湘鄂边境地区历史文化与商贸特色突出的重要中心城市;

《湖南常德市津澧新城总体规划》——构建津澧“一轴一带一城五镇”发展格局;

《澧县旅游“十三五”规划》——构建澧县“一心、一圈、三带、四区”的旅游总体格局;

《澧县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执行澧县全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澧县村镇体系规划》——构建“一心四副三轴”的开放型村镇体系空间发展格局。

综合对区域、市域、县域层面的上位规划解读,结合津澧新城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津澧新城的城市性质为洞庭湖区第五大中心城市,澧水流域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的现代宜居新城,结合澧县在长江经济带、洞庭湖区域、澧水流域、常德市域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澧县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澧县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如土地利用、旅游“十三五”规划等澧县上位规划方向定位和发展要求。

九澧门户,洞庭西岸,地处湖南湖北交汇地带;四通八达,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逐渐形成;位于洞庭湖旅游圈和大湘西旅游圈之内;洞庭湖第五极,澧水中心城,是湖南参与长江经济开发的战略要地。

澧县因澧水贯穿其境而得名,澧州历史悠久,九千年前便有氏族部落在此生息。建置历史久远,据有史记载,澧州历史已逾两千年,始于公元555年,到民国1913年废州为县,期间的1400年间,澧水流域的澧县和津市一直是府、州、县治所在地,是澧水流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孕育着深厚的城池文化、古城文化、历史遗产文化、田园文化、地理物产文化、山水文化及特色美食文化。

澧县属于洞庭湖平原向武陵山过渡地带,从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乡村农业资源以及其他产业资源4大主类、25个亚类、231个代表性资源对澧县全域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梳理,可分析出:澧县是文化资源大县和农业资源大县,其文化资源从丰富度还是价值角度上,在湖南乃至全国首屈一指,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乡村农业资源优势及开发潜力非常大。

澧县旅游景区等级多元,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国字号”资源景区有6个。截止至2019年10月,澧县A级景区4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

澧县文化底蕴深厚至极,全域范围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16处全国重点、7处省级重点、28处市级重点。其数量位于湖南省第一、全国第六。

澧阳平原即是长江中游平原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古文明。现十三处史前遗址保存状态完好,考古学文化编年及谱系结构清楚,自成序列,在全国范围内罕见。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为延续至今的稻米民族和稻作农业文明发生与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进行分数评定,遴选澧县优质旅游资源,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有城头山景区、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2处,优良级旅游资源有澧州古城景区、彭山景区、澧洲文庙、多安桥、花瓦寺塔、蜚云塔、洗墨池、松竹桥、九里楚墓群、八角井、余家牌坊、天供山森林公园、嘉山、太青山、涔槐国家湿地公园、北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民湖、宋鲁湖、杨家湖和涔水尾闾)、七里湖芦苇荡、城头山葡萄庄园、大美家园、千里马农庄、黄家套度假庄园、澧水风光带、桐溪山庄、满园春农庄、钦山寺、艳洲、星子山溶洞群共27处,说明澧县旅游资源丰富且品质较高,开发潜力大。

从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澧县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片:以澧水为主轴,以县城为中心的中部区域,该区域以人文资源为主,国保单位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该区域;澧县西部区域,以生态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主要资源有太青山、天供山和王家厂水库;澧县东部区域,以典型的水域风光为特色,主要资源有宋鲁湖、七里湖、嘉山等总体空间聚集度较好。

十大资源精彩卖点:稻作发祥地——澧阳平原;中国最早城市——城头山;千年古州府——澧州古城;洞庭水乡明珠——七里湖;江南吐鲁番——澧州葡萄;两省三界——太青山;千年贡茶——双上绿芽;东方爱情传说——孟姜女;非遗文化精粹——澧水船工号子、荆河戏、澧州鼓盆歌、渔鼓皮影戏;千年农禅古刹——钦山寺。

①在优势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澧县优势资源提出六大未来重点利用与开发方向:遗产文化资源的创新活态化;②古城文化资源的休闲场景化;③多元湖泊水系的趣味化;④山地生态资源的度假化;⑤乡村旅游资源的田园精品化;⑥特色产业资源与旅游的功能复合化。

澧县总体经济态势良好,在常德各县区名列前茅,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第一产业经济态势: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培育澧县特色农业产业,逐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第二产业经济态势:内部结构逐渐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经济态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游市场健康发展,后发优势明显。

乡镇经济分析:全域各镇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一镇一品”格局渐形成。

小结:澧县乃农业大县,从湖泊水乡、澧阳平原、到涔北丘陵,再到山地地势地貌,每个乡镇拥自己的主打特色产业和名优特产,为澧县全域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未来规划中,需深度研究和挖掘各乡镇产业特色,旅游特色,以及农产品特色,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相结合,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礼格局。

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结构性升级,旅游消费形态变化,多元化旅游热点市场正成为拉动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亲子游、研学游、自驾游、体育+旅游、康体养生游成为旅游市场热点。

根据现有的交通以及未来规划的交通格局,可判断澧县目标市场除以湖南省市场作为基础客源市场和分流客源市场外,最主要的国内目标市场应锁定在以湖北为主的周边城市,以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都市圈。

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2019年3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澧县得分为659分,距成功创建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①打造特色性与创新化旅游要素,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②重视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监测指挥平台,通过“旅游+互联网”实现服务智能化、设施智能化,采用智慧化手段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③以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打造澧县独特的旅游IP;④创新机制体制,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健全领导机制、旅游协调机制,加强旅游综合管理;⑤完善财政、制度、机制、人才、安全、营销等多重保障系统。

从旅游产品、旅游节庆,以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出发,对澧县旅游产业要素进行分析:总体而言,澧县旅游产业弱、规模小、基础设施滞后;成熟旅游产品缺乏,景点景区数量少,旅游产品整体品质不高。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集聚化,服务优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企业体系尚未形成,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其中旅游购物商品种类单一缺乏包装,未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内部交通结构未能彰显水路优势,交通体系需全域化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整,在当地政府需优化全域旅游环境、完善各镇/街道产业要素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全民优质的旅游服务素质和营销意识,促进澧县全域旅游发展。

澧县与周边区县竞合分析:通过澧县与周边区县的竞合分析对比,可知澧县在周边区县中资源条件整体上处于优势地位,在整个环洞庭湖旅游圈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拥有世界级独特性、价值品质高、开发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上,澧县资源种类丰富,拥有“山、水、湖”于一体的自然资源、中国史前文化遗址群和众多文物古迹的文化资源,城头山更是堪称“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在区位条件上,澧县为湘鄂接壤重地,地处连接湘鄂“长江三峡——荆州古城——桃花源——张家界”的黄金旅游大要道;澧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联合周边区县资源互补,打造国际性知名旅游目的地。

长江流域平原史前文化对比分析:以城头山、彭头山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文明发展证据链清晰完整,具有突出的价值,在长江流域其他史前文化遗址中独树一帜,它代表了长江中游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明化进程,是史前环壕聚落向城池建筑发展的杰出范例,展现了史前社会发展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变革,奠定了东方城池的文明传统,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南方史前文明的传播扩散中心。

台湾文创产业借鉴:①农业+文创:台湾在农业发展方面已由精致农业升级为引领全球的文创农业,用文化和创意手段去改造农业,完美的呈现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②民宿+文创:台湾民宿经过多年发展和社会多方良性互动,已形成和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融合在一起的格局,本身成为乡村旅游文化的一部分。③美食+文创:优秀的台湾餐饮店,其对美食的理解已经上升到工艺美学层面,即讲究美食的营养口味,又讲究美食空间的仪式感的塑造,通过跨界美食创意表达对生活的追求与感悟。④特色文创产业园:通过对废置厂房、仓库、旧村等进行改造成为新型文创产业园,集合了台湾多种文创业态为一体,成为台湾目前最重要的文创产业孵化器。

智慧旅游城市借鉴:1964年成立新加坡旅游促进局,领导和推动新加坡旅游业发展。2006年,推出“智慧国2015计划”,确立“智慧化立国”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从传统城市国家向智慧国转型”的发展战略。“智能城市2015”计划的升级版,“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也即将开启,“这是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

小结:澧县全域智慧旅游发展应加强总体布局,积极打造智慧旅游体系,以”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促进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充分发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用,结合津澧融城创新发展战略,从国内外相对成熟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中汲取成功经验。

澧县全域旅游发展应当抓住自身特色,立足基础现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条件,积极借鉴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优秀案例和创新发展突破口,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机遇·优势:大湘西+两湖的大区域联动;世界顶级的文化品牌(世界稻作文明起源、中国城市文明起源、中国最早的城市智慧体现);良好的经济基础;智慧城市建设雏形已现;研学+亲子+体育+自驾市场蓬勃发展。

困境·挑战:悠久厚重的优秀文化如何活化物化,向世界表达?全域旅游的风生水起如何出色出彩,让游客向往?新型业态的深度融合如何共建共享,使多方受益?灵活的体制机制如何建立健全,给市场活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如何落地落实,让作用更大?

突破路径:引领澧阳平原文化大创新;打造区域服务智慧大中心;构建澧县核心旅游大品牌;推动文农工旅产业大融合;促进澧县全域乡村大振兴;整合创新旅游管理大平台。

紧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经济区”、“津澧融城”发展机遇,以推动全县产业结构优化、人民幸福指数提升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总要求,以全域统筹发展为总体方向,以“多规合一”和“+旅游”、“旅游+”为指导,以世界顶级文化品牌(世界稻作文明起源、中国城市文明发祥、中国最早的城市智慧体现)为核心,全面整合“生态、文化、乡村、产业”四大方面资源,以“稻城澧州”为全域旅游大品牌,以“世界古稻城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总体定位,以“田园城市生活”为核心理念,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引领下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模式,以“中华城祖·世界稻源”为核心品牌,构建“核心龙头带动+精彩示范驱动+乡村田园品质化+全域生活情景化+全域旅游智慧化”开发模式,构建“11236”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遗址研学游、康养度假游、生活体验游、田园文创游,融入汽车营地、低空旅游、体育运动、影视文艺等新业态,通过双城联动、城乡互动、文农旅融合、着力将澧县打造成为世界遗址旅游城市示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洞庭湖生态旅游新名片,并将其全域旅游独特的发展模式打造成为湖南省乃至中国县级品牌旅游标杆。

世界古稻城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田园城市生活

(田园中的城市,城市中的田园)

远古的稻作城市生活

古代的古城休闲生活

现代未来的田园智慧生活

大品牌塑造战略;全区域联动战略;全产业融合战略;全市场营销战略;全智慧服务战略

核心龙头带动+精彩示范驱动+乡村田园品质化+生活情景旅游化+全域旅游智慧化

航空游览+绿道游览+河叉游览+线路串联

世界遗址旅游城市示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洞庭湖生态旅游新名片

表3-1阶段目标

近期

(2019-2021年)

全域旅游启动与创建阶段

旅游目的地品牌完整,特色鲜明,核心吸引力增强,服务体系初步完善,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发展龙头,游客规模预计达到1249.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42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15%,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2021年末创建完成1个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田园综合体、精心打造1-2个精品文化演艺品牌、2-3个特色自驾营地、1-2个研学旅游基地、3-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中期

(2022-2025年)

全域旅游完善与发展阶段

核心景区产能外溢,旅游全产业链完善,游客规模预计达到209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340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20%,打造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5年末新增1-2个4A级景区、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2-3个特色旅游村、2-3个特色主题营地、4-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打响津澧新城系列餐饮品牌、住宿品牌和旅游商品品牌。

远期

(2026-2030年)

全域旅游提升与深化阶段

全域旅游提升与深化阶段。产业体系成熟,游客规模预计达到32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867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30%,打造成为世界古稻城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精品遗址旅游城市。

2030年末系统完成1个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4个国家4A级景区、1-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一批特色旅游村、一批国家3A级景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一批特色自驾营地、一批研学旅游基地、一批特色风情餐饮点、一批特色住宿点、系列购物商品。

表3-2市场定位

【近期市场定位】

区域引爆·市场预热

【中期市场定位】

品牌营销·全国打响

【远期市场定位】

成熟发展·国际影响

国内市场

湖南常德市、长株潭城市群,湖北荆州市为重点区域,辐射周边邻近城市,以重庆为代表的成渝地区和以贵阳为代表的贵州地区。

以长株潭为代表的湖南市场,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市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

依托铁路旅游、自驾旅游市场,辐射京津冀、新疆等国内其他地区市场。

国外市场

港澳、台湾

港澳台地区;以日韩为核心等亚洲国家

港澳台地区,德国、波兰、罗马、墨西哥、美国等欧美市场、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

随着澧县全域旅游的开发以及各大景区、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自驾营地旅游项目或业态的提升,全域旅游产业将稳步前进。预测游客量到2021年将达到1249.6万人次,2025年将达到2090.53万人次,到规划末期2030年接待人数预计将达到3215.9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达866.55亿元。

