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烟水半天下,融贯南北弘禅道——赵州从谂化迹考

[内容提要]赵州从谂(778-897),是唐代最著名的禅宗高僧之一。他所开创的“不立一家家谱,独来独往”的禅风,使他得以卓然屹立于五家之外,影响远播日本、韩国等汉传佛教圈,千年不绝。本文依据古今中外的典籍,对赵州和尚的生平化迹作了较为清晰的勾勒,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有关赵州和尚终身事迹的资料,最早的自然是后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即已成书的《祖堂集》卷第十八《赵州和尚》;最为详尽的,得算保大十一年洛阳东院惠通所述《赵州真际禅师行状》(以下简称《行状》)。厥后,《宋高僧传》(端拱元年〈988〉撰成)卷第十一《唐赵州东院从谂传》、《景德传灯录》(北宋景德元年〈1004〉撰)卷第十《赵州东院从谂禅师》等皆有记载。

(一)、名讳和籍里的迷障

赵州和尚的法名和乡贯,历来存在着歧说。《祖堂集》曰,讳全谂,青社缁丘人。青社,古代借指青州[1];缁丘不知何处。《宋高僧传》则言,法名从谂,青州临缁人。《祖堂集》之“缁丘”,盖即临缁也。青州,唐时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潍坊、益都等地,治所在今山东省青州市。明杜思修、冯惟讷纂《[嘉靖]青州府志》卷第二十六《仙释》,据《宋高僧传》而归赵州为临缁人;该卷“从谂”前列战国齐人周涓子、安期生、汉代李少君、晋代竺法汰等人,后次南北朝僧远之类,显然是认为从谂生活在唐代以前也[2]。《〈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人物资料、人名索引》因之而称,从谂为“东晋”人[3]。以上著述,皆未及俗时姓氏;而谓赵州法名全谂,亦仅静、筠二师之书。日本人诸桥辙次著《大汉和辞典》认为赵州和尚是青州临缁郝氏之子,将籍里曹州赫县列为或说[4]。陈垣撰《释氏疑年录》,归赵州为“青州临淄郝氏”[5],盖也依《宋高僧传》的记载吧。

我们说,赵州和尚名全谂还是从谂虽有小异,然皆可通。《说文解字·言部》:“谂,深谏也。”段玉裁注:“深谏者,言人之所不能言也。”全谂,正知无不尽之谏也。若作从谂,则意指接纳规谏劝告。至于其原籍州或曹州,也都有文献佐证,后人亦不可以、也不可能以一之。

(二)、童稚弗群即剪落,远参南泉密受道

《宋高僧传》曰,赵州幼年时即孤介不群,对于父母并没有什么大的依恋,超然异于世俗。《祖堂集》和赞宁都说,少年时代便在本州(青州)龙兴寺出家。《景德录》、《五灯会元》却称,“童稚于本州(曹州)扈通院从师披剃”。《联灯会要》卷第十二《潭州神鼎鸿湮禅师》,鸿湮示众有云:“南泉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计。’赵州道:‘我十八上便会破家散宅。’”这些都表明,赵州和尚在成年以前就已经出离矣。其所从披剃之师,未明。

赵州对于佛籍的态度,《祖堂集》仅言“不昧(“味”之形误)经律”;《宋高僧传》称是“师勉之,听习于经律,但染指而已”,似乎并不虔诚深入也。《行状》未及出家和纳戒因缘,却记其苦行曰:“值武王微沐,避地岨崃,木食草衣,僧仪不易。”“岨”,当读zǔ,《集韵》“壮所切,上语,庄”。同“阻”,险要之义。“崃”,意即险峻的崃山;古人常用“岨谷”“岨峻”、“岨深”等词亦可证也。他似乎在山东东部生活过一段日子。

当时,南泉普愿(748-834)[20]在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大开法宴(据《祖堂集》卷第十六《南泉和尚》),赵州往从之。《祖堂集》赵州本传称,是在遍参丛林的过程中偶尔“一造南泉”的,并非行脚伊始即直达池州,更合于情理;《宋高僧传》谓“闻池阳(池阳治所在今陕西泾阳西北。此“池阳”当为“池州”之误)愿禅师道化翕如”而往。《行状》与《祖堂集》相类,言乃“初随本师行脚而臻南泉”。本师,或谓其披剃之师欤?《景德录》、《五灯会元》曰,“未纳戒,便抵池阳(当作“池州”。说详上),参南泉”。

