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奥组委的规则,吉祥物不能有性别的差异。而一旦说话就很容易分辨性别,因此,北京冬奥组委在与制片方签订协议时,就把“使用‘冰墩墩’‘雪容融’形象时不能说话且应当性别中立”的条款写了进去
“冰墩墩”“雪容融”为什么不能说话
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十分惹人喜爱。《方圆》记者张哲摄
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里,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为什么不能说话?为什么冬奥会各个场馆里电梯、空调甚至插线板上的商标都要被遮盖?观众在奥运赛场为什么不能随意挥舞旗帜或者横幅?……这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问题,其实都是北京冬奥会里绕不开的法律问题。
吉祥物不能有性别差异
北京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冬奥组委办公地区4号筒仓二楼和三楼。“法律事务部目前有21名工作人员,是北京冬奥组委人数最少的团队。”法律事务部部长李富莹向记者介绍,这个组建于2017年5月的部门,90后人员过半。年轻、朝气、有干劲是这个团队最亮眼的标志。
奥运会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运行规则,凡是有意承办赛事的国家必须接受这套规则。用法律术语来描述的话,从国际奥委会开放承办权、意向城市申办、有关城市获得主办城市资格一直到举办奥运会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履行承诺的签约履约过程。冬奥会筹办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每一项决策的作出、每一项采购的实施、每一笔资金的支出、每项活动的组织、每一个创意成果的产生,都需要做到依法依规,都需要法律事务部参与并研提法律意见。
如何保护“冰墩墩”“雪容融”
1月12日,“冬奥闹新春”——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年货节在京开启,一波春节主题特许商品亮相、上线,“冰墩墩”“雪容融”吉祥物毛绒玩具套装成为“爆款”。奥运商品畅销的背后,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事实上,对吉祥物的保护从它确定之前就开始了。2019年9月17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871天。在北京首钢冰球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揭开面纱。
“奥运吉祥物是奥林匹克的无形财产,对奥运吉祥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维护赛会形象和声誉的必要条件。这次受理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就是围绕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2002年就制定并实施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这对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务院于2018年6月公布了修订后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李富莹介绍说,新修订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保护客体更加全面,保护方式更加便捷,保护力度也更大,这标志着我国顺应了世界范围内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加大保护的趋势,展示了我们守规则、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
打击蹭冬奥热点的隐性营销
在实践中,由于奥林匹克本身的法律保护相对完善,明显的侵权违规现象并不多见,相反,隐性侵权却是防不胜防。所以,针对这些隐性问题的维权活动,是法律事务部主要的工作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主要从立法、监管、宣传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
在宣传方面,法律事务部也将防范隐性营销作为宣传重点,一方面加强了对社会公众的普遍宣传,使公众意识到作为观众,如果在奥运赛场等重要场馆中有组织地、大规模地挥舞某商业品牌的旗帜或者横幅,统一穿着某品牌的服装等行为,均有可能构成隐性营销。另一方面,强化了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人群(如场馆业主、媒体从业人员等)的系统培训,最大程度避免无意识或者不自觉的侵权行为。
“清洁场馆的要求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并不少见,但奥运会的‘清洁’要求最为严格、系统、全面。目前,法律事务部有一半同志下沉到场馆,就是专门负责协调‘清洁场馆’工作的。但每次下沉都能发现一些很小的问题,比如插座、摄像头上面有个小标,类似这种情况都要进行处理。”李富莹表示。
冬奥通里的个人信息保护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对于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跨境传输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法律事务部和国际奥委会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协调,如在处理个人信息上怎样保护,怎么界定过量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
“要确保冬奥通App里提取最小、必要的个人信息,要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刘笑晗告诉记者,冬奥会作为一项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在赛事人员注册、酒店住宿、志愿者招募等多个领域,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对此,北京冬奥组委已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若干专项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在刘笑晗看来,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难点不仅是要合法合规,更重要的是简明易懂。“向不同国籍、不同背景、不同习惯的用户群体,用通俗的语言去讲清楚个人信息收集处理的情况,是一项繁复且艰难的工作,好在这些困难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被克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与措施执行好。”
(《方圆》记者刘亚)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