备选方案一:(世界)古稻城·(华夏)新澧州

备选方案二:世界稻城·澧好精彩

以打造“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品牌为核心目标,挖掘稻作文明与城市文明元素,创造两大品牌IP形象。

表4-1IP形象应用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品牌

文化澧城

山水澧居

田园澧州

美丽澧物

智慧澧游

元素提炼

古城+城城

山水+稻稻

田园+稻稻

礼物+稻稻

田园+城城

应用范围

活动节庆

影视动漫

古城景观

古城标识

度假建筑设计

节庆活动形象

乡村社区活动

田园民宿设计

田园乡村景观

田园乡村标识

创意产品设计

商品包装设计

工艺伴手礼设计

智慧城乡

智慧交通

智慧服务

智慧预订

智慧APP

参考澧县旅游“十三五”规划,基于未来津澧融城发展,以及未来全域智慧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对澧县全域空间进行优化,构建“一大核心·智慧统筹、一大环线·特色聚焦、纵横两廊·区域联动、三大板块·重点支撑、六大主题·协同发展”的11236全域空间格局。

一核——澧州智慧城市旅游核

一环——史前稻作文明旅游环

两廊——水廊·澧水黄金生态廊道、陆廊·涔阳古道荆常生态廊道

三大板块——城市文明旅游板块、山地生态度假板块、洞庭水乡休闲板块

六大功能区——【茶山洞峪】山地康养度假区、【森林湿地】山水运动休闲区、【花香果木】乡村欢乐体验区、【城市曙光】核心文化体验区、【澧水右岸】田园生态示范区、【洞庭明珠】梦里水乡休闲区

表5-1功能分区

分区

发展思路

澧州智慧

城市旅游核

结合县城作为整个澧县交通、经济、公共服务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及澧州古城景区已有的开发基础与品牌影响力,实现“景城一体发展”,将县城区、智慧大数据中心、澧州古城景区整合打造成为整个澧县全域旅游的澧州智慧城市旅游核,作为全域旅游的综合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文化旅游中心。

史前稻作

文明旅游环

依托县域公路交通,并充分整合澧县的美丽乡村资源,通过旅游绿道、自驾车风景道等交通方式,将县域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等遗址文化资源和田园农业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聚化的旅游产品,形成史前稻作文明旅游环。

水廊

澧水黄金生态水廊

规划依托澧水风光带的山水人文资源,以“生态优先”为核心理念,以“澧水”为魂串联小渡口镇、澧南镇、澧县城区、城头山镇等区域,打造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的澧水黄金生态廊道。

陆廊

澧州生态风景走廊

东联津市,西联石门和湖北,依托湘北干线的风光旖旎的风景道,串联澧县全域重点旅游景区景点,通过风景道+特色交通+旅游模式,打造澧州生态风景走廊。

西部

山地生态度假板块

依托太青山、星子山、天供山、云盖山、刻木山、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等特色资源,以山地生态度假为核心主题,打造集生态观光、山地度假、康养休闲、自驾露营等功能于一体的户外生态度假总部。

中部

城市文明旅游板块

依托澧县的城市文明底蕴,以远古城市生活、古代休闲生活及未来智慧生活,三种不同时空的城市文明体验为特色,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文明旅游板块。

东部

洞庭水乡休闲板块

以“八百里洞庭止于嘉山”为卖点,以北民湖为重点、以嘉山和孟姜垸为核心,对接洞庭湖水上旅游线路,主要包括有宋鲁湖、大美家园、牛浪湖、七里湖和嘉山贞烈祠、孟姜垸等,打造集山水观光、生态度假、水上休闲、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的水韵休闲旅游板块。

【茶山洞峪】

山地康养度假区

甘溪滩镇和码头铺镇重点挖掘山谷生态环境、健康茶山等优质资源,以茶山洞峪为主题特色,打造澧县的山地康养度假区域,重点发展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项目。

【森林湿地】

山水运动休闲区

火连坡镇和王家厂镇重点挖掘和发展天供山、涔槐湿地等资源,以森林湿地为主题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运动休闲区域。重点发展天供山森林公园和涔槐王家厂水库项目。

【花香果木】

乡村欢乐体验区

复兴镇和大堰垱镇以大美渔村和千里马农场为特色,挖掘花卉苗木、特色果柚等产业,重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欢乐体验旅游示范。

【澧水右岸】

田园生态示范区

依托澧水右岸的田园农业产业、山水田园度假资源,重点发展“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彭山景区、钦山寺,打造山水生态度假和田园智慧产业示范。

【洞庭明珠】

梦里水乡休闲区

如东镇、小渡口镇、官垸镇紧邻洞庭湖区域,“八百里洞庭至嘉山”,重点挖掘洞庭水文化、鱼米文化、孟姜女爱情文化,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发展七里湖、北民湖、嘉山等项目,打造梦里水乡休闲区。

【稻城曙光】

核心文化体验区

县城、城头山镇、涔南镇、梦溪镇深度挖掘城头山、鸡叫城等文化遗址,以城头山为核,以稻城曙光为主题特色,重点发展城头山、澧州古城、津澧新城、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等项目,打造核心文化体验区。

澧县未来将依托“一大核心龙头、两大引擎支撑、七大精彩示范、三大生态辅助及十大乡村振兴”的全域重点项目体系,重点引爆国内外旅游市场。

表6-1“1+2+7+3+10”项目体系表

一大核心龙头

史前文明生活——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两大引擎支撑

城市文明

古代休闲生活——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

未来智慧生活——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

稻作文明

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

七大精彩示范

三山

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天供山森林康养运动公园

两湖

七里湖芦花荡、涔槐国家湿地公园

一水

兰江栗水商业文化旅游区

一谷

嘉山文化爱情谷

三大生态辅助

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北民湖鱼米之乡、星子山溶洞群地质公园

十大乡村振兴

稻田+乡村——“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健康+乡村——“宜安康养”智慧健康园

文化+乡村——黄家套·耕读庄园、农场+乡村——千里马·幸福农场

渔业+乡村——大美村·渔乐嘉园、葡萄+乡村——葡萄园·风情小镇

民宿+乡村——甘溪滩·溪上桐山、边贸+乡村——边山河·奢侬市集

茶业+乡村——太青茶·茶色原乡、营地+乡村——皮家洲·露营公园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具有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遗址等为代表的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了最早的古城、最早的城壕、最早的水稻田及水利灌溉设施、最早的土围环壕聚落、最早的旷野高台建筑遗址等,它们的存在显示了澧阳平原史前文化演变的连续,遗存形态的多样,在全国范围内都罕见,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源史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以史前文明生活为源主题,以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澧县全域旅游核心龙头,打造成为世界级遗址文化旅游目的地。

——史前文明生活——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项目定位:世界级遗址文化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遗址文化公园、国家级AAAAA级景区、城市文明研学示范基地

项目位置:城头山景区

开发思路:以建设城头山新城为支撑,以提质城头山核心遗址为基础,以城市文明研学为核心,以休闲旅游度假的配套提升地块综合价值,以文化体验为特色,建设形成主题园区、主题研学、主题酒店、主题景观、主题农业、文化演艺互为支撑的世界级遗址文化公园。

功能分区:寻城记—城市文明之路、时光记—穿越古城体验园、耕读记—缤纷稻香农业园、乐活记—远古智慧生活园

项目构成:大型实景演艺秀、VR全景城市文明主题研学部落、稻田科技展示厅、神话拓展乐园、远古集市、稻香人家民宿、葫芦智慧餐厅、古法麻织服饰店、VR远古猎人视觉馆、船艄AI交互体验厅、石器3D手工坊等

依托两大文明核心资源,由史前文明生活进入古代城市生活,走向现在与未来的智慧田园城市生活。以城市文明与稻作文明为引擎支撑,承接史前文明生活线,以“文明+生活”为亮点,围绕研学、休闲娱乐等业态,构建“史前生活+古城生活+智慧生活+研学走廊”体系,形成澧县全域旅游两大引擎支撑项目。

项目定位:以古城文化为核心、旅游休闲为主、澧州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4A级景区、区域智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项目位置:澧县城区

开发思路:做好1400年的澧州古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准备工作,以“古→今”为文化脉络,挖掘县级城市同时拥有史前文明和千年州府文化于一体的巨大优势,依托栗水水域资源,文庙、古城墙、多安桥等资源,以“澧州智慧古城·城市生活”为主题,以“从古代建筑智慧、到现今的智慧生活,到未来的生态回归”为线索,凸显中国智慧建筑、还原古代生活状态,融入现代生活科技、慢行系统。澧州古城既承接澧县城区居民生活、购物等功能,同时承接全域集散、文化休闲等服务,共同打造成为集文化博览、文化休闲、文化娱乐、生态空间、古城修复保护等复合型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

智慧体现:古城智慧建筑、非遗智慧展示

功能分区:一环——古城遗址博览环;四大板块——古城历史文化休闲区、澧州民俗风情体验区、文旅商业综合服务区、自然生态生活休闲区

项目构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文庙-南门洲文旅综合度假项目、澧浦楼历史文化休闲体验项目、非遗街·非遗文化VR创意艺术街、滨水街·古城文化滨水休闲街、欢乐城·和瑞欢乐城、精萃街·梨园商业步行街、澧州云府·生态文化走廊、白鹤云山·绿色湿地花园等

项目定位:国内知名的科技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级AAAA级景区、科技城市建设示范基地、科技研学示范基地、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项目位置:津澧新城区域

开发思路:依托于津澧新城的发展战略,结合澧县与津市的文化与资源特色,运用科技的手法段,建设一个以未来城市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最终建成集城市展览、科技科普、旅游度假、文化交流、文创艺术、商业活动、电商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科技旅游城市空间。

功能分区:未来城市博览空间、智慧生活休闲小镇、创意交通出行空间

项目构成:津澧新城城市规划馆、未来科技体验馆、艺术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会议中心、文创中心、电商孵化中心、飞行球幕影院、科技智能旅居度假村、光影美食星空街、智轨交通等

项目定位:澧阳平原史前文明体验、稻作文明体验、田园稻作度假

目标定位:国际稻作文明传播交流研学目的地

项目位置:城头山镇、涔南镇、梦溪镇

开发思路:中国→东南亚的稻米之路,始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澧阳平原,经两广地区,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于澧阳平原众多史前文化遗址群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知名度高,价值大的遗址文化资源,依托水利干渠,国道G207,与世界城市文明遗址公园形成串联,以“澧阳平原·稻作起源”为主题,在保护史前文明遗址的同时,结合新型业态,通过“史前文明遗址群+特色主题营地+……”发展模式,结合水上交通和陆上智慧交通,打造集稻作文明体验、田园度假营地、研学营地、特色水利体验、特色交通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

功能分区:史前稻作文明营地板块、智慧交通趣味体验板块、农事创意体验营地板块、稻作田园慢生活营地板块

项目构成:国际稻源交流营、陶器纺织技艺营、石器科技艺术营、史前文明考古营、城市贵族生活营、大米世界卡通营、原始美味手工营、科技耕读智慧营、田居养心度假营地、稻作LOHAS营地、野奢远古艺术度假营地

项目定位:以茶文化、田园文化为特色的精品生活度假体验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项目位置:澧县甘溪滩镇

开发思路:太青山海拔1019米,为澧县最高的山峰,依托太青山富含负氧离子的生态资源,太青山“双上绿芽”茶产业资源、绿茶手工制作技艺文化资源、太青峡谷、山谷田园、乡村村落资源,构建“山上茶旅康养度假+山腰漂流探险露营+山下田园旅居生活”开发模式,打造集茶旅康养度假、探险漂流、房车露营休闲、田园休闲体验、生活旅居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智慧体现:智慧水利、智慧茶加工

功能分区:太青茶旅康养休闲板块、美丽山谷田园休闲板块、太青溪谷户外运功板块

项目构成:茶文化主题度假酒店、太清芽茶加工体验智慧示范基地、太青山茶疗康养基地、茶展销平台、彩色田园、乡村田园居住群落、太青溪谷漂流、太青山峡谷露营地、环太青山旅游公路等。

项目定位:以山-水-洲-寺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5A级景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项目位置:澧南镇,澧水南岸

开发思路:依托澧州胜景彭山、千年古刹钦山寺、生态乐土艳洲岛等资源,紧抓国家4A级景区彭山景区知名度机遇,开发钦山寺和艳洲等资源,以“山水洲寺·旅游胜地”为品牌,各个景区扮板块各有特色卖点,山—以“彭山之恋”为特色的彭山景区,寺-以“农禅康养”为特色的钦山寺景区、洲-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艳洲景区,由三个景区共同打造集森林休闲度假、佛教文化禅养、生态祈福、山水户外运动、滨水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智慧体现:农禅智慧生活