初参南泉的情形,《行状》和《景德录》、《五灯会元》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行状》追记道,其时南泉正在方丈内卧,赵州之本师“先人事(赠送礼品。此或当谓礼拜问候)了”了,赵州方乃人事。南泉问赵州:“近离什么处?”答:“瑞像院。”南泉又问:“还见瑞像么”答:“瑞像即不见,即见卧如来。”卧如来,暗誉南泉也,故而南泉起身道:“你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答:“有主沙弥。”南泉追问:“那个是你主”赵州问答得很巧妙:“孟春犹寒,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显然,赵州这里所指之“主”并非其旧主“本师”,而是他随机而拜的新主南泉也。所以南泉当即唤维那,吩咐道:“此沙弥别处安排。”可谓一见便青目有加也。《景德录》则仅叙对答语,言最后“南泉器之,而许入室”,不如《行状》生动有情趣。《五灯会元》同于《景德录》。所谓瑞像院,盖即赵州至南泉这之前的某行脚处也,表明赵州前此确实尝周游问禅。

《祖堂集》言,自造南泉后,更无他往,并载他“既遭盛筵”后与南泉的扣击之辞、也就是他因之而“顿悟玄机,心如朗月”的著名问答--赵州问:“如何是道”南泉答:“平常心是道。”又问:“还可趣向否”南泉答:“拟则乖。”进一步问:“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也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宋高僧传》曰,赵州在南泉处“执心定志,钻仰忘疲”,南泉遂“密付授之”。《祖庭事苑》卷第七《八方珠玉集·赵州》亦说,“作沙弥时,造南泉之室,颖拔不群,南泉待之异于流辈。”

赵州虽为南泉所宝重,但大概由于普愿并非他的剃度师、南泉门下又龙象蹴踏吧,其所担任的职位仍然低微。《赵州录》第4则,“师在南泉作炉头”;第5则“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第316则,“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景德录》亦曰,“师作火头”:火头、火炉头、炉头,禅院中专司造饭者也。

(三)、为脱情累携筇游,行到八十方始休

从南泉受法之后的全部行踪,《祖堂集》仅概言曰:“自尔,随缘任性,笑傲浮生,拥毳携筇,周游烟水矣。”

《行状》叙次稍详,谓受戒后,闻受业师在曹州西住护国院,乃归院省觐。受业师,即《行状》前此所称的“本师”,也就是当初从之披剃之师也。自南泉返曹州,一路上应该又寻访过一些寺院高僧吧。到护国院后,本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郝家。其父母高兴不已,准备“来日”一起去看望。赵州这时却说:“俗尘爱网,无有了期。已辞出家,不愿再见。”当夜就收束行装避开了,比照《宋高僧传》“童稚之岁,……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的记载来看,其出家之后不愿再与俗世父母有任何瓜葛是合情合理的。

再离故土,赵州自携瓶锡,遍历诸方。常自谓曰:“七岁童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行状》)表现出唯真理是求、漠视辈份资格的豪迈作派。虽然,这种精神初看起来颇有点年轻人的狂傲和不明“事理”。

《景德录》载,赵州离南泉后,游历过黄檗(希运禅师,嗣百丈。住洪州黄檗山〈在今江西省宜丰县西北〉)、宝寿(沼和尚,嗣临济。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盐官(嗣马大师。住蘅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夹山(善会和尚,嗣花亭。住澧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澧县〉)、五台山,并记有其化语。

综合种种记载,赵州和尚行脚天下时,至少到过今天的河北、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六个省。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寻访的师友不仅遍及慧能门下的“二甘露门”青原系和南岳系,而且包括了北宗神秀的足下;他为脱情捐累、求法证悟,只认禅证的上下而不拘辈份的高低,竟然同参师徒乃至于孙枝。这在极重传承师嗣的禅宗当中,委实不易。当然,上举皆是赫赫有名的衲子,赵州在行脚的过程中,一定到过更多的无名萧寺,接触过更多的无闻僧徒。如,第488则记尝见的庵主,第490则载到一尊宿院等,皆是也;第12则语录更言,“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仅马祖门下就达八十多人!

