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关的良辰吉日,在黄历中看来是最多的
作为一个潮汕人怎能错过此等良辰吉日
作为一个新一代的潮汕人,
关于潮汕传统的婚嫁习俗的了解是越来越少
今天小编给大家聊聊
关于潮汕人婚嫁的那些事!
潮汕传统
婚嫁流程
潮州结婚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潮州婚嫁习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潮州结婚习俗大致如下: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扌克)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
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迎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洗花水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分钱米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在饶平海山镇,分钱米习俗是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放上钱米,用力摇簸箕,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然后把钱和米分给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吃半碗饭
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安床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
接新娘
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车、摩托车或汽车把新娘载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鸡一对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现在,有的用化妆油代替灯油。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肚兜中夹上两株连根的草头香,即莎草)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其中带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带梳子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草头肚兜。
吃“五碗头”、“合房圆”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龙箭鱼、猪肝煮葱、韭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挟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龙箭鱼象征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聪明、通情达理,韭菜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象征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敬甜茶
结婚当日中午,男方宴请亲朋。午宴结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甜茶,或者敬槟榔。敬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辈序,婆婆或新郎要在旁边挨个教给新娘:这个是谁,那个叫什么。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红包,俗谓之"赏面钱",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结婚当日,左邻右舍,男男女女说说笑笑,过来食喜糖、看新娘。新娘要送玩具、文具给儿童,送袜子给亲朋好友。
返厝
结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举行"回门"礼,即回新娘娘家。"回门"礼连续三次,俗称"头返厝"、"二返厝"、"三返厝"。头两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饭,但要在煮晚饭之前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过夜,有的地方是在结婚四个月之后才举行"回门"礼。