功能分区:彭山森林度假板块、钦山农禅康养板块、艳州水上休闲板块

项目构成:彭山·花间堂、钦山寺、钦山水庄、佛学会堂、农禅田、户外露营天堂、思王祠、空中花园、游乐体验园、水果采摘园、520爱恋云梯、雷鸣古洞(酒窖)、碑刻林、观景平台等。

项目定位:森林康养运动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原生态森林运动康养胜地、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项目位置:湖南澧县西北部,涔水河畔,东南抵金罗镇,西北毗连原闸口乡,南临王家厂水库,北与鄂南松滋市为邻。

开发思路:以日游、夜游两种方式丰富森林运动观光体验,增加森林骑行、山地徒步、洞穴探险、寺庙祈福等户外康养运动产品,丰富森林旅游业态,重点打造休闲观光项目和运动康养项目,使天供山成为休闲运动康养体验目的地。

功能分区:生态秘境森林观光区、森林户外探险运动区、天供福地森林康养区

项目构成:森林体验中心、军事体验基地、森林木屋营地、奇幻仙女洞、禅养祈福部落等

项目定位:以洞庭水乡休闲、水上集市休闲为特色的湖泊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名胜风景区

项目位置:官垸镇

开发思路:依托官垸镇洞庭湖区域的七里湖芦苇荡资源,南美白对虾、黄鳝、官垸湖藕、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等丰饶水乡物产,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深度挖掘洞庭湖区水上码头市集商贸文化,融入摄影、集市、共享农庄等新业态,通过对七里湖水上芦苇荡、湖区稻田、紫锥菊、水上森林景观改造,通过水上观赏休闲和陆上观赏休闲两种游玩方式,打造集芦苇荡生态观光休闲、七里湖生态摄影休闲、农场休闲体验、水上市集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区。

智慧体现:智慧服务、智慧共享农庄

功能分区:智慧游客服务中心、水乡观光休闲板块、洞庭农场休闲板块、水上市集体验板块

项目构成:水上智慧游客服务中心、水上田园、七里湖共享农庄、七里湖水上集市、水上餐饮街、七里湖渔码头等

项目定位:国家湿地公园

目标定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项目位置:王家场水库、山门水库、涔水南北支部分河道及洲滩、连接山门水库与涔水北支的河道周边部分山地。

开发思路:依托涔槐湿地的湿地生态环境,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开发围绕城市湿地、文化湿地、活力湿地为主题的旅游业态,丰富湿地景观,与增加湿地文化体验,同时在王家场水库周边开发特色体育项目,开发以户外运动为核心,以研学教育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来充分体现自然、活力、野趣、远离噪声之特色。

功能分区:创意综合服务中心、涔水湿地运动小镇、知水湿地科普研学部落、低密度生态度假区

项目构成:皮划艇俱乐部、湿地学习课堂、涔槐休闲主题廊道、生态湿地教育基地等

项目定位:以生态景观、商业文化为特色的复合型旅游区

目标定位:海绵城市典型示范

开发思路:充分利用澧县河湖流通智慧水利,依托“沅有芷兮澧有兰”文化内涵,重点对兰江进行生态景观修复、河流疏通,结合兰花等生态景观,对兰江栗水进行提质升级,构建“夜间生活+白天商务、购物生活”开发模式,串联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结合智慧城市景观投影、智慧水利、智慧解说走廊等智慧元素,将澧县兰江栗水打造成海绵城市典型示范的同时,打造兰江栗水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当地居民与旅居度假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智慧体现:智慧水利、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景观投影

重点提升:海绵城市示范生态修复工程、兰江栗水智慧夜游项目工程

内容构成:兰江栗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系统技术、滨水建筑景观投影项目、兰江栗水夜游项目、滨水两岸灯光亮化项目

项目定位:自然、爱情、生活方式相融合的主题景区

目标定位:AAAA级旅游景区、爱情文化体验的旅游景区

项目位置:湖南澧县小渡口镇嘉山村

开发思路:依托孟姜女的传说爱情故事、与车胤的名人文化,将历史文化、自然美景、禅修文化结合。以爱情为主题,以自然山水为载体,构建以爱情和婚庆产业为主导,集生态观光、爱情文化体验、婚庆产业、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世界级爱情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并通过女性智慧非遗传承展示特色的女性文化,着力打造依托山地自然景观的主题景区,建设成文旅对接、乡村旅游于一身的旅游综合体。

功能分区:邂逅情意爱情文化体验板块、巧手智慧非遗文化体验板块、静思禅修祈福板块

项目构成:爱之邂逅·绵绵情意趣玩街、爱之见证·婚庆风情区、山意花街、车胤故事说皮影演艺、禅月素食馆、漫山绣房、梦溪禅乐堂等

项目定位:以澧水右岸智慧田园、智慧乡村、陶瓷艺术为特色的农文旅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智慧乡村社区示范

项目位置:澧县澧南镇

开发思路:依托东鹏陶瓷公司陶瓷产业、巨隆公司稻虾产业、康哲农牧科技现代农业资源、道河千张古街道、澧水右岸田园风光,以“澧水右岸”为品牌,以“智慧田园、智慧社区、陶瓷艺术”为主题特色,构建“农文旅融合、智慧物联、智慧互联”开发模式、打造集智慧现代农业、田园农事创意体验、农业嘉年华休闲体验、澧水生态观光、智慧社区生活、陶瓷艺术文化体验、道河千张体验、大学生创客就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田园综合体。

智慧体现:智慧农业、智慧乡村社区

功能分区:一镇——陶瓷艺术小镇、三区——澧南智慧现代农业区、澧水田园休闲体验区、智慧乡村社区服务区

项目构成:陶瓷艺术创意空间、陶瓷加工科普教育基地、康哲农牧科技园、虾稻现代物流科技园、澧水右岸·十里花海、道河千张体验街区、洲滩绿色公园、澧水右岸·瓜果蔬菜嘉年华、澧水右岸·生态美化亮化工程、乔家河立面改造、智慧记忆展览室等

项目定位:澧水北岸智慧健康庄园

目标定位:国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示范点、乡村生态康养度假园

项目位置:城头山镇黄河新村

开发思路:充分利用黄河新村历史文化、生态风情、澧水风光等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为核心吸引,依托新型智慧技术、高科技设施设备、专业服务团队等,打造集旅居度假、健康养老、研学教育、休闲娱乐等业态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智慧健康园,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乡村振兴模式,以澧水北岸智慧健康园带动黄河新村经济发展。

功能分区:智慧医疗康养中心、文娱生活乐养园、康养旅居谷、健康果蔬CSA社区

项目构成:深圳嘉里康复研究院、健康研发中心、医疗远程控制中心、智慧管理保障中心、象棋草坪、太极广场、运动林道、康养旅居项目、CSA社区等

项目定位:以耕读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

目标定位: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乡村文创示范社区

项目位置:涔南镇双铺村

开发思路:充分挖掘远古黄家套码头驿站的文化内涵和传说故事,依托黄家套耕读庄园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耕读文化社区”为主题,建议改名黄家套耕读庄园,以耕读文化为灵魂,以水果蔬菜等现代农业产业为核心,以文化社区为特色,打造集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乡村文创、休闲度假的特色文化庄园,形成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核心、特色农旅结合的现代创意农业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带动双铺及周边乡村振兴,发展致富。

功能分区:渔樵耕读·文化体验园、绿色田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美丽双铺·耕读文化社区

项目构成:蔬果种植采摘基地、耕读研学园、民俗文化体验中心、特色文创一条街、旅居度假民宿、会议中心、生态餐厅等。

项目定位:现代综合农业示范产业园

目标定位:国家现代综合农业示范、乡村振兴示范村

项目位置:大堰垱镇九旺村

开发思路:依托现有的千里马幸福农庄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结合健康、有机、生态的循环式农业产业链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形成一批“千里马”特色农产品品牌、重点突出特色养殖产业,以“幸福农场、幸福生活”为主题,打造“幸福农场体验+幸福服务配套+幸福生活社区”乡村生态圈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养殖文化主题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打造现代健康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体验结合的综合产业示范园。

功能分区:特色水稻种植区、水产养殖区、餐饮住宿区、生态果蔬种植区

项目构成:黑猪·欢乐园、渔鸭·欢乐田、花鸡·美食山等

项目定位:以渔文化、桔柚文化、虾蟹文化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

目标定位:国家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振兴示范村

项目位置:复兴镇大美新村

开发思路:依托湖乡水库的天然景色和自然环境,发展体育垂钓、特色餐饮、水产养殖、特色种植、休闲娱乐、度假疗养、活动赛事等综合业态,“以山、水、渔、田“为元素,构建渔业+桔柚产业为主导的乡村振兴模式,打造“乡村渔业垂钓娱乐+特色桔柚乡村产业+乡村社区服务带动”为乡村生态圈层,将原生态的东西展现给游客,打造集美食休闲、营地度假、生态采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地。

功能分区:垂钓园·竞技休闲板块、苹果柚·创意田园板块、螃蟹城·美食营地板块

项目构成:乡村垂钓大赛、采摘大赛、螃蟹美食节、缤纷果乐园、欢乐柚子节、大美食府餐厅、蟹美食宴、特色房车营地等

项目定位:以葡萄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综合体

目标定位:湖南省现代葡萄产业示范园、国家级特色旅游小镇

项目位置:城头山镇张公庙

开发思路:依托澧县大规模的葡萄园,通过乡村旅游与葡萄产业结合,丰富葡萄发展业态和产品产业链,构建以葡萄产业为带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诗歌散文、文艺创作、艺术摄影、采摘体验为载体,打造以葡萄为IP的农旅结合特色风情小镇;充分发挥“政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葡萄产业发展方式,聘请葡萄专家,加强标准化生产培育技术,全面提升现代化种植水平,打造现代葡萄产业示范园。

功能分区:葡萄文化艺术基地、澧州葡萄欢乐谷、现代葡萄种植产业园

项目构成:现代葡萄种植园、葡萄酒庄、葡萄婚庆园、乡村音乐园、特色产品展销中心等

项目定位:以贡茶之道为特色的休闲运动旅游度假综合体

目标定位:中国贡茶研学体验基地

项目位置:甘溪滩镇太青村、杨家坊村

开发思路:据《湖南名茶》所载:太青茶产于澧县太青山,澧县早在唐代就是茶叶产区,其“双上绿芽”在元朝时就是享誉全国的名茶之一,同时也是每年的岁贡佳品。依托贡茶双上绿芽等茶产业资源,深挖贡茶的历经过程,针对亲子、青少年市场,以“贡茶之道”为概念品牌,根据“匠心茶业经营之道+茶色原乡风景之道+传统茶艺文化之道”三道,融合贡茶研学、风景道活动、茶园体验、茶艺学习体验,来打造太青村贡茶产业、贡茶风景、贡茶乡村,提升整个太青茶贡茶品牌,融合码头铺镇杨家坊村的茶产业,并与石门的茶产业进行联姻合作发展,共同打造万里茶道重要节点。

功能分区:茶山道·运动健康道、太青茶·云秀茶场产业园、贡茶村·茶文化体验村

项目构成:有机茶实训研学基地、贡茶文化社区、茶道国学中心、抹茶社、茶道赛事等

项目定位:以民宿为特色的休闲运动旅游度假综合体

目标定位:户外拓展训练基地、民俗艺术体验基地

项目位置:甘溪滩镇甘溪村、精华寺

开发思路:依托甘溪滩的生态环境资源及地形资源,结合现有的蓝莓基地、桐山寺、桐溪山庄及溪上美术馆,以“趣玩生活、悠然乡村”为主题,打造“民俗艺术体验+户外运动拓展+乡村配套服务”的乡村生态圈层,构建以民宿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打造乡村与住宿产业、文化产业、运动产业相结合的休闲运动旅游度假综合体。

功能分区:趣居人家·悠然乡村、趣味民俗·艺术中心、趣玩活力·户外基地

项目构成:蓝莓采摘、特色民宿、乡创驿站、趣味课堂、特色攀岩、森林餐厅等

项目定位:以集市商贸为特色的乡村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

目标定位: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区

项目位置:火连坡镇澧淞村

开发思路:依托湘鄂边贸集镇边山河大市场及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以“商贸+旅游”为主题,“白+黑”全时业态旅游模式,通过有机蔬菜、特色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打造集农贸会展、休闲娱乐、科普研学、特色农旅结合等业态的乡村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带动湘鄂澧淞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脱贫致富。

