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泉州免不了下几间牛肉馆。东兴牛肉店藏在庄府巷,是我们来泉州二刷了的店。这里主打牛肉,肉羹状的牛肉口感很松软,牛排汤汁浓郁,感觉是炖的蛮久的。还有加了花生酱和番茄酱的干拌面,一碗根本吃不够~
▎店名:东兴牛肉店
▎点评网人均:¥44
▎地址:泉州庄府巷13号
本地人推荐的面线糊
▎店名:A文面线糊
▎点评网人均:¥19
▎地址:新门街354号
03
上过《舌尖3》
上过《舌尖3》的秉正堂,位于天后宫附近的总店,最适合路过的时候去喝一碗四果汤解暑。
▎店名:秉正堂
▎点评网人均:¥13
▎地址:天后路1-3号
“从小吃到大的扁食店”
西街上的老字号扁食店,是本地街坊也会去打包的小店。店里的扁食都是阿姨现包现卖,还有拌泡面、炒泡面也是怀旧的味道。
▎店名:升文老字号扁食店
▎点评网人均:¥14
▎地址:开元街道西街445号
05
藏在金鱼巷里的小店,下午两点半才开始营业。初见是被门头的锦旗所吸引,里头的布置则充满着90年代的风味,闪烁的小霓虹,播着邓丽君的歌。鸡腿烤得很通透,蘸点花生酱吃更佳。
▎店名:泉州鸡腿怣
▎点评网人均:¥32
▎地址:泉州金鱼巷52号
06
泉州版菜头酸“夹馍”档
菜头酸是泉州的特色美食,这个酸菜头夹花生是东来的看家招牌,2.5元一个的价格还蛮实惠。它外形酷似“夹馍”,酸甜的萝卜外层夹上咸甜的花生内陷,浇上泰式甜酱,爽口开胃,强烈建议不要在饿的时候吃~
▎店名:东来菜头酸
▎点评网人均:¥6
▎地址:金鱼巷3号
07
泉州上榜姜母鸭店
斯丹姜母鸭是泉州的多年老字号,已经开了几家分店,每次曲都人头涌动。店里一排的砂锅煲甚是壮观,小哥不停地打开这个搅一搅,又打开那个拌一下,香味溢满整家店。招牌母鸭份量不小,两人吃刚好,鸭肉嫩而香。
▎店名:斯丹姜母鸭
▎点评网人均:¥78
▎地址:涂门街100号
08
泉州卤面排行榜第一
阿芬卤面底是点评网上的泉州卤面第一名。他家的面底有卤面、卤米粉、卤姐粉三种可选,汤底浓稠且带有甜味。满满一碗的料,还可以就一些醋肉和大肠吃,喜欢的话可以一试。
▎店名:阿芬卤面
▎点评网人均:¥20
▎地址:花巷6号
09
每天排长龙的石花膏
▎店名:爱啊石花膏
▎点评网人均:¥8
▎地址:庄府巷人民政府南行50米
10
老牌姜母鸭·40年老字号
43年的老字号将模样,老姜铺底煲足两个小时。上桌时已经是汤汁粘稠,鸭肉软烂,带着扑鼻的焦香。趁热吃,姜片入味也不会过分辛辣,下饭也是嘎嘎香。
▎店名:锦坡老牌姜母鸭
▎点评网人均:¥79
▎地址:美食街86号
11
庭院咖啡·别墅区的独栋小馆
开在华侨新村里的独栋咖啡馆,空间上基本沿用了别墅原有的格局。入门既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夏天坐在户外吹吹风,很是舒服。小别墅共两层,包厢较多,私密性也很好,屋内的陈设复古且雅致。初夏时节,还蛮推荐尝尝它们的的梅子露冷萃~
▎店名:十二味咖啡馆
▎点评网人均:¥53
▎地址:华侨新村4排4号
12
二楼的中古工业风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是我们的另一家宝藏小馆,藏于小巷内民房的二楼。整体风格以大面积白墙,不规则墙洞和各类中古家居的混搭为主,置物架上藏有各种设计书籍、海报。店内以创意咖啡为特色,石花膏冰拿铁、油条阿芙加朵都是其独创招牌。
▎店名:巴浪鱼咖啡馆
▎点评网人均:¥50
周六至周日10:00-21:00
▎地址:承天巷之沟尾下一号赤子空间二楼
13
巷子里的咖啡馆·古厝改造而成
在金鱼巷偶遇这间咖啡馆,由前店两间古厝改造而成,中间还有一道小院子,适合旅行中途的小憩歇脚。坐在门口发呆晒太阳,看往来的旅人步履匆匆,也还蛮有意思的。