关于潮汕嫁娶中的“八件套”
嫁娶在潮汕地区尤其隆重,不仅是个人终身大事,更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大事,潮汕人对婚配文化重视的原因,反映出他们对家文化的信仰和维护。
前面为大家介绍了潮汕人婚嫁的习俗流程,而这婚礼的其中,那些个平时不随意见到的结婚小用品,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些知识都是似懂非懂,下面介绍8样传统潮汕结婚用品:
春盛
是用来装聘礼的,非常精致且有多层,一般是一些糖果、水果,上面叠放一些现金。
六礼俱全
新娘出嫁当晚,要带上“六礼俱全”放在其他头彩物中一同带到新郎家,装入钱双数前即可,到新郎家后交与公婆,表示新娘已是六礼俱全,有什么不周到的都在六礼俱全中表示。
草头肚腰
“传统草头肚腰”,红对衫包装都有“百元红包”,这些红包都得放双数钱进去,这些红包结婚后都由女方收起。“草头肚腰”里在出嫁当夜还得插支红花。
油瓶、对灯、花篮
出嫁时,“油瓶”里要倒些茶油或豆油,瓶嘴处插支红花,然后把“油瓶“、“对灯”一起放入”花篮”里,由阿舅提着引入新郎家,寓意为新郎家添丁。
新娘伞(新娘帽)
新娘出嫁当晚,不能见天,所以必须头戴“红帽”或是撑把红”新娘伞”,以挡三煞,祈求婚姻能顺利,幸福美满。
上头套装
新娘出嫁前要用“上头套装”上头,由父亲用”骨梳”为其上头既梳头,祝愿女儿一生长寿,吃到老都夫妻恩爱,合心想,也寓意着新娘在婆家做事有条不紊。
红剪刀锦盒上头套装
1.六角盒:男方用于上头、安床,女方用于上头、装嫁妆。
2.木梳子:“木”=辟邪,寓意又顺又发,白头到老。
3.红尺:又坐子孙尺,有良田万倾、荣华富贵之意。
4.针线盒:寓意为妻子聪明手巧,勤俭持家。
5.红剪刀:“剪子”=“见子”,寓意早生贵子。
6.红线:寓意为妻子聪明手巧,勤俭持家。
7.织锦镜子:象征吉祥团圆。花好月圆、圆满。
8.箟子:男女方的定情信物。取“篦”字同“避”,将不好的事物“避”掉。
9.龙凤烛:龙凤呈祥、点旺香火。
10.发夹:寓意为妻子聪明手巧,勤俭持家。
红竹筒、红尺、剪头
新娘出嫁当晚,需要备上一个“红竹筒’’留在娘家,寓意不带走娘家的财富。如果是同岁的夫妻,新娘还需要备上一对“红竹筒”,一对“红尺”,一对”剪刀”寓意为新娘与新郎能同心同德,生活美满。竹笙放在槲里面,在插上一根尺,表示节节高升的好意头。
甲仔(红背心)
“甲仔”自然寓意新娘子是会添丁的,也有早生贵子的意思。
关于婚宴座位
宴会当天的座位安排,主桌位置常规设在中间,也可以放左手边(未与酒店衔接情况下,酒店一般默认为中间)。
10人桌时,如果是联婚单主桌,男左女右,新郎旁边是新郎爸爸,新郎妈妈,新娘旁边是新娘爸爸、新娘妈妈,新人对面是大位,一般是爷爷奶奶等辈分大的亲戚。如果是有比爷爷奶奶辈分大的亲戚,就由该亲戚坐大位。然后坐母舅。
10人桌如无联婚,则男左女右,新郎旁边是新郎爸爸,新娘旁边是新郎妈妈,虽然是没有联婚,但如果是新娘兄弟或者新娘爸爸妈妈有到现场的情况,一般是新娘隔壁是坐兄弟或者按照联婚的坐法。
联婚双主桌时,男方一桌、女方一桌,新娘与新郎坐男方桌。也有个别地方是新人无座位或者新人不坐主桌。
潮汕婚嫁习俗忌讳事项
潮汕婚嫁习俗中有很多的讲究,其中忌讳的事项有哪些?关于潮汕婚嫁习俗禁忌的事情分别又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二)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三)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四)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如肖龙者.
(五)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六)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七)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八)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越厉害越好.越哭越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九)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十)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
(十一)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到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十二)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十三)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十四)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
