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息,对于烟卡风靡学生圈的现象,有家长“上书”多个中央部门要求规制烟卡销售一事有了新进展。
建议函起草人,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告诉南都记者,日前国家卫健委发来回函表示收到建议函;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则安排其与京东调解,但京东称,因未收到有关部门通知,尚不能下架第三方店铺的烟卡商品。
微博截图。
电商平台称未收到有关部门通知,暂不能全面下架烟卡
烟卡大多由旧烟盒折叠而成,也有部分烟卡为第三方仿制烟盒印刷的卡片。
烟盒、烟卡待明确定性
卷烟作为一种“专卖品”,其销售资格和销售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但烟盒是否在限制范围目前尚不明确,这也使得对售卖烟卡的执法存在模糊和不力之处。
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4月末曾就规范电子烟发文,其中也提到了针对烟卡的行动,具体可分为三类思路:(1)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便利店、超市、文体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烟卡等物品的行为进行劝阻;(2)采取行政约谈、发送监管函等方式,要求属地互联网企业自主清理电子烟、烟卡等商品信息,关停非法销售店铺;(3)加强假冒卷烟注册商标烟卡的线索摸排,追溯非法利用卷烟注册商标生产、销售烟卡的生产源头,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也就是说,文件针对第三方仿照烟盒印刷的“假冒卷烟注册商标烟卡”,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而销售由烟盒直接制作而成的烟卡,仅采用“劝阻”“约谈”“自主清理”等较为柔性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文件也未明确,烟盒、烟卡等制品应该如何定性。
玩烟卡的孩子。
多地部署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查处产品多为仿制品
此外,各地还普遍采取了“向经营者科普烟卡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要求商家禁售烟卡,并向经营者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法规,引导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醒告诫经营者合法合规经营,守住保护未成年人责任底线”等做法。
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流行的“烟卡”也被认为与控烟不力有关。国内烟包普遍印有名山大川,被认为有收藏、娱乐效果。与之不同,一些控烟政策较为严格的国家,烟包上普遍印有大幅提示标语和病变的肺部、肝脏图片,以起到警示吸烟的效果。目前国内仅实现了有限面积的警示标语,多年来控烟专家一直呼吁,国产烟包也应该印上警示图形。
但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拒绝这一建议。2016年该部门表示,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目前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2021年该部门再在官网刊文称,目前我国境内卷烟包装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肖琳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谈到,国际上控烟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其核心在于使用最有效的控烟措施,成人吸烟率下降后,连带青少年吸烟率下降。“青少年控烟不能单独割裂(执行),只对青少年发力对成人不发力是不对的,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改变。如果成人吸烟率上升,青少年下降,这是不符合规律的。”
原标题:烟卡风靡学生圈,多地部署查处,下架难背后隐藏哪些监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