▎店名:鱼骨咖啡馆
▎点评网人均:¥47
▎地址:金鱼巷18号
泉州「私房菜好评榜第2」
泉州「私房菜好评榜第2」,简单的食材组合成这家店的特色菜,照着菜单上的分类和顺序点,基本不会踩雷。椒盐牛蛙、剁椒牛肉是桌桌必点的招牌。
▎店名:缘味私厨
▎点评网人均:¥86
▎地址:温陵路501-28
15
泉州人的腌水果
▎店名:黄阿姨摇桃
▎地址:鲤中街道中山中路奎霞巷2号
16
泉州必吃榜,校门口铁板烧
春哥铁板烧,泉州人小时候放学会去吃的小吃,如今已经成了泉州的必吃榜。去了一定要吃招牌的“白果”,糯叽叽的口感加上酥脆的外壳,个人感觉比店里的肉类更值得推荐。
▎店名:春哥铁板烧
▎地址:泉秀街586号1楼
17
南洋小楼里的私房菜
需要预订的泉州菜馆子,开在南洋风十足的小楼里。复古的马赛克和二楼阳台,是用餐视野很好的观景位,润饼菜、牛肉羹和姜母鸭,是店里点单率最高的3道招牌菜。
▎店名:伯勒番仔楼·闽南人家
▎点评网人均:¥110
▎地址:镇抚司8-1号
18
总是排着长队的马蹄酥
中山路上,这家门头古早的店总是排着长队,男女老少,游客和本地人都有,等不了的人甚至还要找跑腿代购。马蹄酥现炸,要等得比较久,好在芋头饼如果路过有多可以直接购买。
▎店名:古早味马蹄酥
▎地址:中山南路509号
19
西街里的网红麻糍
来泉州真的少不了糯叽叽,上了必吃榜的吴氏手工麻糍,第一次来泉州选它不会踩雷。缺点就是去了基本都要排队,去西街附近转悠的时候可以试试。
▎店名:吴氏手工麻糍
▎地址:西街94号
泉州茶馆TOP1
带着小院的老房子改造而成的茶馆,现在已经是泉州茶馆排行榜第1。惬意的下午来上一壶福鼎白茶,配上店里的茶点、果子和蜜饯,悠哉悠哉。
▎店名:别馆
▎点评网人均:¥65
▎地址:新府口82号
千年文明的泉南佛国
联排的骑楼与古厝共生
这里便是白岩松曾说过的:
“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漫步泉州老城,基本就是围绕西街方圆三公里。西街最早成街能够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以钟楼为起点,穿过开元寺,一路抵达城西,认真吃喝,约2小时候便能逛完。
三步一庙,五步一堂,路两边极具年代感的双层骑楼,穿插着低矮的电线,一路走来,遍地的吆喝声,像是在逛街坊邻居的集市。
开元寺内的东西双塔是西街最高的建筑,分别为镇国塔、仁寿塔。在西街驻足看塔,似乎已成为一种信仰。
钟楼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民国23年,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钟楼下的蓝白小巴,是泉州特有的公交。2元一程,挥手即停,约6平方公里内古城区皆可到达。
承天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在泉州,最常见的就是寺庙香火,就像朱熹说的那样“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蟳埔女,是我国三大渔女之一。福建泉州的渔女,至今也保留着头戴簪花围的盘发习惯。
从老城区的主街转身进入一条条小巷,城市里的普通日常随之展开。来回穿梭的小电动,砖红色的双层小洋楼,摸不透那家店藏着什么好玩意。
藏于西街拐角处的裴巷有这么一个小西埕创意园,建于2018年。地方不大,悉数的文艺店铺与打卡点,是泉州古城改造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