(十五)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十六)新娘子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
(十七)归宁当天,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要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十八)新婚四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十九)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潮汕婚嫁习俗禁忌
请期禁忌
1
请期也是婚俗“六礼”之一,指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其同意。在婚期的择定方面,民间对结婚安排在那一年、那一个月、那一日是有选择的,有些年份、月份、日期必须避忌,以祛凶辟邪。
1.婚忌无春年。即忌无立春日的那一年结婚,认为这一年是“寡年”。“寡年”的“寡”字是结婚时日的大忌,会令人想到“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显然是大不吉利的;而“春”字有男女欢爱的意思,像春情、春意、春心、怀春等与春字有关的词语都有这个意思,因为古代嫁娶是在春时举行的。《白虎通义·嫁女篇》云:“嫁婚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如果当年是无立春日的,民间也就会以为是无春的,因而男女不得交接,或者交接会造成“不生仔”的后果。所以,嫁娶便忌讳安排在这一年内,而要要提前一年或者推后一年。有两个立春日的那一年,有的人家也忌讳结婚,因为双春“喜冲喜”。
2.同年忌双婚。一年内一家忌举办两次婚事“喜冲喜”。
3.忌本命年结婚。
4.服丧忌婚嫁。以避免犯
5.男女从定婚起合计三个年头,忌犯丧事,俗称“三年脊”,不吉利。
6.忌正月、四月、六月、七月结婚。这些月份民间认为是“恶月”,这期间鬼多,不宜嫁娶,否则不吉利。
7.忌七月七日嫁娶——反映了夫妻要长相伴随的心理,而不要像牛郎织女那样长期分离,只有七月初七那一天相会。
8.忌本命日婚嫁;忌虎猴牛日婚嫁;忌日月蚀婚嫁。
以上忌年、忌月、忌日等选择婚期的种种习俗,大多被逐渐淘汰。现在农村与城市虽然仍有一定的差异,但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选择在“五·一”节、国庆节、元旦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里举行,因而旧时的婚期择日禁忌,大都失去了约束人们的效力。有些老年人虽然仍记得一些择日方面的禁忌习俗,但往往会因为年轻男女的不在乎而无可奈何地放弃自己的要求和意见,来个“勿论正顺”。
亲迎禁忌
2
亲迎是“六礼”中最重的一项礼节,也是最后的一个礼式,即迎娶新娘的仪式。亲迎有许多禁忌事项,其目的在于趋峙避凶,消灾免祸,确保新人婚后的幸福和美满。当然,也会搀杂一些伦理教仪的思想意识在其中。
1.忌不亲迎。为了显示同尊卑,男方要亲迎。如果不亲迎,则女方是不肯嫁过门去的。
2.忌不用乐、忌不放爆竹。如果谁家结婚没有鼓乐声响,燃放爆竹,冷冷清清,就会让人觉得不吉祥,是犯忌讳的。
3.忌婚礼不贺。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值得大喜大贺。给新郎新娘贺喜,这是普遍的习俗,因而婚礼忌不贺;贺婚礼忌用鸭子,因为“鸭”与“押”同音,恐不吉利;婚嫁日祝贺的人多少无妨,但最忌有人上门要债、闹事,因为婚姻是喜庆的事,假如往日有仇冤的人家,此时上门来闹事,则是大大破坏了吉事的,是最受嫉恨的,这将在新婚夫妇今后的生活命运中投下了可怕的凶恶灾难的阴影。
4.婚服的禁忌。民间结婚办喜事时,绝大多数要特制新礼服。婚服要新,取“新婚大喜”之意,因而新娘忌穿旧衣服出嫁,否则不吉利,犯不贞之嫌;嫁衣要由福寿双全、儿女双全的妇女裁剪,忌寡妇、不孕妇裁剪缝制;新娘的礼服忌有口袋,以免将娘家的财产以及福气带走;礼服要用一块布料裁制居用两块布缝接——取“从一而终”、“不再婚”之意;新娘忌穿白色、黑色衣服,要穿红色衣服。
5.迎亲的禁忌。迎娶的时辰一般是由男方自定的,但通常要与女方通气。旧时迎娶的时辰一般在半夜,忌大白天,因为婚通昏,在日落之后。旧时嫁娶在昏时,是取阳往而阴来之意,亦即男(阳)亲迎女(阴)之意。若不以此时迎娶,则婚不以时,恐不吉利;新郎迎新娘时,忌回头向岳父岳母辞行,说“不用送了”之类的话,否则意味着日后新娘有许多不合人意之处,新郎要经常回娘家告状,说新娘的不是;迎亲忌寡妇、不孕妇参加;属相相冲的也禁忌参与迎亲;迎亲的人忌单数;迎亲的人忌生气。