功能分区:澧淞风情·特色商贸街、奢侬汇新·现代农业产业园、快乐澧淞·休闲娱乐区

项目构成:休闲美食风情街、温泉度假酒店、文化主题购物街、现代智慧农业种植基地、生态餐厅、鲟鱼养殖基地等。

项目定位:综合休闲度假营地公园

目标定位:省级自驾车房车营地

项目位置:澧南镇张家滩村

开发思路:依托澧南镇道河天然的滩涂、水域和乡村林地等资源,以“智慧生活·野奢度假”为主题,以“科技皮家洲·野奢露营地”为定位,以房车露营为核心,通过构建“智慧房车营地+野奢特色活动”开发模式,引入地球仓智能服务,英式马术、露营婚礼等高端品质生活,打造集水上娱乐、马术训练、露天泳池、露营婚礼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营地公园,带动张家滩及周边乡村经济,脱贫致富。

功能分区:房车特色营位区、水上娱乐活动区、乡村露营婚礼区

项目构成:帐篷营位、汽车营位、星球仓营位、香蕉船、浪漫沙滩、真人水上闯关、露营婚礼草坪、儿童户外课堂、英式马术训练基地等

项目定位:江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中国江河流域生态文化知名景区、生态旅游休闲走廊

项目位置:澧水流域澧县境内。

开发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围绕澧水沿线打造三大主题的澧水休闲娱乐,围绕“最文艺”“最生活”“最嗨玩”主题,结合“生态风光景观+艳电风光+人文休闲景观+黄沙湾码头+湿地景观+幸福沙滩+活力郊野”进行主题开发,以生态水域保护为核心,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生态农业休闲、艺术文化交流、民俗文化体验、山水旅居度假、电竞赛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功能分区:听风揽月—最文艺澧水段、逍遥漫漫-最生活澧水段、潮流星河—最嗨玩澧水段

项目构成:海绵河岸公园、蔬果冒险岛、古澧码头民谣音乐节、北影文创影视小镇、科技智能绿道、古城故事沉浸水景演艺秀、电竞赛事、左岸丝竹园、长河古道等

项目定位:湖泊创新旅游目的地

目标定位:津澧新城的城郊湿地公园

项目位置:北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开发思路:以湿地保护为核心,保持湿地蓄洪泄洪的能力的同时,适当的增加宋鲁湖的渔家体验。以湖山水景,渔家体验为主题。全程贯穿“水—植物—鸟—鱼—人”五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利用水面、水上岛屿、水生植物群落、渔家风情的结合,打造较合理的水景观、植物景观。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生态、景观、休闲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旅游区。

功能分区:水乡渔村乐活板块、湖泊生态休闲板块、核心保护观光板块

项目构成:渔船唱晓、开鱼节、水乡音乐秀场、水之声音乐博物馆、琴乐鸟岛等

项目定位:溶洞旅游地质公园

目标定位:国家级溶洞群地质公园

项目位置:码头铺镇、甘溪滩镇

开发思路:依托码头铺镇的喀斯特地貌王仙洞─何家湾洞穴溶洞群、萧家洞─黄木洞洞穴溶洞群、红色砂砾岩溶洞洞穴水密洞、和尚洞、燕子洞、大圣洞等溶洞群资源及望子观、木溪山谷、双泉等景观资源,共同捆绑申报国家级溶洞群地质公园,本着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结合交通、资源禀赋,重点开发萧家洞或黄木洞等溶洞,充分利用和保护其丰厚的自然地质人文资源,融合周边鹏程山庄、刻木山、马踏溪等资源,发展集溶洞科技秀、洞穴酒店、洞穴餐厅酒吧等业态为特色的,集科考探险、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地学实习基地、洞穴避暑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同时与周边景区景点进行互补串联,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功能分区:科考探险区、旅游观光区、研学教育区

项目构成:科考研究基地、探险体验基地、星空物语灯光秀地下奇幻隧道、地穴民宿群、萤火虫酒吧、科普研学馆、溶洞讲学课堂、地质演化长廊等。

“4+3+1+1”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全力打造四大拳头旅游产品:遗址研学游、康养度假游、生活体验游、田园娱乐游

突出全域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古城文化深度体验、生态山水休闲观光、特色产业创意休闲

高效融入一大智慧旅游产品:智慧出行+智慧景区+智慧服务+智慧度假+智慧餐饮+智慧生活……

强力推行一大乡村休闲产品:乡村度假/乡村休闲/乡村娱乐/农业+旅游

澧县旅游智慧旅游产品体系,主要包括智慧交通游憩、智慧乡村、智慧要素、智慧预订、智慧服务五大部分。

澧县旅游产品的四季,打造“研学澧县”“大美澧县”“古韵澧县”“文明澧县”四大主题。升级全季旅游产品,从节假日经济向全季经济延伸,形成全季旅游格局。

从“夜舞澧县、夜飨澧县、夜购澧县、夜娱澧县、夜赏澧县、夜宿澧县”,升级夜晚旅游产品,通过“白天+黑夜”模式,从白天经济向夜间经济延伸,实现从“人流”到“人留”的过渡。

N+4+2+1夜游旅游产品策划

N个夜间吸引点:河岸水景夜游+城区夜景灯光+夜间演艺+森林夜游探险+古城夜景观光+主题美食夜市+标致夜景观光……

三条夜游主线:澧水观光演艺游线、古城美食夜市游线、自驾露营夜宿游线

两大夜游主题:城市文明科技演艺、文创主题娱乐街区

一大夜游配套:夜间亮化照明+夜间安全防护+夜间应急救助+夜间环境卫生……

二广高速精品旅游线路:襄阳市(古隆中、唐城影视城)——荆州市(荆州古城、章华寺)——常德市(澧州古城、柳叶湖、桃花源)——益阳市(桃花江洪山竹海)——娄底市(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邵阳市(崀山风景名胜区等)——永州市(东安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澧水黄金航道精品旅游线路:永定区(回龙公园)——慈利县(五雷山)——石门县(夹山森林公园)——临澧县(望夫台)——常德/澧县(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津澧新城(嘉山森林公园/嘉山文化爱情谷)——常德/澧县(七里湖芦花荡)

荆张高铁精品旅游线路:公安县(牛浪湖、黄山头风景区)——常德/澧县(澧州古城、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嘉山文化爱情谷)——津市(毛里湖)——临澧县(林伯渠故居、太浮山)——石门县(壶瓶山、仙阳湖)——慈利县(张家界大峡谷、江垭温泉度假村)——/永定区(天门山景区)

“七千年常德”文化旅游线路:老西门——常德抗战文化纪念园——大小河街——善卷文化园——宋玉城遗址——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澧州古城——黄山头旅游区

“津澧新城”旅游线路:澧州古城——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兰江栗水商业文化旅游区——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嘉山文化爱情谷——七里湖风景区——毛里湖——药山寺

1日精品游线

精品线路一: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城市文明遗址公园——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

精品线路二: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七里湖芦花荡

精品线路三: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

精品线路四: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兰江栗水商业文化旅游区——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

精品线路五: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星子山溶洞群地质公园——涔槐国家湿地公园

2日精品游线

精品线路一

DAY1: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午餐)——兰江栗水商业文化旅游区——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晚餐+住宿)——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夜游);DAY2: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午餐)——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

精品线路二

DAY1: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午餐)——“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晚餐+住宿);DAY2:嘉山文化爱情谷——七里湖芦花荡(午餐)——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

3日精品游线

DAY1: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午餐)——兰江栗水商业文化旅游区——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晚餐+住宿);DAY2:嘉山文化爱情谷——七里湖芦花荡(午餐)——“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晚餐+住宿);DAY3: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午餐)——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

中国·城头山城市文明&稻田文化艺术节

策划思路:以一座城市名义,感受七千年穿越的生活体验为目的,以“中华城祖·世界稻源”为品牌,以“澧好精彩”为主线,以“智慧曙光”为主题,挖掘澧县特色资源、文化、产业等,以智慧城头山的城市文明和稻作文明为核心,汇聚澧县澧州智慧古城、非遗瑰宝智慧、乡村智慧田园等文化和资源亮点共同打造一场集文化交流、研学体验等于一体的节庆盛宴。

策划思路:以澧县全域四季精彩旅游为战略目标,根据澧县春季-乡村产业与文创、夏季-葡萄和美食、秋季-稻田丰收与艺术,冬季-宗教与非遗,以四季不同主题,策划不同特色活动。

春:乡村产业·文创交流

夏:葡萄美酒·美食狂欢

秋:稻田艺术·国际论坛

冬:文化祈福·非遗传承

策划思路:深度挖掘和利用澧县全域重点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茶叶、桔柚、稻虾、螃蟹等乡村产业资源、乡村稻田资源,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结合澧县未来总体发展方向,全域重点项目、乡镇村落发展需要,筛选并举办与之对应的特色节气活动。

表6-124大节气营销节日表

立春

桔柚灯展会

雨水

古法压榨油茶展销会

惊蛰

宗教文化祈福会

春分

七彩油菜花节

清明

全国钓鱼大赛

谷雨

城头山世界稻作文明论坛

立夏

世界智慧城市文明高峰论坛

小满

陶艺创意体验周

芒种

文庙学子研学游

夏至

端午屈原祭祀大典

小暑

海峡两岸稻田彩绘节

大暑

澧州葡萄酒节

立秋

稻虾田野露营节

处暑

七巧女工体验日

白露

国际原始趣味马拉松

秋分

番茄水果大战

寒露

国际啤酒美食节

霜降

环中国公路自行车赛

立冬

稻田秋收音乐会

小雪

文物创意视频大赛

大雪

文创设计大赛

冬至

太青贡茶展销会

小寒

非遗文化展示周

大寒

澧州美食手绘地图大赛

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12年上海世博会,选择湖南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为开篇,彰显中国馆里的智慧城市之美,选择“智慧城市文明之路”,打造全球重要的主题。

中英文官方网站是澧县面向国外,吸引游客的推广活动之一。充分发挥城头山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市,为了更直接地面对国外旅行者,城头山(世界城市文明遗址公园)应推出官方英文网站,以“6500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智慧城市”为主题,有照片、旅游信息、包价旅游产品和社交媒体链接。国外游客在出行前,从视觉上体验和感受这座史前城市文明。同时呈现澧县真正的文化和美景。

线上平台×澧县全域战略合作:品牌沉浸式推介营销+携程体验官达人营销+会员体系销售体系+旅游产品众筹售卖

旅游城市×澧县全域战略合作:旅游品牌营销邀请+文创农业商品互推+精品民宿品牌合作

消失的48小时—稻浪野宿田园生活体验

葡萄论英雄—吐鲁番VS南方吐鲁番

食色,酒也—澧县美食啤酒狂欢轰趴

陶艺站—挑战世界最大与最小的陶艺

将农业、林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发展。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乡村民俗、民居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浪漫花卉游、森林休闲游、蔬果采摘游、田园观光游等主题休闲活动,和大力发展文化田园旅游产品、欢乐田园旅游产品、度假田园旅游产品多元化休闲农业产业以及开发多种农产品加工品。

农旅融合新模式

果旅模式

蔬果业+创意休闲娱乐

葡萄园·风情小镇(城头山镇)

复润休闲农业园(复兴镇)

创意蘑菇儿童主题乐园(火连坡镇)

果林田园休闲综合体(金罗镇)

米旅模式

水稻业+多元文化深度体验

五彩水稻文化园(城头山镇)

主题田园度假区(澧澹街道)

锦绣千村田园综合体(澧阳镇)

洞庭大米耕读园(涔南乡)

茶旅模式

茶叶产业+绿色有机健康生活

美丽茶村(茶产业+美丽乡村—太青村)

花林茶香庄园(茶产业+休闲庄园—甘溪村)

小叶野生茶博园(茶产业+茶文化—太青村)

野生茶康养小镇(茶谗慝+养生度假—太青村)

花旅模式

花木产业+创意主题游乐

兰香生态园(城头山)

花木产业博览园(如东镇)

花海度假营地(大堰垱镇)

锦绣乡村花田(澧南镇)

深入挖掘以澧县的城市文明与稻作文化,建设澧县两大文化特色名片。以洞庭水乡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为内涵,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新资源、形成以城市文明演绎、文化研学教育、文创商品销售等多文化产业综合发展的文旅融合的大格局。

文旅融合新模式

科创模式

城市文明+科技创新+旅游

城头山文创商品街(城头山)

VR未来城市体验馆(津澧新城)

远古文明生存线上游戏(APP——城头山镇)

澧州古城梦(全息技术演艺秀——澧县城区)

文创模式

传统文化+新业态

民舞小调趣玩剧场(澧西街道)

非遗民间大舞台(澧县城区)

