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妹每月必须完成几千支的任推销任务才能算提成,据称旺季里最低月薪为1500元。
记者为了体验生活前去应聘,促销经理张姐简单介绍了一下薪水情况:不包吃也不包住。第一个月1000元。第二个月开始算任务,底薪800元,200元考勤工资、100元伙食补贴、100元交通补贴。完成任务后才有提成,卖一支5元或6元的啤酒提成5毛钱,10元3支的那种少一些,一支3毛钱。“我会给你们定任务,根据熟练程度,每个人任务不同(据说底薪也随之有所浮动)。现在是旺季,我们这里做得少的也能拿到1500元。”
“大姐大”向记者强调,工资是打到工资本上的,但工资本要统一到深圳办,所以没那么快拿到手,干满1个月才能发工资,“不然你干了半个月就走人,我们怎么办?”另外还有3天试用期,没有一分钱工资,“这是给你一个考虑的机会,也给我们一个考虑的机会。”她话说得很干脆。
至少能拿到1500元,也就是一般人都能在完成任务之外再赚300元。看来任务应该挺容易完成的,但真正体验后,记者才明白工作的艰难。从傍晚6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整整8个小时,除了偶尔在客人少时偷偷懒外,记者不停地卖,几乎问遍了整晚前来的所有客人,才卖出去19支啤酒!
另一名啤酒妹阿梅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在这个酒楼一个晚上也才卖出去30多支。阿梅的任务量是每月4000支,也就是说即使一天也不休息,每天也要卖到130多支才行。按照这一天的状况,恐怕阿梅是完不成任务的。
凌晨2时结束工作时,记者已是疲惫不堪,双腿发软,一刻也不能干下去了,一到点换上衣服准备离开。但阿梅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你先走吧,我再卖一会儿。”记者知道这个酒楼是营业至凌晨4时的,到底阿梅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就不知道了
煎熬8小时不停歇腰酸腿
又过了一个小时,客人少了很多,阿梅去另外两个大排档推销啤酒去了,阿盈则在前台和老板娘聊天。记者趁人不注意,偷偷躲到厨房后面偷懒去了。一屁股坐在藤椅上,那种感觉真不是一句“美妙”或“爽”可以形容的。管他什么“大姐大”来监工呢,能有张椅子坐什么都不管了
应聘填份简历交100元押金就上岗
为了亲身体验啤酒妹这个“神秘”的职业,经一名啤酒妹介绍,记者于日前前往金威啤酒一名刘姓主管处应聘。
两天后的下午,记者按通知再次来到该小区,仍然没能进入办公室,只是在小区的凳子上填了份简历,交纳100元服装押金和身份证复印件。由于记者出具的照片均“不合格”,张姐同意先试用再补交。
“这份工作很辛苦,社会上什么人都有,有些客人说的话很难听,你当没听到就行了,”见记者一点经验都没有,张姐简单进行了一下“岗前培训”,“刚开始干的时候可能很不习惯,慢慢就好了,我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还带出了很多啤酒妹。”说到这里,张姐的语气变得温柔起来,给记者提出工作要求:“到附近买根橡皮筋把头发扎起来,我们不允许披散着头发。找个地方吃个饭,6点钟上班,到前面的雷×酒楼等我。”
简陋厕所更换工作服
当下午6时记者依约来到专做湛江菜的雷×酒楼,张姐却没有来,让记者自己进去找穿着金威啤酒促销服装的啤酒妹。
这是一个一层的大排挡式酒家,餐厅由包房、竹棚和露天餐区组成。此时还没什么客人,露天餐区的遮阳伞下,一个穿着白色短裙满脸精明的女孩正和另一个身穿便服表情呆板的女孩闲聊。记者说明来意后,穿便服的女孩一脸不情愿地把记者带到厨房后面的厕所,她就是记者要找的金威啤酒妹。