6.送亲的禁忌。送亲是指女方亲友送新娘出嫁。送亲的人忌是寡妇、孕妇,尤以孕妇送亲为最忌——孕妇人员使人产生出新娘有未婚先孕的不贞洁的行为的想法,寡妇更使人有一种“守寡”的悲剧感觉;送亲也忌属相相冲者参与。
7.途中禁忌。新娘子忌三向。即上轿、下轿和坐帐的方向一定要按风水先生的要求,否则不吉利;忌“喜冲喜”。即两家婚娶相遇,因为两喜相遇,势必要比个高低,或论财势,或论人势,假如一方超过另一方,则那比败的一方就会很丧气、败兴,因而是不吉利的;忌“凶冲喜”。即遇见丧事队伍;忌新娘在途中哭。新娘上轿出门时要哭,但途中再哭就不吉利了;忌新娘回头张望;忌遇孕妇。
8.进门禁忌。男家最忌讳新娘进门时踏门槛。民间俗以为居处多神,门有门神,灶有灶神,床有床神,窗有窗神,就是门槛上也有门槛神,各种神灵各司其职,各有其本领,不能慢待,都要敬重,所以,新娘子进男家门时特别忌讳触犯各种神灵,尤其是门槛神。俗以为新娘子身带有煞气和秽气,若踩了门槛,便意味着煞气压倒了丈夫家的威风,甚至会妨死公婆。潮俗有“跨得过(门槛),活百二岁”的吉语,就是提醒新娘跨过门槛而不要踏在门槛上或者被门槛绊住了脚;如果“天井”有水,架一跳板以便新娘、新郎走过,但忌架第二块跳板了,因为架与“嫁”同音,再架就是重嫁的意思。
9,换衫、换鞋的禁忌。新娘到夫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房换衣换鞋,然后才给公婆捧茶。换下来的“上轿衫”、“上轿r只能做留念不能再穿,再穿意味着不吉祥——要重嫁。
拜天地禁忌
3
拜天地是传统的婚姻缔结仪式,一般在男家中厅设香案(天地卓),新郎和新娘在唱礼官的倡导下行交拜礼。拜天地的程序有三项,一是拜天地,二是拜高堂(即拜公婆),三是夫妻对拜。拜完天地,新郎新娘就有了正式的夫妻名分,接着就由媒婆把新郎新娘一起送进洞房。拜天地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禁忌事项。
1.忌小孩子、不孕之妇和戴孝的人进冬结婚厅堂,参加弟婚仪式。在拜天地举行仪式时,是忌小孩、不孕之妇和戴孝的人进入结婚厅堂的。因为小孩常常会哭,若在拜天地庄严而喜庆的气氛中小孩子又哭又闹,是令人败兴的;结婚多年无子女者参与结婚事宜是为大不吉利,而戴孝的人易使人想到死人和丧事,也是不吉利的。
2.忌陪新郎和新娘的人数为单数。
婚姻禁忌
4
民间在闹洞房之前,有大办宴席招待来宾的习俗,称为“吃喜酒”。婚宴期间也有许多禁忌事项。
1.忌寡妇、孕妇及戴孝者参加。
2.男女忌同桌,即对来送亲的女方家客人要单独招待;忌招待不周,让客人挑出毛病来。
3.喜筵忌单数。喜筵的菜肴,照惯例是十分丰盛的,有十八道菜,二十四道菜,三十六道菜不等,但菜盘数要双数,忌讳单数。
4.喜筵忌盘相叠。吃完喜酒,收拾盘碟时叠,以免犯了“重婚”之讳。
5.喜筵忌客人不小心打破了碗碟。忌将碟盘相
6.喜筵吃鱼时,吃过一面要吃另一面时,忌说“翻过来”,要说“顺过来”;也忌将鱼骨翻断,以免有婚姻中途两断之虞。
7.客人忌吃鸡肉盘子里的“四点金”——鸡头、双翅、尾巴。
洞房禁忌
5
洞房是特意为新婚夫妇准备的寝房,俗称“新房”,一般都布置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喜气充盈。由于洞房是新婚夫妇生活的重要处所,因此,洞房的摆设、闹洞房仪式也有种种禁忌事项。
1.安婚床禁忌。忌床与桌椅柜橱的尖角相对。
2.新房忌任何闲杂人等踏入,尤其忌寡妇、孕妇、属虎的人进入;忌坐新床;忌摸新房内的物品,否则对新妇不利。这些禁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新婚夫妇日后不和睦,或避灾去祸。
3.洞房忌空房。新房从布置好婚床等摆设之后(从婚日算起一个月内)忌空房,也忌新婚夫妇不在洞房内度满一个月。如果婚后新娘第一次回门,也应吃过午饭即往回赶,当天尽早回到婆家,以避空房之忌讳,否则会有灾厄发生。
4.婚床忌单人独睡。
5.新郎新娘在洞房吃合欢酒后,将酒杯于床下以卜和谐与否时,忌同仰或同合,否则恐婚后不和谐。
6.入新房禁忌。新娘人洞房之后坐在床上,不许言笑,不许乱动,否则不吉。
7,闹洞房禁忌。闹洞房是对新婚夫妇的一种祝贺方式,—般是在婚礼后的晚上进行。届时,不论辈分大小,都聚在新房中祝贺新郎新娘新婚之喜。闹洞房时,要热热闹闹,忌冷冷清清;新郎新娘要任凭嬉闹,忌生气,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扩。忌寡妇、孕妇、产妇、婴儿、戴孝者、属虎的或生辰八字与新郎、新娘相克者参与闹洞房,否则会使新婚夫妇日后不和睦,或有灾祸。
8.上床安寝禁忌。新郎新娘上床安寝时,新郎的鞋忌被新娘踩到,必须放到新娘踩不到的地方,否则就一辈子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新娘忌踩新郎的鞋,否则就是对新郎的莫大悔辱;新娘的衣服忌放在新郎衣服上面,否则丈夫将被妻子夹制一辈子。
9.忌吹灭灯烛。闹洞房花烛夜点燃的灯烛忌吹灭,要一夜长明。相传新婚夫妇谁要将灯烛吹灭,谁就先死,所以,二人谁也不吹灯烛。
关于三更半夜接亲