柳田先生谓,赵州年轻时的经历几乎不明,只能大致地说,早年在江南修行[22]。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赵州的行踪崖略在现存文献中还是可以凸现出来的。

赵州行脚图(加*号者,表示尝到处)

北宗神秀*三峰道树(住守春)*南泉普愿(住池州)*茱萸(住鄂州)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盐官齐安(住澧州)*大慈寰中(住浙江大慈山)*百丈怀海(住洪州)*沩山灵祐(住潭州)*黄檗希运(住江西高安县)慧能*临济义玄(住河北镇州)*宝寿沼(住镇州)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丹霞天然翠微无学*投子大同(住舒州桐城)*药山惟严(住朗州)*道吾圆智(住浏阳县)花亭和尚*夹山善会(住澧州)云岩昙晟洞山良价*云居和尚(住洪州)*椑树和尚(住处不详)正是在南北广泛体验的过程中,赵州和尚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韶华,迸发出了大量隽永瑰奇的法语。这些法语在其产生的当时,即随着禅僧们的流动而四处散播风行开来。

赵州究竟参访到何时才定住一地《祖堂集》、《宋高僧传》皆未言及。《行状》谓“年至八十,方住赵州城东观音院”;《景德录》更称在游五台山后,“师自此道化被于北地,众请住赵州观音”;《祖庭事苑》卷第七《八方珠玉集·赵州》所载似更合于情理:“晚游于河、朔,被檀越之请,唱道于赵州之观音。”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当是周游南方慧能门下各枝后,复过黄河访问临济、宝寿,上五台山,然后方应大众之邀住观音院也。柳田先生认为,赵州是受燕、赵一带的首领之招,方重返故里附近的赵州[23]。恐不确。因为燕、赵藩王在赵州和尚返回北方数十年后,方始闻见其大名而拜访其住处呢。(详下)

《嘉泰普灯录》卷第七《南岳第十三世·黄龙元肃禅师法嗣·袁州仰山清简》:“僧问:‘集云峰下分明事,请师分付四藤条。’云:‘赵州八十方行脚,’云:‘得恁么不知时节’曰:‘行到南泉即便休。’”对于这类无稽观点,日本无著道忠《禅林象器笺》卷第十二《参请类·行脚》依《行状》述赵州发足始末后,尝加以驳斥曰:“从谂自盛年行脚,到八十岁初住院,此谓‘赵州八十行脚’”世误言八十岁而行脚者,非也。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赵州八十方定住一地,其语录第12则却称“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似乎九十岁以前尚飘泊在外也。

赵州语录第456则:“师到云居。云居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云:‘什么处住得’云居云:‘前面有古寺基。’师云:‘与么,即和尚自住取。’师又到茱萸。茱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去’师云:‘什么处住得’茱萸云:‘老老大大,住处也不识’师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赵州为什么到耆年之纪还流荡江湖或许在南泉门下得不到重用吧,或许是在南方遍觅不见合适的止脚之处吧,或者是……白发飘飘而尚四处参访,内心的凄苦一定难于言说吧。然后,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正是为了动惊其心、坚忍其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四)、住持东院效古人,枯心槁志四十载

据《行状》,赵州八十岁方始住之赵州观音院位于城东,故又叫“东院”,去举世闻名的赵州石桥约有十里左右。人因称之为赵州和尚。赵州一地,在战国时代系赵国的领域。赵州和尚在观音院住持枯槁,志效古人。比如,其僧堂竟然无前后架,斋食都是旋作旋吃。所用绳床一只脚折了,仅拿烧断的木柴用绳索捆上,凑合着用;人们几次要给他做新的,他都坚辞不允。住持四十年来,从未写信向檀越们讨要什么。《宋高僧传》言“后于赵郡开物化迷,大行禅道”之前的灭迹匿端,坦然安乐”,实际上应该是对这段日子的写照。《缁门警训》卷第七《芙蓉楷禅师小参》尝评曰:“赵州至死不肯告人。”颇中肯綮。

赵州和尚在观音院究竟是如何像古人一般地“枯槁”的呢十分幸运的是,现存赵州诗谒中,有一组以一日夜自子至亥十二个时辰为题的《十二时歌》,真切鲜明地勾勒出了他“在北地”〈(《祖堂集》)、“道化被于北地”(《景德录》)时的情形。这些歌诗,三、七言夹杂,读起来朗朗上口,尤为难得者,其中使用了不少口语俗词,生活气息十分醇厚。它在赵州传世法语中,称得上是最有特色,最为动人和最有价值的。