巧绘手工坊(澧澹街道)

民俗研学营地(澧南街道)

非遗旅游大篷车(澧县全域)

将渔产业文化化,鱼文化产业化为目标,发展以鱼为主题的“游、娱、食、赏、钓、放”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延伸澧县渔业的产业链条,开发多种类新业态的旅游产品类型,发展渔业休闲娱乐、渔业文化艺术体验、鱼主题美食体验、鱼主题景观观光四大特色旅游产品。

渔旅融合新模式

美食模式

渔产业+鱼主题饮食+休闲娱乐

水族餐厅(澧县全域选择)

鱼乐美食街(澧县城区)

小食制作工坊(澧县全域选择)

民宿渔村(宋鲁湖)

大美村渔乐嘉园(复兴镇)

影视IP模式

影视IP+特色节庆+渔主题娱乐

鱼乐水世界(澧县城区)

大渔海棠动漫体验馆(澧县城区)

开鱼民谣音乐节(宋鲁湖)

大渔影视艺术基地(复兴镇或宋鲁湖)

依托现有的体育产业和旅游资源,重点培育体育建设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观赛追赛游、运动主题游、体育培训游学、体育景观游四大主题体育旅游,建设运动主题公园、高端运动俱乐部、体育旅游小镇,举办体育赛事、发展运动休闲、运动康养等产业。

体旅融合新模式

共享模式

专业体育运动+居民休闲公园+体育赛事

垂钓竞技比赛(复兴厂镇)

澧县健身休闲中心(澧西街道)

户外休闲婚庆园(澧西街道)

山地运动公园(火连坡镇)

水旅模式

水上运动+主题度假

水上运动小镇(王家厂镇)

皮划艇休闲俱乐部(王家厂镇)

水岸康养度假村(澧南镇/如东镇/官垸镇)

充分利用澧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响应国家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高健康旅游供给能力,发展丰富健康旅游产品、依托森林、农林业、中草药材等资源,融合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服务,通过“健康+旅游”模式,延长健康旅游产业链。

康旅融合新模式

食养模式

健康有机饮食+休闲疗养

茶食山房茶养度假村(有机绿茶—太青山)

药食本草养生馆(中医药膳药—城头山)

有机果乐养生园(有机水果—复兴镇)

五谷素食美人营(有机大米,蔬菜—大堰当镇千里马)

候鸟模式

老年康养+旅居度假

宜安康基地(黄河新村)

彭山森林康养基地(澧南镇)

滨湖享老养生社区(如东镇)

高氧疗养山地度假村(火连坡镇)

田园康养休闲庄园(城头山镇/澧南镇/梦溪镇)

依托澧县特色工业,加快推进特色工艺品、特色商品展销、商贸会展交流的发展。以澧县酒业、食品加工、石膏加工的创意旅游为支撑,积极推进建设3-5个特色文化商品生产基地。通过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博览体验三个环节出发,延伸产业链,促进澧县经济的协同发展。

工旅融合新模式

新工业模式

食品加工工业+主题休闲娱乐

重啤国人啤酒文化园(澧县城区)

神州酒业葡萄酒庄园(城头山镇)

食品加工工业园(澧西街道)

再利用模式

工业改造+文化创意

平安医械(县城)

矿工艺术博物馆(金罗镇)

工业现代艺术走廊(澧县城区)

矿洞奇幻探险(金罗镇)

包装设计文创园(澧县城区)

经预测,到2020年,餐位需求总数为8559个;到2025年,餐位需求总数为16037个;到2030年,餐位需求总数为23496个。

高端餐厅、中端餐厅、经济型餐厅的比例约为3:5:2。到2030年,约提供高端餐厅座位数7049个,中端餐厅座位数11748个,经济型餐厅座位数4699个。

挖掘澧县餐饮特色,重点发展地方特色菜系,打造“澧州十大名菜和十大名小吃”等特点鲜明的美食;创新乡土餐饮的表现形式,通过土特宴、素食宴、全蟹宴等方式,将地方特产与主题文化相结合,以主题环境餐饮+主题宴席+智慧科技的形式,凸显澧县地域的文化美食内涵,打造澧县旅游餐饮品牌,培育一批本地特色餐饮,形成由“美食街区、餐饮店、餐饮点”相互构成的点线面层次鲜明的餐饮布局空间体系。

经预测,2020年,游客过夜床位需求量约为5850床;到2025年,游客过夜床位需求量约为20214床;到2030年,游客过夜床位需求量约为58739床。

针对澧县住宿业现状,需优化住宿业格局,基本建成规模适度、档次组配合理的住宿接待服务体系,同时构建智慧住宿服务体系,完善线上预定、支付及线下入住智能管理等功能。

①引导发展星级酒店,引入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集团,提升星级酒店服务品质;

②鼓励发展度假酒店和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培育基于本土特色文化主题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及连锁酒店品牌;

③引导发展国际青年旅社、汽车营地、露营地、帐篷宾馆、房车等新业态。

扶持龙头旅行社:加快游客招揽体系建设,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特许权等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之路。

加快构建旅行地接体系:以进一步优化和平衡组团、地接关系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旅行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动旅行社信息化、智慧旅游建设: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提高旅游企业的科技含量。将信息化工程作为旅行社旅游管理系统的建设重点,完善旅游管理信息、旅游咨询、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以“美丽澧物”为品牌,从遗址、文创、田园、非遗四个核心层面,打造澧·工坊、澧·市集、澧·乡味、澧·风物四大系列旅游商品,并根据实际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不断创新和调整。

完善旅游娱乐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休闲业态,同时创意开展面向本地市民的娱乐活动,鼓励文化娱乐活动向常态化发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实景演艺的手法,深入挖掘澧县古城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及历史进程,匠心打造1-2个精品文化演艺品牌;构建澧县旅游娱乐服务体系,形成“中部以城市文化活态展示为主;西部以山地康养为主;东部以滨水度假为主;其他以乡村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体系;结合旅游节庆、活动赛事,白+黑娱乐活动及演艺,完善旅游娱乐服务体系。

镇村发展引导规划

表10-1全域城镇乡村发展引导规划表

街道名/

村镇名

品牌形象

发展定位

旅游功能

澧阳街道

千年古城·古韵澧州

常德旅游集散副中心

古城文化旅游休闲中心

交通集散

综合服务

文化休闲度假

古城文化+旅游。结合澧州古城历史文化、澧水两岸兰花景观,依托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打造集公共服务、古城文化旅游、城市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澧西街道

低碳澧西·绿色之城

工业支撑型旅游城镇

工业研学

生活度假

红色文化休闲

工业+旅游。依托澧西街道国人啤酒、新澧化工、盈成油脂等绿色低碳工业资源,与旅游产业进行充分融合,打造工业研学、工业主题旅游、工业特色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支撑型旅游城镇。

文化+旅游。依托高路铺村红色文化和毛主席红色纪念馆,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示范点,结合乡村旅游“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澧浦、澧澹街道

智慧津澧·现代新城

澧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区

旅游集散

智慧政务服务

智慧指挥调度

现代文化休闲

集散中心。建设洞庭湖第五极城市中心,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和湘西北区域副中心城市。

互联网+旅游。依托各街道现有产业基础及津澧新城发展战略,融合智慧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等智慧科技,结合商务、物流,教育,构建智慧产业业态等功能的现代津澧智慧新城。

商贸+旅游。依托澧澹街道打造现代智慧物流中心,打造智慧特色商品集散中心,创业创客基地。

体育+旅游。依托澧浦街道打造现代体育中心,打造现代体育场馆、滨水休闲步道和骑行绿道。

城头山镇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世界级遗址文化旅游目的地

区域旅游目的地型城镇

产业支撑型旅游城镇

遗址考古

遗址研学

田园休闲

遗址+旅游。依托城头山、彭头山等史前文化遗址的世界级资源,以稻作文明城市文明为基底,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整合研学教育、遗址考古、文化互动体验服务等业态,运用旅游综合开发模式,将城头山镇打造成澧县的城市名片、文化标志、景观标志和旅游核心吸引力,实现其战略地位和价值。

葡萄+旅游。围绕田园乡村葡萄产业,打造葡萄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

甘溪滩镇

康养福地,魅力甘溪

生态康养目的地型旅游城镇

茶旅产业支撑型旅游城镇

茶旅康养度假

茶文化休闲

产业+旅游。依托太青山双上绿芽、小叶野生茶等规模茶产业,结合美丽山谷、干渠、漂流等旅游资源,打造避暑休闲、健康养生、山谷漂流、登山运动、星空露营等为主的著名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文化+乡村+旅游。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依托茶文化,树莓文化,结合特色乡村旅游点、茶叶合作社、特色产品种植基地等,带动农村脱贫,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扶贫示范乡村。

火连坡镇

边境小城镇,有机火连坡

湘鄂边境服务型旅游城镇

湘鄂门户型旅游城镇

湘鄂特色风情旅游小镇

有机健康服务

边贸文化休闲

特色风情生活

产业+旅游。依托边山河有机蔬菜产业、中华鲟养殖产业,结合天供山森林公园、山门水库景区等山水生态资源,重点发展有机绿色产业,同时打造山水森林休闲、宗教文化祈福旅游目的地。

边境商贸集镇+旅游。充分利用地处湘鄂边境的优势区位,联合周边旅游资源,依托边山河湘鄂集镇贸易、农业产业园、特色种养殖基地等打造湘鄂边境特色风情旅游小镇。

康养+旅游。充分利用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并结合暖水街的温泉资源,打造一个极具浪漫氛围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码头铺镇

山水码头,溶洞奇观

溶洞度假目的地型旅游集镇

溶洞探险度假

乡村生态休闲

溶洞+旅游。依托星子山村、龙洞峪村溶洞的天然溶洞景观、打造奇险地质游。

乡村+旅游。依托历史文化、云盖山、刻木山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乡村水果产业种植园,发展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举办乡村农产品展销会、水果采摘节等,增加码头铺脐橙、香桃、椪柑等水果产品的知名度。

王家厂镇

湿地涔槐,生态家园

水上运动目的地型旅游城镇

重要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王家厂体育旅游小镇

生态湿地科普

水上运动休闲

生态+旅游。重点保护涔槐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王家厂水库水源地基础上,开展生态科普,生态观光等功能的旅游活动,承载澧县的绿色生命之洲,发挥湿地的生态多样性,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体育+旅游。依托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王家厂水库)的水上游艇训练基地,重点围绕水上环保体育运动,打造集水上运动、省内重要水上体育赛事训练、体育设备制造与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旅游小镇。

金罗镇

美丽金罗,物流之乡

综合服务型旅游城镇

湘西北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物流服务

商业贸易

物流+旅游。充分利用澧县唯一的火车站--澧县火车站的交通优势,石膏工业等经济优势,以及澧县工农业产品的集散中心和全县经济、商品信息的重要窗口,打造澧县工农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带动辐射周边乡镇旅游服务功能,发展成为澧县以物流产业为主,工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型旅游城镇。

乡村+旅游。依托金罗布朗李、三红蜜柚、蜜桃、杏子等特色水果产品、省农科院粮棉油制种基地,打造中国水果之乡,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梦溪镇

涔澧之地,文化梦溪

区域研学教育基地

特色农业休闲

乡村生活体验

文化研学教育

文化+旅游。依托史前文明遗址八十垱、三元宫等文化资源,同时,挖掘涔澧梦溪曾经商业繁荣的老码头文化,重点发展文化休闲、研学教育等旅游产品。

产业+乡村+旅游。依托优越的农业产业条件,抓住全省最大的蚕茧产区,重点发展“红星苹果”、“京东板栗”、玉米“长城种子”等农产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旅游示范区,带动梦溪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盐井镇

边贸休闲,乐在盐井

乡村农业休闲

边贸+旅游。依托盐井蔡家坡作为湘、鄂、川边贸集镇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湘北干线的交通要道和生态环境,重点发展边贸旅游。

文化+乡村+旅游。依托盐井镇丘陵地带的水果种植业、花木产业以及花瓦寺塔、仙鹤寺等宗教文化资源,结合乡村特色、湘北干线交通,建设房车、自驾游基地,发展趣味休闲、快乐旅居、特色美食、乡村度假等旅游业态,打造特色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主抓周末游、自驾游、小长假游等市场。

复兴镇

云梦复兴·桔柚之乡

区域乡村振兴示范

垂钓体育休闲

桔柚采摘体验

渔业+体育+旅游。重点依托大美绿色家园现有的渔业产业、垂钓基础,大力发展渔业+体育+旅游模式,重点发展垂钓大赛活动、自驾露营、特色美食旅游产品,创新赛事旅游经济模式。

