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赞!设计师必看的苹果设计历代启示录优设网

阿佛洛狄忒的金苹果——苹果设计历代启示录(数十位苹果设计师口头叙述)

公司CEOTimCook一直极力隐瞒的事情,便是何为苹果公司的"历史"。我们只看到了苹果今日的辉煌,却鲜有人知苹果的过去。苹果作为有着37年设计历史的公司,以简约、质量、完美为企业精神——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做到这些的,唯有苹果。

因此我们着手挖掘苹果公司的故事。尽管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捕风捉影到了一些,JonathanIve1996年接手了设计部门,两名设计师辞职,三名设计师现在已经病故(我们非常不容易的找到了这两名辞职的前苹果员工,询问他们苹果的内部故事)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了解到伟大的设计传奇的从无到有,从诞生再到凤凰涅盘,近20年里,从接近破产,再到行业持牛耳,号令天下,这段历史是惊心动魄的。

行外汉都知道,乔布斯是产品之王,在硬件与软件上精益求精。苹果需要完美,苹果必须完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1985年乔布斯被放逐,再到1997年的重新出山,这期间的苹果公司,依然有很多出众的产品,散发出伟大的设计荣光。乔布斯曾经说过,整个苹果公司除了我,Ive是最具有执行力的人。JonathanIve1992年加入苹果,2012年被赋予了更多权力,iOS7应运而生。

RobertBrunner,苹果公司的前设计主管,曾经打趣的说:"当我死了之后,我的墓碑上将写着'这里躺着雇佣JonathanIve的人'Jonathan在我的老东家,Lunar便崭露头角。此人安静、有礼貌。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糟糕的产品设计的精美异常。我当时就想,以后我的团队里可少不了这家伙"

1989年,我来到苹果,我就联系了Jonathan,我问他,你也想来苹果吗,当时他拒绝了我,他在创业,公司名字叫Tangerine。1992年,我直接雇佣了Tangerine为苹果做一个Juggernaut的项目。当时我估计我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太爱惜Jonathan的才华了,我想试着吸收Jonathan。果不其然,Jonathan的团队的作品很棒,我记得那天他向我展示作品的时候,加州阳光明媚,我再问他一次,"想加入苹果吗?",这次他同意了。

ThomasMeyerhoffer:

高级工业设计师,Ive的Tangerine公司第一位雇员(现在也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当时我们为苹果公司展示了一款极其优秀的产品,那时候大众还没有认识到设计的威力。但是苹果非常重视设计,苹果与众不同,这帮家伙(苹果那帮人)一直都很特别。

RobertBrunner:

当时我们团队里有个叫ThomasMeyehoffer的家伙,他的项目是eMate。我们试着把老牛顿操作系统设计成折叠式,他负责外观。他的设计结果非常简约,连儿童都能被其吸引,而且几乎是透明的外观、球状的形状,iMac从此诞生了。

当时的计算机基本是正正方方的塑料,毫无生气,我想要把产品做的有趣一点。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了解产品内部的构造,我就决定采用透明的塑料,这样一目了然,同时给予产品更多的生命力。

DOUGSATZGER:当时的工业设计主创(现在任职于Intel)

而且当时Win95的发行对我们的冲击也很大。

CordellRatzlaff,经理,MacOS人机交互组(现在是Google的用户体验总监):

当时有个项目代号叫Copland,目标直指苹果下一代操作系统。这可能是平果历史上最糟糕的项目。几年后,这个项目再也没有被提及过。

DonLindsay,设计总监,Mac用户体验组(现在是服务于黑莓):

从这场寒冬之后,苹果迎来了乔布斯的回归。

Satzger:

JeffZwerner,创意总监,包装设计师(现在就职于印象笔记):J

JonRubinstein,高级副总,硬件工程师,2004年以前是Ive的上司(现在是亚马逊董事会成员)

Steve在工作室文化的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他认为工作室是一个快乐的工作场所。他喜欢来工作室转悠,和设计团队交流比处理商业事务更有趣。

Satzger:

