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国内最早的商标是“一只兔子”。
早在8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商标图形——白兔。这是山东“济南刘家工夫针铺”的铜版标志,商标中“玉兔捣药”的画面承载了当时人们对“长生成仙”的渴望。
一年后的8月,中国酒业第一枚注册商标诞生,高粱穗牌汾酒商标。
1924年
汾酒商标获准注册
1804年,法国颁布法典,首次规定商标权受保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商标注册制度的国家。而中国的商标“注册制”则是在近100年后。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7月,政府才开始设立专门分管社会商务活动的机构,即清末政府商务部(简称商部)并设立商标注册局。
1923年4月初,当时新任农商部总长的李根源先生向北洋政府提交颁布商标法、成立商标局议案。经北洋政府国会表决、国会通过后,商标局随之宣告成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商标局。
中国最早的注册商标出现于1923年5月,北洋政府农商部商标局成立不久后,江苏无锡茂新面粉厂就向商标局提出了商标申请,决定将自己从1910年就开始使用的“兵船牌”商标正式以法律手段保护起来。“兵船”牌也成为了按照当时颁布的《商标法》办理注册的第一号商标。
彼时,晋裕汾酒公司的市场已经分布在全国。而且,由于1915年巴拿马赛会的“世界影响力”,汾酒产品开始在海外畅销。于是晋裕汾酒公司经理杨得龄率先将已使用多年的高粱穗牌汾酒商标提请商标局,申请注册。
1924年8月5日,高粱穗牌汾酒商标获准注册,这枚高粱穗牌汾酒商标,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一枚白酒注册商标。
酒业“第一”
在今天的汾酒博物馆里,存有一张商标注册登记证,距今已有96年。
注册证上这样写着:“据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杨得龄呈请,以高粱穗商标专用,于商标法施行细则第36条第38类之,汾酒商品业经本局依法审定核准注册取得专用权……”
▲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注册证
商标注册证上,还有当时的商标局局长李澄签发时的签名,注册证号是828号。
“高粱穗”商标图案由五株丰硕的高粱穗,23颗红色的饱满的红高粱以及一株绿色的高粱枝叶组成。
用饱满的高粱作点缀的设计理念,源于《礼记·月令篇》“秫稻必齐”及“粮必得其实”汾酒酿造之秘籍。据悉,点缀的高粱数偏偏是“23”颗的原因在于,《商标法》颁布年代和“高粱穗”商标申请注册年代均为“1923”年。
高粱穗商标图案周边有“注册商标TRADEMARK”中英文对照字样,正下方有“汾酒FENWINE”中英文对照字样,为高粱穗晋裕汾酒走出国门、对外出口提供了标识,体现晋裕公司的奋斗目标和远见卓识。
高粱穗商标的背后
是文化汾酒
商标不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文化。
最初的“高粱穗”商标图案,寓意“晋裕汾酒乃纯高粱酿造之酒”。高粱只长一穗,本不孽生,而设计“五株”高粱穗取意汾酒酿造源自古法之“法酒正五齐之式”,并兼有“五谷丰登、五子登科”之雅意。
这枚中国白酒最早的商标,见证了汾酒“百年老号”的传奇故事。
1997年,“杏花村”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竹叶青”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汾”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至此,汾酒集团已拥有“杏花村”“竹叶青”和“汾”三个中国驰名商标。
▲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粱穗”汾酒商标
在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看来,“文化汾酒”至少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积淀,而有6000年历史的杏花村遗址,则是“汾酒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李秋喜认为,作为一个民族品牌,汾酒最难能可贵的有三方面——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清香品质。“汾酒发展的愿景是打造成世界第一文化名酒,把竹叶青打造成世界第一养生名酒,把杏花村酒打造成老百姓喝得起的‘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