具体来讲,大部分诗篇对自己乡村禅居的艰苦生活作了如实地勾勒渲染。第一时,乃调侃自嘲早起时的衣着:“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踌躇)。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裩无腰,绔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不聪明)。”远离市镇,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第二时就写断炊时的孤寂心酸:“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唯雀噪,无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第六时,受食供养的无奈:“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不拒绝)。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齑莴苣。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对其住处的描写则有两首,第十时:“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炎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会个波罗蜜”第十二时:“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土塌床,破芦,老榆木枕全无被。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居处窘迫黑暗,老鼠横行,谁能想到一代祖师竟过着这样的岁月呢。

尽管如此,赵州却随遇而安,安贫乐道,乐观开豁,逍遥自在。第七时,“日昳未,者回不践光阴地。尝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料想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进而他还严厉抨击那些只知到处行脚,却不晓禅学深义的衲子。第九时:“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常(经常)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刺藜,不但登山兼打狗!”历来禅宗僧侣多居于烟霞深处的荒山萧寺,耐不得寂寞,守不住凄凉,还谈什么佛,修什么禅!

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对俗世形形色色的檀越们的讥诮申饬。第三时:“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幔,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吃草还是小事,其他占便宜的举止还多着呢。第四时:“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噇去又嗔。”第五时:“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既然近邻除了讨茶要纸甚至放驴吃草外,从不踏门坎,得不到供养的僧人自然衣食无着了。第十一时:“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向里(刚才)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著甚盖!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问著都缘总不会。”当然,一点儿布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但这却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希求更丰厚的回报。第八时:“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五个老婆三个瘿(生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一双面子(脸皮)黑皴皴(谓粗糙,有皱褶)。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睺罗儿与一文。”

就内中所反映的狼狈尴尬的情形来看,此以一天概括数年的甚至数十年时光的《十二时歌》,当作于赵州和尚受到当地统治者重视之前。其中自然主义式的记录和倾吐,不但在他所有诗偈乃到其他法语中最为明显,最数激烈,而且可谓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震撼力极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一般来讲,当时黄河以北生活条件极差,加之北人唯重势力、崇尚宗教行为[24],佛教想要发展,非借助于要权贵或神通不可。在这种情况下,秉承亲近平民,远离王候显要传统的禅宗打算生存和壮大,困难重重。赵州诗中的写照可谓是实录。尤其要指出的是,古时僧侣并没有国家固定的生活保障,要维持寺院禅林的正常运作,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居士信徒们大力支援奉献(百丈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时还没有普及)。而赵州竟然作诗揶揄奚落那些没有道心者,指斥“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断言“一百家中无善人”,其胆识和勇气都是超越凡流的。文学家巴金在“文革”后呼吁全民族讲真话,而一千年前的赵州从谂,已经在身体力行了。

(五)、藩王礼敬尽供养,赵州禅道弘北方

《宋高僧传》载,真定帅王氏阻兵疆界多梗,唐王朝忧之。王氏虽然抗拒过制,却偏归心于从谂。

《行状》详细述写了赵王(即王氏)所以归心的因缘及其嗣后的情状曰:河北燕王领兵讨伐赵王割据的镇府(“镇府”,谓藩镇之府,此指赵王占领之镇州。赵州语录第43则:“问:‘赵州去镇府多少?师云:‘三百。’”另请参《新五代史》卷第三九《杂传第二七·王镕》)[25],到达边界上时,有善察云气变化的人上奏道:“赵州有圣有人居住,战必不胜。”二王于是罢兵,问:“赵之金地,上士(儒家称文明之士,佛氏谓菩萨)何人”随从中有人说,恐怕是某讲《华严经》大师,他尝因天旱,祈得大雨;有人则推测,应是离此地一百二十时里的赵州观音院中的禅师,因禅师年腊高邈,道眼明白。二王觉得,应兆者当为赵州和尚,便一同去赵州拜见。到了观音院内,从谂端坐不起。燕王发难了:“人王尊耶法王尊耶”从谂回答得很巧妙:“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过了一会,赵州和尚才向赵王致以俗世之礼;让其左右避开后,为二王说法多时。第二天临走前,燕王手下的先锋使清晨即来找从谂,责备他太傲慢了。奇怪的是,从谂反倒起身去迎接这个地位并不高的先锋使,说:“待都衙得似大王,老僧亦不起接。”先锋愧恨而去。不久,赵王派遣使者接和尚去供养,并受摩顶之记。