厕所十分简陋,地板上满是脏水,臭气熏天,记者和啤酒妹就踏在茅坑两侧换工作服。
换上统一的短裙,记者才知道,这个酒家就两个啤酒妹,一个是珠江啤酒的阿盈,另一个就是金威啤酒的阿梅。在这里,没有客人叫她们名字,而称之为珠江妹和金威妹。现在,记者也成了一个新来的金威妹。
推销上班一小时一支啤酒没卖出
珠江啤酒的阿盈熟客多,不一会儿就见她频频到冰柜拿啤酒。阿梅见状让记者去“盯”阿盈,自己则去“盯”别的客人。
“我只喝百威。”年轻男子挑剔地笑着。“这里没有百威妹,你就将就些嘛!”记者说出了自认为很有煽动力的话。“那我就将就些喝珠江吧。”在阿盈若隐若现的笑意中,记者唯有黯然离去。第一次推销就这样以失败而结束。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在推销了1个小时后,记者一支啤酒也没能卖出去。
阿盈为什么总是能成功推销出自己的啤酒呢?原来,她卖了啤酒后并不就完事大吉,还不时去帮年轻男子倒酒,跟他聊天。“阿盈是不是认识那个男的啊?”记者疑惑地问阿梅。“你也可以去跟他聊天,把他变成你的熟客啊!”阿梅瞪了记者一眼,没好气地说。
成功卖出啤酒
却错漏百出遭白眼
趁阿盈又在和年轻男子说话,记者发现一个包房内来了两名客人,立刻跟了进去。“上了菜再说吧”客人态度还算客气。记者总结阿盈成功的经验,和他们搭讪起来。见一位客人向同伴“秀”新鞋,记者便跟着一通猛夸鞋子好看。这招果然奏效,客人答应点酒时点金威。
记者注意到,啤酒妹一般是一只手夹啤酒,另一只手托酒杯,3支啤酒、五六个杯子一次就能送过去。但轮到自己拿时,一只手怎么也夹不住3支啤酒,更别说另一只手再托几个杯子了,只好分几次送去。酒瓶撬了几次才打开,倒酒时瓶子还差点从手中滑落,在客人们不满的催促声中,记者的脸微微发烫。
好不容易弄清楚了,但客人又不高兴了。原来,记者拿的啤酒是放在冰柜最外面的,不够冰,客人要求换几支冻一些的,还有女客责备记者拿的杯子不干净。“你拿的杯子是底朝上的还是口朝上的?”服务员问记者。“好像是口朝上的……”记者记不清拿的是哪种杯子,有点慌乱。“那是收回来没洗的,底朝上的才是干净杯子。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啊?!”服务员不满地斥责着
经验在食客中培养熟客寻找老乡
与记者的狼狈应对相比,珠江啤酒妹阿盈可谓游刃有余。她守在酒楼入口处,一见客人来就和咨客小姐一起迎上去,直跟到座位上,帮服务员摆碗筷、倒茶、点菜,和客人说说笑笑,一副熟络的样子。只要是她接手的客人,除非有女客明确说了不要啤酒,几乎没有不点珠江啤酒的。
有一次,记者耐心地等在一桌人前,想等服务员写好菜单再推销,这时耳边却响起阿盈的声音:“您很久没来了哦,是不是还要珠江纯生啊?”“是啊,老样子啦。”客人爽快地答应了。原来阿盈已经乘熟客去厕所之际,拦住他,成功推销了。
阿盈的客人大部分说普通话和广州口音,还有一部分湛江口音。阿梅告诉记者,阿盈已经在这里干了4个月,这里的客人大部分是她的熟客,她还学会了一点湛江话,把一部分湛江客也“搞定”了。阿梅不高兴地说,这里很多湛江客人,是她的老乡,所以也会帮衬自己。但阿梅才来了2个多星期,所以熟客不太多。“这里原来是我妹妹在做,她走后公司就把我调来了。好不容易熟了一个地方,又把我调走,每次都是这样……”阿梅对公司的安排有点不满。
其实,记者也注意到了,阿梅除了会说湛江话外,广州话和普通话说得都不好,所以她的客人大多是湛江老乡,公司把她调到这里是有用意的。而对于既没熟客又没老乡的记者来说,推销啤酒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