潮汕人确实许多人是在半夜接新娘,这个环节在传统结婚程序中称为“迎亲”。迎亲,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旧时,结婚日迎亲的时刻,多避开白天,选择在日落之后或日出之前,这其实与古代礼制有关。在古籍中,婚姻常作“昏”。
PS:如果迎亲时刻不得不选在白天进行,旧例新娘要撑一把伞,谓“不见天”。
所以,潮汕人迎亲避开白天是对古风的沿袭,这也是对传统的尊重。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的事物也要与时俱进
关于贴“麒麟到此”
潮汕民间结婚大喜之时,大都会在新娘房、眠床、蚊帐上贴上“麒麟到此”纸条,其含义是期望早日生子。
麒麟送子传说一
古代有位画师,老而无子。画师偏爱画麒麟。屋里挂满他所画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麒麟。有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身上驮着一个小孩子,朝着他走来。画师一高兴,笑醒了,原来有一场梦。第二年,他们老两口便得一“老来子”,生下后,聪明绝顶,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这一习俗就在民间流行起来。
麒麟送子传说二
唐朝时候,罗成之子罗通出征北番,与窦侬公主交战,战阵上公主一见钟情,但罗通因窦侬公主打死了弟弟罗仁,怨恨未消。而窦侬公主一片痴情,设法求程咬金撮合,程咬金为使两国和好,平息干戈,大力说合,可是,罗通却苦苦不从。后来唐王李世民出面主婚,罗通只好勉强答应。洞房之夜,却把窦侬公主羞辱得自刎身亡,唐王大怒之下下旨不准罗通再娶,随将窦侬公主葬于麒麟山下。及后,程咬金不忍坐视罗家绝后,便向唐太宗求情,将史大奈的傻女配给他,为罗通生儿育女,继承香丁。唐太宗念着罗家大功,也就答应了。迎娶那天,当花轿经过麒麟山下窦侬公主的坟前时,窦侬公主人虽已死,但她的阴魂对罗通仍一片痴情。在阎罗王的帮助下,让窦侬公主的阴魂藏进史女身上并使其拥有窦侬生前之容貌与聪慧。花轿抬进罗府时,罗家正在为娶一个痴女而后悔,不想迎出轿来的竟是像窦侬公主模样的新娘。罗家的人见了人人欢喜,程咬金见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后来,人们为了求得媳妇变成一个像窦侬公主一样美丽的新娘,便都写上『麒麟到此』的红条贴于门顶和轿前。
民间嫁娶贴“麒麟到此”,张贴时也要讲究方法。出嫁的女方,要在新娘出闺前,从家门、巷门、厅门、祠堂门,再到寨门。意为由内到外,表示女子出嫁。娶亲的男方,须于迎亲花轿未到达之前,从寨门到家门,即从外到内,依次序一个一个地贴进来,意思是,表示娶亲。张贴的位置是门楣的正中,纸条大部分垂下,随风飘逸。在迎亲礼节上,女方用的“麒麟到此”。必须由男方随送娶亲请帖送去的。
关于给女方的彩礼
结婚嫁娶是个大事,也是个喜事,而这其中,彩礼是个不可绕过的话题!生活中,往往会有这种个别情况,婆婆因为被要了巨额彩礼,而对过门的媳妇心存芥蒂,导致紧张,常常恶脸相向,整个家庭很不和谐。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潮汕人结婚,要给女方彩礼多少钱娶新娘又多少钱呢网友们是这么说的...
@爲妳**:说实话,潮汕的婚嫁礼金什么的还是很便宜的,基本上没要求要房要车的~~~
@0浪**:我是包10400!和4点金过去!女方收4000回6400!然后女带嫁妆也是4金!还有大概6000左右的嫁妆家具!
@围城**:潮汕老婆真心便宜,才万把块加酒席婚纱新人落地顶多四五万。
@大安**:潮汕结婚基本上可以说不用钱男方给女方一万八千的女方还要买很多嫁妆的。
@巨手**:少的4000~8000,稍多点的一两万,壕的不设上限,当然不用钱也有
@晨Na**:我还没嫁所以这些不知道~但我知道~钱是由女方的父母来说的~说多少就多少~不得不说有些父母是爱钱把女儿当摇钱树~也有一点是不想让女儿嫁给你~你跟你女友说说~如果她真心爱你~那她会站在你这边的~你又不是有钱不给~以后还要卖房什么的~跟女友好好沟通一下~会知道结果的~
@桃花源**:4400(身价),再加一万以上几万不等彩礼,反正女方基本都是贴钱的
@人民路蒸**:有钱就多拿点,没钱的就将就点,千万别随便点。
@我爱你陈**:一万多一点吧,建议还是多给点,要不然女方嫁妆也会少的可怜。
@小P孩**:一般都是伱拿多少,收多少,不过最后会退给你大部分的。
@117**:潮汕嫁女儿也有分很多种!但据我所知,我们本地的不会超过一万!如果按照你所说的,可能是她父母嫌弃你才故意说的!你不必管他们,跟他们说,以后有什么后果的话你本人不会承担的!就这样就可以了!
@183**:结婚的彩礼不好说,富有富娶,穷有穷娶,按我们潮汕当地一般都不用那么多,一般的就几千块彩礼,嫁妆不算在里面,要是你女朋友家人要求几万元彩礼的我看八成是家人反对你们的婚事,所有你要好好想想,原因出现在哪
@灰太狼先生**:去求婚拿四色礼(烟茶酒、糖、桔子、红包8888)他就收一些
@47110**:我结婚的时候拿给我的岳母拿了8888,他退回来给我6666
@杉杉的**:我那边结婚最少就给一万四千多、如果有多的、再多不嫌多!