乔布斯告诉我们,他想要我们设计一台互联网电脑,那时他的女儿马上要上大学了,他想让我们帮她女儿设计出一台能够带到学校,联网学习的电脑。总而言之,这是面向学生的一种产品理念,这和硬件关系不大。

Rubinstein:

网络计算机最后失败了,带宽不足。但初版设计中有iMac的影子。

KenSegall,创意总监(现在是作家和顾问):

当我们初次见到iMac的原型时,我们感到震惊。有点像衣服,你掀开"衣服"就能看到电脑的内脏,有点像未来风格的漫画。

TimKobe:

EightInc联合创办者,该公司曾经为苹果公司雇佣,负责苹果专卖店的外观设计

我们最后使用了Bondi蓝,乔布斯在发布会之后很遗憾的说"iMac很成功,但是色彩选用太失败了"

TripHawkins,前市场部经理:

我当时就想"天,乔布斯这家伙想把显示器的颜色做的性感一点。"当时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显示器都很匠气。

Lindsay:

Ratzlaff:

从那次会议后,我们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我们夜以继日,花了好几周,设计MacOSX。我们当时借鉴了存在的所有的操作系统。当时的操作系统都很笨重,我们决定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在原型设计中,我们引入了"dock栏"这个概念,将Mac作为你的数字化行为中心,采用了全新的色彩主题和动效。

Lindsay:

一通百通,乔布斯将硬件设计的一些经验带到了软件中,将软件设计的透明化、多彩化,他对界面设计员工施加了这种影响。

Ratzlaff:

某个周二的下午,我们遇到了乔布斯,他带来了疯狂的创意。他当时说了一句话,我们都惊了,我们都在怀疑他是不是服用了违禁药物,他说"我们要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设计。"

新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Aqua,底部有个dock栏,具有浓郁的视觉隐喻,以及丰富的动效,后来发展为OSX以及iOS.对微软谷歌的操作系统也深有影响,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标志之一。

1991年,PowerBooks100,140,170三款,曾在笔记本市场攻城略地,

950

AppleLC

1997年,eMate,造价低廉,只发行了不到一年

1998,iMac

采用BondiBlue的G3

Aqua背后"令人垂涎欲滴"的设计理念

DanWalker,办公室职员:

我赶紧过去,上了四楼,到了乔布斯的办公室,他告诉我说他打算将一款高级产品推向市场。他就是这样!把控产品的每个环节——创意、设计、生产、推广、用户反馈。

TimeKobe:

我的搭档,WilhelmOebl刚开始受雇于苹果专卖店的时候,乔布斯问我一个问题"耐克专卖店有多大?"他希望苹果专卖店能够非常大气,当时苹果有两款笔记本,两款台式,但是软件并不多,为了合理利用场地,我们开辟了很多区域,照相区,儿童游乐区,剧院,天才吧。这些东西能够苹果用户带来额外的体验,让用户对苹果的感觉与众不同,而且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Walker:

RonJohnson想要头脑风暴一下。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我们邀请了很多知名设计师来设计苹果专卖店,我们请来了知名的艺术家来进行装饰,然后再就是天才吧的引入。时至今日,依然能够记得Ron是怎样一点一点绘制天才吧的布局的。

MichaelKramer:

当Ron告诉我关于天才吧的创意的时候,我问,”这块区域有多大?”他说”每个专卖店需要五人常驻于此”"将20%的人力集中于此?”"没错”"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从利益的角度什么也得不到”,很多人会说”这么设计,你们有病吗?”他们考虑的只是短期的经利益,没有考虑到用户和用户的价值。

Kobe:

我感觉乔布斯让Ron有点抓狂了,Ron天天拿个小本子,回答他细节问题,乔布斯每一次都提出一点质疑和改正建议。当时感觉乔布斯太苛刻了,后来我觉得他给Ron的压力恰好增进了Ron的智慧,同时提高了品牌的竞争力。

GeorgeBlankenship:

最后零售店的开业成为了Ron的个人秀,但是在他背后指导的是乔布斯,那时候每个周二早晨,我们都要和乔布斯讨论三个小时。乔布斯不想要一个专卖店,他想要一个苹果世界,世界,你们明白世界的含义吗?