产业+乡村+旅游。依托水产养殖、特色种植、果品加工等综合产业链项目,以柑橘、苹果柚、螃蟹等为主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农旅结合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乡村和城镇。

澧南镇

山水洲寺,休闲澧南

休闲度假目的地型旅游城镇

国家田园综合体示范

田园文创休闲

智慧农业休闲

农禅生活祈福

生态+旅游。依托澧州胜景彭山、钦山禅寺、艳洲平湖等生态环境优良的资源及景区,利用邻近县城的良好区位,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滨水休闲、祭祀祈福、农禅生活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高标准规划发展,实现与津澧新城、城头山景区的优势互补、客流互通的休闲度假旅游好去处。

乡村+旅游。依托澧水南岸的智慧农业、稻蟹、稻虾等田园发展模式,结合旅游,打造田园综合体。

涔南镇

乐享田园,耕读涔南

区域目的地旅游城镇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

耕读文化休闲

乡村农业体验

文化+旅游。依托澧阳史前平原遗址、黄家套度假庄园等资源,结合周边城头山、彭头山等遗址,打造史前文化研学基地、耕读文化体验与研学基地等。

乡村+旅游。对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进行提质升级,通过乡村农业、乡村景观等,通过与旅游结合,打造乡村田园品质、乡村文化美丽,让每一位游客和当地居民,体验或生活在具有特色的文化乡村田园。

大堰垱镇

渔鼓之乡,幸福垱市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非遗文化研学

文化休闲体验

交通综合服务

文化+交通+旅游。利用大堰垱镇通用机场的条件优势,依托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文化与交通和旅游进行融合,创新渔鼓非遗文创、文化演艺部落、文化机场服务,低空飞行服务等旅游功能。

乡村+美食+旅游。依托千里马幸福农庄等乡村特色资源,及大堰垱锅饺、烧饼等美食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融合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当地特色美食等吸引游客、打造幸福大堰垱,以艺术之乡建设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区。

小渡口镇

洞庭渡口,贞爱嘉山

文化休闲目的地型旅游城镇

山水生态观光

非遗研学教育

文化休闲祈福

生态+文化+旅游。依托三大水系、嘉山景区和津澧新城优势,依托历史文化人物孟姜女和车胤的故事为主题,结合优良生态环境,重点发展特色研学教育,文化休闲、生态祈福、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环境保护等旅游产品;等打造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致力成为津澧新城的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

如东镇

水上明珠,如花如东

花木观光休闲

花木智慧商贸

花木+乡村+旅游。如东重点发展花木产业,依托花木种植、猕猴桃产业,结合美丽乡村景观,通过与旅游结合,重点发展文创花木、花木智慧商贸市场、“如花如东”美丽乡村景观等旅游产品,延长花木产业链,创新传统花木产业,打响如东花木品牌的同时,提升如东镇的旅游名片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合作商。

官垸镇

生态湿地,梦里水乡

生态湿地目的地型旅游城镇

湿地观光科普

湖泊田园度假

候鸟摄影休闲

产业+旅游。依托官垸南美对虾、洞庭鱼等水产产业,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养殖基地和美食健康原材料供应地。

表10-2特色旅游小镇表

乡镇名称

发展主题

性质

城头山风情小镇

重点发展

依托城头山景区,以城市文化、史前文明特色打造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集散服务功能风情小镇。

边山河风情小镇

依托边山河湘鄂边境的优越位置条件,以湘楚文化为特色,打造集温泉养生、特色贸易、休闲娱乐的旅游小镇。

渔鼓非遗艺术小镇

依托大堰垱的渔鼓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以突出澧县民间艺术、风情习俗为主,打造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小镇。

澧水陶瓷艺术小镇

依托澧水风光、彭山、钦山寺、艳洲等优质景区以及澧南优越的区位条件,打造集观光休闲、旅居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小镇。

水上体育运动小镇

依托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王家厂水库资源,结合皮划艇运动训练基地,打造集湿地观光科普、研学教育、水上休闲娱乐、水上运动集训等多功能的体育运动旅游服务小镇。

茶旅康养度假主题

酌情发展

依托太青山“双上绿芽”茶文化、道教文化,结合避暑休闲、露营、漂流等资源产品,打造生态文化康养度假小镇。

商贸服务主题

依托金罗便利交通条件,挖掘特色水果产业内涵,打造集商贸服务、水果娱乐、休闲体验、水果贸易的特色小镇。

桔柚产业主题

依托二广高速、G207的优势交通条件,结合复兴特色农产品,打造以自驾游服务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小镇。

爱情祈福主题

依托嘉山、孟姜女殿、嘉山禅寺、车胤故里、田园风光等资源,结合乡村休闲,打造休闲祈福度假旅游小镇。

花木产业主题

依托如东丰富的湖泊水系,独特的花木产业、以洞庭休闲度假、花木节庆、花木产业电子商务等功能的特色旅游小镇。

表10-3十五大景区引导型旅游乡村表

名称

所在乡镇

城头山村

历史文化旅游名村

依托城头山史前文化遗产,国家考古公园,重点发展立面改造、文化研学、旅游服务,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村。

彭头山村

历史文化名村

依托史前文化遗址彭头山的重大考古研究价值,打造历史文化名村。

牌楼村

中国传统美德示范村

依托城头山景区,深挖余家牌坊的文化价值,挖掘以牌楼为载体的“忠、孝、义”文化,提升牌楼村文化精神,打造新时代展现中国传统美德的美丽乡村。

羊耳山村

生态休闲旅游村

依托天供山森林公园与百岛湖的山水特色,打造集旅游服务、工业遗址游、运动设施服务、种养业产业集聚等功能的生态休闲旅游村。

古城岗村

湿地生态休闲旅游村

依托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王家厂水库),打造以湿地休闲、户外运动为主题的湿地休闲旅游村。开发生态观光带,打造天供山森林公园——古城岗村走廊。

仙峰村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依托彭山景区、钦山禅寺等景区,依托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项目,以“田、林、山、寺、水、居”为主题,打造集智慧农业、原始生态林、自然宜居、乡村休闲、自行车训练于一体的田园牧歌式美丽乡村。

甘溪村

户外运动和特色民俗旅游村

依托太青山景区,挖掘溪上美术馆以及桐山山地运动,打造特色户外运动和民俗民宿为特色的旅游村。

太青村

茶旅康养度假旅游村

依托太青山景区,发展旅游服务、茶园产业、生态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茶旅康养度假旅游村。

五福村

依托八十档遗址的重大历史文化考古研究价值,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村。

宋鲁湖村

洞庭生态休闲旅游村

依托北民湖合理利用区域,挖掘顺林驿至宋鲁湖渔家水乡的历史文化和鱼米产业,重点发展农家农事体验、鱼米休闲体验、美食文化体验等功能的生态休闲旅游村。

嘉山村

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村

依托嘉山景区,结合乡村休闲,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村。

鸡叫城村

依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叫城遗址的深厚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村。

双庆村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依托王家厂水库,突出山、水、田、林的资源特色、涔怀文化、传统民俗等统筹规划打造特色生态文化美丽乡村。

龙洞峪村

溶洞地质公园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依托星子山溶洞地质群,尤以萧家洞特色地质地貌为核心,突出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模式,引导周边乡村围绕地质公园休闲为主题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杨家坊村

茶文化休闲旅游村

依托杨家坊村的茶资源,整合茶农、茶园,打造集茶叶观光、茶食体验、采摘、制作、线上+线下销售等功能与一体的茶文化休闲旅游村。

表10-4十三大产业带动型旅游乡村表

仙桃村

依托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官垸码头村

依托官垸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加大官垸对虾、大闸蟹等特色水产品牌旅游宣传,打造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洞庭生态休闲旅游村。

澧松村

边贸风情旅游村

依托湘鄂边境区位优势和边山河蔬菜基地,打造集边境风情、边境商贸、边境生活等功能的风情旅游村。

古北村

红色文化旅游村

依托古北村革命老区深厚底蕴的革命人物故事,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

高路铺村

美丽乡村创新创业示范村

依托高路铺东周遗址、楚天国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以及规模紫米、荷花、葡萄等乡村产业,打造退伍军人创新创业旅游村,带动周边发展。

皇山村

澧浦街道

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依托五星级乡村休闲旅游农庄满春园,带动乡村旅游,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张公庙社区

依托城头山葡萄产业、大米产品等乡村特色,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打造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黄河村

智慧健康养老示范村

依托宜安康养智慧健康庄园的特色养老模式,打造现代智慧健康养老示范村。

乔家河社区

智慧乡村示范村

依托澧水南岸田园综合体项目,壮大智慧农业产业,重点对乔家河社区进行居民文创立面改造,引进智慧乡村社区系统,打造成洞庭湖智慧乡村社区典范。

九旺村

乡村幸福生活示范村

依托千里马幸福农庄的无公害农业产业和幸福养殖业,打造集健康食品服务、产业集聚、旅游配套等功能的旅游乡村。

大美新村

休闲农业旅游度假村

依托大美生态家园的渔业和苹果柚等产业着力发展乡村休闲、垂钓竞技、特色美食等产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乡村。

双铺村

耕读文化旅游村

依托黄家套·耕读庄园耕读文化以及现代蔬菜农业产业,打造文化特色旅游村。

菊花岭村

依托蔡家坡边贸特色优势,带动菊花岭村边贸风情旅游村发展,提供旅游咨询、边贸商品、自驾露营等配套服务。

表10-5三大旅游扶贫重点乡村表

序号

旅游扶贫重点村名称

所在县(市、区)乡(镇、街道)

基本情况

旅游资源/景区/产业

旅游业现状

户数

(户)

人口

(人)

建档

立卡户

贫困

主要产业

上年度旅游人次(人次)

上年度旅游总收入(万元)

旅游从业人员数(人)

1

588

1972

194

559

种养业

旅游业

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双上绿芽产业基地等

10000

80

35

2

910

3180

136

427

林业

天供山森林公园、百岛湖等

15000

120

42

3

1485

5053

181

453

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稻虾、稻蟹产业等

20000

200

65

【精准扶贫目标】

坚持对点对户扶贫扶持与指导,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带动澧县贫困户脱贫致富,至2020年,通过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三大重点村全部脱贫,形成澧县全域旅游扶贫致富的典范。

表10-6三大乡村文创型社区类型表

类型

文创主题

重点镇

重点乡村(试点)

产业文创型社区

茶叶

太青村、甘溪村

葡萄

花木

如东铺社区

桔柚

虾蟹

蔬菜

渔业

非遗文创型社区

澧州渔鼓

西街社区

澧州皮影戏

花园湾社区

孟姜女传说

乡土文创型社区

大米、陶艺

城头山镇、澧南镇

城头山村、乔家河社区

远古文物

刺绣、剪纸

码头社区

文创主题:虾蟹

重点位置:官垸码头村

文创元素:虾蟹主题乐园、主题餐厅、水产超市、生活美学馆等。

发展路径:利用虾蟹为主题,以“蟹小侠”、“虾小美”为文创品牌IP融入社区主题,将虾蟹形象活化宣传,打造集合水产、特色餐饮、生鲜批发、休闲娱乐、生活美学融为一体的跨界生活休闲美学体验社区。

文创主题:皮影戏

重点位置:花园湾社区

文创元素:手工皮影作坊、皮影文化、皮影技艺、皮影商品、皮影休闲游戏等。

发展路径:通过邀请皮影艺术班、皮影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入驻,以皮影技艺表演、游客参与皮影制作、皮影文化学习等,打造以皮影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特色文创,旨在发扬皮影文化技艺传承、非遗保护宣传。

文创主题:稻田大米

重点位置:城头山村

文创元素:稻田艺术景观、稻草人手工艺术、稻田餐厅、稻田民宿、大米DIY作坊等。

发展路径:以稻田大米为主,利用稻田、稻草、大米等元素通过布置景观小品、设计文创商品等构建集艺术、文化、生态、健康和旅游互动体验等多功能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发挥乡村乡土特色

表11-1构建“七纵五横”的综合现代立体交通大网络

交通

交通名称

连接点

七纵

东常高速(G55)