赵王让从谂在王宫附近权且驻泊,准备另挑地方为之建造禅宫。从谂让人告诉赵王:“若动著一茎草,老僧却归赵州。”这时,恰巧有个姓窦的行军司马,情愿施舍一所价值一万五千贯的果园(即窦家园也)给从谂居住,号为真际禅院(按,真际乃赵州和尚的谥号,园名真际禅院当在卒后)。入住以后。海众云集。应该说,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赵州和尚在北方才开始大扬道化;前此,不过为一介隐没师承的村僧罢了。这也可以看出,北方信徒更崇尚的是权威而非个人的禅行也。

赵州和尚受到赵王礼奉,而幽州燕王也备命服,镇府(此指燕王所踞幽州之藩镇之府)具威仪迎接,从谂坚不让受,仅将燕王为他做的僧衣在自己身上挂了一下。

《景德录》言,真定帅入观音院所携乃其诸子;赵州和尚“坐而问曰:‘大王会么’王云:‘不会。’师云:‘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赵州语录第347则,同)赵王翌日又令客将传语。--记载颇有异处。又,“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涩于理解。《释氏通鉴》卷第十一《癸丑景福四[年]》作“在人中,人王尊。在法中,法王尊”。更为浅易。

《释氏稽古略》卷第三“[唐昭宗]丁巳乾定四年(897)”:“……时真定帅王镕称赵王,庐王节度使刘仁恭称燕王,二王争相重敬[26]。”此乃以刘仁恭为燕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谓,仁恭被授检校司空、卢龙军节度使在昭宗乾宁二年(895),其冒燕王之名必在此之后,因为,乾宁以前,燕地尚为李匡威所据;刘氏和王镕之传中,又不见他们乾宁二年至四年之间讲和之事。又言,若以燕王为李匡威,李、王二人共访从谂则是可能的,《弘简录》卷第六十六,李匡威为王镕迎之至赵州,与李抱贞俱馆于梅子园:“[李]抱贞少游燕、赵,每徘徊常山,爱之能不去。以匡威失国无聊,时与登城西大悲浮屠,顾览山川,泫然而泣。”西山大悲浮屠,应是观音院。此时,匡威与王镕俱在赵州,正得以列驾访问也。只是匡威的生平与从幽州赠衣时事不合,因为赠衣时他已被杀[27]。

赵州和尚与赵王交往、对赵王礼敬的史实,在赵州语录中也能觅到蛛丝马迹,如第170、310、317、339、347、431、435、471、482、535等则。请参考。

(六)、辞离俗世泣北地,临终之际怀大悲

《行状》载,赵州和尚在赵州(应是窦家园)住了两年,行将谢世,遂遗言焚烧躯体,不用净淘舍利。又令小师(当是文远)送一枝拂子与赵王,传语曰:“此是老僧一生用不尽底。”希望赵王继续护持佛教。《联灯会要》卷第六,也有类似记载。戊子岁十一月十日,端坐而终。其时,窦家园道俗送葬的车马数万余人,哀声振动原野;赵王也尽送终之礼,感叹之泣。又为营塔竖碑,谥曰真际禅师光祖之塔。《哭赵州和尚二首》:“师离淲水动王候,心印光潜麈尾收”云云,正是当时的写照。按,“淲水”,今叫百泉河,源出河北省邢台市附近,东北流经沙河入大陆泽。赵州正在其流域。载晚年事;《宋高僧传》亦仅言寄尘拂事,不及卒年。《景德录》《联灯会要》卷第六《赵州观音从谂禅师》《五灯会元》卷第四本传称,唐乾宁四年(897)十一月二日,右胁而寂,寿一百二十;《祖庭事苑》卷第七《八方珠玉集·赵州》亦曰,“至唐昭宗乾宁末年(按,乾宁仅有4年)仲冬二日右胁示寂,谥真际大师。”《佛祖纲目》曰,光化元年戊午(898)卒,《宗统编年》因之。

从燕、赵二王尝与之有瓜葛来看,赵州辞世应在乾宁四年。其逝前后之戊岁有二,一为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一为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公元928);倘依前,则不能与燕王甚至王镕有任何瓜葛,从后,又与寄王镕拂子事矛盾,因王氏卒于天祐八年(928)也。后世释家著述,如《佛祖统纪》卷第四二《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九》《释氏通鉴》卷第十一《丁巳{乾宁}四年》载示灭于该年“十一月”《释氏稽略》卷第三言“[唐昭宗]丁巳乾宁四年”《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七称“唐昭宗丁巳”《中国佛学人名辞典》等,中外学术界如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部《支那部》《大汉和辞典》《大辞典》等,一般都持赵州乾宁四年化去的看法。

