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中,在杭州买的龙井茶一定是西湖龙井茶,但事实不然,只有产区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的茶叶才能叫作西湖龙井茶,其他地区产的茶,只能叫作龙井茶。”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孙晶表示。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湖龙井茶较高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西湖龙井茶市场品牌假冒、原料失真、市场流通量大大超过原产地实际产量等现象严重。西湖龙井茶每年产量500余吨,但市面上却有10万吨“西湖龙井茶”在售卖。
贴真标、卖假茶的现象严重。一些茶农将杭州周边富阳、千岛湖、丽水等地区的茶叶收购来,打着西湖龙井茶的招牌出售,严重扰乱了市场,让消费者买不到真正的西湖龙井茶。
“龙井茶的茶种有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如果按照相同的茶种和炒制手法,普通消费者是无法准确判断真假的。只能通过包装上粘贴的产地证明标识证明标及权威机构出具鉴定证书才可知晓真伪。”孙晶表示。
品牌保护,迫在眉睫。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尤其是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杭州时作出了“提升龙井茶的品质,注重品牌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当地以“西湖龙井”品牌保护为主要目标,以遏制做假为重中之重,以实施数字化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茶叶全链条可追溯管理。
统一核定土地面积
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翁家山村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茶农孙斌和他的家族共流转茶叶基地23亩。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0年,杭州市自主设计开发了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并于去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有效覆盖整个西湖龙井茶生产经营领域,运用杭州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优势,实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全程闭环式监管,从源头上最大化杜绝假冒滋生,对遏制制假做假现象起到关键作用。
在系统上,茶农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核定面积、手机号码等基础数据信息都可以显示出来。
“要想防伪,西湖龙井茶必须贴防伪标,贴标的前提是核定土地面积,然后按照量申领相应数量的茶标。”孙晶表示。
西湖龙井茶土地面积有限,只有22404.4亩。当地通过统一核定土地面积,由区、镇、村三级根据测绘数据,对每家茶农(茶企)的茶地面积等基础数据进行核定。测绘好的数据将全部统一填报到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
“2018年开始,我们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第三轮土地确权,当地的农业农村部门重新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测绘,然后跟二轮承包土地进行对比,多出来部分,进行有效的确权颁证。”孙斌表示。
测绘数据实行一年一核,由西湖区人民政府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基础数据库管理维护。
按量申领茶标
核定好土地面积之后,茶农(茶企)将按量申领茶标,即防伪码。
“根据村、街道、区逐级审核上报,比如A茶农有1亩地,按照生产值估算大约是50斤,那么系统中这个茶农最多只能卖50斤的西湖龙井茶,我们也会相应发放对应的50斤茶叶的防伪茶农标。”孙晶表示。
“茶农(茶企)可凭其电子账户中干茶数量,提前到村里(指定地点)等量换领实物标识。并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对所有发放的实物标进行统一编号,根据编号进行源头追溯。”孙斌表示。
“按照一亩地产50斤干茶,半斤给一张票,一亩地给100张票。”孙斌的23亩基地,共可以领取2300张茶标。
茶农(茶企)规范用标是一方面,市场销售时如何也能做到规范用标呢?
“杭州市采取西湖龙井茶销售购销同步划转方式,即茶农(茶企)在现场交易时,电子账户同步增减,两者一一对应。”孙晶表示。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是杭州最大的、收购量最多的西湖龙井茶企。今年3月,公司在西湖街道翁家山村进行了茶叶的收购。
“收购农户多少量的干茶,农户个人电子账户上就会相应减少多少量的电子标,茶企的帐户上就会增加相应收购量的电子标。然后我们用这些电子标,去换取企业使用的实体标。”公司总经理胡璧如表示。
胡璧如解释道:“您就把它想象成银行存款,每个拥有茶地的茶农都有一张卡,卡里有提前核算茶园面积所对应的茶标,相当于他的账户里有多少钱,茶叶卖给茶商的时候,就把账户的余额划给茶商,茶企再去取票机或人工取票口,把实物标给取出来。”
销售必须贴标
扫描西湖龙井茶外包装上的防伪标二维码,出现了一个验证页面,然后刮开防伪标上的涂层,会出现一段不规则的号段,在验证页面输入号段就会出现相应的茶农或茶企信息,就可清楚知道自己买的茶叶,是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
“而且,每次输入涂层里的号段,后台系统都会有记录,若出现多次查询或其他问题,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就会去查这个防伪标。”孙晶表示。
销售必须贴标,这是西湖龙井茶进入市场的硬性规定。杭州市明确规定所有西湖龙井茶的产品包装上必须等量张贴专用标识,不贴标识的产品视同假冒产品。
“实体防伪标是必贴的,凡需在外包装上使用‘西湖龙井’或‘龙井茶(西湖产区)三级以上’字样的产品,必须统一在外包装醒目位置上张贴等量实物证明标识,否则将依法查处,市场监管局和公安都会跟进。”孙晶表示。
“我们村卖出去的茶叶都必须贴标,消费者只需扫描上面的电子标或实体标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完全掌握茶的一系列生产过程。”孙斌表示。
为更好地管理产地证明标识,规范茶农销售市场,当地规定统一包装与产地证明标识配套使用,避免熟人市场无标销售行为,提高中小茶企的西湖龙井产品辨识度和市场知名度,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同时,当地与中国农科院茶叶所合作,成立西湖龙井茶质量鉴定中心,为消费市场茶叶品质提供鉴定服务;与太平洋公司设计正品保证保险,对鉴定结果为不符合产品质量的茶叶,将进行理赔,从而形成整个产业链的闭环管理。
品牌价值凸显
通过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西湖龙井茶的全程可追溯,西湖龙井茶在打击假冒伪劣、扩大规模经营、产业增收、品牌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由于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对西湖龙井茶标发放、划转、流向进行了全程闭环监管,西湖龙井茶制假售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守真做精做优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去年以来,茶农普遍反映,青叶价格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且收购价格坚挺,以往西湖龙井茶开采后,几天一个价,现在在前期则能连续保持在高价,茶农不论是自售还是出售给企业,总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茶企在座谈中纷纷表示,西湖龙井茶供不应求,明前茶价格普遍在3000元/斤以上,遥遥领先省内其他茶叶品牌。”孙晶表示。
品牌价值持续凸显。根据今年4月12日公布的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西湖龙井以74.03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三年位列榜首,较去年增长3.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