Kobe:

我们采用了白色可丽耐大理石桌面,因为产品非常多才华,我们需要一种中性的图案来搭配。后来产品越来越白,我们采用了淡棕色的桌面。

ID工作室给我们设计了非常出色的桌面。

Blankenship:

我们必须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掌握用户的心理,这样就能让商场的游客光临我们的店铺,购买我们的产品。

我们试着使用了一点情绪心理学,极度注重外观之美,同时这也是苹果设计的核心之一。

2001年,5月19日弗吉尼亚州TysonsConer,第一家苹果专卖店开业。商业周刊为此特地写了专栏,不看好苹果当时的做法,苹果专卖店极力宣扬外观之美,场地宽广,非常注重整体美学。但是今天,苹果已经有412个专卖店了。他们说苹果专卖店占地面积大,浪费是吗?苹果专卖店每平方米每年能为苹果带来6000美元的利润。

头几年,人们对苹果专卖店的印象是"这不是一个专卖店,这是一个体验中心",用户在这里的感觉与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

MikeFisher:

不只只是电脑,除了电脑,我们还出售感觉。

AbigailSarahBrody前用户图形界面设计师:

刚开始他们可没告诉我要设计手机,只是让我设计多点触控。

Powerbook,直到2006年

iBook

MacG4

经过多年的策划、计划修正,2001年5月19日,首家苹果专卖店开业

第二家位于加州的Glendale

TonyFadell,iPod负责人:

到了2001年,对于苹果来说,设计就是产品。苹果的设计具有实验性,产品要与软件进行连接,以iPod为例,与之对应的软件是iTune。苹果的设计哲学一个是产品对应软件,另外的就是专卖店的体验设计。

Walker:有人说个人计算机已死,但是乔布斯不赞同,乔布斯非常善于利用别人的观点——要么据为己有后做到极致,要么拼命的反驳你。乔布斯证明,个人电脑未死,而且比以前活的更加滋润。图像、工作、音乐,这是他心中电脑的三大要素。

乔布斯的"数字中心"理念于2001年一月提出,发布了MP3应用iTune,特色是播放列表、网络收音列表。

Rubinstein:

iPod小巧的硬盘非常不容易,经历过艰苦的研发,当时JonRubinstein拜访了日本东芝,东芝人研发出了这种小硬盘,但是唯有Rubinstein见到了这种功能的潜力所在。

我采访了所有的供应商,观摩了他们的生产路线。当我们来到东芝,他们向我们展示了1.8英寸的硬盘,可他们不知道这有什么价值。我说"这东西不错,你们可劲儿生产,供应我们,我们能推广到市场"。然后我去找乔布斯说:"我需要一千万块这种小硬盘"然后我就开始物色能够带队的人——我就找到了Tony

TonyFadell:

这么小的硬盘确保了iPod的有序研发。我们当时的理念就是"能够连接到Mac上,可以装在口袋里的,能装1000首歌的播放器"当时大家都没见过这么小,容量这么大的音频设备。

Satazger:

三种传闻:iPod的创始人是Jony"JonyiPod""Ipod教父"Tony"iPod先生"Rubinstein,这都是无稽之谈。没有整个团队,这三个人谁也研发不出iPod

LorenBrichter:前图形工程师

iOS挺让我兴奋,老东家的东西可不是徒有其表。

Fadell:

Tony带了一堆烟盒大小的泡沫模型,我们考虑一下材质,最后决定用塑料和金属的搭配,不能设计的太野了。因为包装盒的外观要和产品一致。

塑料的正面和金属的背面。iPod问世后,几乎所有的Mp3都这么模仿,这是一种设计语言。

iPod的极简主义设计不是凭空而来的,数年后Ive的团队便采用了相同的设计。在iPod发行之前,还发行了G4桌面盒子和PowerBookG4

结果盒子做的有点差,尽管产品很棒,但是太贵了,从这款产品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材料以及触摸开关的知识——也了解到很多工业设计的知识,这给我们以后的产品计打下了基础。