《全唐诗补编》中册《全唐诗续拾》卷第三十《从谂》,据《古尊宿语录》卷第十四定座年为咸通九年(868)不当。又赵州谥号应为真际,真际犹言真言之至极,涵义与其本名谂有关联;而真寂,乃谓佛之涅槃也。

依其寿一百二十计,赵州从谂生于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三年戊午(788)。之所以这么算,前文之所以肯定戊子岁为非天成三年,还因为《行状》中有言:“镇府有塔记云,师得七百甲子欤。”古人以甲子纪岁月,故亦以之作为年岁的代称,如贯休《禅月集》卷第二一《赠轩辕先生》诗:“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刘安。”而从大历十三年至撰写《行状》的保大十年(953),一百七十五岁;“一百甲子”盖赵州一百二十年纪之约言,张商英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述《护法论》曰:“……若谓上古寿考,而后世事佛渐谨而年代尤促者,窃铃掩耳之论也。……自汉明佛法至此之后二祖大师百单七岁,安国师百二十八岁,赵州和尚七百二十甲子。岂佛法这咎也!”此“七百二十甲子”,正明言其年龄一百二十也。

顺便提及,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历史上有关赵州从谂生平的记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系统:一是以《祖堂集》为依托的《宋高僧传》等,一是源于《行状》的《景德录》、《祖庭事苑》、《联灯会要》等。两个系统之异,或即因为《祖堂集》及据文远所录而撰,而《行状》尚参考了其他资料吧。

综上所述,赵州和尚一生的行迹梗概为:

唐大历十三年戊午(778),生——童稚时,于山东故乡出家——随本师游历,去池州(今安徽贵池参见南泉——返回故里,旋又行脚至南方,逗留数十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戊寅(858)始,住赵州观音院——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895),与赵、燕二王会面,住窦家完(后称真际禅院)——乾宁四年丁巳(897)十一月二日(一曰“十日”),示寂。

赵王尝为赵州和尚画像作赞,对其一生作了形象的概括,辞曰:“碧溪之有,清镜中头。我师我化,天下赵州。”应该说,这个评价是相当公允的。

注释:

①参看《汉语大词典》,册11,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页524右。

②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刻本。见于《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册一一,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5年5月影印,叶五十右。

③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上海·上海书店,1997年3月第1版,页971中。

④卷第四,昭和六十一年七月一日修订版第六刷发行,页884a。

⑤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3月第1版,页154。

⑥《大日本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第壹拾捌套第壹册。

⑦《大日本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九套第叁册。

⑧《大日本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拾壹套第壹册。⑨《大日本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捌套第伍册。

10、《大正新修大藏经》49/481c。

11、《大正新修大藏经》49/844c。

1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册三,叶十八左。

13、清史馆藏进呈写本。册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月影印第1版,页8913。

14、《文渊阁四库全书》,547/530下。

15、《文渊阁四库全书》,547/530下。

16、台湾·正闻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七版,页412。

17、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页318。

18、册一一,页8913。

19、《四库全书索引丛刊》之三,册一,台湾·商务印馆,1990年5月初版,页267c;册三,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6月初版,页1215c&d。

20、参观陈垣;《释氏疑年录》,页145。

21、参观陈垣;《释氏疑年录》,页135。

22、柳田圣山:《禅籍解题》第五部分《唐代の禅籍·赵州录》,见于《世界古典文学全集》第36B《禅家语录II》附录,日本·筑摩书房,1974年版。

23、《禅籍解题》第五部分《唐代の禅·赵州录》

24、参看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四章《佛教之北统》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5、册2,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12月第1版,页411-415。

26、《大正新修大藏经》48/844c。27、上卷《支那の部》,日本·玄黄社,大正十二年七月一日发行。

28、册12,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月年5月第1版,页3890-3892。

29、册19,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2月第1版,页5963-5966。

30、册3,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5月第1版,页725-721。

31、册2,页411-415。

32、页729。

33、页414。

34、页413。

35、册19,页5985-5987。36、册6,页1799-1812。

37、册2,页423-427。

38、页427。

39、页5987。

40、册14,页4682-4683。

41、册19,页5984-5985。

42、《新唐书》本传,页5985。

43、册39,页412。

44、册3,页726。

45、册3,页726,729-730。

46、参观陈垣《释氏疑年录》,页154。

47、《大正修大藏经》49/290a。

48、《大日本续藏经》每壹辑第贰编乙第四套伍册,叶四百九十五左。

49、《大正新修大藏经》49/844c。

50、《大正新修大藏经》49/649c.

