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南和台湾,每逢中元节——这个俗称“七月半”“鬼节”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普度活动,超度那些被称为“好兄弟”的孤魂野鬼。
俗传阎王爷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鬼门关”,将地狱中的无主鬼魂放出来享用阳间的致祭,并带回在地狱生活所需的金钱与用品。农历七月三十是“关鬼门”之日,各家各户习惯做“尾中元”送走鬼魂。至此,普度月划上句号。
当地人在农历七月不婚嫁、不祝寿、不乔迁、不入佛堂进香、不办各种喜庆之事,甚至大人不让小孩子在夜间出门。
中元活动注入新内容
台湾中元隆重热闹
台湾普度分为私普和公普。
私普是指各行各业自行协调一天,聚集普度;民间在自家门口摆设祭品进行祭祀,则称为家普。台湾早期中元节的私普,各地均会以村庄或乡镇为单位,轮流举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都排得满满的。
公普是地方寺庙举行法会,聘请僧侣或道士作法施放焰口、普度孤魂野鬼。公普为地方上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普度,所谓公普即为各村落都要在同一天以同一个寺庙为中心举行祭典,著名的“基隆中元祭”就是属于这种。举行这种公普大祭,大都由庙来主办,这也就是后来大家称“庙普”为公普的原因。
孤魂野鬼都是“好兄弟”
台湾中元节无论私普还是公普,都将祭祀孤魂野鬼称为“拜好兄弟”。为何称“好兄弟”这与台湾的历史和地理有关。
渔民出海作业时,有时会随渔网捞到人的骨骸,对此渔民们不论他们是男是女都称为“好兄弟”(亦称“海兄弟”),一定要把他们捞上船带回陆地,安葬于专门存放骨骸的“瓮公”“瓮妈”“万福公”“万福宫”。“瓮公”专门存放无主的男性死者,“瓮妈”专门存放无主的女性死者,“万福公”“万福宫”则不分男女。历史上,以渔为主的沿海地区为“好兄弟”建造许许多多小庙宇,以经年不绝的香火供奉着一个个盛满无主尸骨的“金斗瓮”(瓷器)。当“金斗瓮”多得小庙容纳不下时,由民间慈善组织集中封存于专门营建的地窑。每年中元节,沿海人都自发到一些无主的“好兄弟”墓地进行祭拜。
往事悠悠,节俗浓浓。尽管“中元普度”的民俗活动夹杂着些许迷信色彩,但是中元祭典体现出来的浓郁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及民俗意义却是不可忽视的。它所呈现的悲天悯人的爱心及缅怀垦荒先辈的情怀,让我们看到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这也是七月中元祭真正的意义。
农历七月不办喜庆事
中元节的注意事项
1、注意言行举止,不可诋毁鬼神。
虽然很多人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是比较信鬼神的,在中元节前后,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说一些奇怪的话的,这样容易引起别人的恐慌,会严重影响氛围。
2、不可偷吃祭品,不可乱捡冥钱。
在我家那边的习俗里,每每到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前几天都会分好冥钱,比如冥纸,元宝等,然后将他们装进纸袋子里,并在纸袋上写好祖先的逝者的名字,然后带到各自的坟前焚烧,那些钱是给祖先亲人用的,我们不可以在坟前乱捡那些钱,不然先人会有怨气而找上你。
3、避免夜晚出门,并且不要走路时回头。
4、切忌半夜照镜子,熬夜。
中元节前后人间的阴气是比较重的,万一在照镜子的时候,鬼像恐怖片里播放的那样突然出现在镜子里,然后伸出手来把你掐死了怎么办,这是非常恐怖的,半夜的时候,是人体比较虚的时候,元气比较弱,万一鬼上身了怎么办,在养生上也告诉我们尽量早点休息。
中元节有什么讲究
1、不能直呼姓名
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直呼别人名字,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2、勿拍别人肩
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孤魂野鬼有机可乘。
3、别乱拍照
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野鬼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鬼魂。
4、不能吹口哨
晚上千万不要吹口哨,相传七月野鬼晚上听到口哨声会聚集而来,所以不要引鬼上身啊。
5、戴避凶物
身上尽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好让你趋吉避凶,使好兄弟们能退避三舍。
6、晚上衣服不能晾在外面
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
7、别乱靠墙
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那些孤魂野鬼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9、不乱捡地上的钱
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鬼魂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