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3.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4.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诗·围风·7月》)
5.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6.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7.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1杯情更真。
8.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9.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1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3.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14.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15.10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16.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17.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18.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诗·围风·七月》)
19.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20.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1.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22.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23.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24.鸲鹆来巢,公在乾侯。鸲鹆入处,公在外野。(《鲁周公世家第三》)
25.《诗经》中先后有七篇写到“茶”,原文和译文,如下:
26.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7.民之贪乱,宁为茶毒。《大雅·桑柔》
28.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29.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0.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31.予手拮据,予所捋茶。(《国风·豳风·鸱鹗》
32.年02月09日
33.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4.其实,这是一个童谣。古代的一些童谣,其实就是诗。
3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36.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37.释义:苦人不觉茶菜苦,就好像荠菜回味甘。
38.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39.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40.山泉煎茶有怀
41.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2.释义:周原肥沃又宽广,堇菜苦菜像饴糖。
4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44.释义:信步走出城门外,游女熙熙如茅花。虽然游女如茅花,可惜不见意中人。
45.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46.出其圈阅,有女如茶;虽则如茶,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
47.4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48.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49.它是否类似诗经中的诗歌?
50.《木瓜》
51.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2.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53.释义:百姓如今思作乱,宁遭茶毒亦甘心。
54.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55.周原瞧膝,堇茶如饴。(《大雅·绵》)
56.品令·茶词
1.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3.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4.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这里的诗说的就是《诗经》,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是以要读《诗经》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5.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6.两头是路,吃1盅各分东西。
7.释义:我手操劳已麻木,我采白茅把巢补。
8.《诗经》中的诗,特别是国风,多为民谣、童谣演化而来,其中一些也许就是当时的一些民谣、童谣。采诗官对收集整理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9.释义:手持锄头来翻土,茶蓼杂草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
10.举一例,比如说:
11.释义:采来苦菜又砍柴,农夫生活难温饱。
12.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3.其铸斯赵,以薅茶蓼;茶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
14.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1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6.《诗经》里的诗歌总是历久不衰,很多诗句读来也是朗朗上口,犹如口中含了一口玫瑰花茶,读完总是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