乔布斯说的没错,第一版iMac的蓝色太渣了,很多人以为这是洗衣机,我们调整了蓝色,后来又重设计了iBook,推出了白色版本,很多人都想要更白的白色iBook。而G4,销售反应不佳。

乔布斯每次都想引领历史。每当一种风格正当时的时候,乔布斯,我以及Jony都会迅速的转变,比如说当时流行多彩主义,那我们就提倡简约、色彩简练,将更多的设计体现在材质和图案上,这使得我们的产品鹤立鸡群。

Powerbook

iBookG4

PowerMacG4

2003年四月,第三代iPod上市,更薄,新的导航轴设计,同时,乔布斯公布了iTunes商店,2003年苹果卖出了两百万个iPod。2004年公布了iPodmini,销量是五百万。Rubinstein掌舵,Ive被赋予新的权力,可直接向乔布斯汇报工作。

BobStevenson:整了个新工作室的风格,我举个例子,你看过《2001太空漫游》里面人穿越到未来那段吧?就是里面小房子那种风格。

JeremyKuempel:新工作室很壮观,星球大战jabba宫殿的感觉。

Satzger:新工作室有10000平方米那么大。特别好看,先要通过有十步长的全钢走廊,然后会看到混凝土地板与玻璃。天花板全是金属。硕大的混凝土柱子,中间是玻璃装饰——有点像块大鱼缸——Jony的办公空间有三面墙,我还记得Jony的桌子是MarcNewson设计的一款,椅子也是定制的,旁边是两个画架,一套彩色铅笔,一个台灯,一台电脑,还有他的全家福,干干净净。

Rubinstein:我的工作是满足各个团队的不同需求。然后进行管理,意思就是我要在公司里面唱"黑脸",乔布斯太狡猾了,他不喜欢当"黑脸",让我来干这个活。

Satzger:Jony和乔布斯经常在办公室外面的户外漫步,谈论商业计划、产品创意。Jony给乔布斯讲了很多,乔布斯非常信任他。Jony其实挺有心计,经常跟我说"你要是找乔布斯,先来找我"但他讲话非常和蔼,有礼貌。

Satzger:这一时期苹果的用人已经按照Jony的喜好来决定了。

Rubinstein:当时Powerbooks上有天线,我和Jony讨论这个天线多大合适。左后我们采取折中的办法,当然性能上也比较折中,物理规律,没办法么。根据WalterIssacson的书《SteveJobs》,当时Ive威胁说如果Rubinstein不离开苹果他就走,后来到了2006年,Rubinstein退休了,而Fadell离任iPod部门,接管一个神秘的新部门。

MattRogers,固件工程师:

当我们在2005年开始在这么牛逼的地方工作时,我们的团队很小,一个硬件工程师,一个管通讯的,一个项目经理。但就是我们这个小团队,一年能卖100万件产品。

Fadell:先是开始做iPodMini,然后着手进行收集设计,刚开始的手机也是类似iPod那种拨号式的。

Rogers:但是现在已经没人喜欢拨号式手机了。

AndyGrignon:

Apple获取了Fingerworks公司的多点触控许可,这样就能在手机上使用多点触控技术了。

多点触控设备来自平板电脑设计上的头脑风暴,那时候我们总是按照PC端的设计来设计平板,后来DuncanKerr组织了一群人谈论多点触控,这种跟真实生活差不多的交互方式。我们感觉不错。

挺牛逼的,我们决定在iPhone上先试试多点触控,然后在用于iPad。

Grignon:

这一切开始于ScottForstall,他说想要把MacOS移植到手机上。

Rogers

iPhone的出现填补了市场上智能手机的空白。研发的时候软件团队和硬件团队都无暇交谈(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iPhone的目标就是打造移动端的操作系统,同时能够实现通话功能。

Grignon:

当时真的是太隔离了,硬件团队有60个人,只有我个3个人能够看交互界面,还得有许可。乔布斯保密做的挺好,他当时跟我说"别喝酒的时候跟别人瞎吹牛逼,连你媳妇都不准告诉。"

AbigailSarahBrody用户界面设计师:

当时的保密真的是太缜密了,我就被要求设计多点触控界面,还不知道是用于手机上的呢。

当我们设计初代iPhone时,屏幕尺寸下了很大的研究,设置了一个Home按键。

Brody:

我为iPhone设计了一个原型,上色之后,我进行了实验,来监测我的拇指要怎样操作。

每个模型都拍摄了衣服图片,这样我们就能全面的了解用户界面。Jony掌控了整个的走向,ID设计组并不了解手势交互,并不了解手机的基本功能——我们第一款产品的设计流程按今天的角度来看,非常的落后。

NitinGanatra:iOS应用总监

触控方面我们下了大功夫,Scott在精确定位上研究颇深,围绕外观和感受,他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当我们运行应用的时候,点击即得,毫无延迟。

LorenBrichter:

界面非常的牛逼:3d图像60帧没秒,当时除了我们,没人能够做到。

Rogers:

在我们2007年发行iPhone前夕,我在洗手间里看着这款我们精心打造的设备,看着这分辨率,进行邮件收发的操作。那时,我突然感受到,这将是一款震惊世界的设备。

Brody:

乔布斯使用了小丑鱼的壁纸作为背景。恰好是我使用的小样壁纸:黑色的界面,光辉无比、硕大的数字,后来我在发布会上问乔布斯"我的设计这么牛逼,是巧合吗?"他笑笑说,绝对不是巧合。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在发布那一天。尽管我的贡献度还不到0.1%,但是有某种存在的东西,让我觉得我的人生完全不同了。

HoraceDediu诺基亚分析师:

iPhone成为了苹果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而多点触控技术,最开始是苹果公司为平板设备准备的技术。

2003

2004

G5

2005

shuffle

nano

Classic

newiMac

iTouch

2008Air

ScottForstall,拟物设计推手

NitinGanatra,iOS应用总监:

游戏中心平心而论,有点太草率了,失败就在于太拟物了。应用一打开就是一片绿色,我当时就想说"这是什么破玩意儿?",这就是他们努力打造的真实隐喻。

JasonWilson,高级UI设计师:

Forstall全盘接受了乔布斯的设计理念,可惜他理解不了深度含义。我离开了苹果,是因为Forstall的设计我不喜欢。

Ganatra:

Forstall这家伙是玩了命的推拟物设计。但其实更大的推手是乔布斯,估计当时乔布斯看到了木头和皮革,他就想,哎,这要是用到日历应用和读书应用上,用来做背景材质肯定不错。

2011年,乔布斯去世,苹果的软件设计变得更糟糕了。苹果地图发布了新版本,视觉很漂亮,但是定位上一塌糊涂,最后导致了CEOTimCook的被迫道歉。这一事件导致了Forstall的辞职,而接手他职位的是Ive,Jonathan同时也开始着手iOS的重设计。

Macinnis:

无论是Amazon,Facebook还是Google,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数据。他们的成功建立在对数据的有效管理,而苹果根本不理解数据的重要性。

Wilson:

所有的软件设计都不怎么理想,网络服务也都基本失败。此时的谷歌正在大举进攻。2013年的WWDC上,苹果发布了Ive的iOS7,采用了全新的手势交互;发布了新的MacPro;新的桌面系统;以及,美学风格上的转变。“我们正在全力摆脱拟物设计,游戏中心时代那种绿意葱葱的感觉不复存在了”软件工程师CraigFederighi略有讽刺的谈到之前的拟物设计。

而PhilSchiller则说"我们要来次彻底的大变化",他是苹果的市场总监。

Segall:

乔布斯在世时,他总是琢磨怎么能给用户带来惊喜。他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次惊喜,此次新版MacPro发布,虽然乔布斯已经不在世了,但是那种惊喜的感觉非常让人熟悉,让人联想到乔布斯。我又想到了G4盒子,尽管饱受批评,但是打开机箱的方式,涡轮的风扇,极具科幻感的外观——真的是很苹果的设计。新的MacPro让我感到夕日的辉煌又回来了,我们再一次成为创新领袖。

Brichter:

我对iOS7是有些不满,但是有一点做的不错,他们终于把元素做大了。而且iOS7不仅仅是外表,它的界面设计让交互变得更加自然,视觉上摆脱了拟物设计,但是交互上没有。iOS7的交互设计师拟物的。拟物设计,过去仅仅是视觉设计的一种风格,现在拟物设计成为了交互设计的一种流派。

第二代Touch

第四代iPhone

MBP

更瘦的iMac

iOS5

杀手级屏幕效果

第五代touch

iOS6

可多点触控的Nano

AbigailSarahBrody,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师,现就职于StealthStartup:

我在线观看了WWDC,我得说乔布斯去世后,这帮家伙很努力的想要维持这个帝国。但是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已经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苹果的风格依然很棒,但和以前不一样了,TonyFadell开始做新东西了,这是老树新花。

在苹果,我们总是扪心自问,还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改进,可以促使业界新革命?我们研究了摄像头和远程遥控。我们研究了谷歌眼镜。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该做点什么新概念。我们设计了一堆概念产品的原型。

MattMacinnis:

苹果的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品牌打造、产品推广也非常值得学习。但是苹果的成功无法复制,仅此一家。

JeremyKuempel苹果前实习生:

当时我为iPad设计SIM卡适配器。我觉得我的能力不差,在苹果工作非常的让我自豪,但是苹果能人太多,我没有机会去设计整套产品,因此我离开了苹果。

DaveMorin,前苹果市场部经理:

在苹果工作期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对品质的偏执追求。

Phillibian,印象笔记CEO

苹果的产品的设计总是异常美丽。但是他们太高端了,只有少部分人才买得起。苹果的可贵之处在于,做的是高端设计,却没有曲高和寡,将好的设计变成一种潮流,改变了世界的品味。

RipHawkins:苹果Lisa小组,前市场经理、产品经理:

我觉得500年内,乔布斯的名字将无人不晓。

GadiAmit:

1990年,当时我任职于以色列的Scitex。但我经常在旧金山的FrogDesign忙活。坐我旁边那家伙是给乔布斯的NeXT工作的。我给他桌子上看到三个一样的鼠标,我看不出来这三个鼠标有何不同,所以我就问他,他说"你看不出来?"然后他用手指一个一个指出,"这个鼠标的垫脚1毫米厚,这个1.5毫米,这个2毫米。看起来虽然差不多,用起来感受可不一样"当时我就震住了——还真有不同啊!我对设计的理念从此转变,一定要注意细节。因为这,我搬到了加州。

iOS7

newMacPro

iPhone5C

iPhone5S

辉煌的背后不是偶然,抓住时代的机遇,以创新、细节为核心,一步一步,成为了今日令人望而生畏的设计巨人,这便是苹果的历史。感谢接受采访的设计师、产品经理们。他们要么是苹果的现任设计师,要么是苹果的前设计师,要么是其他公司的设计总监。感谢你们的帮助,完成了这篇旁观角度的口头史。