澧县东岳庙(湘鄂交界)、五福

枝石高速

枝石高速澧县段

襄荆常高铁

湖北—澧县—津市—石门

G207

湖北—复兴镇—梦溪镇—县城—澧西街道—临澧

X004+X005+X011

湖北—盐井镇—涔南镇涔河村—澧县

S233

湖北—火连坡镇—王家厂镇—刻木山—临澧

S229+S224

湖北—盐井镇万福村—大堰垱镇中武村—城头山镇东岳—马堰村—澧南镇鹿山村—津市

五横

安慈高速

临澧—澧南镇—津市

G353

石门—城头山镇—县城—小渡口镇—官垸镇

沅澧快线二号大道

城头山镇—民堰

澧北干线

复兴厂镇—盐井镇—金罗镇—闸口孙家坡

澧水黄金航道

石门—临澧—澧南镇—津市—小渡口镇—官垸镇

(一)全域旅游绿道系统

表11-2四大旅游公路

道路名称

主题特色

环线串联

智慧田园风景

走廊大环线

从澧州古城出发,串联洞庭水乡、桔柚之乡、花田果乡、青山茶乡、葡萄之乡、七彩稻乡等田园风光,代表澧县智慧田园风景。

澧西街道—澧阳街道—澧澹街道—津市(三洲驿镇)—小渡口镇—官垸镇—安乡县(太湖口镇)—如东镇—复兴镇—盐井镇—金罗镇—火连坡镇—甘溪滩镇—码头铺镇—临澧县(新安镇)—澧西街道

智慧城市文明

走廊小环线

串联城头山、彭头山、十里岗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着中国最早农业智慧城市文明。

城头山镇—梦溪镇—大堰垱镇—城头山镇

醉美天路

1号旅游风景道

依托风光旖旎的两岸风景,和现有国道和省道的道路交通,以枫叶搭配当地景观植被,打造澧县1号旅游风景道,形成网红打卡圣地。

从东往西,G353→G207→S303→S233→太青山脚下。主要串联鸡叫城遗址、八十垱遗址、大美村·渔乐嘉园、天供山森林康养运动公园、甘溪滩·溪上桐山、大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太青茶·茶色原乡等项目。

绿色山路

2号风景道

依托澧县国道和省道的道路交通优势,以银杏、稻穗搭配当地景观植被,打造澧县2号旅游风景道,形成网红打卡圣地。

从东往西,G353→沅澧快线2号→S515→S514→S234→太青山脚下。主要串联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千里马·幸福农庄、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甘溪滩·溪上桐山、大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太青茶·茶色原乡等项目。

表11-33+N特色绿道

特色交通

青茶山谷

云中轨道

依托太青山绿茶、太青山景区、美丽山谷以及漂流营地、田园村落、树莓产业等资源,结合太青山谷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一条云中轨道。

云中轻轨

甘溪滩镇—太青山景区

澧水泛舟

水上绿道

依托澧水生态文化休闲带,串联城头山、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黄河新村、揭家洲、黄沙湾码头、蜚云塔等旅游景点。

木枋游船

游艇

城头山护城河出发,串联栗水、兰江、澧水流域。

文明穿越

骑行绿道

以城头山(世界城市文明遗址公园)为起始点,绕城穿越城头山古城、澧州古城、津澧新城,以及洞庭水乡、稻作田园等特色景观景点,通过“近程+远程”绿道模式,打造一条特色骑行绿道,为国际赛事提供场地。赛事活动:中国行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赛

城头山镇—澧西街道—澧阳街道—澧浦街道—澧澹街道—津市三洲驿—小渡口镇—官垸镇——城头山镇

N条徒步绿道

在澧县全域范围,选择太青山谷、天供山森林公园、七里湖风景区、彭钦艳旅游区、涔槐国家湿地公园、嘉山、北民湖、星子山溶洞群等景区内,沿山地、水域、自然河流溪谷、古道、登山径设立徒步绿道,通过木栈道、石阶道、砂石道、落叶步道等形式,沿途增设休憩设施,为游客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全域自驾营地系统

通过特色营地主题+特色营地活动,构建澧县八大自驾营地:青茶云·帐篷客营地、溶地居·洞穴营地、天供山·汽车树屋营地、城头山·红云客营地、星球仓·智慧营地、水上仙·水居营地、共享田·集装箱营地、自驾营·汽车鱼乐营地。

从澧县外部区域、至澧县城区,至乡镇乡村、景区景点、区域内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澧县智慧交通全覆盖,澧县火车/高铁的列车时刻表与境内智能公交系统、旅游巴士系统、水上游船、森林云中轻轨和缆车的时刻表精确对接,对于游客尤其是自由行游客,可以全境无缝、安全、高效、便捷地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时推出覆盖澧县全域公共交通、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要素的全域通票/卡,游客凭借一张旅行通票(卡)/全域旅游平台APP/共享交通APP,乘坐澧县公共交通系统的所有交通工具,在澧县全域通行无阻,实现一票/卡畅游。

智慧旅游通过建设两个中心,三个面向,五大平台,为职能部门、景区、旅行社建设”多位一体”的智慧旅游营销管理体系。两个中心:全域旅游大数据分析中心、全域旅游监控指挥调度中心。三个面向:游客(智慧服务)、旅游企业和景区(智慧营销)、职能部门(智慧管理)。五大平台: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全域旅游全媒体直达平台、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全域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全域旅游人才服务平台。

1.智慧景区:加强全域智慧景区的建设,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建设。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

2.智慧景区:打造澧县的智慧农业,依托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澧县农旅产业融合。

3.智慧交通:依托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金融科技等开发建设澧县的智慧交通系统,其中包括建设三大智慧交通平台(智慧交通支撑平台、智慧交通数据平台、智慧交通应用平台)将澧县全域的智慧交通进行统一搭建。同时,围绕八大智慧交通重点项目,打造旅游交通智慧出行。

4.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依托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技术,搜集各类型旅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5.旅游电子信息服务点:制定和实施澧县市旅游信息服务提供渠道多元化的措施,建设和完善澧县的旅游信息服务点,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及旅游信息传播渠道智能化、多元化。

6.智慧旅游APP(全县):制定和开发澧县全域旅游的智慧APP,面向主流智能手机的、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导游导览系统。

7.智慧旅游APP(景区):澧县全域的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小镇度假区、开发和制定面向主流智能手机的智慧旅游APP。

四地:在澧县高铁站、金罗火车站、大堰垱镇通用机场、复兴镇、太青山、七里湖四地,打造具有中转及辐射功能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咨询票务、文化展示、旅游教育、休憩购物等基本服务,使其成为景区主要旅游服务和旅游接待基地。

多点开花:以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等主要景区的游客中心以及十大乡村振兴项目为依托,打造集散点;依托澧县火车站、汽车站、高速互通口等交通枢纽,以及周边广场和星级酒店、旅行社设立游客咨询服务站点,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集散服务。建设以游客中心为依托的集散点,实现旅游接待、旅游宣传、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投诉受理、旅游资料发放等功能。

1个城市文明主题驿站

发展思路:依托澧阳平原史前文明智慧体验走廊项目,以城市文明发祥地为核心卖点,穿越千年智慧城为脉络,打造智慧城市驿站,围绕史前文明遗址群,构建澧县国际城市文明传播与传承、旅游体验、文化交流的主题驿站群。

驿站选址: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垱等遗址群。

驿站名称:智慧城光驿站

主要服务:VR展示、文化交流、共享智能单车换乘

2个大型旅游驿站

发展思路:依托二广高速的澧县互通和复兴互通以及安慈高速澧县境内出口,以及旅游集散中心,结合旅游风景道、旅游绿道,提供相应服务,对服务区进行风貌改造和服务丰富,打造中型旅游驿站。

驿站选址:复兴镇出口、安慈高速澧南出口。

驿站名称:桔柚之乡驿站、澧水右岸驿站

主要服务:加油、停车、餐饮、购物、休闲

N个小型旅游驿站

发展思路:依托旅游风景道、骑行绿道,结合澧县乡村产业带、挖掘澧县全域产业特色、城镇乡村沿路居民特色,创新澧县乡村产业文创IP形象,提供乡村休闲休憩等服务,打造小型旅游驿站。

驿站选址:城头山、官垸、澧县城区、~个特色旅游乡村。

驿站名称:兰江驿、洞庭驿、边山驿、太青驿、渔鼓驿、葡萄驿、嘉山驿……

主要服务:共享服务、住宿、餐饮、购物、休闲

为了突出旅游服务全域化特质,在交通旅游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点)及其他游客流量较大的服务节点设置旅游厕所,基于景区的游客量和景区发展概况,设置有3A级、2A级、1A级及移动式生态厕所。

3A级旅游厕所:主要位于澧县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旅游区;

2A级旅游厕所:设置在天供山森林康养运动公园、七里湖芦花荡、北民湖鱼米之乡、嘉山文化爱情谷以及十大乡村振兴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设置;

1A级旅游厕所:设置在城山头、王家厂、小渡口、甘溪滩、火连坡、澧南、涔南、复兴等旅游重点镇;

移动式生态厕所:主要设置在特色旅游村落以及特色景区山体、森林、水域等受限范围内。

垃圾处理场:澧县县城区关心路与洗墨池路交汇处设一处。垃圾中转站:县域范围15个乡镇,4个街道,每个乡镇及街道各设一处垃圾中转站,共计19个,其性质为中型转运站。垃圾收集池:主要游览区1000米内设一个垃圾收集池;每个林户集中区域内设一个垃圾收集池。垃圾桶:集中游览区每50-70米布置一个;主要公路沿线每300米布置一个;山地、森林步行道沿线按80-120米设置。

民居改造应以当地文化特色为主,建筑外立面改造以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屋顶设置檐牙,外墙刷米白色涂料,增加仿木窗棂格栅用以装饰。修复破损的路面,在池塘边及道路两侧适当增加花卉、绿植等生物景观,来提升民居环境的整体质量。

对道路进行黑化,并设置道路标线。完善道路沿线公共设施,设置路灯、标识牌、生态垃圾桶等。补充性的提升道路沿线植物景观,点缀雕塑小品、乡村篱笆花苑等景观。

对道路进行黑化,并设置道路标线和骑行驿站。在原有乡道两边适当增加花卉、有色叶树等植物来提升道路景观质量。

深挖“沅有芷兮澧有兰”意境,将兰花作为澧县或津澧城市的代表花草,在兰江公园和澧水两岸,结合旅游步道、骑行绿道种植大规模的兰花和其他绿化植被,形成网红景观长廊。

抓住全省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输出、连锁经营、发行债券、企业上市等渠道做大做强,鼓励旅行社企业跨行业发展,支持其开展租赁、企业融资业务,推动旅游企业向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对推进旅游业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经营入境和地接旅游业务、组织包机、旅游专列业绩突出的旅行社给予资金扶持。

依托现有的特色农庄,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挖掘地方特色、丰富产品类型、突出鲜明个性等措施,进行全面整合升级,充分结合“旅游+特色农庄”形式发挥农旅结合综合效益,优化打造一批特色休闲旅游农庄。

依托澧县的非遗文化、民间手工艺、独特艺术品、特色农产品等,通过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人才及企业家积极创业、投资,对传统的文化技艺进行传承保护和创新,创建一批创业创客基地。积极引入一批优质运营商,引导和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在传播澧县文化的同时,促进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丰富澧县旅游商品的特色,积极带动游客旅游体验,增强区域的投资吸引力,实现真正的主客共享。

史前遗址群保护:加大普查力度;建设遗址保护场所;建立数字化信息数据;编制保护规划;颁布《城头山遗址保护办法》;加大民众保护宣传教育。

文物紫线划定:依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用最新的考古和研究资料,设置文物紫线保护规划,保护紫线为范围外阔100米,控制紫线为外扩范围300米。

遗址文化开发利用:积极开展考古研究工作;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湿地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涔槐国家湿地公园、水库风景名胜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加强生态保护与科普宣教工程等项目。

林地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林地林相改造和树木品种培育,形成丰富的林地物种,增加林地生态的复杂性。对现有林地加强监管力度,在主要旅游交通干道两旁建设以经济林木为主的绿色走廊,增加景观的整体性、观赏性和经济效益。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开发要遵循“依托生态,因地制宜”原则,做到环境与人和谐统一;积极开展由农村生活垃圾及农业废弃物引起的污染防治,实现绿色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药管理,使用低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

田园耕地保护:科学开辟游览路线,充分保护澧阳平原田园耕地,执行耕地红线保护政策。在景区遗址公园周边,保持田园景观,避免大规模建设现代性建筑,防止耕地破坏。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故澧县全域在建设项目时需避开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如若必要时,建议采用临建方式,保护当地山地、水域、田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堤坝培厚建设,增强堤防整险加固和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水流约束能力,建立堤垸防洪抗灾预警应急系统。加强支流防洪水利工程建设,对澧水淤积河段、堵塞河道采取疏浚、扫障、扩卡和护脚等措施,提高防洪通道建设质量和泄洪排水畅通能力。优化蓄滞分洪区建设,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采取自流分洪、水闸控制分洪或人为开口分洪等措施,以临时蓄、滞洪水,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实施澧水风光带建设与城市防洪建设一体化工程,整治优化澧水沿岸生态环境,营造沿岸景观生态廊道,打造休闲观光、城市美化、城市防洪等综合服务功能。

