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笔者在09年为河南仰韶酒业的高端品牌彩陶坊服务时,就该品牌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模式进行了周期达一个月的市场调研,期间针对茅台、五粮液、洋河蓝色经典等中高端品牌的营销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在仰韶系统导入酒道馆模式,该模式的导入,为仰韶彩陶坊快速成为豫酒第一高端品牌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仰韶彩陶坊的成功,很多豫酒企业以及已经离开仰韶到其他甚至省外的白酒企业服务的营销人员开始仿效这一模式,这些模式的导入尽管对这些企业的中高端品牌的快速成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更多的企业陷入了东施效颦的境地。曾有许多企业老总问我,为什么同样的模式,甚至是照搬仰韶国陶酒道的政策体系都无法取得成功呢?我说很简单,很多企业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所以简单的照搬形式上的模式反而会走进误区。
专卖店成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专卖店模式作为酒类企业一种重要的营销模式,它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模式进行支撑,它会受到那些要素的影响呢?
盈利模式的建立
专卖店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必须具备模式的要素之一那就是可复制性,既然要复制,就会出现连锁专卖店,那么作为可以连锁的专卖店,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它的盈利模式。
很多企业之所以推行专卖店模式会失败,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没有解决专卖店的盈利模式问题。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很多酒类企业受服装专卖店、肉类专卖店等盈利模式的影响,于是就想当然的认为酒类专卖店的盈利模式与他们是一样的,对酒类专卖店而言,它的盈利模式的建立与店面销售毫无关系,说的直白一些,酒类专卖店真正的生意在店外,不要说一些二三线白酒品牌店面销售无法解决它的盈利模式问题,即使像茅台、五粮液等这样的一线品牌也无法通过店面销售来解决盈利模式问题。
由于不了解酒类专卖店的盈利模式怎么建立,所以一些注定要失败的专卖店就这样产生了,比如有点企业自己出资建立大量专卖店,而只是通过专卖店的店面销售来进行产品销售,而且为了提升销量,更是错误的在专卖店推出各种打折促销活动,严格意义上来讲,专卖店的产品店面价格应该是刚性的,也就是顾客愿买则买,不买也没关系。
所以专卖店真正的盈利模式应该这样建立:
笔者在设计仰韶国陶酒道馆模式时曾讲到,高端酒营销的精髓之一就是酒是喝出来,而不是卖出来的,这也是设计这套模式核心思想之一,所以专卖店在运作团购市场时,一是要充分发挥专卖店所具备的品鉴、体验功能,二是在政策模块设计时要围绕如何让目标消费者喝上下功夫。
企业配称的建立
企业推行专卖店模式需要企业在内部配称上进行系统的建立,没有企业配称的建立,专卖店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笔者在设计专卖店模式时也提到高端酒营销的另一个精髓,那就是专卖店模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和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为专卖店建立相应的配称,配称度越高,成功的几率越大,走得就会越远。
企业要知道企业推行专卖店模式,已经意味着企业所服务的客户对象、目标消费群体等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需要企业在内部的后台系统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企业配称建立需要企业做出以下的调整:
组织构架的调整。由于服务的对象变化,企业最好分化后相应的销售团队来进行专业化运作和服务,与此同时,还需要企业在生产、研发、策划、物流、后勤建立相应配套的人员和部门;
团队成员的调整和重新定位。新的团队部门的成立,需要对团队成员的专业度和能力在匹配度上进行重新评估和定位,现有人员不匹配的,就要招聘新的能够达到匹配度的人员加入。
制度、流程。专卖店模式推进后,企业就要对自己现有的制度和流程进行重新检索和评估,对于不利于推进专卖店模式旧有的制度和流程要坚决进行废止和调整,对于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和流程的要重新进行建立和设计。
政策支持模块。如果专卖店所销售产品是中高端及其以上产品,它的市场操作思路和理念是与中低端产品截然不同的,这就需要企业在价格体系设计和政策支持模块及思路上建立相应匹配的方案,很多企业之所以产品上市后价格管理失控、费用投入产出不经济都是因为思路和模式没有相应进行调整所造成的。
加盟对象
专卖店的加盟对象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属于企业配称的重要方面,但是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专卖店加盟对象也是直接决定专卖店模式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许多企业之所以专卖店模式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来至于加盟商选择失误。
笔者在设计专卖店模式时也讲到高端酒营销的另一个精髓,那就是如何找到和建立离目标消费群最近的渠道是高端白酒运作渠道设计的核心;如何融入目标消费者的圈子是高端白酒营销要研究的核心课题;阶级在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政治课题,而是一个营销要研究的命题;
仰韶国陶酒道馆前期也有一些经营仰韶中低端酒的经销商开设,但是实践证明,除了极个别能够及时转型的经销商成功外,其他的经营都举步维艰,甚至最后不得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