苹果的贡献:对于完美的信仰,对于完美的无限追求,在一厘一豪上追求细节。将世界设计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THE END
1.酒logo酒logo标志酒logo酒logo标志图片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1411个酒logo酒logo标志、酒logo酒logo标志图片、酒logo酒logo标志素材、酒logo酒logo标志模板下载,包含了psd、ai、png,jpg、cdr等格式酒logo酒logo标志,更多精品酒logo酒logo标志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27 02:57:10。https://so.redocn.com/jiu/bec66c6f676fbec66c6f676fb1ead6be.htm
2.华致酒行酒业logo设计图片素材东道专注logo设计领域为华致酒行提供酒业logo设计服务方案,以上是华致酒行酒业logo设计图片素材,东道运用专业的品牌理念为客户进行酒业logo设计包装,有效提升其行业中的品牌价值。https://www.dongdao.net/works/1074/s
3.DQ冰雪皇后商标VI理念与装修风格分析(DQ冰雪皇后设计分析)1. DQ冰雪皇后Logo设计理念 DQ冰雪皇后的Logo通过简洁的字体与蓝白色的设计元素,突出其冰雪清凉和甜美的品牌特点。蓝色代表冰雪的冷冽感,白色则带来纯净感,这一设计既有冲击力又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充分传达了品牌的高品质冰淇淋和甜品特色。 2. DQ冰雪皇后商标VI体系分析 https://www.canting0755.com/smile/3570/
4.卢克设计新官网品牌vi全案策划设计画册白酒包装设计卢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品牌全案策划设计,企业VI设计,产品包装设计,餐饮设计,logo设计,画册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品牌全案服务.十多年的品牌设计经验,为您企业打造全新品牌形象.http://www.lukebrand.com/
5.酒类行业:探秘酒标背后的含义,解读酒厂logo传达的品牌文化酒类行业里的酒标和logo设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传播的使命。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除了关注口味和品质,还应该留意酒标和logo背后的故事和含义。通过对酒标和logo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不同酒厂的历史、文化和品牌理念,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品味每一种酒的独特魅力。 http://www.nfyxtime.com/news/latest/143127.html
6.把最熟悉的事物做成最意想不到的设计,凌云创意是谁?三、酒企合作案例精选 四、食品饮料案例精选 五、设计理念 六、荣誉奖项 七、FBIF参展预告 八、联系凌云创意 九、推荐阅读 十、参考来源 一、关于凌云创意 (一)公司简介 凌云创意Logo 深圳市凌云创意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垂直于品牌包装设计领域的企业,擅长品牌策略定位、品牌包装设计、品牌广告设计https://www.foodtalks.cn/news/38862
7.杭州vi设计公司杭州logo设计公司UCI杭州vi设计公司,全国知名vi设计机构,提供高端vi设计,logo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十九年来,UCI设计服务了980多家企业,150多家上市公司和79+家高星级酒店,排名排行靠前的杭州logo设计公司。http://www.civicivi.cn/
8.酒店品牌设计酒店vi设计【人和时代·中国】酒店品牌设计公司,五星级酒店品牌LOGO设计、商务酒店vi设计、度假村品牌设计、风景区标识设计、温泉酒店logo设计、特色小镇标志设计、精品酒店品牌设计公司、连锁酒店标志设计、标识设计顾问公司及高端品牌酒店管理知识、酒店行业资讯新闻。https://www.hotelcis.com/
9.四川省宜宾市浓香型白酒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浓香型白酒-五粮液-LOGO设计内涵与品牌设计欣赏 品牌介绍: 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五粮液酒是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精细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其多粮固态酿造历史传承逾千年,自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即开始https://www.nuogo.net/news/news-863.html
10.“有时”蓝莓酒第一款小瓶装女性果酒品牌有时蓝莓酒之设计理念 有时蓝莓酒 健康——100ml容量设计 国际营养师普遍建议成年女性每日饮酒一杯,饮酒量不超过150ml 。有时蓝莓酒根据美国标准量杯设计的100ml单支装,让你每天的摄酒量刚刚好。 有时蓝莓酒 精致——时尚质感设计 瓶身的灵感来自女性香水瓶,这种充满时尚感的设计也是希望有时果酒成为女性手包中的https://www.jianshu.com/p/6c1e0b1cbde3
11.上海包装设计公司hh产品包装策划上海包装设计公司包装设计 品牌咨询与设计 021-64856623 所在位置: 首页>作品案例 类型 行业 高端矿泉水包装设计-氢纯水品牌设计 氢云水的包装设计听起来是一个结合了创意与功能性的项目。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实现这个设计:1 品牌Logo设计:? 考虑 点击查看》https://www.haohead.com/case/pakcgeing/
1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名酒logo的内涵你了解吗?除了以上的白酒知识,Canva可画还为你准备了海量的酒促销模板?、酒的图片插画?,供你在宣传时使用。此外,还为你提供海量免费的设计模板,涵盖海报、Logo、名片、传单等类型的设计需求,还有百种中文字体和千万版权图片等设计素材?。 使用此模板 Canva设计学院还为你提供最热门、有趣、有用的设计资讯,你可以在这https://www.canva.cn/learn/wine-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