51、比丘明复编,页318。

52、卷第四,诸桥辙次著,昭和六十一年七月一日修订第6刷发行,页884a。

53、上册,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8月初版,页1563中。

54、陈沿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页1133。

THE END
1.抽烟句子霸气十足(精选27句)5、当一个人在深夜抽烟时,你是否感觉到我内心的寂寞。 6、我还拿着一支烟,去流浪世界,寻找一个无人的角落,默默地吸烟。 7、青春就像一场伟大的烟火,虽然最后只能被独自摧毁。 8、我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花,我有情感的权利,不为你而活! 9、兄弟们一起喝酒,一起抽烟,一起打架,一起泡妞,为了什么。 https://www.meiwenjuzi.com/haoting/548913.html
2.关于烟说说关于烟酒的伤感说说46、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47、不知道是谁说过,没有伤痕的女孩是不会爱上吸烟的。没有受过伤害的女人,是不会爱上伤口的。我想一个没有受过伤害的女人也是不会爱上烟的。 48、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死、兄弟们一起接过烟一起打过架一起喝过酒一起泡过妞一起睡过觉。 49、https://m.tianqiyubao4.com/news_6843680.shtml
3.文明之风,烟行有道——文明吸烟标语大赏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烟民们时常需要寻找一处宁静之地,点燃一支香烟,享受片刻的宁静,公共场所的文明吸烟不仅关乎个人习惯,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让我们一同欣赏那些既体现文明素养又富有创意的吸烟标语,共同感受文明吸烟的魅力。 一、标语背后的深意 1、“烟行有道,文明你我他” http://www.sjzgushi.com/syzx/86079.html
4.关于茶的唯美诗句关于茶的精辟语录网络文章25.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26.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27. 九曲夷山采https://bbs.openke.cn/thread-394310-1-1.html
5.《烟茶酒》经典语录金句名句赏析共收录1个《烟茶酒》的句子: 一根烟,燃短了青春; 一杯茶,泡淡了人生; 一壶酒,醉倒了黄昏。 《烟茶酒》 喜欢(4) 分享到微信 如果您有其它《烟茶酒》经典语录或好词好句与我们分享,请点击下面: 添加《烟茶酒》的句子 欢迎分享这些《烟茶酒》经典语录到: https://www.mingyantong.com/article/490713
6.带毛主席语录的慈溪县老酒票(一季度)烟/酒/茶供应票带毛主席语录的慈溪县老酒票(一季度) 收藏 价格: ¥4 品相: 8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烟/酒/茶供应票 统一编号:se103829376 店内编号:ljp8866 属性: 酒票, ,文*(67-76),,浙江 ,,薄纸https://paper.997788.com/pr/detail_523_103829376.html
7.sheji.85biye.com/xxxr37767310.htm比比东被唐三桶的不亦乐乎语录最新章节_比比东被唐三桶的_金融界 鞠婧祎AV激情啪啪免费观看 47.24MB 9531好评 日韩无码AV乱码 中日韩裸体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Ⅴ抖音 737.82MB 422好评 中国黄色视频小说八岁的 蜜芽,色综合久久 2012中文字幕第一页免费 47.99MB 142好评 红领巾瓜报张警官 夜里http://sheji.85biye.com/xxxr37767310.htm
8.www.jysy99.com/aplpage73047.html一,免费女生啊~你tm别?了在线观看,A片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二,操老太太大屁眼子,日逼黄片福利专场 三,亚洲天堂欧美在线视频,陈舒婷被操 四,换妻乱交黄文,操死我了…小逼好舒服…啊 五,洞洞痒想日逼,别艹我了同桌小穴要爆了视频 六,丁香花 久久 超碰,中国老妇摄像头凸轮视频 http://www.jysy99.com/aplpage73047.html
9.新闻详情《笃学》是一个平台。西藏民族学院建校五十二周年以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充分吸收党和政府的扶持鼓励政策,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技能合格、勇于奉献、敢于吃苦地为西藏建设前仆后继的优秀人才。作为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加倍珍惜美好年华,以只https://www1.xzmu.edu.cn/myy/getcontent?id=12098&url=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