为加强县委、县政府对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统筹领导,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举全县之力,推动澧县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

设立全域旅游领导小组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的领导负责联系制及会议联系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具体负责指导旅游项目建设,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澧县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职能,加强各县政府工作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探索县推行文旅广体局的体制。

设置“澧县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承担旅游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专项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能,领导机构下设“一办六股”。

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服务等多个方面探索改革,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地方统计创新举措,防范数据失控风险,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民众需求提供全面科学的数据服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推进实施国家和地方有关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强旅游工作的部门间协调配合,推动澧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应设立澧县旅游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教育厅、县公安厅、县财政厅、县国土资源厅、县环境保护厅等单位组成,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为牵头单位。

为加强旅游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成立由县旅游局局长为组长,旅游质监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县旅游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设置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局及旅游巡回法庭等机构。

目前,澧县主要有澧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澧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澧县城头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三大投资平台,以金融创新“四变”模式为抓手,即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证券、证券变市场,重点引导核心企业发展。

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政府资金为主、金融市场为主、间接资本为主、企业自主资金为主。

旅游+”时代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以主导资本性质为标准构建投融资模式体系,包括:政府主导型、私有资本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以及综合型的旅游项目融资模式。以项目开发形式为标准构建投融资模式体系,包括传统连锁模式、政府平台模式、互联网平台模式、旅融合作模式、上市公司项目融资模式、综合体模式。

基础设施建设:集散中心、公共交通、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系统、风景道

景区建设与升级:智慧景区、景区APP、景区5A创建、度假区建设

乡村振兴建设:村庄村貌改造升级、特色旅游村建设

城镇改造提升:城镇风貌升级、特色旅游小镇建设

投融资模式搭建:PPP模式、引导基金、投融资并购

文创产业孵化:文旅创客基地、文创社区、文创产业园、特色文产商品

智慧旅游: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CE导入

土地优惠政策:政府优先支持旅游项目用地指标,探索实行重点旅游项目点状供地等用地改革,优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统筹安排旅游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合理安排旅游产业发展用地,支持旅游企业充分利用合理土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作价出资的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

设立澧县全域旅游发展年度资金;推动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对接与合作;建立以专业投融资机构为基本构架的投融资平台;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跟进;引入民营资本投资,助推旅游发展新局面;成立澧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澧县自然资源局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全力保障旅游发展用地。优先保障计划指标;鼓励集约节约用地;差别化供应建设用地;依法实行用途管理;加强旅游用地审批与监管。

人才引进计划:政府公开定向招聘;引导大学生、农民工回乡创业,吸引乡村创客;扶持补贴企业招聘;利用社会智力资源。

人力资源培训:抓紧抓好全民培训;拓宽旅游人才培养渠道。

建立主动式、预防性的安全预警工作体系,重视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消减,为游客的游览观光提供放心、安全的环境;在县政府的统筹下,吸纳各类社会救援力量,建立一个由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县级旅游安全预警中心,负责安全预警服务和现场救助服务;研制不同等级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下发到各村和各个景区(点),由沿线各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站监督指导各村落实应急预案;旅游安全保障体制是旅游者安全出行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建立全线路统一的、严格的旅游安全救助保障体系和救助联络系统,成立拥有医生和法律专家的游客救助中心,保证快速反应;各个旅游景区配备完善的旅游安全配套设施与人员,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旅游线路的安全救助保障;健全旅游安全保险系统,启动澧县沿线“旅游安全救助金”建设。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投资模式

投资估算(亿元)

合计

一、

提质升级项目

1、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政府+招商引资

5

11

2、澧州古城文化旅游度假区

10

20

3、彭山洲寺生态文化度假区

4、天供山森林康养运动公园

5、兰江栗水商业文化旅游区

6、涔槐国家湿地公园

0.5

7、嘉山文化爱情谷

0.3

0.2

8、黄家套·耕读庄园

政府+企业+居民

9、千里马·幸福农场

10、大美村·渔乐嘉园

11、边山河·奢侬市集

12、葡萄园·风情小镇

1.5

13、甘溪滩·溪上桐山

14、太青茶·茶色原乡

新开发项目

15、津澧新城未来城市空间

16、澧阳平原稻作文明研学走廊

政府+企业

17、太青山谷生态康养度假区

18、七里湖芦花荡

19、皮家洲·露营公园

政府+企业+居民

20、北民湖鱼米之乡

21、澧水生态风光休闲带

22、星子山溶洞群地质公园

23、“澧水右岸”田园综合体

24、“宜安康养”智慧健康园

二、

“+

游”

农业+

复润休闲农业园、创意蘑菇儿童主题乐园、五彩水稻文化园、锦绣千村田园综合体、洞庭大米耕读园、花林茶香庄园、花木产业博览园、花海度假营地等

政府+居民+招商引资

6

文化+

城头山文创商品街、VR未来城市体验馆、远古文明生存线上游戏、澧州古城梦、民舞小调趣玩剧场、巧绘手工坊、民俗研学营地等

渔业+

水族餐厅、鱼乐美食街、小食制作工坊、民宿渔村等

体育业+

都市体育公园、户外休闲婚庆园、山地运动公园、休闲公园等

4

健康产业+

茶食山房茶养度假村、药食本草养生馆、有机果乐养生园、五谷素食美人营等

工业+

重啤国人啤酒文化园、神州酒业葡萄酒庄园、食品加工工业园、矿工艺术博物馆、工业现代艺术走廊

政府+企业+招商引资

三、旅游产业要素项目

民宿、餐饮、旅行社、酒店、娱乐设施、商品

四、交通类与公共服务项目

旅游公路、风景道、旅游绿道、旅游驿站、汽车营地等;全域旅游标识系统;生态厕所

政府

8

18

五、品牌市场营销

节庆活动、营销平台、其他营销活动

六、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平台、智慧景区、澧县智游APP等

七、环境设施服务

景观环境、道路环境、风貌改造

八、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

——

投资总计

53.9

26.1

145

——2019年: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行动要点: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引资建设;推进全域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环境

——2020年: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

行动要点:启动引爆项目占领市场;培育构建核心吸引力体系;结合供给侧改革创新产品;打通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优化产业要素提升服务品质。

THE END
1.茶叶行业logo设计古朴雅致文化韵味汉字人形2、输入品牌关键字:请填入所属行业关键字,比如:古朴雅致、文化韵味、汉字人形 ,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品牌在做什么,有利于我们分析你适合哪种logo类型。 3、自动生成LOGO:根据您的品牌信息自动生成多种茶叶行业logo,不仅有不同的图标设计,也包含图文结合logo、徽章、文字标志设计等。 https://www.wandongli.com/works/121826.html
2.茶叶行业logo设计清新自然圆形构图茶叶该logo以绿色圆形为背景,内嵌白色植物叶片图案,传递出清新自然之感。右下角“ZHO TONG”字样简洁明了,易于识别。整体设计寓意茶叶源于自然,品质纯净,展现出品牌的健康与环保理念。https://www.shejilogo.com/works/151008.html
3.标志logo茶叶图片标志logo茶叶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160个标志logo茶叶图片、标志logo茶叶素材、标志logo茶叶背景、标志logo茶叶模板、标志logo茶叶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标志logo茶叶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29 08:38:15。https://so.redocn.com/logo/b1ead6be6c6f676fb2e8d2b6.htm
4.普洱茶鉴赏与代码解读:探索普洱茶的编码艺术普洱茶鉴赏与代码解读:探索普洱茶的编码艺术将普洱茶的传统鉴赏方法与现代编程技术结合通过编码的方法对普洱茶实行解读和分析。这类跨领域的探索,不仅可以提升咱们对普洱茶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在这个主题下,咱们将深入探讨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品鉴http://www.chinaemail.com.cn/news/baiye/teays/33507.html
5.茶,茶LOGO设计图片欣赏LOGO设计趋势的茶提供最新茶logo设计更新资讯,logo图片欣赏,logo颜色统计,logo类型统计等数据.logo设计师,品牌设计师必上网站!http://logoqs.techuangyi.com/collection/10
6.茶字的logo设计案例三:茶领主。这个茶字logo以脱颖而出的红色、金色和深灰色相结合,凸显品牌的大气、专业。通过茶叶和茶碗的设计元素,突出了品牌的茶文化特点。 通过上面茶字logo的介绍,我们详细了解了茶字logo的意义和特点,茶字logo的设计要点以及茶字logo案例分析。茶字logo因其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特点,成为了茶品牌宣传的http://www.chinauci.cn/news/design/33820.html
7.茉logo设计茶叶元素,线条勾勒茉logo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1、输入LOGO名称:填入您需要展示的品牌、商标或者网站名称,比如茉,这是logo制作中的重要信息。 2、输入品牌关键字:请填入所属行业关键字,比如:茶叶元素,线条勾勒,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品牌在做什么,有利于我们分析你适合哪种logo类型。 https://www.kuangrensheji.cn/works/20117.html
8.满庭芳logo设计茶叶行业,茶字设计,绿色满庭芳logo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1、输入LOGO名称:填入您需要展示的品牌、商标或者网站名称,比如满庭芳,这是logo制作中的重要信息。 2、输入品牌关键字:请填入所属行业关键字,比如:茶叶行业,茶字设计,绿色,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品牌在做什么,有利于我们分析你适合哪种logo类型。 https://www.xiaoyingwu.cn/works/2325.html
9.品牌记忆(十大行业品牌标志设计实例解析)10.1.2 如何采用圆切法设计LOGO 10.2 未来派 10.2.1 烘 展开▼导语 一本讲解品牌标志设计的专业教程,以问答的形式对品牌标志设计的思维方式、草图绘制、设计方法和延展后期进行了全流程讲解与分析。 字体帮发起人刘兵克、靳刘高设计合伙人高少康、站酷CEO梁耀明、站酷主编CCO纪晓亮、知行合谊CEO郑吕寅、彼安迪创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bGhsYmJmb2M5Nzg3MTE1NTExNDYx
10.茶叶logo标志设计茶叶logo标志素材茶叶logo标志图片觅知网为您找到16367个原创茶叶logo标志设计图片,包括茶叶logo标志图片,茶叶logo标志素材,茶叶logo标志海报,茶叶logo标志背景,茶叶logo标志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茶叶logo标志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https://m.51miz.com/so-sucai/4750803.html
11.茶叶LOGO设计之中国的十大名茶我们在欣赏中国著名茶叶LOGO设计之前,先说一下茶叶的知识,包括:茶叶的知识、分类、特点、文化等等。下面我们先计一下中国的十大名茶: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http://www.bjfhry.com/fhweb/post/181.html
12.茶叶logo设计理念有哪些?茶叶logo设计理念有哪些? 茶叶logo设计理念主要围绕茶文化、自然元素、质感和简约以及良好的标识性与辨识度来展开。 首先,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因此茶叶logo设计应充分融入这些文化元素,以展现品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可以通过运用传统的茶叶元素、茶具、茶道仪式等图案和符号来实现,以此https://www.duooo.net/logo/3304.html
13.茶叶Logo设计理念解析茶叶作为一种能够带来舒缓和放松感的饮品,其Logo设计应该能够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通过运用温暖的色调、柔和的线条和自然元素等,可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使消费者在选择茶叶品牌时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结尾: 茶叶Logo设计的奥秘在于将文化符号与品牌识别、情感共鸣相结合,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形象传达品牌的核心https://www.nuogoweb.com/news/news-4-44-424-1.html
14.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1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 ? 2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 ? 3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 ? 4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 ? 5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 ? 6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设计欣赏 ? 7 / 9 茶叶品牌logo设计与包装https://k.sina.cn/article_3175909014_pbd4c869602701cwf0.html
15.重庆品牌设计vi设计重庆logo设计重庆索墨品牌设计顾问机构,专注企业品牌定位及品牌视觉形象(品牌LOGO、品牌VI系统、品牌包装、品牌导视、品牌广告)设计,为客户专业打造长久立足于市场的品牌。重庆索墨品牌设计顾问机构,专注企业品牌定位及品牌视觉形象(品牌LOGO、品牌VI系统、品牌包装、品牌导视、品https://www.somobrand.com/
16.我们走访了最火的9家奶茶店,试图揭秘网红奶茶是如何炼成的港式奶茶米芝莲和兰芳园则保留了经典港式风,繁体印花,红绿搭配色,从Logo就能一眼辨别出风格。 ▌设计风 以喜茶、乐乐茶、煮葉、奈雪の茶为代表的新式奶茶,产品上以高级萃取工艺、新鲜水果、鲜奶为特点,Logo设计上越来越偏简约设计风,尤其是喜茶和乐乐茶,虽仍是卡通图案,但设计更偏简洁,不走可爱风。 https://36kr.com/p/172377286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